相关试卷
-
1、茶叶生产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盛名传播国内外。下列关于茶叶细胞内常见的化学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氮 B、磷 C、硫 D、锌
-
2、人体内有20多种微量元素,它们的含量很少,但是对人体的健康却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 )A、Na、K、Cl、S、O B、B、Zn、Cu、Mn C、H、O、C、N、P D、Cu、Ca、Mg、C
-
3、某海关在进口食品中检疫出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有可能属于( )A、流感病毒 B、痢疾杆菌 C、酵母菌 D、青霉菌
-
4、下列生物具有细胞核结构的是( )A、蓝细菌 B、酵母菌 C、大肠杆菌 D、支原体
-
5、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不调节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暗 B、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C、图中4个条件下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小的是d条件 D、由d条件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
6、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是( )A、C、H、O、N、P、S、K、Ca、Zn B、C、H、O、N、P、S、K、Ca、Mg C、C、H、O、N、P、S、K、Mg、Fe D、C、H、O、N、P、S、K、Zn、Cu
-
7、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A、HIV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C、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它有纤毛可以运动 D、人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
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了西湖六月的风光。西湖在生命系统中的层次为(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
9、水生生态系统中被捕食者的活动和繁殖等行为常常受捕食者释放的信息素(传递信息的化合物)的影响。已知大型溞为湖泊、水库中常见的水生植食性浮游动物,发育成熟后可通过孤雌产卵繁殖,而孔雀鱼能以大型溞为食。研究人员以孔雀鱼制得信息素提取液,以大型溞新生个体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含量的孔雀鱼信息素对大型溞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据此分析:(1)、大型溞与浮游植物的种间关系为。(2)、调查结果显示,大型溞的种群数量变化类型为。在前8天的调查数据中,大型溞的种群数量基本不变,从发育规律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3)、实验的第9天开始,三个组的数据开始出现差异,这说明孔雀鱼信息素可提高和 , 从而促进大型溞的种群增长。(4)、已知捕食者的信息素相对含量一般与其种群密度呈正相关。试结合实验结果,从生物的适应角度分析,被捕食者通过对信息素的应激来调整种群数量有何意义。
-
10、5-羟色胺(5-HT)是一种神经递质,研究发现,5-HT含量偏低容易引起情绪低落,不利于人的工作、学习和社交,临床上可用帕罗西汀等药物进行治疗。已知5-HT释放、回收以及与受体结合传递信号的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5-HT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可引起Ca2+通道打开,从而使突触后膜的电位状态变为 , 产生兴奋。(2)、据图分析,导致患者突触间隙中5-HT含量降低的原因有:①:②(3)、艾司氯胺酮具有镇痛与镇静的作用,为了探究艾司氯胺酮对情绪异常低落是否具有缓解作用并评价其作用效果,研究人员利用正常实验大鼠进行了相关实验(如下表)。
简要操作过程
1
用慢性应激法处理正常大鼠,构建患病大鼠模型
2
A组:对正常大鼠给予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
B组:对患病模型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
C组:对患病模型鼠给予等量含有艾司氯胺酮的药液进行灌胃
D组:对患病模型鼠给予等量含有帕罗西汀的药液进行灌胃
3
将各组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
4
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5-HT的含量
设置D组的目的是若研究发现艾司氯胺酮具有与帕罗西汀相近的缓解药效,则应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为:。
-
11、衰老是众多人类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血管内皮细胞的衰老常常促进心肌梗死等血管疾病的发展。科研人员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发现PHGDH的含量与细胞衰老程度呈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某P蛋白(参与糖代谢的酶)可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发生不同位点的乙酰化,而PHGDH可与P蛋白结合,从而参与P蛋白乙酰化过程的调控,进而影响细胞的衰老进程,机理如图。(1)、图中的①②③中,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有(填序号),①过程需要酶的参与。(2)、科研人员发现,PHGDH能与酶1竞争跟P蛋白的结合位点,且与PHGDH结合的P蛋白更容易被酶2催化。结合图示可推测,PHGDH缺乏的细胞,P蛋白更容易被乙酰化为 , 同时,由于P-ac2能影响S基因的表达,此类细胞中P-ac1的去乙酰化过程将(加强/减弱),从而进一步影响P蛋白的含量。(3)、细胞自噬是由(结构)对胞内物质或结构分解的过程。根据图文信息可推测,P蛋白乙酰化为P-acl后被自噬降解,将细胞衰老。
-
12、为探究遮阴对不同品种紫薇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明确紫薇对不同光照强度的适应性,研究人员设置以下3个组:L1不遮阴处理;L2中度遮阴处理;L3重度遮阴处理。将午夜紫薇和巧克力紫薇分别进行相应遮阴处理30天后,选择相同位置的叶片,在光照强度为1200μmol·m-2·s-1下测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1)、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有利于提升净光合速率。两个品种的紫薇对于光照强度变化更敏感的是。(2)、有研究发现高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光系统有影响,光系统进行着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位于(细胞结构),对光合作用至关重要。研究者进一步测验相关数据发现,紫薇的光系统损伤程度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说明高光照强度如何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3)、有同学认为,高光照强度还能引起环境温度升高,不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你是否认同?请简述你的理由。
-
13、科学家用红光和远红光研究不同波长的光对短日植物开花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光敏色素蛋白,其两种状态Pr和Pfr可在一定光条件下发生转化,光敏色素的转化机理如图2所示。(1)、据图2可知,光敏色素蛋白能吸收光,从而改变自身的 , 进而发挥相应调控作用。结合实验结果可推测,光敏色素处于状态时可抑制短日照植物开花。(2)、植物开花的调控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除了环境因素,还受到的调控。(3)、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光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只是提供能量,还可作为。已知昙花是夜间开花的植物,享有“月下美人”之誉,花开花谢仅4个小时左右,若想要在白天观赏到昙花开放,请提出一个合适的建议:。
-
14、某水稻农田遭遇虫害,科研人员先后两次(间隔3天)对该农田的有害昆虫进行调研,前后两次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样方法调查该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B、温度、降水可能会影响该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C、根据第一次调查结果可知,该有害昆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D、第二次调查结果可能是种内竞争剧烈,限制了种群的出生率所致
-
15、研究人员在一瓶果蝇中发现几只雌性果蝇有袋状翅膀,其他果蝇均为正常翅膀。当袋翅雌虫与野生型雄虫杂交时,后代中1/3为袋翅雌虫,1/3为正常翅雌虫,1/3为正常翅雄虫。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该翅型的遗传为伴性遗传 B、正常翅对袋翅表现为显性 C、袋翅基因可能是突变形成 D、袋翅果蝇不可能为纯合子
-
16、长江流域是中国油菜主产区,该区域常年湿润多雨,导致渍害频发。油菜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的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和③段都有ATP和NADPH的产生 B、造成①和③段呼吸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 C、m点时,细胞能消耗02 , 也能产生酒精 D、n点时,细胞产生的酒精积累量达到最高
-
17、紫杉醇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发现,紫杉醇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还能不依赖于T细胞抗原受体(TCR),直接激活并诱导T细胞释放一种非经典的细胞毒性胞外囊泡,从而诱导肿瘤细胞死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T细胞能通过细胞表面的TCR特异性识别抗原 B、紫杉醇触发T细胞通过细胞毒性胞外囊泡释放抗体 C、被激活的T细胞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 D、紫杉醇的作用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
18、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作用的,研究人员利用离体的豌豆节间切段进行实验,观察IAA及GA3对其伸长效应的影响,结果如图,以下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激素的种类和实验时间 B、对照组需用等量相应的溶剂进行处理 C、IAA与GA3在切段生长方面起协同作用 D、提高激素的浓度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
19、某些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也可能发生交换,称为有丝分裂重组。一个基因型为Aa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以下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在联会的过程中发生染色体互换 B、有丝分裂后期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C、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若其子细胞一个基因型为AA,则另一个为aa
-
20、玉米田中的生物形成了人工的生物群落,其物种组成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以下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田中的玉米植株高低错落,形成了垂直结构 B、玉米与田中的各种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若去除人工干预,玉米田可能演替为森林 D、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