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运动过程中,人体会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等方式使机体适时做出多种适应性反应,以维持内环境稳态。如图为某人血糖持续升高时,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胰岛B细胞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 B、前期血糖大幅度升高是因为胰岛B细胞基因表达增强合成较多胰岛素 C、图中可能是饭后立即运动,交感神经兴奋以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 D、人体运动时血浆中的尿素先后进入淋巴液和组织液,最后在肾脏形成尿液排出 -
2、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我国科研人员采取了“碳减排”“碳捕集”“碳封存”和“碳利用”等多种措施。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元素流动模型,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化学反应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生态系统的基石是D,B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B、若图中⑧=①+②+③,则达成“碳中和” C、图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动的过程有⑤⑥⑦⑨ D、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等都是达成碳减排的重要措施 -
3、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研究和保护黄河湿地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某区域黄河湿地不同积水生境中植物物种的调查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永久性积水退去后的植物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积水生境中的植物具有适应所处非生物环境的共同特征 C、积水频次和积水量均可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影响季节性水涝生境中植物物种数量的关键生态因子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
4、研究人员对布氏田鼠盲肠中的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分离、鉴定,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应在95%空气和5%氧气的气体环境中倒置培养 B、①②③中的培养基是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C、通过比较透明圈大小可知,甲、乙分解纤维素的能力相同 D、若①②③菌落数分别为20、37、39,则内容物中纤维素分解菌密度为1.6×107个/mL -
5、花椰菜(2n=18)种植时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罗兰(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新品种如图1所示。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分析了亲本及待测植株中某些特异性蛋白,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1为花椰菜,Ⅱ为紫罗兰:1、2、3、4、5为待测植株
A、图1培育杂种植株所用的技术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原理和基因突变原理 B、②过程可用电融合法或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是成功的标志 C、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图1培育出的植株体细胞中最多含有72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最多可形成18个四分体 D、可将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图2中的3和5植株叶片上,一段时间后,测定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比,筛选出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 -
6、某学生重复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取一粒黄色圆粒F1种子(YyRr),培养成植株,成熟后随机取4个豆荚,所得32粒豌豆种子表型计数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
性状
黄色
绿色
圆粒
皱粒
个数(粒)
25
7
20
12
A、32粒种子中有18粒黄色圆粒种子,2粒绿色皱粒种子 B、实验结果说明含R基因配子的活力低于含r基因的配子 C、不同批次随机摘取4个豆荚,所得种子的表型比会有差别 D、该实验豌豆种子的圆粒与皱粒表型比支持孟德尔分离定律 -
7、我国传统发酵技术历史悠久,很多典籍中均有记载:
①《周礼·天官》郑玄注:“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即内雍中”;
②《北山酒经》中记载:“每坛加蜡三钱,竹叶五片,隔水煮开,乘热灌封坛口”;
③《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利用谷物酿制食醋的工艺,过程为“糖化→酒化→醋化”;
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述:“白毛裹豆腐,方得腐乳香”。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介绍了泡菜制作技术,配制的盐水要煮沸冷却后使用,以防止杀死酵母菌 B、②中在敞开的、变酸的果酒表面形成的“菌膜”中,菌的类型主要是乳酸菌 C、③从酒化到醋化的过程中,当氧气不充足时,醋酸菌可将糖直接转化为醋酸 D、④描述的是有关腐乳制作的内容,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多种微生物参与 -
8、遗传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类由RPE65 基因突变导致的视网膜退化性疾病,通过视网膜下注射技术,利用腺相关病毒(AAV(递送功能正常的RPE65 基因是治疗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的最新疗法(如图),已使大量患者的视力得到改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①通过构建基因文库获取目的基因,此过程需RNA 聚合酶催化 B、构建AAV 表达载体时应在RPE65 基因前连接视网膜特异性启动子 C、在视网膜下注射转入可让AAV 载体更准确、高效地导入视网膜细胞 D、检测患者在低光照下的导航能力是否增强属于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 -
9、野生番茄是二倍体植物(2n=24),科学家建立的MiMe番茄可产生染色体数未减半的克隆配子。野生型和MiMe番茄中配子的形成过程如下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两株MiMe番茄杂交后的子代为四倍体 B、图a中细胞为减数分裂Ⅰ前期,含有12个四分体 C、MiMe番茄的克隆配子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 D、MiMe番茄产生配子时细胞只分裂一次 -
10、龙胆花在处于低温(16℃)下30min内发生闭合而在转移至正常生长温度(22℃)、光照条件下30min内重新开放,这与花冠近轴表皮细胞膨压(即原生质体对细胞壁的压力)变化有关,水通道蛋白在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通道蛋白磷酸后化运输水的活性增强),其相关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分子进出龙胆花冠近轴表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B、龙胆花由低温转移至正常温度、光照条件下重新开放过程中花冠近轴表皮细胞膨压逐渐减小 C、推测在常温、黑暗条件下,龙胆花开放速度会变慢 D、蛋白激酶GsCPK16使水通道蛋白磷酸化会引起水通道蛋白构象的改变 -
11、细胞蛇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器,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其呈线性、环形或“C形”结构。研究发现细胞蛇的成分是代谢酶,其装配与释放过程如图。这一结构可减少酶活性位点的暴露,从而储存一定量的酶,且不释放其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蛇、核糖体、中心体都是无膜的细胞器 B、细胞蛇的装配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C、细胞蛇的装配和释放过程可调节胞内酶活性 D、细胞蛇数量较多的细胞,代谢相对较弱 -
12、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库,近几十年来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不合理放牧和啮齿类动物爆发是其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者调查了不同放牧制度和高原鼢鼠对植物生长情况的影响,下表是部分调查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禁牧区制度
自由放牧制度
季节性放牧制度
植物种类
30
32
35
高原鼢鼠(穴/hm2)
330
490
520
单子叶植物地上生物量(g/m2)
23
15
16
单子叶植物地下生物量(g/m2)
49
50
48
阔叶类植物地上生物量(g/m2)
50
59
61
阔叶类植物地下生物量(g/m2)
5
15
15
(1)、高原鼢鼠视力退化、终年营地下生活,它们的洞穴数量和种群数量成正比,因此,一般用法调查区域内洞穴的数量来估计高原鼢鼠的。(2)、牧区内所有的牲畜、高原鼢鼠及所有牧草(包括各种单子叶植物和阔叶类植物)等生物等构成了。从调查结果可见,适当放牧能(填“提高”或“减少”)草原物种的丰富度,从生态角度分析,其原因是。(3)、根据表中数据及题意推测,与禁牧区相比放牧区的高原鼢鼠种群密度明显增大的原因是放牧能提高了。(4)、草地载畜量过高和高原鼢鼠的挖掘活动共同作用能加剧草地退化进程,结合上表信息,为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应采用(放牧制度);同时对于鼠害严重的区域,还应(从放牧制度或牧草角度分析)。 -
1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鲜花的盛开有季节性,现代快递让人们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异地鲜花。但鲜切花保鲜一直是花卉市场面临的难题,某研究小组尝试用细胞分裂素和蔗糖溶液处理一组瓶插鲜花,探究二者对插花鲜重(当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除了本实验的细胞分裂素之外,可能延长鲜花保鲜时间植物激素还有等。(2)、据图可知,蔗糖和细胞分裂素在延缓鲜花衰败上表现为(填“协同作用”或“相抗衡作用”)。已知少量蔗糖分子可被插花细胞吸收,推测蔗糖在鲜花保鲜中的作用是。
(3)、为了探究细胞分裂素在鲜花保鲜的具体作用,科研工作者利用绿色叶片做了进一步的实验,如图所示。本实验应用了放射性法研究氨基酸的移动情况;分析三组实验结果,实验结论为。有人认为仅通过C组实验得出上述结论不甚严谨科学,理由是。
(说明:A图:离体绿色叶片,圆圈部位为细胞分裂素处理区;B图:几天后叶片衰老变黄,但细胞分裂素处理区仍保持绿色,黑点表示绿色;C图:放射性氨基酸移动情况)
(4)、乙烯能促进植物成熟和衰老,乙烯产生的正反馈作用又会加速这个过程,进而导致保鲜失败。已知ACC合酶是合成乙烯的关键酶,据此提出一个鲜花保鲜新思路:。 -
14、在肿瘤微环境中持续的T细胞受体刺激下,细胞毒性T细胞会分化成一种功能失调的状态,即耗竭T细胞(Tex)。Tex表面高表达PD-1和MCT11,PD-1可以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受体结合,MCT11可促进T细胞对乳酸的吸收(图1),两者均可导致T细胞功能受到抑制,从而促进肿瘤免疫逃逸。为了恢复Tex的活性来治疗肿瘤,研究者以黑色素瘤模型小鼠为材料,开展了相关研究,部分结果见图2和图3。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乳酸是肿瘤微环境中最丰富的代谢产物之一,可导致下降,从而抑制T细胞功能;由图1可知,乳酸以方式进入T细胞。(2)、据图2分析,MCT11(填“促进”或“抑制”)了乳酸代谢,判断依据是。(3)、依据上述结论,科研人员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对黑色素瘤模型小鼠进行了治疗,推测图3中抗MCT11单克隆抗体阻断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原因是。(4)、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请你依据图3为继续研究提出建议:。 -
15、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科研人员发现,紧张、焦虑等心理应激会导致人血压升高,以下是其部分调节机理模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可知,a激素为 , 它由分泌,其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 , 从而增加血流量,使血压升高。(2)、高度紧张时,大脑皮层将刺激信息传递至X神经,X神经膜外的(填离子)在膜上的协助下内流,从而使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3)、应激情绪引发的神经冲动传递至下丘脑,刺激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该过程的调节方式属于。CRH可促使垂体分泌 , 该激素可再促使肾上腺皮质合成并释放糖皮质激素。(4)、应激情绪还会激活Y神经,导致肾上腺素的释放。在该反射弧中,Y神经属于;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 -
16、近年来,科学家成功研发出一种人造子宫技术,该技术旨在模拟母体子宫环境,为胚胎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如图甲)。图乙为羊羔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据图甲可知,“人造子宫”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系统和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协同作用。(2)、据图乙分析,②与③最主要的区别是;血液中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需穿过层生物膜。(3)、胚胎细胞代谢时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但由于血浆中含有的HCO3-、H2CO3等缓冲物质,使胎儿的血浆pH维持在之间。(4)、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叫做稳态。“人造子宫”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
17、清华大学陈浩东团队最新研究解析了“淀粉-平衡石”假说的分子机制,主要内容如图:植物偏离重力方向后,淀粉体可通过其表面的TOC蛋白携带LAZY蛋白一起沉降,并引导LAZY蛋白沿着重力方向在细胞膜上形成新的极性分布,进而调控植物的向重力性生长。下列有关推测错误的是( )
A、控制LAZY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根尖可能失去向重力性生长特性 B、LAZY蛋白磷酸化后随TOC复合体沉降在重力感应细胞膜的远地侧 C、重力感应细胞的淀粉体沉淀后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 D、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
18、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mRNA疫苗研发团队,以表彰他们在mRNA疫苗研发中的突出贡献,mRNA疫苗的工作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mRNA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有( )
A、mRNA疫苗通过脂质纳米粒(LNP)递送系统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 B、mRNA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中,T细胞不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C、mRNA疫苗合成的抗原蛋白无需处理便能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到细胞表面 D、mRNA疫苗的免疫应答过程中,记忆细胞的形成对长期免疫保护至关重要 -
19、小熊猫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主要分布区年气温一般在0~25℃之间。测定小熊猫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时的体温、皮肤温度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小熊猫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时,其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 B、在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小熊猫能保持体温恒定,这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C、寒冷时,小熊猫的皮肤温度会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D、寒冷时,小熊猫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会增多 -
20、枪乌贼神经纤维是研究兴奋产生和传导的常用材料。当在枪乌贼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施加适宜刺激时,会产生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科学家将离体枪乌贼的神经纤维放入不同Na+浓度的盐溶液中,记录到的膜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B、图中曲线对应的盐溶液中Na+浓度大小为a>b>c C、枪乌贼受到外界刺激后,a、b、c峰值不同可能是刺激强度不同引起的 D、若持续降低盐溶液中Na+的浓度,则神经纤维可能会接受适宜刺激后无法产生动作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