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如Fe、Mn、Cu、Ca等含量虽然很少,但不可缺少 B、磷脂和质粒中都含有的元素是C、H、O、P C、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是由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组成的 D、染色体、ATP中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
-
2、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青春期和育龄女性中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高雄激素血症,并伴有胰岛素抵抗(IR)的现象。如图为PCOS患者的发病机制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GnRH为激素。人体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实现性激素分泌的调节。GnRH仅作用于垂体细胞,这是因为。(2)、胰岛素抵抗是指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PCOS患者并发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原因是。(3)、高水平的胰岛素一方面直接作用于卵巢卵泡膜细胞,影响卵泡发育和受孕;另一方面,IR使得雄激素分泌(填“增多”、“减少”或“不变”),阻断优势卵泡发育,使卵泡生长停滞甚至闭锁,影响患者受孕和胚胎着床,进而导致生育期PCOS患者表现出症状。(4)、PCOS患者中约50%存在肥胖,而肥胖患者更常有不孕问题、更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因此,对于肥胖的PCOS不孕者,首先建议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来改善肥胖问题(请提出两点建议)。 -
3、术后伤口的疼痛,强烈折磨着患者。芬太尼作为一种强效镇痛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镇痛机制如下图所示。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 , 从这一结构基础角度来看,在痛觉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的部位是。(2)、据图分析,阐述芬太尼镇痛作用的机理:(用箭头和文字表示)。(3)、术后病人在施用芬太尼后,可酌情适度进食,此时(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据优势,使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4)、芬太尼为儿童麻醉手术过程中常用的镇痛药物。为研究多次在麻醉手术过程中使用芬太尼对幼儿大脑发育的影响,现提供生理状态相同且发育良好的新生幼鼠若干、芬太尼和芬太尼拮抗剂,请设计实验验证多次使用芬太尼能诱发新生幼鼠出现自闭症的行为表现,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
-
4、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某人因咽喉肿痛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钠期间及用药后1~2周内不能饮酒。回答下列问题:(1)、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的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2)、新冠病毒不仅能引起小儿急性喉炎,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还会导致肺部水肿,其原因是。(3)、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人的内环境分别是和 , 两者之间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的含量不同。(4)、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酒精的代谢途径如下所示。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

①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到体外,肺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②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积累,血浆中的pH呈降低趋势。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参与调节的缓冲对最重要的是。
-
5、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极其严重问题。温室效应会导致某些地区出现干旱,为探究温室效应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某科研人员以野生大豆为材料,设置3个独立开放式气室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1”代表对照组气室(CK),“2”代表+1℃气室,“3”代表+1℃,+200μmol/molCO2气室(“+”表示在“1”的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上增加)
(1)、野生大豆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反应的产物有。当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适宜时,野生大豆细胞产生和固定CO2的具体部位分别是。(2)、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据图分析可知,温度升高会使野生大豆的净光合速率 , 实验条件下可通过(措施)缓解温度升高对野生大豆净光合速率的影响。(3)、与正常光照相比,适度遮光条件下野生大豆幼苗叶绿素含量升高,其意义是。野生大豆可缓解因温室效应引起的干旱对其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据图分析,其机制是。 -
6、病原体入侵引起机体免疫应答,释放免疫活性物质。过度免疫应答造成机体炎症损伤,机体可通过一系列反应来降低损伤,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可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 B、适度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缓解某些病原体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 C、作用于下丘脑的神经递质增多,会进一步抑制炎症反应 D、过度免疫应答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 -
7、恐惧,失血、休克、急性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刺激均会导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增多,进而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分过多,超过机体特别是肾的调节能力,并产生一系列症状,该现象称为水中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恐惧、失血等应激刺激可能刺激垂体释放更多的ADH B、恐惧、失血等应激刺激可能会同时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 C、ADH异常增多,可能使患者肾小管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增多 D、利用药物抑制ADH与其受体的结合,有利于缓解患者水中毒症状
-
8、人吃辣椒后,往往产生“热辣辣”的感觉。在口腔黏膜的神经末梢中,存在有一种特殊蛋白质TRPV1,它们能被辣椒中的辣椒素或热刺激(43℃以上)激活,导致Na+大量内流,引起神经元的兴奋,作用于大脑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重庆人比广东人能吃辣,原因可能是重庆人体内的TRPV1比广东人多 B、热痛感觉神经元的①是它的轴突末梢 C、若用某种药物阻断②处,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不变,则作用机理可能为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夏季吃辣味火锅时人们会大汗淋漓,原因是在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下汗腺分泌增强 -
9、如图表示在自然条件下,甲、乙两种植物的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连续的阴雨天气,生长受影响更大的是乙植物 B、bc段,限制甲、乙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相同 C、d点时,甲,乙两种植物在单位时间内的CO2固定量相等 D、若提高外界环境的CO2浓度,则a、b两点都可能向左移动 -
10、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如图所示。(图中字母表示免疫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称为靶细胞,a细胞是记忆T细胞 B、b细胞是辅助性T细胞,它可以直接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 C、图中仅a细胞和d细胞具有分裂分化能力 D、c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并使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免疫过程 -
11、黏膜能阻挡病原体的入侵,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表示病毒进入小肠肠道,在小肠黏膜处引发的部分免疫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黏膜上皮细胞排列紧密并产生黏液,可以阻止病毒入侵,属于第二道防线 B、细胞X 为细胞毒性T细胞,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是激活 B细胞的信号之一 C、细胞 Y为记忆 B 细胞,当同种病毒再次入侵时可快速大量产生抗体 D、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病毒对人体细胞的入侵 -
1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人体的不同系统,甲、乙、丙表示三种体液。依据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可分别表示淋巴液、血浆和组织液 B、Ⅰ表示循环系统,Ⅲ可表示呼吸系统 C、若病原体从Ⅱ入侵引起腹泻,则可能导致乙的渗透压上升 D、维持甲、乙、丙渗透压的主要离子为Na+和K+ -
13、利用植物细胞具有的全能性,可将胡萝卜根中的细胞取出,放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单个细胞会分裂分化,最后形成植株,这就是植物的组织培养。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经常加入蔗糖,植物细胞利用蔗糖的方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转运蔗糖时,共转运体的构型不发生变化 B、使用ATP合成抑制剂,会使蔗糖运输速率下降 C、植物细胞通过蔗糖-H+共转运体吸收糖,不能体现转运蛋白的特异性 D、培养基的pH值高于细胞内,有利于蔗糖的吸收 -
14、如图是正常人体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A端、B端分别表示体液流入端和流出端。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蛋白质的含量明显高于②③ B、②中含有甲状腺激素、无机盐、氨基酸、CO2、血红蛋白等物质 C、若该组织为肝脏,则饱饭后B端比A端葡萄糖含量低 D、若该组织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A端比B端胰岛素含量高 -
15、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 B、清水组不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 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的缓冲能力弱于缓冲液组 D、缓冲液组的起始pH调至与血浆组相同更利于进行比较 -
16、图甲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大分子物质进行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方式a运输的物质可能是O2、甘油和酒精等 B、图甲b曲线所示方式和图乙过程均需要消耗能量 C、图甲中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可能是转运蛋白的数量 D、图乙过程的顺利进行依赖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该过程受温度的影响 -
17、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球范围内老年痴呆症(AD)患者人数将增至1.39亿。AD是一种老年期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会出现记忆障碍、失语、失认、人格和行为改变以及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D患者注意力降低,不影响第一级记忆,但影响第二、三级记忆 B、AD患者出现失语症状,说明其大脑皮层的S区受损,不能发出声音 C、情绪属于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消极情绪的不断累积就可能形成抑郁症 D、该病的形成可能与脑内某些神经递质的作用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
18、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 D、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个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新的学习过程
-
19、下列关于探究酶的特性的相关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可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的分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在加入等量过氧化氢反应物的条件下,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实验组会产生更多的氧气 C、探究pH 对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影响时,应先分别在酶溶液中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之后再加入底物 D、在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检验淀粉、蔗糖是否水解
-
20、衣原体是一类原核寄生生物,缺乏细胞呼吸相关酶,不能产生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因此需从寄主吸收( )A、葡萄糖 B、糖原 C、淀粉 D、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