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科研小组取长度、粗细、生长状态等相同的月季枝条,随机均分为若干组,分别用蒸馏水、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处理月季枝条,将处理后的月季枝条扦插在同样的土壤中,其他环境条件均保持一致,培养相同的时间后,测得的平均根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扦插前,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月季枝条和土壤进行灭菌处理 B、生长素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是6~8μmol·L-1 C、图中结果表明低浓度赤霉素促进根的生长,高浓度赤霉素则抑制根的生长 D、与生长素相比,在一定范围内,相同浓度的赤霉素促进根生长的作用更明显
  • 2、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白色念珠菌(一种真菌)菌丝会大量生长,侵入细胞引起疾病。V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对菌丝形成有重要作用。某实验室研究了不同浓度药物D(一种ATP水解酶抑制剂)对V蛋白的作用,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白色念珠菌和大肠杆菌均含有核糖体和拟核等细胞结构 B、实验结果表明,V蛋白活性与药物D浓度呈正相关 C、在高浓度药物D作用下,白色念珠菌菌丝的生长可能受到抑制 D、在V蛋白的作用下,ATP中靠近腺苷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下来
  • 3、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在人类中出现的症状与过去在天花患者身上所看到的症状相似,B6R蛋白是猴痘病毒的抗原。为制备抗B6R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所示,其中①~④表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①含有从小鼠的脾中得到的能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B、诱导细胞①②融合的常用方法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相同 C、可将抗体检测呈阴性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大规模培养 D、图中的培养瓶需要置于含有95%CO2和5%O2的混合气体中培养
  • 4、人们在酿造果醋时,往往要先酿造果酒,其原因不包括(       )
    A、果酒发酵液能抑制杂菌的生长,有利于提高果醋的产率 B、醋酸菌能以果酒中的乙醇为底物来产生乙酸 C、果酒有利于溶解水果中的风味物质并保留在果醋中 D、酿制果酒和果醋时的最适发酵温度接近,均为30~35℃
  • 5、生态恢复是指停止对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以减轻其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为恢复某河段流域的“水体—河岸带”的生物群落,环保人员选择该流域常见的植物进行栽种,植物种类、分布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丁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该河段生态恢复的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C、在水体一河岸带不同位置上选择不同的植物,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D、该河段生态恢复的尽快实现离不开环保人员的管理,也离不开河段自身的调节能力
  • 6、海洋牧场是一种海洋人工生态系统,是海洋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为了解海洋牧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某海洋科研小组展开了调查,调查数据如表所示,平均营养级多样性是指每个营养级生物的多少。据表推测,以下四个海洋牧场中,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是(       )

    群落结构指标

    数据

    不同区域

    营养级长度

    摄食来源多样性水平

    平均营养级多样性

    三亚蜈支洲岛

    7.60

    6.36

    1.92

    南海中西部

    4.91

    3.49

    1.20

    陵水湾

    4.66

    4.45

    1.49

    南沙群岛西南部

    4.30

    3.40

    1.00

    A、三亚蜈支洲岛 B、南海中西部 C、陵水湾 D、南沙群岛西南部
  • 7、活化的肺部先天免疫细胞(ILC2)分泌的细胞因子 IL-4能参与B细胞的激活,进而引发过敏性哮喘,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IL-33是呼吸道上皮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引发的过敏性哮喘反应较弱 B、图中B细胞的活化还需要过敏原和辅助性 T细胞的参与 C、图中上皮细胞、ILC2 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促进IL-33 和IL-4 的分泌,可减缓过敏性哮喘的发生
  • 8、某同学因出现脖子肿大、呼吸和吞咽困难等症状,在医院抽血化验了表中项目,其中 T3、T4是甲状腺激素的两种存在形式。根据结果推测,下列结论不合理的是(       )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T3

    4.72

    3.1~6.8 pmol·L-1

    游离甲状腺素(T4

    11.02

    12~22 pmol·L-1

    促甲状腺激素(TSH)

    6.55

    0.27~4.2mIU·L-1

    A、该同学可能还存在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症状 B、该同学出现上述症状可能是由于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 C、该同学体内的 T4分泌不足可能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偏高 D、该同学体内的 T4 分泌不足可能导致T4催化肝糖原水解减少,使血糖偏低
  • 9、脑脊液是脑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大部分由血浆在侧脑室的脉络丛处滤过产生,并可经蛛网膜处重新流入静脉。脑脊液中含有生命活动所需的重要化合物,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脑脊液的渗透压和脑细胞的接近 B、脑脊液属于体液,但不属于内环境 C、脑脊液和血浆可以进行物质的双向交换 D、脑脊液中含有Na+、葡萄糖、蛋白质等成分
  • 10、有研究表明,在真核细胞中,转录因子(TFⅡ)(一种具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能促进 DHFR基因的表达。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是一种不能翻译为蛋白质的功能性 RNA 分子。lncRNA 能够和 DHFR 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结合形成 RNA-DNA 复合物,从而抑制 TFⅡ与DHFR 基因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ncRNA 和其他 RNA的合成场所均是细胞核 B、促进 lncRNA 的合成,有利于DHFR 基因的表达 C、lncRNA和DHFR 基因合成时均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D、DHFR 基因、lncRNA与TFⅡ的合成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11、病毒X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存在多种变异株。某人同时感染了病毒X的变异株X1、X2 , 变异株X1、X2在感染者的细胞中发生了遗传物质的交换,产生了与亲代差异较大的可遗传后代变异株X3。变异株X3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染色体结构变异
  • 12、取洋葱(2N=16)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甲细胞的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乙细胞的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两极,丙细胞的染色体排列松散且有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使用重铬酸钾溶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B、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中期 C、甲细胞和丙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16条 D、乙细胞的核DNA含量是丙细胞的两倍
  • 13、H+-ATPase能将ATP水解,并利用水解产生的能量将H+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从而降低H+积累对细胞的毒害作用。据此分析,H+-ATPase具有的功能是(  )
    A、催化、运输 B、催化、信息交流 C、运输、调节 D、免疫、信息传递
  • 14、在叶面喷施锌肥时,锌离子可通过气孔或者表皮细胞进入植物体内,随后进一步被运输到叶肉细胞等部位。锌是植物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缺锌会使植物光合作用效率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锌是水稻细胞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B、锌是蛋白质、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的组成元素 C、锌可能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D、锌离子进入表皮细胞的过程需要转运蛋白的参与
  • 15、纤维素酶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发酵、造纸、废水处理等领域。研究人员利用蛋白质工程将细菌纤维素酶的相应氨基酸替换后,纤维素酶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下列有关该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改造后的纤维素酶的较高热稳定性不可遗传 B、对纤维素酶的改造需要以基因工程为基础 C、改造纤维素酶无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D、对纤维素酶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mRNA实现的
  • 16、中华文化五千年,酒文化源远流长。经调查研究发现,有些人喝酒不多就脸红,称作“红脸人”,其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ADH);有的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称作“白脸人”,其体内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都没有。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请回答:

    (1)、“红脸人”由于没有ALDH,饮酒后血液中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
    (2)、“白脸人”没有ADH、ALDH两种酶,据图可推测其基因型是
    (3)、就上述材料而言,喝酒后是否脸红与性别有关吗?(填“有关”或“无关”),这是因为
    (4)、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过量饮酒者和高龄产妇生下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概率将增大。若21号染色体上具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某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基因型为Ddd,其父亲的基因型为DD,母亲的基因型为Dd,则该患儿21三体综合征形成的原因是其双亲中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第次分裂中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
    (5)、为了有效预防21三体综合征的发生,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至少回答2点)。
  • 17、大豆花叶病毒会严重降低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为预防抗病大豆品种甲(抗甲)的抗病能力减弱。科研人员用EMS诱变感病大豆,获得了新的抗病品种乙(抗乙)科研人员利用甲、乙品种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亲本组合

    F1

    F2

    抗病

    易感病

    抗病

    易感

    实验一

    抗甲×易感

    16

    0

    256

    82

    实验二

    抗乙×易感

    0

    18

    111

    340

    (1)、基因突变具有的特点有(答出3点)。
    (2)、据表中数据分析,品种甲的抗病性状属于性状,品种乙的抗病性状属于性状,且品种甲和品种乙都是(纯合子/杂合子)。
    (3)、抗病品种乙是易感品种经诱变获得的。理论上抗病品种乙的抗性基因位置有3种可能情况:

    I.品种乙的抗性基因与品种甲的抗性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Ⅱ.品种乙的抗性基因与品种甲的抗性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点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Ⅲ.品种乙的抗性基因与品种甲的抗性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点上(在甲品种抗性基因相同的位点上发生突变产生另一等位基因)"。

    将品种甲和品种乙杂交得F1 , 再自交得到F2。若为情况Ⅰ,则F2中抗病和易感个体的比例是;若为情况Ⅱ,则F2中抗病和易感个体的比例是;若为情况Ⅲ,则F2中抗病和易感个体的比例是

  • 18、磷酸丙糖转运体(TPT)能将卡尔文循环中的磷酸丙糖不断运到叶绿体外,同时会将等量磷酸运回叶绿体内。TPT的活性受光的调节,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活性最高。光合产物在叶肉细胞内转化成蔗糖后进入筛管,再转运至其他器官转化为淀粉储存或分解供能,相关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叶肉细胞中能合成ATP的场所是。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2)、卡尔文循环中,C3还原成磷酸丙糖需要NADPH的参与,NADPH的具体作用是。在环境条件由较弱光照转为适宜光照条件下,叶绿体中淀粉的合成速率 , 根据题目信息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3)、与正常植株相比,缺乏类胡萝卜素的小麦突变体在适宜光照下光合速率下降,原因是
    (4)、研究发现,干旱会使小麦的气孔开放程度降低,导致小麦光合速率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
  • 19、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中,科学家们做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能够分泌大量的消化酶,可观察到这些细胞具有发达的
    (2)、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掺入到上正在合成的蛋白质中,组织内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使感光乳剂曝光,固定组织后在显微镜下便可发现细胞中含放射性的位点,这一技术使研究者能确定放射性标记的物质在细胞内的 , 并最确定蛋白质的分泌路径。
    (3)、细胞内的一些蛋白质被膜包裹形成囊泡,如图所示,囊泡被分成披网格蛋白小泡、COPI被膜小泡以及被膜小泡三种类型。三种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分工井井有条,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细胞“货物”运送到正确的目的地。囊泡能特异性地识别目标膜,如某些囊泡能把“货物”从C转运到溶酶体D,这里的“货物”主要是

    (4)、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之中,这些膜泡能够精准的运输。为了确定参与膜泡运输的基因(sec基因),科学家筛选了两种酵母突变体,这两种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差异如下:

    酵母突变体

    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的差异

    sec12基因突变体

    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

    sec17基因突变体

    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

    据此推测,sec1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与的形成有关。sec1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

  • 20、图①②③是基因型为Aa的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图④表示该动物某些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细胞所处分裂时期对应图④中的阶段。若图③中细胞为卵细胞,则其(填“不可能”或“有可能”)是图②中细胞的子细胞。
    (2)、图④中的DF阶段,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 , 图④中的(填字母)阶段也会发生类似的染色体行为。
    (3)、由图④可以看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生物前后代的
上一页 259 260 261 262 26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