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科学家们用到了多种科学技术和方法,如同位素标记法、遗传转化法等。遗传转化法是指同源或异源的游离DNA(质粒或染色体DNA)被细菌的细胞摄取,并得以表达的基因转移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揭示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均有放射性 B、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采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 C、上述遗传转化法实验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保温时间不影响35S在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分布,搅拌不够充分会影响
  • 2、阅读以下关于恶心、呕吐防御反应的神经机制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研究者初步揭示了摄入受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机体恶心、呕吐等防御反应的神经机制。研究者先给小鼠品尝樱桃味糖精溶液后,随即在肠道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小鼠出现呕吐现象。多次重复后,小鼠出现味觉回避反应,即饮用樱桃味糖精溶液的次数和用量显著减少,表现出“恶心”样行为。

    小鼠肠道上皮中存在着一类肠道内分泌细胞——肠嗜铬细胞,这种细胞合成了占机体90%的5-羟色胺(5-HT)。研究者推测,肠嗜铬细胞可能是在恶心、呕吐反应中帮助大脑感知病原入侵的“情报员”。敲除小鼠肠嗜铬细胞中合成5-HT的关键酶基因后,发现小鼠对含毒素饮料的恶心、呕吐反应大大下降,对相应味道饮料的回避反应也会消失。

    下图中,在肠嗜铬细胞周围分布着具有5-HT受体的迷走神经元末梢,5-HT诱发了迷走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而切断相关迷走神经,可以显著缓解注射肠毒素小鼠的恶心、呕吐反应。接收迷走神经传入的是脑干DVC区,抑制DVC神经元活动也可以缓解注射肠毒素小鼠的恶心、呕吐反应。DVC区的有关神经元传递信息到邻近的LPB区和rVRG区,特异性激活或抑制DVC-rVRG环路,将分别诱发或抑制小鼠呕吐现象;特异性激活或抑制DVC-LPB环路,则分别诱发或抑制小鼠“恶心”样行为。化疗药物会使癌症患者产生强烈的恶心、呕吐反应,给患者带来痛苦。研究者发现化疗药物也会激活相同的神经通路。这项研究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恶心和呕吐的神经机制,有助于更加安全有效地开发止吐药物。

    (1)、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鼠摄入樱桃味糖精溶液时,糖精溶液引起小鼠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 B、小鼠多次摄入有肠毒素的樱桃味糖精溶液后,产生味觉回避反应,属于条件反射 C、小鼠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条件反射的维持则需要条件刺激的强化 D、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味觉回避反应,使机体能识别有害物质并预先作出反应,有利于个体生存
    (2)、小鼠出现“恶心”样行为的机制是:肠毒素进入消化道→______(选填下列事件前的字母并排序)→“恶心”样行为(       )

    a、迷走神经将信息传递到DVC区
    b、控制肠道平滑肌收缩的神经被激活
    c、肠嗜铬细胞释放5-HT增加
    d、激活DVC-rVRG环路
    e、抑制DVC-rVRG环路
    f、激活DVC-LPB环路
    g、抑制DVC-LPB环路

    A、c→a→f B、b→a→f C、c→a→g D、c→a→d
    (3)、依据本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小鼠的脑干DVC区也存在合成5-HT的关键酶基因 B、迷走神经兴奋引起“恶心”样行为的过程中,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换 C、以抑制肠嗜铬细胞合成释放5-HT或特异性阻断5-HT作用为出发点,可以设计止吐药物 D、小鼠摄入含毒素的饮料后,rVRG区细胞的兴奋主要由交感神经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导致呕吐现象
  • 3、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结合,不触发免疫反应。肿瘤细胞可通过过量表达PD-L1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PD-1抗体类药物能与PD-1结合,可使T细胞清除癌细胞。FBXO38是PD-1降解通路的一个关键酶,但对T细胞种类、数量无影响。研究者制备了一批敲除了T细胞FBXO38基因的小鼠,并给小鼠移植了黑色素瘤,结果发现肿瘤生长更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D-1抗体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B、这一批小鼠体内T细胞中PD-1的基因表达不受影响 C、每天给肿瘤小鼠饲喂一定量的PD-1抗体,可有效减少肿瘤细胞的数量 D、FBX038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的小鼠患癌症的概率高
  • 4、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因此,最早出现的生物都是厌氧的。最早的光合生物的出现,使得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慢慢出现了有氧的生命活动。有氧呼吸的出现,使生物进化历程中出现更复杂的生命成为可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除了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还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 B、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具有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 C、利用酵母菌酿酒时,需向发酵液中持续充入无菌空气 D、中耕松土、适时排水可促进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有利于作物生长
  • 5、以下呼吸作用在生活实际当中的应用,解释正确的是(   )
    A、酸奶“涨袋”是由于乳酸菌呼吸产生大量气体 B、伤口用纱布包扎有利于组织细胞有氧呼吸 C、用酵母发酵产酒初期可以适当通入空气 D、松土可避免植物根系有氧呼吸产生过多CO2
  • 6、科学家从北冰洋中回收到一类未知的微生物,命名为洛基古菌,研究发现其与真核生物之间存在进化关系。真核生物最可能是洛基古菌和细菌共生而形成的,共生体中细菌变成了线粒体。有假说认为古菌的代谢依赖于氢,而线粒体的前体产生了氢。实验证实,洛基古菌确实使用氢来固定二氧化碳。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洛基古菌和细菌一样都是原核生物 B、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C、洛基古菌的供能系统已经出现有氧呼吸 D、洛基古菌可能是一种自养型生物
  • 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赤霉素既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也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B、脱落酸主要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 C、当乙烯的含量增高时,抑制了生长素促进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 D、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定会抑制根的生长
  • 8、群聚有利于种群的增长和存活,过密或过疏都可阻止其增长,并对生殖产生负作用。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有些生物在种群密度很低时,其种群数量不增反降,甚至会走向灭绝,这就是阿利效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恢复工程中,少量引入生物就可以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 B、栖息地碎片化可使阿利效应出现的概率升高,加速物种的灭绝 C、适宜的种群密度对于种群中的个体寻找配偶和逃避敌害是必不可少的 D、阿利效应的存在会减缓外来入侵物种的入侵过程
  • 9、磷酸吡哆醛(PLP)是维生素B6的活性形式,是多种酶的重要辅酶。科研人员从大肠杆菌(E.colik12)中找到了合成PLP的关键酶A,通过基因工程构建了高产PLP的工程菌,流程如下图所示。质粒中Lacz基因可以使细菌能够利用物质X—gal,从而使菌落呈现蓝色,若无该基因,菌落则白色。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②过程具体操作如图2,用限制酶从大肠杆菌DNA中获取酶A基因。利用PCR扩增酶A基因需要在含Mg2+的缓冲溶液中添加模板、4种脱氧核苷酸和 , PCR每次循环的基本过程是
    (2)、过程③在培养基中加入(填“青霉素”“X—gal”或“青霉素和X—gal”)筛选出呈色的菌落即为所需工程菌。
    (3)、用方法检测酶A基因在工程菌中是否表达出目的蛋白。
    (4)、为探究④过程得到的是否为高产PLP工程菌,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 10、海洋牧场是一种海洋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在特定海域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以实现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是海洋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人工鱼礁和自然岩礁群落的不同,是区别两者的重要特征;人工鱼礁投放海底后,可为海带、牡蛎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栖息场所,同时有利于它们的繁殖,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研究者设计了“海洋牧场”海水生态养殖模式,即在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中层挂笼养殖牡蛎等滤食性贝类,在底层设置人工鱼礁,养殖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下图是该“海洋牧场”部分构造和物质循环关系图。

    ①为了保证资源充分利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上“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这种模式的设计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②这种生态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3)、合理密养、立体养殖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从群落空间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可以。在构建“海洋牧场”海水立体养殖时,需要考虑所养殖生物的环境容纳量、种间关系等,从而确定每种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这样做的目的是
  • 11、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及其带来的温室效应给植物的适应和演化带来极大的挑战。为探究CO2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科学家用银杏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大气CO2浓度上升对银杏叶片光反应的影响,研究人员将银杏分别置于CO2浓度为700μmol·mol-1(实验组)和370μmol·mol-1(对照组)的气室中培养。在第1生长季(0~100天)和第2生长季(360~450天)分别测定银杏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一部分将水分解为氧并形成NADPH,NADPH在暗反应中的作用是

    ②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在第1生长季中,主要因为 , 所以实验组净光合速率高于对照组。

    ③叶绿素含量(填“是”或“不是”)限制第2生长季银杏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判断依据是

    (2)、另有研究表明,大气CO2浓度短期倍增使银杏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降低了46.2%、25.0%,净光合速率提高32.6%,结合以上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大气CO2浓度短期倍增对银杏叶片的光合作用的影响是
    (3)、你认为能否依据本实验的研究预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未来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科研人员研究玉米籽粒性状时发现,其饱满程度由大到小有饱满、中度饱满、干瘪等性状,由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3个基因(S、S1、S2)决定,为探究这些性状出现的原因,进行系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是遗传学实验中常用的材料,具有的优点是(写出2个)。
    (2)、科研人员分别利用野生型、突变体1、突变体2进行杂交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图1所示。

    ①突变体1基因型为S1S1 , 干瘪个体基因型为S2S2 , 根据杂交1、杂交2的结果,判断S、S1、S2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 突变体2的表型为

    ②上述杂交实验说明控制籽粒饱满程度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证据是

    (3)、科研人员推测突变体1籽粒中度饱满是由于基因S中插入一段DNA序列(BTA)导致,如图2。

    突变体1是由(填变异方式)产生的,检测野生型和突变体1的相关基因表达发现S基因编码某种糖类转运蛋白,突变体1中由于糖类转运蛋白异常,糖类转运到籽粒中受限,使籽粒饱满程度降低,这表明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是

  • 13、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DNA病毒,它可以引起人类的一些良性的肿瘤和疣状物。已知的HPV有多种亚型,其中与宫颈癌相关的主要是高危型HPV病毒,科学家们研发了HPV预防性疫苗,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个主要途径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回答下列问题:
    (1)、当个体接种HPV疫苗后,该疫苗作为可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成 , 而在机体被HPV感染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因而能够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写出机体注射疫苗后,感染HPV的免疫过程:
    (2)、研究表明,受HPV侵染的细胞表面的HLA分子表明水平往往下降,这与患宫颈癌有什么关系?
    (3)、HPV的衣壳蛋白主要由L1和L2构成,且主要成分是L1。根据这一信息,请你提出一个设计HPV疫苗的思路:
  • 14、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使此处的神经元兴奋,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使人感到愉悦,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图1是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和转运机理,图2表示突触前膜对多巴胺的回收率。有研究表明,毒品可卡因能干扰多巴胺的回收,并导致体内T细胞数目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NDA的作用是识别和转运钠离子 B、可卡因通过与多巴胺的转运载体结合,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含量暂时增多,含量可用X表示 C、吸食可卡因的人更容易感染细菌、病毒而患病 D、长期吸食可卡因者会使突触后膜上的MNDA数量减少,产生毒瘾
  • 15、在盐化土壤中,大量Na+迅速流入细胞,形成胁迫,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耐盐植物可通过Ca2+介导的离子跨膜运输,减少Na+在细胞内的积累,从而提高抗盐胁迫的能力,其主要机制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经转运蛋白C流出细胞需要消耗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B、H+泵有运输和降低活化能的作用,起作用时空间结构会发生可逆改变 C、耐盐植物抗盐胁迫过程同时受Na+和Ca2+的调节,且作用机理一致 D、加入呼吸酶抑制剂,ATP生成受阻,则Na+的排出量会明显增加
  • 16、无融合生殖是可代替有性生殖、不发生雌雄配子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是育种的一个新途径。我国科研人员尝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杂交水稻的4个相关基因,实现了杂种的“无融合生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杂种植株细胞进行基因编辑时需用到限制酶、DNA连接酶 B、敲除的4个基因使杂种植株减数分裂过程时能同时产生雌雄两种类型的配子 C、“无融合生殖”应用于作物育种,可以使杂种植株通过无性繁殖得以保持杂种优势 D、“无融合生殖”会使作物的遗传多样性降低,应对杂草入侵或病毒侵害的能力降低
  • 17、土壤节肢动物种类繁多,食性可分为4种类型,其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容易受土壤环境变化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牧草利用率相同的前提下设置无放牧对照组、单独放牧适量藏羊组和单独放牧适量牦牛组3个组别来探究藏羊、牦牛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的土壤节肢动物分别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和分解者 B、研究土壤节肢动物丰富度时,常用的采集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 C、放牧适量藏羊和牦牛可能是影响节肢动物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D、单独放牧适量藏羊和单独放牧适量牦牛均有利于提高杂食性和腐食性功能群的节肢动物类群数
  • 18、苹果树间杂草是蚜虫天敌的良好栖息地,适当引入蚜虫天敌可实现“以草养虫”“以虫治虫”。秋冬季节,苹果树间杂草倒伏腐烂后成为有机肥,又实现了“以草肥田”。这一生态农业模式给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树、杂草及各种虫构成生物群落 B、该生态农业模式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C、“以草肥田”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引入蚜虫天敌“以虫治虫”属于化学防治
  • 19、下表是人、黑猩猩、恒河猴与兔四种哺乳动物编码血红蛋白基因的部分DNA碱基序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种

    血红蛋白编码基因部分序列

    5'-TGACAAGAACA_GTTAGAG_TGTCCGAGGACCAACAGATGGGTACCTGGGTCTC-3'

    黑猩猩

    5'-TCACGAGAACA_GTTAGAG_TGTCCGAGGACCAACAGATGGGTACCTGGGTCTC-3'

    恒河猴

    5'-TGACGAGAACAAGTTAGAG_TGTCCGAGGACCAACAGATGGGTACCTGGGTCTC-3'

    5'-TGGTGATAACAAGACAGAGATATCCGAGGACCAGCAGATAGGTACCTGGGTCTC-3'

    A、表中数据表明人与猩猩、恒河猴及兔的血红蛋白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有一定的相似性 B、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比人与恒河猴的亲缘关系近 C、提取上述哺乳动物红细胞的DNA通过DNA测序技术可以比较不同生物的基因序列 D、血红蛋白在上述四种哺乳动物中的作用都是运输氧气,说明不同生物之间具有共同的代谢特征
  • 20、如图表示NAT10蛋白介导的mRNA乙酰化修饰参与癌症进展的机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涉及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有①、②和③,且配对方式各不相同 B、NAT10蛋白介导的mRNA乙酰化修饰影响相关基因表达过程属于表观遗传 C、COL5A1蛋白是在核糖体和内质网上合成的,它可能是一种信号分子 D、靶向干预NAT10蛋白介导的mRNA乙酰化修饰,可抑制癌细胞转移
上一页 250 251 252 253 25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