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离不开糖类等能源物质,也离不开水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吸收的水与多糖等物质结合后,水仍具有溶解性 B、种子萌发过程中糖类含量逐渐下降,有机物种类不变 C、幼苗细胞中的无机盐可参与细胞构建,水不参与 D、幼苗中的水可参与形成NADPH,也可参与形成NADH
-
2、下图是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耐盐杂种植株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使用的酶是 , 过程②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具体方法有(答2种),从杂种细胞到幼芽的过程中运用的生物技术是。(2)、过程④选择培养时需要的条件是。(3)、若甲植物(2N=18),乙植物(4N=32),则目的植株(填“可育”或“不可育”),原因是。(4)、甲植物能产生次生代谢物——紫草宁,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在植物细胞中含量低、难提取、难体外合成,可通过生产,以获得次生代谢物。
-
3、研究表明,鸢尾素(蛋白类激素)可加快脂肪细胞内葡萄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还可以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激素调节的特点除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外,还有(答出1点)。(2)、在研究鸢尾素生理作用时可采用(填“饲喂”或“注射”)外源鸢尾素的方法,不采用另外一种方法的原因是。请你提出一种鸢尾素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假说:。(3)、研究人员为验证物质X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a.取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40只,随机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乙。
b.甲组灌胃适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物质,乙组灌胃 , 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两组小鼠的鸢尾素含量和PI3K含量。
②结果如下表:
鸢尾素(相对值)
PT3K(相对值)
甲
0.578
0.586
乙
0.396
0.343
由上表可知,物质X可通过影响来影响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
4、某种昆虫的黑体和黄体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圆翅和锯翅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两基因型相同的亲本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黑体圆翅∶黑体锯翅∶黄体圆翅∶黄体锯翅=6∶2∶3∶1.假设在杂交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突变、互换、染色体变异及表观遗传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有研究表明,a基因是由A基因突变而来,基因突变是指。(2)、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判断,上述两对基因在遗传上(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的依据是。(3)、F1中黑体圆翅昆虫的基因型是。将F1中的黑体锯翅昆虫与黄体圆翅昆虫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5、炎热的夏季中午,某些植物有“午休”的现象,这类植物白天大部分时间的净光合速率和光照强度以及温度间均呈正相关,但在中午光照强度和温度最高的时间段,净光合速率会出现一个低谷。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叶肉细胞自身物质组成角度分析,它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2)、有些植物的“午休”现象是由于中午气孔开度下降,导致胞间CO2浓度 , 使净光合速率降低,产生这种“午休”的原因属于“气孔因素限制”;有些植物中午气孔开度并没有下降,而是因为其他因素导致的“午休”现象,产生这种“午休”的原因统称为“非气孔因素限制”,如由于温度较高,导致大于光合速率增加量。(3)、设计实验验证植物甲的“午休”属于“气孔因素限制”,并且导致中午气孔开度下降的原因是高温而非强光照。
①本实验的观察和检测指标分别是。
②完善实验步骤:
A.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植物甲若干,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B.甲组在适宜温度和适宜光照强度下培养,乙组在下培养,丙组在下培养;
C.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每组植物相关生理指标。
③预期实验结果:。
-
6、为实现对濒危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克隆出西藏濒危牛种,突破了高原牛种体细胞克隆技术难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从西藏濒危牛身体某一部位上取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即可完成发育进程
②体细胞核移植比胚胎细胞核移植难度大是因为体细胞的分化程度比胚胎细胞的高
③进行胚胎移植前,需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免疫检查,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④对濒危牛的桑葚胚或囊胚进行胚胎分割后培养可获得多个具有相同遗传物质的后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7、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高海拔原始云、冷杉林中,喜食松萝、嫩叶,也食昆虫等。云南白马雪山等多个自然保护区建立后,经过40多年的努力,滇金丝猴的数量增至近4000只。下列与滇金丝猴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食物链“昆虫→滇金丝猴”中,滇金丝猴位于第二营养级 B、滇金丝猴和云、冷杉等动植物共同构成了森林生物群落 C、可用基于声音等特征的个体识别技术调查其种群数量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滇金丝猴最有效的易地保护
-
8、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化感物质),对其他植物(同种或异种)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该现象在生态学中被称为“他感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化感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措施属于生物防治 B、水稻连作减产可能是化感物质导致的结果 C、粘液瘤病毒引进澳大利亚后毒力逐渐减弱原因是他感作用 D、生产实践中可分离某些引起他感作用的物质用作除草剂
-
9、如图表示某鱼类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当种群密度小于a时,种群将趋向于灭亡 B、当种群密度在a~b时,种群数量呈现S形增长 C、在种群密度达到b时捕捞,有利于持续获得最大产量 D、种群过密或过疏都可能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
-
10、某研究小组发现;番茄中低浓度油菜素内酯(BR)可促进气孔张开,但高浓度BR可通过促进脱落酸(ABA)的合成而诱导气孔关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R被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抑制种子萌发 B、高浓度BR促进脱落酸(ABA)的合成有利于番茄植株抵抗干旱 C、若番茄在低浓度BR情况下,则番茄的光合作用强度可能会减弱 D、BR和ABA二者表现出协同作用,共同调控番茄叶片气孔的开闭
-
11、人体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下列关于此过程内环境发生变化及调节的推断错误的是( )A、运动时,皮肤内毛细血管舒张 B、出汗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口渴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 D、饮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
12、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若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该基因的传递顺序是I3→Ⅱ2→Ⅲ1 B、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隐性纯合子一定不患病 C、若该病是显性遗传病,患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D、若Ⅱ1为杂合子,Ⅱ1与Ⅱ2再生一个孩子,孩子患病的概率是1/2
-
13、下图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相关传递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Ⅰ需在RNA聚合酶作用下以每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子链 B、过程Ⅱ中合成的RNA,其碱基组成和排列顺序与非模板链相同 C、酶2和酶3都可作用于磷酸二酯键,酶1可催化形成氢键 D、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既发生过程Ⅰ,也发生过程Ⅱ
-
14、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可改变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 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重新组合 C、只有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种群没有发生可遗传的变异就不会进化
-
15、下列关于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不是都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B、黑光灯诱捕法与诱虫器采集小动物的原理均是利用了动物的趋光性 C、应在患者的家系中调查某种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D、标记物脱落会导致标志重捕法的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
16、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做几个实验时所列举的部分实验试剂、药品以及观察内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实验名称
试剂和药品
观察内容
甲
检测花生种子中的脂肪
苏丹Ⅲ染液、50%酒精溶液等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乙
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0.3 g/mL蔗糖溶液、蒸馏水等
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丙
DNA的提取和鉴定
2 mol/L NaCl溶液、二苯胺试剂等
提取物鉴定的现象
丁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层析液等
光合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A、甲组使用50%酒精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染液进入细胞 B、乙组的实验材料不能选用黑藻叶片,因为黑藻叶片细胞的液泡没有颜色 C、丙组将提取物溶解在2 mol/L NaCl溶液中,滴入二苯胺即可见溶液变蓝色 D、丁组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 -
17、如图,abc与abd为不同类型的酶促反应实验曲线,下列有关曲线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曲线abc为pH影响酶活性的曲线,c点时酶所含有的肽键数与b点相同 B、若曲线abc为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则b点时酶能够为反应提供最多的活化能 C、在曲线abd中,若x为底物浓度,y表示反应速率,bd段不再增加可能是受酶浓度的限制 D、若曲线abd为某一化学反应产物的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增加底物含量后b点会往右上方移动
-
18、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一般来说,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甘油、脂肪酸等脂溶性小分子有机物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B、水分子主要借助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C、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运输方式需要细胞代谢产生的ATP为其供能 D、胞吞离不开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也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
19、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中存在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 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就会使其失去活性 C、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但空间结构改变也会影响其功能 D、可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氨基酸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
20、酶是细胞合成的生物催化剂,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酶。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酶已经走出实验室,走进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结合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为检测不同洗衣粉的去污效果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中发现加酶洗衣粉A对奶渍去污效果好,对油渍去污效果与无酶洗衣粉效果相当;加酶洗衣粉B对油渍去污效果好,对奶渍去污效果与无酶洗衣粉效果相当,据此推测洗衣粉A、B中添加的酶分别是。在添加多种酶的洗衣粉中的蛋白酶通常不会将添加的其他酶迅速分解,原因是。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原因是。(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指 , 通常包括的方法有(答三种即可)。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酵母细胞固定化”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出现乙组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为(至少答两点)。(3)、用果胶酶处理草莓,可以得到比较澄清的草莓汁;而相同时间内利用稀盐酸处理草莓可以制得糊状的草莓酱。果胶酶和盐酸催化果胶水解的不同点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