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是几种生物或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内填图中的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它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 , 病毒的生活和繁殖必须在内才能进行。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 , 能完成此生理过程是因为其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色素),因此它是一类营(填“自养”或“异养”)生活的生物。
    (3)、图中A、B属于细胞,它们的DNA位于。它们在结构上不同于D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
    (4)、A、B与D细胞中都具有(细胞器)。
  • 2、图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和多聚体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单体为氨基酸,多聚体为蛋白质 B、若单体为葡萄糖,多聚体肯定是淀粉 C、若单体为核糖核苷酸,多聚体为DNA D、构成多聚体的单体,都不能再水解
  • 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氧化分解能为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提供能量 B、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C、组成多糖、蛋白质和DNA的单体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D、淀粉水解成葡萄糖需要某些蛋白质的参与
  • 4、糖类、脂质与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核糖、果糖、麦芽糖都是单糖 B、糖原和脂肪都是人体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C、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糖类耗氧更少 D、胆固醇既是人体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 5、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结合水/自由水的值升高,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B、不同细胞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有差异 C、晒干的种子主要散失的是结合水 D、自由水参与体内的代谢过程
  • 6、一场“毒黄瓜”引起的病疫曾在德国蔓延并不断扩散至各国,欧洲一时陷入恐慌。经科学家实验查明,这些黄瓜其实是受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污染”,食用后可引发致命的溶血性尿毒症,同时可影响到血液、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对这种可怕病原体的描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原体为原核细胞,无细胞壁 B、EHEC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 C、EHEC细胞在合成各种蛋白质时均以21种氨基酸为原材料 D、一个EHEC在生命系统中只属于细胞层次
  • 7、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的黄金搭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立体农业模式,通过大豆、玉米间种,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助农增产增收。
    (1)、欲测定大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用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光照过强会导致幼苗光反应系统受损,破坏(填结构名称),导致捕获光能的能力下降。
    (2)、研究人员以某耐荫型大豆品种(N)为研究对象,设置T1(2行玉米间隔2行大豆间种)、T2(1行玉米间隔1行大豆间种)和CK(空白对照组,大豆单作)3种空间处理,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种植一段时间,测量各组大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程度)、胞间CO2浓度,结果见表。

    空间配置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气孔导度

    (μmolm2s1

    胞间CO2浓度

    (μmolm2s1

    CK

    27.9

    0.45

    243

    T1

    16.7

    0.32

    237

    T2

    15.6

    0.27

    252

    ①本实验中净光合速率的测量指标是

    ②有研究表明,引起净光合速率降低的植物自身因素包括气孔部分关闭、叶肉细胞活性下降两类,二者都会影响胞间CO2的浓度。结合表中相关数据,判断T1、T2处理下大豆的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因素分别是

    (3)、我国用于种植的玉米和大豆种类繁多,因此要选择适合间种模式的玉米、大豆品种。据图分析,在耕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选择紧凑型玉米品种进行种植的原因是

  • 8、惠州市惠东县盛产荔枝,每年6月是荔枝大量上市的时节,荔枝品种丰富,目前主栽品种有糯米糍、妃子笑等。为提高荔枝的产量和品质,研究人员测定了两品种荔枝在盛花期白天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8:30-10:30随着光照强度增加,色素所吸收的光增多,从而产生更多的 , 推动整个光合作用过程更快进行,两种荔枝净光合速率均上升。在11:30时净光合速率都明显下降,可能的原因是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所需的不足。
    (2)、据图分析,糯米糍与妃子笑一整天(24小时)有机物的积累量的关系是(“糯米糍更高”、“妃子笑更高”、“二者相等”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是
    (3)、采摘后的荔枝,会因果皮内多酚氧化酶的催化而褐变。低温有利于减缓荔枝果皮褐变,原因是低温能抑制。正常生长的荔枝不发生褐变,是因为细胞内具有完整的系统,使多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分别储存在细胞不同结构中而不能相遇。
  • 9、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分组

    步骤

    红粒管

    白粒管

    对照管

    加样

    0.5mL提取液

    0.5mL提取液

    C

    加缓冲液(mL)

    1

    1

    1

    加淀粉溶液(mL)

    1

    1

    1

    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

    +

    +++++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适当(填“缩短”“延长”或“不变”)。

    (2)、小麦中的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是。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填深于或浅于)白粒管,则表明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 10、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导致的高脂血症可诱发多种心血管疾病。PCSK9是一种由肝脏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蛋白质,在调节脂质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调节机制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细胞合成并分泌PCSK9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等。PCSK9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 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2)、据图分析,PCSK9会(填“增加”或“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据图所示的调节机制提出一个能治疗高脂血症的思路
  • 11、下图表示细胞有氧呼吸某阶段发生的电子传递过程,H+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时驱动ATP合成酶的运作,催化ADP和Pi合成AT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NADH代表还原型辅酶I,既是能量的载体又是还原剂 B、H+由B侧面到A侧面为吸能过程,伴随着ATP的合成 C、该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 D、蓝细菌能进行有氧呼吸,推测其存在类似该电子传递的膜结构
  • 12、制作面包时,向面粉中加入水和酵母菌揉成面团后,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才可进行后续操作。最初,酵母菌快速增殖,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的比值(RQ)接近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CO2使面包蓬松 B、发酵时间相同时,与夏天相比,冬天制作的面包更加蓬松 C、发酵初期RQ接近1,酵母菌主要通过有氧呼吸产生ATP D、若RQ>1,则制作的面包可能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发酸
  • 13、某科研工作者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蔗糖溶液分别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0-60s,乙二醇溶液组和蔗糖溶液组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B、120s时,蔗糖溶液组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C、在120s后,乙二醇组的细胞开始吸收乙二醇,导致其细胞液浓度增大 D、240s时,将蔗糖溶液组的细胞置于清水中一定会发生复原现象
  • 14、伞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组成,细胞核位于假根内。科学家用伞形帽伞藻(甲)和菊花形帽伞藻(乙)进行嫁接和核移植实验(如图)。能证明伞藻“帽”的形状由细胞核控制的一组实验是(  )

    A、实验1 B、实验2 C、实验1和实验2 D、实验1或实验2
  • 15、小分子溶质或者离子通过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进行跨膜运输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都属于转运蛋白,在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中广泛分布 B、通道蛋白介导的物质运输方向是逆浓度梯度,且需要消耗能量 C、有些载体蛋白空间结构和活性的变化与其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有关 D、载体蛋白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分子或离子通过时需与其结合
  • 16、水绵能够在淡水环境中高效生长和繁殖,下图中①~⑤表示其不同的细胞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B、④呈螺旋带状,有利于适应水中低光照环境 C、②③④的膜共同参与构成水绵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⑤中的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
  • 17、海参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还富含钙、磷、铁、镁、碘、硒等,具有防止动脉硬化,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等功效。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钙、镁、铁、硒是组成海参细胞的大量元素,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海参体内不同细胞中所含蛋白质完全不同 C、海参细胞中某些糖蛋白和糖脂可参与细胞与细胞之间的分子识别和信号传导 D、海参中的维生素 D 属于胆固醇,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
  • 18、细胞内元素、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但又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缺乏Na+会导致肌肉酸痛、无力等 B、耐寒、抗旱的植物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值较高 C、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来源于Na+、Cl- D、等量的脂肪比糖类能量多,所以脂肪是生物体内主要的储能、供能物质
  • 19、Ⅱ型胶原(CII)是软骨细胞合成的主要胶原蛋白,其异常会导致软骨发育不良,引起自身免疫性骨关节炎。Th17细胞是辅助性T细胞的一种,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研究人员欲研究CII和X对Th17细胞增殖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制。

    实验材料:健康小鼠、鸡CⅡ溶液、弗氏完全佐剂、X溶液、低剂量X、中剂量X、高剂量X、X抗体。

    (要求与说明:弗氏完全佐剂是一种免疫增强剂;X是一种细胞因子;Th17细胞比率的测定方法不作要求。)

    实验思路:

    ①取健康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

    ②在甲组各小鼠的尾根部、背部注射0.1mL的鸡CII与弗氏完全佐剂的混合溶液,第21天进行同样的注射操作。第28天测定各小鼠的                       , 指标符合标准则视为模型建立成功。

    ③在无菌条件下,取各小鼠的               器官,分离并收集Th17细胞。

    ④研究内容一:研究CII活性对Th17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实验分组处理如表1,培养60h后收集淋巴细胞,测定Th17细胞比率。

    表1:实验分组处理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

    1

    甲组小鼠的Th17细胞

                     、X溶液

    2

    活性CⅡ溶液、X溶液

    3

                     、X溶液

    4

                

    与第1组相同

    5

    与第2组相同

    6

    与第3组相同

    研究内容二:研究X浓度对模型鼠Th17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2.

    表2:研究X浓度对模型鼠Th17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组别

    Th17细胞比率(培养前)

    Th17细胞比率(培养后)

    空白对照组

    0.93±0.21

    1.73±0.5

    高剂量X组

    1.70±0.17

    中剂量X组

    1.67±0.06

    低剂量X组

    1.87±0.15

    X抗体组

    0.57±0.06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实验思路”中的空格补充完整。
    (2)、进行研究一时,可采用方式制备灭活的CII,预测最终Th17细胞比率最高的一组是。分析表2结果可知,X对Th17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是:①X对Th17细胞的增殖是(“必要”或“不必要”)的;②
    (3)、自身免疫疾病是免疫系统第道防线的异常引起,Th17细胞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结合实验结果及进一步研究推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异常抗原物质刺激时,细胞产生的X致使Th17细胞过量增殖并产生大量促炎因子,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 20、高产酿酒酵母菌G16适合利用木薯粉发酵,耐高糖,发酵终酒精度可达15%,高产酿酒酵母G08适合蔗糖类原料发酵,耐酸,发酵终酒精度10%左右。科研工作者欲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对G16和G08进行改造,培育出兼具两者优良性状的融合菌株用于工业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单倍体原生质体的制备。将酵母菌培养至孢子产生,分离出孢子细胞即为单倍体,将单倍体细胞悬液振荡处理一段时间,使菌体细胞壁松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而后收集菌体加入含有17%蔗糖的酶溶液中,蔗糖的作用是。达到一定时间后,终止酶解收集原生质体。
    (2)、原生质体融合。G16原生质体经紫外线灭活,G08原生质体经60℃灭活,将灭活后的两种原生质体悬浮液适量混合加入促融剂促进原生质体融合,32℃保温40min后收集原生质体。取融合后的菌液适当稀释,接种于高渗固体再生培养基上,置于中培养3-5天,能形成的即为杂种融合子。高渗再生培养基能筛选杂种融合子的原因有

    A.非融合子失去再生能力

    B.纯种融合子不能生长、繁殖

    C.杂种融合子失活部位互补可以生长、繁殖

    D.高渗再生培养基使纯种融合子失水失活

    (3)、融合子性状筛选。从再生培养基中取融合子分别接种到以木薯粉和甘蔗汁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酒精发酵,发酵结束后测定残总糖量和酒精度计算发酵效率(见表1和表2).据表可选出号为最优融合子,连续传代5次后再进行发酵能力测定,目的是

    表1融合子木薯粉酒精发酵实验结果

    菌株

    初总糖%

    残总糖%

    酒精度%vol

    发酵效率%

    G16

    19.0

    0.5

    11.3

    91.83

    融合子1

    19.0

    13.3

    2.8

    22.75

    融合子2

    19.0

    1.8

    10.2

    82.89

    融合子3

    19.0

    0.3

    11.5

    93.45

    表2融合子甘蔗汁酒精发酵实验结果

    菌株

    初总糖%

    残总糖%

    酒精度%vol

    发酵效率%

    G08

    11.8

    0.5

    6.8

    88.98

    融合子1

    11.8

    3.6

    5.2

    68.04

    融合子2

    11.8

    1.0

    6.4

    83.74

    融合子3

    11.8

    0.7

    6.6

    86.36

    (4)、根据表中信息,不同的融合子发酵效率与亲本有差异,因此进行原生质体灭活时需要注意 , 有利于亲本性状的稳定,从而提高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成功率。利用单倍体而非二倍体融合育种的最可能原因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