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体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伴有双下肢轻度水肿,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患者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其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 B、蛋白尿的出现与患者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异常相关 C、患者尿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并水浴加热会出现紫色 D、溶血性链球菌不含抗原,未能激发起人体的免疫应答
  • 2、一片长势良好的玉米地里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也形成了其特有的群落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幼苗期,通过食草动物的取食来清除杂草环保且有效 B、因玉米的繁殖能力较强,导致该群落的水平结构比较均一 C、昆虫在该玉米地不同位置分布格局与其所需资源配 置有关 D、新的杂草迁入并存在于该片玉米地,导致该群落发生演替
  • 3、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赤霉素的含量逐渐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霉素通过调节细胞代谢从而促进种子萌发 B、脱落酸受体突变的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短 C、赤霉素与脱落酸的比值增大会抑制种子萌发 D、脱落酸合成的关键基因高表达利于种子萌发
  • 4、在葡萄糖代谢过程中,受到缺氧限制时,NADH将丙酮酸还原为乳酸,随后释放NAD+(NAD+是一种辅酶,不仅参与能量代谢,还能阻止自由基的产生),这一过程由乳酸脱氢酶催化。当丙酮酸积累时,过量的丙酮酸又会通过特定途径可逆性抑制乳酸脱氢酶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线粒体基质中,乳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反应 B、过量的丙酮酸会导致乳酸脱氢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失活 C、NAD+会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引发雪崩式的反应 D、丙酮酸浓度的变化对乳酸脱氢酶活性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机制
  • 5、在某地2万平方米的落叶阔叶林中,散生着珍稀落叶乔木留坝槭,受其他植物遮阴的影响,留坝槭成树中仅7株可正常开花结果,且种子败育率高、萌发率低。该地留坝槭各年龄阶段的个体数和死亡率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留坝槭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该地留坝槭的种群数量将逐渐增多 C、该地留坝槭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 D、人工培育幼苗可提高该地留坝槭数量
  • 6、传统泡菜的制作是利用蔬菜表面的微生物来进行发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盐水应煮沸冷却后再倒入泡菜坛中 B、用水密封泡菜坛以实现气体只出不进 C、添加陈泡菜水可缩短泡菜制作的时间 D、泡菜制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
  • 7、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是触发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由B蛋白家族的促凋亡和抗凋亡成员调节。抗凋亡B2蛋白能保证细胞存活。当促凋亡B3蛋白与抗凋亡B2蛋白以高亲和力结合时,会导致线粒体外膜通透性增加,线粒体释放凋亡因子,最终导致细胞破坏。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活化时,线粒体膜电位会发生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在胚胎时期尾的消失通过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实现 B、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促进B3、B2蛋白基因表达上调 C、敲除编码促凋亡B3蛋白的基因可影响机体细胞凋亡 D、线粒体膜电位未发生明显改变,说明细胞凋亡未启动
  • 8、染色体的行为会影响基因传递和性状表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性状改变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导致的 B、基因是DNA片段,染色体是基因的唯一载体 C、基因重组是由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导致的 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和性别相关联
  • 9、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分,为血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含量最多的两种离子是Na+和K+ B、血浆是血细胞进行代谢反应的主要场所 C、血浆中的某些蛋白质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 D、血浆中的缓冲对有助于维持血浆的弱酸性
  • 10、免疫缺陷病是由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引起的疾病,如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也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B、免疫缺陷病是机体感染病毒所致 C、HIV侵染宿主细胞时只有RNA进入细胞 D、人体内存在能特异性识别HIV的淋巴细胞
  • 11、红枫叶肉细胞的液泡中含有水溶性的花青素,会使红枫叶片呈红色。为研究红枫春季叶色变化规律,某兴趣小组测定了红枫春季叶色变化过程中叶片的叶绿素、花青素含量,获得花青素与总叶绿素比值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花青素与叶绿素位于光合膜上,需用无水乙醇提取 B、两类色素均能溶于有机溶剂中,可用纸层析法分离 C、随春季时间推移,枫叶中的各色素含量均逐渐下降 D、春季红枫叶片呈红色,预测夏季时叶片会转为绿色
  • 12、国家森林公园具有较高的观赏、科研和文艺价值等,我国计划在2035年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护国家森林公园的同时可进行一定的开发利用 B、推进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C、国家森林公园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比同类型的人工林更强 D、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13、大米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的主要粮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米中的大量淀粉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大米中的少量蛋白质可为人体提供氨基酸 C、大米中的少量脂肪含C、H、O、P等元素 D、大米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 14、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细胞中ROCK1(一种蛋白激酶基因)过度表达对细胞呼吸的影响设置了两组实验,对照组为正常成肌细胞,实验组为ROCK1基因过度表达的成肌细胞。向体外培养的成肌细胞中加入不同物质检测细胞耗氧率(OCR,可一定程度反映细胞呼吸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寡霉素为ATP合酶抑制剂;FCCP可作用于线粒体内膜,是线粒体解偶联剂,可使线粒体不能产生ATP;抗霉素A为呼吸链抑制剂,可完全阻止线粒体耗氧。)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实验处理的时间和加入的试剂种类 B、ROCK1过度表达会使细胞耗氧率增加,加入寡霉素会使细胞产生ATP减少 C、FCCP的加入使细胞耗氧量增加,细胞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形式释放 D、抗霉素A加入后,成肌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法产生[H]和CO2
  • 15、有研究认为,雌激素能改善动物记忆,为探究其可能机理,某研究团队利用大鼠进行实验,研究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组别

    处理

    BDNFmRNA(相对值)

    BDNF(相对值)

    记忆水平

    A

    1.00

    1.00

    ++++++

    B

    切除卵巢

    0.35

    0.26

    ++

    C

    切除卵巢,注射雌激素

    0.95

    0.98

    +++++

    注: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种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蛋白质。

    (1)、A组的处理为 , 设置该组的作用是
    (2)、BDNF是体内含量最多的神经营养因子,它通过与受体—离子通道偶联复合体结合,引起神经元通道开放从而使神经细胞兴奋,也可能会导致神经元Ca2+通道开放,Ca2+进入胞内,促进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使兴奋增强,从而促进学习记忆。
    (3)、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推测雌激素改善记忆的可能机理是:
  • 16、胃肠感冒主要是由一些侵犯胃肠道的病毒引起的,同时可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部分患者伴有发热等。回答下列问题:
    (1)、胃肠道病菌进入胃和肠道,胃液和肠液中杀菌物质会杀死部分病菌,阻止其进入体内,属于第道防线,该防线(填“具有”或“不具有”)特异性。
    (2)、当胃肠道病毒侵入机体时,首先使B细胞活化,使B细胞活化第一个信号是与B细胞的接触,第二个信号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的结合,同时需要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当该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细胞能识别靶细胞膜表面某些分子的变化,增殖分化形成两类细胞,后者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3)、有人建议定期接种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流感疫苗在免疫学上相当于 , 其进入机体主要是刺激机体产生。也有人认为接种流感疫苗不能有效地预防流感,原因是
  • 17、

    I.下图为人体某种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产生的C物质通过图示途径,最终作用于B细胞,体现了激素调节具有通过体液运输和的特点。若图中物质C是TSH,其中文名称是 , 物质C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因为

    (2)若图中A细胞是某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且功能正常,与其分泌的胰岛素作用相抗衡的激素是(答出一种);在患者体内检测到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该患者(填“能”或“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该疾病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属于病。

    Ⅱ.人体皮肤表面出现伤口时,会引发炎症反应,通常表现为疼痛、发红、肿胀和发热。

    (3)皮肤破损后,被破坏的毛细血管和细胞释放血管舒缓激肽,作用于感觉神经元引起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痛觉,此过程(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局部体温升高,可以(填“加强”或“减弱”)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利于对入侵病原体的清除。

    (4)组织细胞可释放组胺,组胺和血管舒缓激肽作用于毛细血管等部位,使血管舒张、血流缓慢,从而导致伤口处肿胀(水肿),其原因是

  • 18、小华在行走时,足部突然踩到一根尖锐的钉子(这是一种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这种保护性反射能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损伤。如图表示该反射的反射弧,图中字母表示神经元,数字表示神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反射弧中,兴奋在f上是以的形式进行传导的。在兴奋部位,神经纤维膜外侧的电位变为。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是通过结构来传递的,其中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会形成痛觉。此时,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占优势,导致心率加快,支气管扩张等变化,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通常不受意识的支配,称为
    (3)、研究发现,肌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即Ca2+在膜上形成屏障,使Na+内流减少),因此Ca2+浓度会影响肌细胞的兴奋性。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肌无力,原因
  • 19、学校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如表是某同学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16

    U/L

    9~60

    肌酐

    CRE

    1.9↑

    mg/dL

    0.5~1.5

    尿素氮

    BUN

    14.6

    mg/dL

    6~23

    血清葡萄糖

    GLU

    225↑

    mg/dL

    60~110

    甘油三酯

    TG

    219↑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TCH

    167

    mg/dL

    150~220

    (1)、人体血液主要由和血细胞组成,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 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及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并不相同,最大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三方面,其中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的含量有关。
    (3)、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于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化验单中肌酐的数值,可推测该同学的(器官)功能异常。化验单中的代谢废物尿素需经过系统、系统运输到体外。
    (4)、酒精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用头孢类药物后饮酒会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导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

    乙醇乙醇脱氢酶乙醛乙醛脱氢酶乙酸二氧化碳+水

    ①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该过程酒精至少穿过层生物膜。

    ②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积累。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人体内环境中有很多 , 其中最重要的是H2CO3/NaHCO3

  • 20、免疫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如抗体、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B、骨髓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C、组织液、血浆和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构成了第二道防线 D、免疫自稳、监视功能主要依靠第一、二道防线,免疫防御功能主要依靠第三道防线
上一页 99 100 101 102 10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