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图1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图2为人体某组织示意图,已知人接触过敏原发生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会增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虚线内物质构成的环境称为 , 其中A代表 , C代表
    (2)、填写图1中D、E系统的名称:D;E
    (3)、图2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填标号)
    (4)、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图2中,②和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5)、如果图2表示脾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A处(高于/低于)B处。
  • 2、水稻是自花传粉植物,籼稻和粳稻的杂交种既有籼米的蓬松清香,又有粳米的柔滑微甘,产量明显提高,但需每年制种。农业生产上可根据水稻胚芽鞘上的紫线性状来筛选杂交种,已知胚芽鞘上有无紫线由A/a和B/b控制,为探究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科研小组利用纯合的三种水稻品种进行实验,杂交组合和子代表型如下表所示,其中籼稻1有紫线,籼稻2无紫线,基因测序发现,籼稻2中含有基因A。

    杂交组合

    亲本类型

    F1表型

    F2表型

    籼稻1×籼稻2

    有紫线

    有紫线:无紫线=3:1

    籼稻1×粳稻1

    有紫线

    有紫线:无紫线=3:1

    籼稻2×粳稻1

    有紫线

    有紫线:无紫线=9:7

    (1)、籼稻和粳稻的杂交种虽然具有杂种优势,却只能种植一代,需要每年制种的原因是
    (2)、由杂交结果可知,A/a和B/b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3)、杂交组合③的F2无紫线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将杂交组合③的F1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
    (4)、某同学不小心将杂交组合①和②的F1试验田混淆了,请利用上述3种纯合亲本水稻(籼稻1、籼稻2、粳稻1)为材料设计实验区分两种水稻。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 3、在动画电影《哪吒2》里,申公豹父子三人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共鸣,且从外貌设定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现在,抛开奇幻设定,从生物学的视角剖析,下图表示在三者的细胞内进行的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与DNA复制相比,转录中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
    (2)、图甲中参与翻译过程的核酸有哪些? , 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由左向右/由右向左);一条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其意义是。合成的肽链(相同/不相同),原因是

    图乙与mRNA结合的特异性结构是前端的 , 该tRNA携带的氨基酸为。(密码子及其对应氨基酸:5'AGC3'—丝氨酸;5'UCG3'—丝氨酸;5'GCU3'—丙氨酸;5'CGA3'—精氨酸)

  • 4、某同学一段时间以来总感觉自己背诵和学习的效率太低,导致心情抑郁、疲惫压抑。在咨询医生作出相应调整后,心情和学习情况都有很大改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学习和记忆是由单一脑区控制的,只与大脑皮层的活动有关 B、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都需要依赖突触功能改变和新突触形成 C、积极的情绪状态和对信息的反复运用会促进长时记忆的形成 D、心情抑郁通常不能通过自我调适改善,患者必须接受专业治疗
  • 5、人吸食可卡因后可表现出情绪高涨、好动等,且易上瘾。研究表明,可卡因能通过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的回收来产生“快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产生愉悦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可卡因能延长愉悦感 B、多巴胺通过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进入细胞内后促使Na+内流 C、吸食可卡因后变得健谈与大脑皮层的S区兴奋性过高有关 D、可卡因是一种毒品,抑郁症患者不应吸食可卡因来缓解症状
  • 6、人体内有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其中大脑皮层中的神经元就有140多亿个。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脑与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B、膀胱收缩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其中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收缩,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收缩 C、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是在大脑左半球,形象思维主要由大脑右半球负责 D、神经递质降解或回收受到抑制,会导致下一神经元持续兴奋
  • 7、下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如果从b点给予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变化的部位是( )

    A、只有a、c B、只有c、d C、a、c、d D、只有c
  • 8、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图中兴奋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 C、动作电位形成中Na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消耗能量 D、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 9、某人因患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进行治疗,肌肉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  )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液 D、细胞内液
  • 10、脑组织缺氧时,引起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细胞间液体增加,导致脑水肿。形成脑水肿时,水的正确扩散路径是(       )
    A、细胞内液→血浆 B、血浆→组织液 C、血浆→淋巴液 D、淋巴液→组织液
  • 11、如图表示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的实验现象为上清液有很高的放射性,沉淀物无放射性 B、若实验1搅拌不充分,沉淀物的放射性会增强 C、若实验2保温时间太长,上清液的放射性会增强 D、实验1和2能说明DNA能指导蛋白质合成
  • 12、有一种罕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暴露在阳光下会导致严重的皮肤损伤和水泡,因此常被称为“吸血鬼病”,据研究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现有一男性“吸血鬼病”患者,已知其母亲正常,他与一正常女性婚配,已知该女性父母均正常,但是有一个血友病弟弟。只考虑上述两种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该正常女性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 C、这对夫妇生育一个男孩只患“吸血鬼病”的概率为7/16 D、这对夫妇已生育一个血友病孩子,再生一个患两病男孩的概率为1/8
  • 13、蜜蜂中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雌蜂幼虫进食花蜜、花粉后发育为工蜂,进食蜂王浆后发育为蜂王,而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研究发现,降低DNA甲基化水平可以使进食花蜜、花粉的雌蜂幼虫发育为蜂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雌蜂相比,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属于染色体变异 B、雌蜂幼虫进食花蜜、花粉或蜂王浆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 C、蜂王体内DNA甲基化程度大于工蜂 D、雌蜂幼虫发育成工蜂或蜂王是基因表达发生变化的结果
  • 14、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因子成对出现,雌、雄配子数量相当”属于作出假设 B、核心内容是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进入不同配子 C、“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D、为了验证假说是正确的,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 15、桉树叶的挥发物具有一定的毒性,能破坏纺锤体,干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粒的倍增发生在间期 B、与动物细胞相比,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可形成赤道板 C、用桉树叶的挥发物处理蚕豆根尖细胞,会破坏纺锤体使着丝粒不能分裂 D、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
  • 16、图1表示某果蝇细胞中染色体示意图,A/a、W/w表示相关染色体上的基因;图2表示该果蝇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同类型细胞内相关物质的数量变化。不考虑其他染色体上的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注:图1中X染色体上的W基因是大写

    (1)、生物学家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法(研究方法),将白眼基因与图1中的染色体联系起来。图1对应果蝇的基因型是 , 该细胞中含有对常染色体。
    (2)、若图1细胞是果蝇的体细胞,则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其一个相对较完整的细胞周期可用图2中的细胞类型表示为:c→(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若图1细胞是果蝇的精原细胞,且在分裂时A基因与a基因所在的片段发生了互换。

    ①A基因与a基因的分离发生的时期有

    ②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图2中的(填字母)细胞。

    ③通过分裂,该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Y的精子,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组成为

  • 17、下图为赫尔希、蔡斯设计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过程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中不能用14C来标记噬菌体的原因是 , 搅拌的目的是
    (2)、a、b两个试管沉淀物中,放射性较强是试管 , 说明亲代T2噬菌体的进入了大肠杆菌。
    (3)、一个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产生了98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与含31P的噬菌体数量之比是
  • 18、为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云南昭通苹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科研人员分别进行了传统化肥减量20%配施复合微生物菌剂(T1)、传统化肥减量10%配施复合微生物菌剂(T2)、传统化肥不减量配施复合微生物菌剂(T3)、对照组(CK)只施传统化肥四种不同施肥处理的栽培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注:表内数字为平均值±标准差;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表1不同处理条件下苹果外观指标和产量的差异        

    指标

    总酸/g-kg-1

    维生素C/mg ( 100 g) -1

    可溶性糖%

    T1

    2.351±0.092 a

    4.831±0.026 a

    17.011±0.983 a

    T2

    2.493±0.081 a

    3.213±0.017 b

    14.893±0.826 b

    T3

    2.501±0.083 a

    2.714±0.028 c

    12.7151±0.883 bc

    CK

    2.531±0.098 a

    2.007±0.013 d

    11.012±0.792 c

    表2不同处理条件下苹果内在品质指标的差异

    处理

    果形指数

    着色面积1%

    产量/kg

    T1

    0.971±0.022 a

    99.257±1.471 a

    281.236±12.731 a

    T2

    0.982±0.054 a

    98.375±1.526 a

    276.913±11.989 a

    T3

    0.988±0.041 a

    98.144±1.637 a

    248.131±12.634 b

    CK

    0.871±0.051 b

    96.031±1.713b

    187.965±10.194 c

    A、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苹果的外观指标、产量及内在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 B、由实验结果可知,T1组配比施肥方法对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果最好,可推广应用 C、T3组处理的效果低于T1组,推测可能是因为过多施肥会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D、本研究能体现微生物菌剂作为微生物农药抑制病菌繁殖、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
  • 19、果蝇外骨骼角质中表皮烃的含量不仅影响果蝇的环境适应能力,也影响果蝇的交配对象选择(如图)。表皮烃的合成受mFAS基因控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和自然选择驱动果蝇物种A和物种B的形成 B、自然选择使具有低表皮烃性状的果蝇适应潮湿环境 C、果蝇种群A和种群B交配减少加速了新物种的形成 D、mFAS基因突变带来的双重效应足以导致生殖隔离
  • 20、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其根本原因是(       )
    A、产生许多新的基因 B、基因突变频率高 C、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 D、更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异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