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木麻黄是我国南方滨海地区防风固堤的优良树种。科研人员研究不同程度的盐胁迫对木麻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组别
叶绿素含量/mg·g-1
气孔导度/mmol\·m-2·S-1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mol·mol-1
对照组
3.9
0.80
11.2
339
低盐胁迫
4.0
0.67
10.7
335
中盐胁迫
3.2
0.33
5.5
241
高盐胁迫
2.1
0.12
1.1
332
(1)、木麻黄的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驱动暗反应中的过程,该过程中NADPH的作用是。(2)、该实验中的净光合速率可用作为测定指标。据表推测,中盐胁迫下木麻黄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气孔导度下降,CO2固定量减少,暗反应速率下降。(3)、据表分析,高盐胁迫下气孔导度不是光合作用的制约因素,判断依据是。 -
2、植物主要以、的形式吸收和利用氮元素,相关离子的转运机制如图示。铵肥(NH4NO3)施用过量时,会导致土壤酸化从而抑制植物的生长。请回答:(1)、氮元素属于(填“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可用于合成等生物大分子。(答2种)(2)、据图可知,根细胞吸收的方式是 , 判断依据是。根细胞通过载体蛋白NRT1.1(填“顺”或“逆”)浓度吸收 , 该过程由细胞膜两侧的驱动,该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3)、为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提高粮食产量,请你就铵肥施用过量导致的土壤酸化问题,提出一项合理的改进措施:。
-
3、科学家利用野生型酵母菌和突变型酵母菌研究P酶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实验结果如图示。已知分泌到细胞外的P酶活性可反映P酶的量。请回答:(1)、组成P酶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其结构通式为。野生型酵母中,P酶合成与分泌的过程大致是:首先,在中合成多肽链,再经过加工、运输后,以方式分泌到细胞外。此过程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器)(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据图可知,转入37℃培养后,突变型酵母菌的P酶分泌量呈现的变化趋势,表明该突变型酵母菌对温度比较敏感。(3)、37℃培养1h后电镜观察发现,与野生型相比,突变型酵母菌中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在细胞质中大量积累。由此推测,温度会影响的融合。
-
4、大豆种皮会限制O2进入种子。无氧呼吸中,丙酮酸经乙醇脱氢酶催化可生成乙醇,同时NADH被氧化。大豆干种子吸水萌发实验中子叶耗氧量、乙醇脱氢酶活性与被氧化的NADH的关系如图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p点为种皮被突破的时间点 B、Ⅱ阶段种子内O2浓度降低限制了有氧呼吸 C、Ⅲ阶段种子无氧呼吸生成乙醇的速率逐渐降低 D、q处种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同
-
5、CASP8、BAG1是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研究人员探究NOLC1基因过表达对肺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如图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B、NOLC1基因可能通过促进CASP8基因表达来促进肺癌细胞凋亡 C、NOLC1基因可能通过促进BAG1基因表达来促进肺癌细胞凋亡 D、特异性阻断BAG1基因表达或增强CASP8基因表达有助于治疗肺癌
-
6、板栗壳黄酮能调节胰脂肪酶的活性,具有减脂的功效。下图为不同pH下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胰脂肪酶可以降低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所需的活化能 B、实验时应先加入胰脂肪酶和不同pH缓冲液,再加入脂肪 C、板栗壳黄酮可能使胰脂肪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pH变大 D、pH为8时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最显著
-
7、亲核蛋白在细胞质合成后,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非洲爪蟾的一种亲核蛋白由头、尾两部分组成。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如图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的主要通道 B、用蛋白酶水解可分离得到亲核蛋白的头部和尾部 C、实验说明亲核蛋白能否进入细胞核是由尾部决定 D、本实验不能用15N进行标记,因其不具有放射性
-
8、2024年9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重编程技术将源自1型糖尿病患者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诱导分化为化学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CiPSC),再将由CiPSC逐步分化得到的CiPSC-胰岛进行自体移植,成功实现1型糖尿病的功能性治愈。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DSCs为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失去分裂与分化能力 B、CiPSC逐步分化会导致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ADSCs与CiPSC-胰岛细胞中的基因组成不同 D、CiPSC-胰岛细胞仍保留分化为其他组织细胞的潜能
-
9、下列关于教材相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检测蛋白质时,先向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再加B液4滴 B、检测还原糖时,向组织样液中加入1mL斐林试剂后,即可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倍镜下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呈椭圆形,基粒结构明显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无氧条件为对照组、有氧条件为实验组
-
10、紫叶生菜叶肉细胞中花青素含量高于叶绿素,使叶片呈紫红色。选用紫叶生菜叶片进行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滤纸条上只出现四条色素带。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分离色素时,利用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C、滤纸条上无花青素条带,可能是因为花青素是水溶性色素 D、该实验方法可以准确测定出叶片中各种色素的含量
-
11、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图示细胞。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原生质层是由图中的结构①②③构成 B、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C、实验说明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 D、换用根尖分生区细胞,图示现象更明显
-
12、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其部分功能如图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功能①体现在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的边界为细胞壁 B、功能②确保了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 C、功能③可表示精子与卵细胞间的识别和结合 D、功能④可实现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
13、下列生物科学探究过程与其研究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完善——完全归纳法 B、用橡皮泥制作细胞模型——建构模型法 C、人鼠细胞膜的融合实验——荧光标记法 D、分离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差速离心法
-
14、科学家利用萤火虫尾部发光的原理(反应式如下)开发出ATP荧光检测仪,并用其对餐饮用品的微生物数量进行检测,从而保证饮食安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荧光素+ATP+O2氧化荧光素+物质X+2Pi+CO2+光能
A、ATP中的“A”表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构成 B、物质X中含有两个具有较高转移势能的化学键 C、由反应式可知,ATP中的化学能可转化为光能 D、荧光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微生物的数量 -
15、施一公院士研究团队解析了酵母菌细胞内剪接体的空间结构。剪接体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RNA-蛋白质复合物,能对RNA进行剪接并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剪接体初步水解的产物有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B、剪接体对RNA进行剪接时会破坏RNA中的肽键 C、蛋白质合成产生的H2O中的H原子全部来自羧基 D、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剪接体主要在分裂期发挥作用
-
16、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生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无糖八宝粥”富含谷物,糖尿病患者不可大量食用 B、日常炒菜时多使用豆油,可减少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C、科学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骨骼生长 D、长期大量饮用奶茶可能导致脂肪积累,不利于身体健康
-
17、“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合理施肥和灌溉是农作物高产的保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肥料中的矿质元素需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农作物根系吸收 B、适当增施镁肥,能够促进叶绿素的合成,防止叶片发黄 C、农作物的秸秆充分晒干后,剩余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 D、冬季小麦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以适应低温环境
-
18、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腺和内分泌腺,其外分泌腺能分泌胰液,内分泌腺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糖尿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且严重,其病理涉及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示盐酸进入小肠后,人体调节胰腺分泌胰液的部分过程。
小肠分泌促胰液素经传送至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
(2)、在胰岛素的发现历程中,科学家试图直接通过研磨胰腺提取胰岛素,但总是失败。试分析其原因是。胰岛素能作用于全身组织,而胰高血糖素不能,说明激素调节具有特点。(3)、研究发现,苦瓜素能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改善糖代谢。某科研小组欲探究苦瓜素对糖尿病大鼠的长期疗效,并验证其作用与AMPK通路激活相关。请完善实验思路,表述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材料与药剂如下:健康成年大鼠6只,糖尿病模型大鼠24只(通过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低浓度苦瓜素溶液(L-BM),高浓度苦瓜素溶液(H-BM),AMPK抑制剂(CompoundC),生理盐水,灌胃装置、血糖仪等。
①实验过程:
第1步:将健康大鼠编号为A组(6只),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B、C、D、E四组,每组6只,适应性喂养7天,。
第2步:A组每日灌胃生理盐水;B组灌胃生理盐水;C组灌胃L-BM;D组灌胃H-BM;E组灌胃 , 连续8周。
第3步:每周测定各组 , 记录动态变化;第8周末,处死大鼠,取肝脏组织检测AMPK磷酸化水平。
第4步:。
②实验结果预测:请在答题卷上绘制坐标曲线图表示各组大鼠测得实验结果的变化趋势。
③实验分析:
实验过程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若E组的AMPK磷酸化水平与B组无差异,说明。与C组相比,D组血糖下降更显著,表明苦瓜素的作用具有。
-
19、汉麻是一种应用于纺织、医药等领域的经济作物。但在种植过程中易受灰霉病菌侵害,且除草剂的使用可对其生长造成影响。半乳糖醛酶抑制蛋白基因(PGIP)编码的蛋白能够抑制灰霉病菌的侵染,增强植物的抗病性。抗除草剂基因(bar基因)使植物对特定除草剂具有抗性。基于以上信息,科研人员尝试运用基因工程培育抗病、抗除草剂的汉麻(如下图示)。(1)、获取目的基因:对于已知的PGP基因和bar基因,可以用获得,通过步骤①形成PGIP-bar融合基因。(2)、构建重组质粒:过程②中选取HindⅢ和BamHI切割Ti质粒和CaMV 35S启动子,再经DNA连接酶处理。替换原有启动子的目的是。过程③需通过设计引物在PGIP-bar融合基因两端添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防止反向连接。(3)、导入受体细胞:过程④将建好的PGIP-bar融合基因表达载体与感受态农杆菌在上共培养,该过程可通过调整物质浓度和转速来提升导入率。(4)、筛选含目的基因的细胞:过程⑤将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T-DNA整合到汉麻外植体的染色体上,可利用含的培养基筛选转化成功的外植体细胞。设计探针利用技术进一步验证目标基因的整合情况。(5)、继代培养:在首次转化实验中,超过50%的外植体经脱分化产生了愈伤组织。再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依次诱导获取、转基因汉麻,但该路径再生率较低。选取幼嫩的外植体和成熟的外植体对照实验发现,具有更高的再生率。获取转基因汉麻后可在个体层面上通过检测半乳糖醛酶抑制蛋白的表达。(6)、经由组织培养获得的汉麻植株与常规栽培生长汉麻植株在大麻素含量上(存在/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为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汉麻的快速繁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7)、研究者发现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极大的缩短汉麻的繁殖时间,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汉麻茎段茎段腋芽丛生芽再生植株
①剪取汉麻茎段后要进行 , 其目的是。
②过程b到过程c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其原因是。
③与常用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优点有(答出2点即可)。
-
20、玉米(2n=20)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同株异花,雄花序生长于植株顶部,雌花序生长于植株中部,常用作遗传规律研究的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作为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除雌雄同株异花外还具有等优点(至少写出两点)。(2)、玉米籽粒的紫色与白色、非甜与甜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利用甲、乙、丙三种纯合的玉米品系两两杂交得F1 , F1再自交得F2 , F2代性状分离比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杂交组合
F2性状分离比
I
甲×乙
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甜=9:3:3:1
Ⅱ
甲×丙
紫色非甜:紫色甜=3:1
Ⅲ
乙×丙
紫色非甜:白色非甜=3:1
①在玉米籽粒的非甜与甜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亲代甲品系的基因型是。
②请写出Ⅲ组杂交组合F1自交得到F2的遗传图解。
(3)、雄性不育一般是指雄配子丧失生理机能的现象。玉米雄性不育基因(ms)对雄性可育基因(Ms)为隐性,该对等位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若某品系植株(甲)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子代植株均表现为雄性不育,则甲为保持系。回答下列问题:①让雄性不育植株与纯合的雄性可育植株杂交,所得F1表现为。让F1自交,若所得F2的结果是 , 则可验证基因分离定律;该F1不属于保持系,原因是。
②上述F1植株连续自交两代,F2中雄性不育植株所占的比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