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已知甲、乙家系的耳聋分别由基因E、F突变导致;丙家系耳聋由线粒体基因G突变为g所致,部分个体携带基因g但听力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听觉相关基因在人的DNA上本来就存在 B、遗传病是由获得了双亲的致病遗传物质所致 C、含基因g的线粒体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导致耳聋 D、甲、乙家系的耳聋是多基因遗传病
  • 2、 Cl属于植物的微量元素。分别用渗透压相同、Na+或Cl-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三种溶液处理某荒漠植物(不考虑溶液中其他离子的影响)。5天后,与对照组(Ⅰ)相比,Ⅱ和Ⅲ组光合速率降低,而Ⅳ组无显著差异;各组植株的地上部分和根中Cl-、K+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Ⅰ对照(正常栽培);Ⅱ.NaCl溶液;Ⅲ.Na+浓度与Ⅱ中相同、无Cl-的溶液;Ⅳ.Cl-浓度与Ⅱ中相同、无Na+的溶液

    A、过量的Cl-可能储存于液泡中,以避免高浓度Cl-对细胞的毒害 B、溶液中Cl-浓度越高,该植物向地上部分转运的K+量越多 C、Na+抑制该植物组织中K+的积累,有利于维持Na+、K+的平衡 D、K+从根转运到地上部分的组织细胞中需要消耗能量
  • 3、 红细胞凝集的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ABO血型分型依据如表。A和B抗原都在H抗原的基础上形成,基因H决定H抗原的形成,基因H缺失者血清中有抗A、抗B和抗H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血型

    红细胞膜上的抗原

    血清中的抗体

    A

    A

    抗B

    B

    B

    抗A

    AB

    A和B

    抗A、抗B均无

    O

    A、B均无

    抗A、抗B

    A、A和B抗原都是红细胞的分子标签 B、若按ABO血型分型依据,基因H缺失者的血型属于O型 C、O型血的血液与A型血的血清混合,会发生红细胞凝集 D、基因H缺失者的血液与基因H正常的O型血液混合,不会发生红细胞凝集
  • 4、 某人擅自在一湖泊中“放生”大量鲶鱼。短期内鲶鱼大量死亡,导致水质恶化,造成生态资源损失,此人被判承担相关责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鲶鱼同化的能量可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B、鲶鱼死亡的原因可能是水体中氧气不足 C、鲶鱼死亡与水质恶化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D、移除死鱼有助于缩短该湖泊恢复原状的时间
  • 5、 在常温(20℃)、长日照条件下栽培某油菜品种,幼苗生长至4~5叶时,将部分植株置于低温(5℃)处理6周后,立即进行嫁接。然后将所有植株常温栽培。不同处理植株茎尖中赤霉素含量(ngg1鲜重)及开花情况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低温处理结束后(天)

    检测指标

    常温处理植株

    低温处理植株

    常温处理接穗

    常温处理接穗

    常温处理砧木

    低温处理砧木

    0

    赤霉素

    90.2

    215.3

    /

    /

    15

    赤霉素

    126.4

    632.0

    113.8

    582.0

    50

    开花情况

    不开花

    开花

    不开花

    开花

    A、除赤霉素外,低温处理诱导油菜开花不需要其他物质参与 B、赤霉素直接参与油菜开花生理代谢反应的浓度需达到某临界值 C、将油菜幼苗的成熟叶片置于低温下,其余部位置于常温,不能诱导开花 D、若外源赤霉素代替低温也能促进油菜开花,则两者诱导开花的代谢途径相同
  • 6、 被噬菌体侵染时,某细菌以一特定RNA片段为重复单元,逆转录成串联重复DNA,再指导合成含多个串联重复肽段的蛋白Neo,如图所示。该蛋白能抑制细菌生长,从而阻止噬菌体利用细胞资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会将核酸注入细菌内 B、蛋白Neo在细菌的核糖体中合成 C、串联重复的双链DNA的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指导蛋白Neo合成 D、串联重复DNA中单个重复单元转录产生的mRNA无终止密码子
  • 7、 顺向轴突运输分快速轴突运输(主要运输跨膜蛋白L)和慢速轴突运输(主要运输细胞骨架蛋白)两种,都以移动、停滞反复交替的方式(移动时速度无差异)向轴突末梢运输物质。用带标记的某氨基酸(合成蛋白A和B所必需)分析蛋白A和B的轴突运输方式,实验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B、蛋白A是一种细胞骨架蛋白 C、轴突运输中,胞体中形成的突触小泡与跨膜蛋白L的运输方向不同 D、在单位时间内,运输蛋白B时的停滞时间长于蛋白A
  • 8、 基因W编码的蛋白W能直接抑制核基因P和M转录起始。P和M可分别提高水稻抗虫性和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W在细胞核中发挥调控功能 B、敲除基因W有助于提高水稻抗虫性和产量 C、在基因P缺失突变体水稻中,增加基因W的表达量能提高其抗虫性 D、蛋白W可能通过抑制RNA聚合酶识别基因P和M的启动子而发挥作用
  • 9、 为调查某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现状,研究人员利用红外触发相机记录到多种动物,其中豹猫、猪獾在海拔分布上重叠度较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可对豹猫进行最有效保护 B、该保护区的豹猫和猪獾处于相同的生态位 C、红外触发相机能用于调查豹猫的种群数量 D、食物是影响豹猫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 10、 机体可通过信息分子协调各组织器官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B、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协同提高血浆中Na+含量 C、交感神经兴奋释放神经递质,促进消化腺分泌活动 D、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强肾上腺分泌功能
  • 11、 酸碱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液的酸碱平衡与无机盐离子无关 B、血浆的酸碱平衡与HCO3H2CO3等物质有关 C、胃蛋白酶进入肠道后失活与内环境酸碱度有关 D、肌细胞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的CO2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 12、 采集果园土壤进行微生物分离或计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都能用于尿素分解菌的分离和计数 B、完成平板划线后,培养时需增加一个未接种的平板作为对照 C、土壤中分离得到的醋酸菌能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离成乙酸 D、用于筛选尿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含有蛋白胨、尿素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 13、 单一使用干扰素-γ治疗肿瘤效果有限。降低线粒体蛋白V合成,不影响癌细胞凋亡,但同时加入干扰素-γ能破坏线粒体膜结构,促进癌细胞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 B、蛋白V可能抑制干扰素-γ诱发的癌细胞凋亡 C、线粒体膜结构破坏后,其DNA可能会释放 D、抑制蛋白V合成会减弱肿瘤治疗的效果
  • 14、 蛋白R功能缺失与人血液低胆固醇水平相关。蛋白R是肝细胞膜上的受体,参与去唾液酸糖蛋白的胞吞和降解,从而调节胆固醇代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去唾液酸糖蛋白的胞吞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B、去唾液酸糖蛋白的胞吞离不开膜脂的流动 C、抑制蛋白R合成能增加血液胆固醇含量 D、去唾液酸糖蛋白可以在溶酶体中被降解
  • 15、 用替代的实验材料或者试剂开展下列实验,不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替代措施

    A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用“菠菜叶”替代“藓类叶片”

    B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用“猪成熟红细胞”替代“猪肝细胞”

    C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用“醋酸洋红液”替代“甲紫溶液”

    D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用“过氧化氢酶溶液”替代“肝脏研磨液”

    A、A B、B C、C D、D
  • 16、 T细胞是重要的免疫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细胞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中成熟 B、树突状细胞可将病毒相关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 C、辅助性T细胞可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 D、T细胞可集中分布在淋巴结等免疫器官
  • 17、如图所示,甲、乙是渗透装置示意图(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的平衡状态),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具有 , 且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2)、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为②①。
    (3)、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丙图中的(填序号)
    (4)、若把根毛细胞放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现象,再放入清水中,它会出现
    (5)、盐碱地中生长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
  • 18、下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本质绝大多数是 , 少数是。酶的作用机理是
    (2)、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特点是
    (3)、请解释在不同条件下该化学反应的状况:在范围内,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在点达到最高,限制反应速率继续增高的原因是
  • 19、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ATP 的中文名称是 , 1分子ATP中含有个特殊化学键。在生物体内,催化 ATP 水解或合成的酶(填“是”或“不是”)同一种酶,判断依据是
    (2)、ATP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但生物体对 ATP的需求量很大,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 20、图1为物质出入根尖细胞的两种方式示意图,图2表示某种因素对运输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与氧气运输方式相同的是(填序号)。
    (2)、图1中,②表示的运输方式的;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图1中(填序号)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3)、图2表示的运输方式是(填“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该运输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和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