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将变形虫培养在含有3H标记的胆碱(一种构成磷脂的成分)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将带有放射性标记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到未标记的去核变形虫中,追踪观察一个细胞周期,发现原有的放射性标记平均分配到子细胞的核膜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供体变形虫中含有放射性标记的结构只有细胞核 B、在重组变形虫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检测不到放射性 C、在前期核膜解体后,其结构成分磷脂分子也会被分解 D、该实验证明母细胞解体的核膜参与了子细胞的核膜重建
-
2、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其发生与鼻黏膜分泌的P物质有关,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原被浆细胞表面受体识别后可刺激其分泌IgE抗体 B、过敏原初次刺激特异性个体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C、找出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措施 D、P物质引起鼻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组织液减少
-
3、为研究性激素在胚胎生殖系统发育中的作用,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家兔(性别决定为XY型)胚胎生殖系统分化前,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当幼兔生下来之后,观察其外生殖器表现,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外生殖器表现处理
不做摘除手术
进行摘除手术
甲组
雄性
雌性
乙组
雌性
雌性
A、甲组、乙组幼兔的性染色体组成都为XX B、手术摘除未成熟的组织依据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 C、实验结果验证了发育出雌性器官需要来自组织提供的激素信号 D、若摘除甲组组织的同时给予适量睾酮刺激,则会发育出雄性外生殖器官 -
4、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佛山市通过多种措施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和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持续增加城市森林绿地总量可以提高生态足迹 B、建设城市生态公园体系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建设生态廊道工程可为动物的扩散、迁徙提供通道 D、人类活动也可以使环境朝着改善的方向演变
-
5、在探索遗传物质化学本质的历史进程中,科学家做了许多实验。下列科学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是( )
①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②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③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④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6、吞噬溶酶体是指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的一种结构,图是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溶酶体中的消化酶主要是蛋白质,在溶酶体中合成 B、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需要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C、吞噬体的形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膜上的蛋白质无关 D、吞噬溶酶体可重新形成溶酶体表明消化酶可重复利用
-
7、唐《仓库令》记载,积粮受纳入仓的程序和规定:“皆令干净”为首要要求;出仓时“每出一屋一窖尽”,意思是必须出尽一窖才能打开动用下一个仓窖的粮食。下列有关粮食储备的要求叙述错误的是( )A、仓库密闭是为了防止种子进行呼吸作用 B、入仓时晒“干”粮食为降低种子中自由水含量 C、入仓时粮仓和粮食“净”可减少虫害滋生 D、出仓时避免多次开启仓窖可减少粮食变质腐烂
-
8、科研工作者对馆藏于新会博物馆和顺德博物馆的鳄鱼标本进行研究,发现了史前鳄鱼的新物种——中华韩愈鳄。在对两地博物馆鳄鱼标本的比较研究中,不能为鳄鱼进化的研究提供依据的是( )A、生活痕迹比较 B、头骨特征比较 C、DNA序列比较 D、核苷酸种类比较
-
9、实验中材料和试剂的选择、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等都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功与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探究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B、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稀释可以作为检测蛋白质的试剂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顺序制作装片 D、可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
10、鸡爪趾骨间没有蹼状结构而鸭掌有,但在胚胎时期,这两种动物的趾间都有蹼状结构。科学家把鸡胚胎中将形成鸡爪部分的细胞移植到鸭胚胎的相应部位,结果鸭掌长成了鸡爪,如图所示。正常情况下,在上述胚胎培养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细胞分化 B、细胞坏死 C、细胞衰老 D、细胞凋亡
-
11、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的叶片和花,与“红瘦”相关的色素位于( )A、液泡 B、线粒体 C、叶绿体 D、细胞质基质
-
12、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主要包含向导RNA(sgRNA)和Cas9蛋白两部分,sgRNA能特异性识别特定的DNA序列,从而引导Cas9蛋白到相应位置剪切DNA,最终实现对靶基因序列定点编辑,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1)、CRISPR/Cas9系统能精准编辑相关基因的原理是sgRNA与目标DNA发生配对,引导Cas9蛋白催化(填化学键名称)水解、Cas9蛋白对目的基因剪切后,断裂后的DNA分子会进行修复。断口处可能产生碱基错配,从而实现对目的基因的编辑。上述过程发生的变异类型是。(2)、sgRNA切割非特异性DNA导致CRISPR/Cas9编辑系统对非目的基因进行编辑的现象称为“脱靶”。研究发现脱靶几率与sgRNA的长度相关。sgRNA的识别序列越(填“长”或“短”),基因编辑的脱靶率越高,原因是。(3)、长期存在于细胞核中的Cas9蛋白也可能产生对非目标DNA的切割,从而造成脱靶,为提高基因编辑的精准性,减少脱靶,科研人员尝试对基因编辑系统进行改造。热纤梭菌中Co和Do蛋白能以高亲和力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科研人员将Cas9蛋白的N端和C端两个片段分别与Co和Do蛋白融合,构建Cas9(N)-Co复合物和Cas9(C)-Do复合物,这两个复合物在细胞中相遇时可结合成Cas9全酶并恢复活性。科研人员构建图1所示的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启动子1为远红光诱导型启动子,启动子2为持续表达启动子。据此分析,在没有远红光照射时,受体细胞中Cas9(N)、Cas9(C)和Cas9蛋白的存在情况及存在位置是。与持续表达Cas9全酶相比,上述方法的优势是。
-
13、科研人员2015年和2020年两次对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所有木本植物进行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图中已含群落中重要值大于1的全部木本植物)。
物种
年死亡率(%)
年补员率(%)
种群大小变化率(%)
攀枝花苏铁
0.15
0.18
0.04
铁橡栎
0.70
6.46
5.75
滇榄仁
0.24
15.03
14.79
蒙桑
1.08
6.57
5.49
岩柿
0
4.01
4.01
山槐
0
11.60
11.60
(1)、重要值是研究某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表征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程度。重要值的计算可能与下列_____指标相关。A、种群密度(该种群全部个体数/样地面积) B、种群频度(该种群个体出现样方数/总样方数) C、种群显著度(该种群全部个体主茎横截面积/样地面积) D、种群年死亡率(该种群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个体数) E、种群年补员率(该种群新出现的个体数/种群个体数) F、种群大小变化率(该种群增加的个体数/种群个体数)(2)、根据调查数据推测,该保护区群落演替方向(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攀枝花苏铁的就地保护,依据是。(3)、攀枝花苏铁有较强的耐火能力,因此可采用人为控制计划烧除的方法,清除地面积累物。科研人员在划定区域内使用计划烧除方式干预后,与对照区域内的成年攀枝花苏铁进行研究,结果如下。比较项目
株高(m)
新生叶片数目
新生叶片长度(cm)
计划烧除组
0.89
30.83
91.76
对照组
0.83
10.22
112.33
据结果分析,计划烧除干预对成年攀枝花苏铁的影响是。火烧会对土壤产生复杂影响,请从土壤的角度分析,计划烧除对攀技花苏铁可能产生的弊端(写出一点即可)。
-
14、脂肪组织是参与能量代谢的重要组织,根据细胞构成和生物学功能不同,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AT)。BAT是非颤抖性产热的主要场所,对维持动物的体温和能量平衡起重要作用,对幼龄哺乳动物尤为重要。BAT最早发现于冬眠的动物和婴儿中,成年动物的BAT主要分布在肩胛间区、颈背、腋窝等区域,回答下列问题。(1)、寒冷条件下,BAT被激活,储存的脂肪被水解为。与WAT相比,BAT细胞中脂滴小而多,同时含有大量线粒体,这些特点有利于细胞高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热量。(2)、将小鼠置于4℃环境下,小鼠体温短暂下降,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对照水平。其原因是受到寒冷刺激,产生信号并传导至位于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中枢完成信号整合后,影响通路下游的一系列体温调节过程。如通过(填“神经”、“体液”、“神经-体液”)调节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3)、为验证BAT对维持动物的体温具有重要作用,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将室温饲养的小鼠均分两组,实验组小鼠肩胛间的BAT通过手术切除,对照组采取的操作。
②将实验组小鼠置于低温环境饲养72小时,对照组小鼠。
③实验期间检测两组小鼠体温变化、结果如下图,由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低温适应更(填“快”或“慢”),初步得出结论。
-
15、“满箔春蚕得茧丝,家家机杼换新衣。”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为ZW型,家蚕的天然彩色蚕丝色彩艳丽柔和,比白色蚕丝更受市场欢迎。已知位于某常染色体上的基因Y是控制蚕黄色的关键基因,不含基因Y的蚕茧为白色。回答下列问题:(1)、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不同,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SSR也不同,利用SSR技术可以进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科学家将纯合黄茧蚕与纯合白茧蚕杂交得到F1 , F1相互交配得到F2。科研人员扩增出亲本及若干F2代个体中的SSR序列用于确定Y基因的位置,部分电泳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F2中的1、4、7个体表现为白蚕,其余表现为黄蚕
图中结果说明Y/y基因在号染色体上,依据是。通过进一步的基因测序进一步证明Y/y基因位于该染色体上。对家蚕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条染色体。
(2)、雄蚕较雌蚕食举少、出丝率高、茧丝品质优,为培养能产黄色蚕丝的雄蚕,科研人员用γ射线照射某家蚕的雄蛹(如图甲),使常染色体上包含基因Y的片段移到一条Z染色体上(如图乙),基因Y移动后仍能正常表达。若该家蚕乙和基因型为YyZW的家蚕杂交,理论上,子代中产黄色茧个体占。(3)、现有一只产黄色茧的雄蚕(yyZYZ)和若干只产白色茧的雌蚕(yyZW),可通过下列步骤使后代中的雄蚕只产黄色茧。步骤1:让产黄色茧的雄蚕与若干只产白色茧的雌蚕杂交得到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步骤2:从F1中选择(填表现型)杂交得F2 , F2中的雄蚕全为产黄色茧、雌蚕全为产白色茧。 -
16、镁(Mg)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元素,为研究植物中Mg2+调节光合作用的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1)、R酶是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关键酶,在(场所)中可催化CO2与RuBP(C5)结合,生成2分子。(2)、科研人员将水稻幼苗分为两组,分别在含Mg2+和无Mg2+的培养液中培育一段时间后,进行光暗交替处理,检测两组水稻中R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结果如图1所示。
①图1实验结果说明。
②科研人员利用蛋白质电泳技术检测两组水稻叶片R酶的含量,结果如图2。据上述结果推测,Mg2+通过提高R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
(3)、进一步研究发现,叶绿体中Mg2+的浓度受光暗周期的调控,推测叶绿体膜上的M3蛋白与Mg2+的转运有关。为探究M3蛋白的转运功能,科研人员以无M3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为对照组,在此细胞中转入编码M3的基因,使M3蛋白分布于爪蟾卵母细胞膜,以此细胞为实验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
检测指标
数值
I
对照组
卵母细胞置于含25Mg2+的缓冲液中一段
时间,用无Mg2+的缓冲液冲洗
每个卵母细胞内的25Mg2+含量
A
II
实验组
B
Ⅲ
对照组
置于无Mg2+缓冲液,向卵母细胞内
注射含25Mg2+的溶液,放置一段时间
外部溶液25Mg2+含量
C
IV
实验组
D
结果表明,M3蛋白的功能是将Mg2+单向转运进入叶绿体。支持该结论的结果为(用A、B、C、D的关系表示)。
(4)、结合上述研究结果,为解释图1实验结果,对M3蛋白提出需要进一步探究的关键问题是。 -
17、基因Bax和Bcl-2是细胞中两种负责调控细胞凋亡的基因。研究人员利用siRNA干扰技术降低TRPM7基因表达,研究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凋亡与癌变都受到基因的表达调控 B、无功能siRNA干扰对照组的作用是排除siRNA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TRPM7基因可能通过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 D、推测Bax可能是一种原癌基因
-
18、垂体后叶素的主要成分是抗利尿激素,在临床上常用于止血,但垂体后叶素在体内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引发低钠血症等药物副作用,具体机制如图。脑桥有大量神经细胞聚集,极易在渗透压剧烈变化时发生髓鞘溶解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低钠血症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 B、醛固酮分泌减少会进一步促进低钠血症的发生 C、V2受体抑制剂可以特异性阻止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影响钠盐代谢 D、出现低钠血症后在停用垂体后叶素的同时需要快速补充大量的高渗盐水
-
19、甲病、乙病为单基因遗传病。图1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其中4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对家系中部分成员进行甲病的基因检测、将含有相关基因的DNA片段用限制酶切割后电泳分离,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2中的X可能为图1中的2号或9号 B、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9号的乙病致病基因来源于其外祖父或外祖母 C、若11号为男孩,则其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是1/32 D、若11号患乙病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原因8号产生卵细胞时减数分裂II异常
-
20、环境适宜的条件下,研究人员测定某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开放程度及胞间CO2浓度,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胞间CO2进入叶肉细胞叶绿体基质被光合作用暗反应利用 B、5℃时,胞间CO2浓度较高的原因可能是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较低 C、叶温在30℃~40℃时,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叶片气孔关闭所致 D、30℃下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