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葡萄糖代谢过程中,受到缺氧限制时,NADH将丙酮酸还原为乳酸,随后释放NAD+(NAD+是一种辅酶,不仅参与能量代谢,还能阻止自由基的产生),这一过程由乳酸脱氢酶催化。当丙酮酸积累时,过量的丙酮酸又会通过特定途径可逆性抑制乳酸脱氢酶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线粒体基质中,乳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反应 B、过量的丙酮酸会导致乳酸脱氢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失活 C、NAD+会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引发雪崩式的反应 D、丙酮酸浓度的变化对乳酸脱氢酶活性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机制
  • 2、传统泡菜的制作是利用蔬菜表面的微生物来进行发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盐水应煮沸冷却后再倒入泡菜坛中 B、用水密封泡菜坛以实现气体只出不进 C、添加陈泡菜水可缩短泡菜制作的时间 D、泡菜制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
  • 3、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是触发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由B蛋白家族的促凋亡和抗凋亡成员调节。抗凋亡B2蛋白能保证细胞存活。当促凋亡B3蛋白与抗凋亡B2蛋白以高亲和力结合时,会导致线粒体外膜通透性增加,线粒体释放凋亡因子,最终导致细胞破坏。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活化时,线粒体膜电位会发生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在胚胎时期尾的消失通过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实现 B、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促进B3、B2蛋白基因表达上调 C、敲除编码促凋亡B3蛋白的基因可影响机体细胞凋亡 D、线粒体膜电位未发生明显改变,说明细胞凋亡未启动
  • 4、染色体的行为会影响基因传递和性状表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性状改变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导致的 B、基因是DNA片段,染色体是基因的唯一载体 C、基因重组是由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导致的 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和性别相关联
  • 5、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分,为血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含量最多的两种离子是Na+和K+ B、血浆是血细胞进行代谢反应的主要场所 C、血浆中的某些蛋白质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 D、血浆中的缓冲对有助于维持血浆的弱酸性
  • 6、免疫缺陷病是由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引起的疾病,如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也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B、免疫缺陷病是机体感染病毒所致 C、HIV侵染宿主细胞时只有RNA进入细胞 D、人体内存在能特异性识别HIV的淋巴细胞
  • 7、红枫叶肉细胞的液泡中含有水溶性的花青素,会使红枫叶片呈红色。为研究红枫春季叶色变化规律,某兴趣小组测定了红枫春季叶色变化过程中叶片的叶绿素、花青素含量,获得花青素与总叶绿素比值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花青素与叶绿素位于光合膜上,需用无水乙醇提取 B、两类色素均能溶于有机溶剂中,可用纸层析法分离 C、随春季时间推移,枫叶中的各色素含量均逐渐下降 D、春季红枫叶片呈红色,预测夏季时叶片会转为绿色
  • 8、国家森林公园具有较高的观赏、科研和文艺价值等,我国计划在2035年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护国家森林公园的同时可进行一定的开发利用 B、推进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C、国家森林公园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比同类型的人工林更强 D、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9、大米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的主要粮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米中的大量淀粉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大米中的少量蛋白质可为人体提供氨基酸 C、大米中的少量脂肪含C、H、O、P等元素 D、大米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 10、Nav1.7是一种钠离子通道,与疼痛的发生和维持密切相关,主要在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等外周神经系统中表达。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引起让人难以忍受的神经痛,欲探究该疼痛与 Nav1.7的关系,科研人员利用大鼠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设计思路

    ①取若干只生理状态相似的健康大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对甲组进行手术处理,构建;乙组进行假手术处理;

    ③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采用的机械刺激作用于大鼠足底皮肤,每个刺激强度10次,将大鼠出现5次以上缩足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定为缩足反射阈值;同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DRG 神经元的Nav1.7含量;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说明:缩足反射阈值为痛觉检测的重要指标;免疫荧光染色法是一种通过荧光素标记特定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

    (2)、设计用于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
    (3)、分析与讨论:

    ①实验中缩足反射的反射弧是:足底皮肤 → 传入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检测结果表明,甲组大鼠的缩足反射阈值低于乙组,这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使大鼠对痛觉的敏感度

    ②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时,应以作为探针。结果表明,甲组大鼠的Nav1.7含量更高。结合Nav1.7的功能说明甲组缩足反射阈值变化的原因:

    ③结合以上实验结果,提出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痛的药物研发思路:

  • 11、EB病毒是一种与鼻咽癌等肿瘤相关的病毒,其抗原蛋白M、N分别由基因M、N编码。为探讨多抗原联合技术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人员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构建了融合基因M-linker-N(图1),测序后将融合基因插入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图2),再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融合基因:根据GenBank 提供的EB病毒M基因和N基因的序列分别设计引物。

    ①据图分析,下列关于引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引物1的3’端应引入 EcoR I酶切位点

    B.引物2和3所含的 linker应完全相同

    C.引物4的5’端应引入 Xho I 酶切位点

    D.应选取引物1和引物4作PCR 3中的引物

    ②阶段2的延伸过程中需要酶的催化。每一次PCR产物均可通过法进行检测。对符合预期的产物片段,需进行基因测序的确认,原因是

    (2)、构建表达载体:构建时需用到的基因工程工具有质粒、限制酶和。基因表达载体中复制原点的作用是。为使融合基因转录出的mRNA 经翻译形成1条多肽链,在阶段1设计引物2时应去除编码的序列。
    (3)、表达融合蛋白:将重组质粒导入经处理过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涂布于含培养基上倒置培养24h进行筛选。挑取单菌落至相应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一段时间,取菌液,后回收菌体,提取总蛋白并进一步检测、提纯。EB病毒感染诊断。
  • 12、“干烧心”是生菜种植中的一种常见病害,表现为心叶(植株中心部位的嫩叶)边缘干枯褐变,严重时心叶腐烂坏死。科研人员在温室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营养液配比对生菜生长和“干烧心”现象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施用量mmol/L

    硝酸钙

    硫酸铵

    CK

    0

    3.4

    T1

    0.6

    2.8

    T2

    1.2

    2.2

    T3

    1.8

    1.6

    T4

    ?

    T5

    3.0

     

    (1)、科研人员通过控制硝酸钙的用量来改变水培营养液的Ca2+含量,设置了右表所示对照实验(每组20棵生菜)。表中T4组对应的硝酸钙和硫酸铵的施用量分别是。调控各组 Ca2+含量时,需施用对应量的硫酸铵,以平衡硝酸钙减少导致的
    (2)、进行温室栽培时,将生菜置于“红+蓝”光、光-暗周期为14h-10h、其他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与单色光比,“红+蓝”光显著提高了生菜的光合速率,原因是。光-暗周期设定为14h-10h,一方面有利于光照时光合色素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 , 促进碳反应的进行;另一方面叶片细胞存在 , 能够感受夜长,进而调控生菜的生长发育。
    (3)、一段时间后,检测不同营养液配比对生菜生长和“干烧心”现象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①由图1可知,组处理最有利于生菜的生长发育。T5 组处理(填“促进”或“抑制”)生菜的生长,依据是

    ②由图2可知,T1-T4组“干烧心”的株数随水培营养液中Ca2+含量的增加呈现趋势,推测心叶“干烧心”的原因可能是

    (4)、因温室内湿度大,种植密度高,生菜蒸腾作用较弱影响水盐运输,科研人员拟通过叶面喷施氯化钙溶液来改善“干烧心”现象。与根部施肥相比,对叶面喷施氯化钙的优点是。喷施时需控制好氯化钙浓度,以免浓度过高使气孔关闭,直接影响碳反应中的进行。
  • 13、某地一大型淡水湖曾因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导致浮游植物大量繁殖,进而引发富营养化污染。近年来,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治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淡水湖风景优美,是当地著名景观,还具有城市防洪排涝、城区河道生态补水等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湖中各水生植物占据着不同的 , 以充分利用光照、空间等资源。浮游植物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以其为主要食物来源的水蚤等浮游动物是食物链形成的关键环节,可推动生态系统的和物质循环。
    (2)、湖泊富营养化影响了其它水生生物生存,导致生态系统的能力下降。在该湖泊的综合治理过程中,生态修复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种植芦苇、睡莲等水生植物制约浮游植物繁殖;②投放白鲢、河蚌等水生动物使浮游植物下降,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从生物学原理分析,上述控制浮游植物数量的方法均属于防治。
    (3)、为评估生态修复效果,科研人员对该淡水湖已修复区域和尚未修复区域的浮游生物及水体理化因子开展季节性调查,部分结果如表所示。据表分析: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修复区

    未修复区

    修复区

    未修复区

    修复区

    未修复区

    修复区

    未修复区

    浮游植物生物量(mg/L)

    8.84b

    9.20b

    4.18c

    13.36b

    2.86c

    21.73a

    0.42d

    0.45d

    总氮(mg/L)

    0.38a

    1.00b

    0.43b

    1.27a

    0.39b

    1.06a

    0.36b

    1.51a

    总磷(mg/L)

    0.03b

    0.10a

    0.02b

    0.09a

    0.01b

    0.08a

    0.03a

    0.02b

    注:表中不同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有相同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

    ①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分析,各季节修复区(填“高于”或“低于”)未修复区,其中季差异显著。

    ②从总氮、总磷含量分析,修复区含量普遍低于未修复区,其原因可能是

    ③评估修复效果:该生态修复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能湖泊的富营养化水平。

  • 14、取动物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实验操作过程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①可使用胰蛋白酶处理 B、步骤②可滤除未消化的组织块 C、步骤③可使细胞悬浮并均匀分布 D、步骤④可用稀释涂布分离法计数
  • 15、蚕豆等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时,下胚轴顶端形成的“顶勾”结构如图1,其顶勾弯的纵切显微结构如图2。研究表明其形成与根向地生长的原理类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顶勾的形成减少了子叶间的顶端分生组织出土时所受机械伤害 B、顶端分生组织产生的生长素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极性运输到下胚轴 C、顶勾的形成是由于顶勾弯外侧与内侧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所致 D、子叶、下胚轴的形成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16、科研人员将A 鼠的MHC基因导入另一品系B 鼠的胸腺,构建了模型鼠。该模型鼠在接受A 鼠的皮肤移植后,可长时间不出现免疫排斥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模型鼠的T细胞可直接识别A 鼠皮肤细胞的MHC B、免疫排斥现象是由非特异性细胞介导的免疫效应 C、除同卵双胞胎外,不同个体皮肤细胞的MHC 不同 D、若A鼠接受B鼠的皮肤移植,不会出现免疫排斥现象
  • 17、研究发现,在吡咯烷-5-羧酸合酶(P5CS)控制下,线粒体存在两个不同功能的亚群(如图所示):不含P5CS的亚群a负责能量供应;含P5CS 的亚群b不含呼吸酶,负责制造细胞构成元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a中的嵴显著增加了酶促反应的面积 B、线粒体b的内膜上不能正常进行电子传递链过程 C、两种线粒体亚群均不能直接氧化分解葡萄糖供能 D、衰老细胞中线粒体亚群a/b的比例较正常细胞高
  •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位于浙皖赣三省交界处的钱江源-百山祖国家森林公园涵盖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等类型,有高等植物约2000种,包括百山祖冷杉、南方红豆杉、长柄双花木和鹅掌楸等珍稀植物;有脊椎动物近250种,包括白颈长尾雉、黑麂、云豹、白鹇和黑熊等珍稀动物。

    (1)、关于该国家森林公园中的黑熊种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人为干扰,该种群呈“J”形增长 B、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C、调查其年龄结构,可预测其数量变化 D、领域行为是调节该种群数量的外源性因素
    (2)、关于该国家森林公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森林公园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 B、调查该森林公园的动植物种类即可反映其物种丰富度 C、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百山祖冷杉为该森林公园的优势种 D、该森林公园内针阔叶混交林的季相变化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 19、糯米酒是一种传统发酵食品,其制作工艺流程为:洗米→浸米→蒸米→拌曲→发酵→成品。拌入的酒曲由糖化菌和酵母菌混合制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糯米酒采用混菌发酵,使用的器具无需消毒灭菌 B、糯米蒸熟后立即拌入酒曲,可以缩短发酵时间 C、糖化菌和酵母菌均可直接利用淀粉进行酒精发酵 D、酒曲中糖化菌和酵母菌的比例会影响糯米酒风味
  • 20、科学家通过系列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活体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推测R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 B、离体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实DNA 是使R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 C、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 是T2 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与重建实验证明RNA是烟草的遗传物质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