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老鼠的毛色有黑色和黄色,由一对遗传因子(B、b)控制,有三组交配组合,①丙(黑色)×乙(黑色)、②甲(黄色)×乙(黑色)、③甲(黄色)×丁(黑色),其中①得到的子代表现类型如图所示,③全部为黑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交配组合①可判断显性性状是黑色 B、甲、丙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bb、BB C、亲本中属于纯合子的有甲和丁 D、第②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
  •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相关遗传因子用D、d表示)的数量比接近3∶1,最根本的原因用图示表示是(  )
    A、 B、 C、 D、
  • 3、完整的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下图为真核细胞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合成、装配及运输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下图所示过程可发生在真核和原核细胞中 B、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于核仁中的rDNA中 C、核仁是合成rRNA和核糖体蛋白的场所 D、核糖体亚基在细胞核中装配完成后由核孔运出
  • 4、如图是来自同一生物体内、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细胞分裂图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B、图①与图③所示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相等 C、图②、图④所示细胞都处于减数分裂过程 D、由图④无法确定该生物的性别
  • 5、DNA甲基化是最早发现的修饰途径之一,它主要发生在DNA分子中的胞嘧啶上。DNA甲基化可调控基因的活性,即DNA甲基化会抑制基因表达,非甲基化使基因正常表达。据此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NA甲基化不改变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可遗传给后代 B、骨骼肌细胞中,呼吸酶基因处于非甲基化状态 C、DNA分子结构稳定性越差,越易发生DNA甲基化 D、基因高度甲基化后其表达被抑制的原因可能是DNA聚合酶不能与该基因结合
  • 6、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B、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C、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 7、一条双链DNA分子,A和T占全部碱基的54%,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26%是A,20%是C,那么其互补链中的A和C分别占该链全部碱基的百分比及双链DNA分子中碱基C所占的比例是(       )
    A、28%和22%、28% B、26%和20%、24% C、28%和26%、23% D、30%和24%、26%
  • 8、下列有关遗传物质发现的经典实验操作和实验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的DNA B、R型活细菌与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和DNA酶混合培养,培养基中只长R型细菌 C、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T2噬菌体的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等 D、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的放射性与保温时间的长短无关
  • 9、萨顿假说认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下列关于此推测的依据中,不正确的是(       )
    A、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 B、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C、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的数目都是相等的 D、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 10、下图是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对实验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减小误差,抓取、合并及记录操作要重复多次 B、每个桶内两种小球的材质,大小须一致 C、甲、乙两桶内小球总数可以不相等,但每个桶内两种小球的数目一定要相等 D、抓取一次并记录组合情况后,需将两桶内剩余小球摇匀后再继续实验
  • 11、HTT基因编码的亨廷顿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正常人HTT基因中CAG重复次数为10~35次,若CAG重复次数超过36次,会引起亨廷顿蛋白结构不稳定而易聚集,形成的聚集体可激活凋亡基因,导致神经细胞死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AG重复次数超过36次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B、CAG重复次数超过36次不影响亨廷顿蛋白的合成 C、CAG重复次数的异常增加会导致染色体上HTT基因数目增多 D、该事例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12、我国独立自主合成了具有完全生物活性的RNA——酵母丙氨酸tRNA,该种tRNA与天然tRNA一样既能接受丙氨酸,又能携带丙氨酸参与蛋白质合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细胞中天然tRNA的合成场所主要是细胞核 B、酵母丙氨酸tRNA只能识别并在其5'端携带丙氨酸 C、酵母丙氨酸tRNA既可折叠形成氢键,也可与mRNA形成氢键 D、根据酵母丙氨酸tRNA的合成途径,可设计抑制真菌蛋白合成的药物
  • 13、如图为果蝇体细胞中某核DNA复制的电镜照片,图中放大部分为一个复制泡,是DNA正在复制的部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复制泡的出现说明该细胞正处于分裂间期 B、图示复制泡中a、b端分别为子链的5'端、3'端 C、图示复制泡中每条子链的形成均是连续合成的 D、该DNA复制1次,需要的嘌呤和嘧啶碱基数相等
  • 14、下图为某纯合体果蝇部分隐性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果蝇的菱形眼与粗糙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B、该果蝇的ra和e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在该果蝇的体细胞内,同时存在pr基因及其等位基因 D、图中的所有染色体和基因可能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
  • 15、如图表示基因型为RrT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小鼠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图中数字表示过程,A~H表示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A细胞相比,B细胞物质运输效率较低 B、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C和D C、②过程会发生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D、若E细胞的基因型为RRT,则G细胞的基因型可为rt
  • 16、端粒酶是细胞中负责延长端粒的一种酶,可使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进而稳定端粒长度。研究发现,血液中的GDF1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神经干细胞中端粒酶活性下降。据此推测,GDF1蛋白质含量减少对神经干细胞产生的影响最可能是(       )
    A、细胞分裂时DNA分子复制的错误率会增加 B、细胞中端粒缩短速度加快,细胞分裂次数减少 C、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升高,细胞的衰老加快 D、细胞内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均会发生改变
  • 17、染色体形态和行为变化是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和分裂时期的重要依据。如图是人体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质)变化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时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d时期可能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 B、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旺盛时期为b时期 C、e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1:2:2 D、该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a、b时期
  • 18、南瓜的果实形状有球形、扁形和长形三种,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 控制。现将两纯种球形果实的南瓜进行杂交,结果如图所示。

    (1)、两种南瓜进行杂交实验时,应在花未成熟时对 (填“母本”或“父本”)进行去雄。由图可知,控制南瓜果实形状的两对基因的遗传 ( 填 “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亲本的基因型应为。F2扁形果实南瓜的基因型有种。
    (3)、F1扁形果实南瓜的基因型为 , 将F1与长形果实南瓜杂交, 其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4)、若要确定某一球形果实的南瓜是否为纯合子,可将其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发生 性状分离。若后代 , 则该球形果实的南瓜是纯合子;若后代 , 则该球形果实的南瓜是杂合子。
  • 19、图1表示某高等动物(二倍体)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像;图2为减数分裂过程(甲~丁)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图;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图。

       

    (1)、图1中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图有(填字母) , 图1的B图中同源染色体有对。
    (2)、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发生在图2的时期(填甲、乙、丙、丁);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图2的时期(填甲、乙、丙、丁)。
    (3)、图3中CD段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时期分别是
  • 20、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是促进粮食高产优产、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举措。为获得优质的小麦品种,科学家开展了多项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在光反应阶段,光能被叶绿体(填场所名称)上的色素吸收后会将H2O分解为等物质。科研人员将小麦置于透明且密闭的容器内,用H218O水浇灌,并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结果在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检测到了18O,请写出该过程中氧元素的转移途径和参与的生理过程:(用化合物和箭头表示,在箭头上写出生理过程)
    (2)、为研究小麦对弱光和强光的适应性,科研人员对小麦叶片照光1h后,通过观察发现呈椭球体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会改变方向: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生理意义是
    (3)、在强光条件下,叶肉细胞气孔关闭使CO2吸收受阻,此时过高的O2会在R酶的作用下氧化C5 , 生成CO2 , 被称为光呼吸,光呼吸与光合作用相伴发生,其过程如图所示:

    ①据图分析,请写出光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点

    ②已知R酶具有双重催化功能,既可催化CO2与C5结合,生成C3;又能催化O2与C5结合,生成C3和乙醇酸(C2)。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适当升高CO2浓度达到增产的目的,请从光合作用原理和R酶的作用特点两个方面解释其原理: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