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同步训练
-
1、下列关于实验室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紫外灯用于超净工作台的消毒,并且在接种时需要关闭 B、在添加了伊红-美蓝的培养基上只能生长大肠杆菌 C、进行微生物培养时平板倒置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止培养基中的水分蒸发 D、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相比,稀释涂布平板法更加快捷、准确
-
2、下列关于“DNA 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植物细胞DNA 的提取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B、为了 DNA 充分析出,搅拌时需快速搅拌 C、粗提取得到的白色丝状物中仍含有蛋白质等杂质 D、将DNA粗提物与二苯胺混合,沸水浴冷却后才能观察到呈蓝色
-
3、下图为工厂生产果酒的部分流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保留果皮上的酵母菌在清洗时无需彻底清洗 B、制作果酒时添加果胶酶可以提高果汁的澄清度和出汁率 C、添加的二氧化硫起到了抑制杂菌生长、减少果酒褐变等作用 D、降酸、澄清和陈酿等工艺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果酒的品质和风味 -
4、榨菜的腌制有自然发酵和人工接种发酵两种。自然发酵采用高加盐量(10%),人工接种发酵则采用低盐(8%)并接种乳酸菌进行发酵。人工接种发酵分为一次接种和二次接种两种工艺,分次接种发酵后期卤水的pH更低。下表1为榨菜的制作工艺比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表榨菜的制作工艺
一次接种组
二次接种组
自然发酵组
初腌
5%
5%
5%
加盐量
复腌
3%
3%
5%
初腌
5‰
3‰
0
接种量
复腌
0
2‰
0
A、表中的自变量是加盐量、接种量和接种方式 B、与自然发酵相比,人工接种工艺能够增加酸度,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提高榨菜品质 C、与一次接种相比,分次接种发酵后期维持更低pH的原因是乳酸菌的持续代谢 D、自然发酵组由于没有接种乳酸菌,在发酵的过程中会大量滋生多种微生物 -
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能以扩散的方式进行非极性运输 B、光照通过调节植物生长素的合成促使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C、温特以胚芽鞘为实验材料证明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植物根尖细胞能利用色氨酸在核糖体上合成生长素
-
6、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免疫中,一种病原体只能引发机体产生一种抗体 B、干扰素的合成与加工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 C、相同的病原体再次入侵时,浆细胞会分裂并分泌大量抗体 D、抗原可来自外界或自身,自身抗原引发的是细胞免疫
-
7、下列关于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由转移到胸腺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 B、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与B细胞结合,是激活B细胞的第一信号 C、辅助性T 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可产生对应的记忆 T 细胞 D、辅助性T细胞能够分泌细胞因子,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分泌细胞因子
-
8、下列关于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口服摄入的性激素可进入细胞内与受体结合发挥生理功能 B、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随体液运输,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C、一种内分泌腺可分泌多种激素,一种激素可作用于多种靶器官 D、寒冷环境中,机体会分泌大量的甲状腺激素,最终使产热大于散热
-
9、如图为人体腿部运动控制相关的神经与肌肉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长时间站立产生疲劳感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B、运动神经元接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信号后不发生电 Ib纤维-位变化 C、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会使动作电位峰值增加,传导速度加快 D、长时间站立时可通过股直肌舒张和半腱肌收缩来维持姿态 -
10、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损毁脑和脊髓,反射弧的其他部分仍均能发挥作用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躯体的运动,属于传出神经 C、只要反射弧完整,给予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 D、同一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对同一腺体的生理效应可能不同
-
11、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二者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 B、周围神经系统仅包含感觉神经 C、低级神经中枢受脑中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D、神经节由神经细胞胞体聚集而成
-
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出现组织水肿时水分子只从血浆流向组织液 B、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 C、CO2作为体液中的化学信号分子刺激下丘脑中的呼吸中枢调节呼吸 D、高强度运动产生的乳酸可以直接通过肾脏排出
-
13、20世纪中叶开始,科学家不断通过实验探究遗传物质的本质,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领域。请回答下列问题:(1)、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①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 , 他们没有用¹4C 和 ¹8O 来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 原因是。
② 用35S 标记的组和用32P 标记的组中,放射性分别主要分布于试管的、 , 两组实验结果对照说明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某研究小组在南极冰层中发现一种全新的病毒,为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还是RNA,做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用具:该病毒核酸提取物、DNA酶、RNA 酶、小白鼠及等渗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I.实验步骤:
①取健康且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小白鼠若干,随机均分成四组,编号为A、B、C、D。
②将下表补充完整,并将配制溶液分别注射入小白鼠体内。
组别
A
B
C
D
注射溶液
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和RNA酶
该病毒核酸提取物
生理盐水
③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各组小白鼠的发病情况。
Ⅱ.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 , 则D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②若 , 则RNA是该病毒遗传物质。
-
14、下图是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过程图解(图1~图5),请据图探讨相关问题:
(1)、图1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与RNA的基本单位相比,两者成分方面的差别是图1中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并含有特有的碱基。(2)、DNA分子复制时催化形成图2中的磷酸二酯键的酶是。(3)、图3和图4中碱基之间的氢键用于连接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如果DNA耐高温的能力越强,则(选填“G—C”或“A—T”) 碱基对的比例越高。(4)、若图4中因胞嘧啶的甲基化而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则这种变异属于。(5)、图4一条链中连接相邻两个碱基的结构是。DNA复制后形成的子代DNA存在于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这两个复制形成的DNA互相分离的时期是。(6)、若亲代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设为X)变成了5-溴尿嘧啶(BU)。诱变后的DNA分子连续进行图示过程2次,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BU—A、A——T、G—C、C—G, 推测碱基X可能是。(7)、基因H、N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所示,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则基因N转录时以链为模板。若基因H的箭头所指碱基对G-C突变为T-A,其对应密码子的变化是。
-
15、同位素标记技术被广泛用于生物学研究,图甲为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遗传物质研究的过程;图乙为科学家探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过程,三种不同密度类型的DNA分子在试管中形成了三种不同条带类型。根据离心后试管中不同类型DNA分子的分布位置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15N标记DNA, 则 DNA 分子被标记的部分是。(2)、科学家关于 DNA的复制方式曾提出过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等假说。①他们选用含有15NH4Cl的 原料来培养大肠杆菌若干代作为亲本 , 培养若干代的目的是。②进行如图乙的实验,若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子二代DNA位于离心管 , (填“轻带”、“中带”或“重带”则否定全保留复制。③有人认为,将子一代的DNA分子用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离心管出现1/2为轻带,1/2为重带,说明DNA 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你反驳他的理由是。(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链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 , 否定了这种说法。(4)、新冠病毒可通过产生新毒株,为其进化提供原材料。从遗传物质的结构上分析,新冠病毒具有极强变异能力的原因是。(5)、有同学认为,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变异频率。请你提出合理解释。 -
16、图1表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2表示该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是(雄性/雌性)动物 。(2)、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3)、图2细胞中对应图1CD段的有 , 从染色体的组成考虑,该生物能产生种配子(不考虑互换),这与减数分裂的时期密切相关。(4)、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图1的段;在观察减数分裂时,常常用(雄性/雌性)生殖器官作为材料。(5)、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细胞。 -
17、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中部开雌花。自然状态下的玉米可以同株异花传粉,也可以在植株间相互传粉。研究种子发育的机理对培育高产优质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和豌豆都是理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共同优点是(答出一点即可)。对玉米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定条染色体的DNA序列。(2)、已知玉米籽粒的白色、黄色和紫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1。
①两纯合白色和紫色亲本杂交得F1 , F1代自交产生的F2代出现9:3:4的比值,则两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 F2中白色籽粒的玉米基因型有种。
②取F2中黄色再次自交,所结籽粒中表型和比例为。
(3)、自交不亲和是一种植物界常见的现象,指的是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但自交不能结籽。玉米的自交不亲和由等多个基因控制,这些基因位于某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现将相应的玉米个体之间进行杂交,自交不亲和机理如图2所示。据图可知,花柱可阻止与其子房中所含基因相同的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如基因型:的花粉落到的柱头上时,含基因的花粉受阻,而的花粉不被阻止可参与受精,生成:S1S2和的合子。自交不亲和的生物(填“有”或“没有”)纯合子。
-
18、将含有抗生素的圆形纸片贴在涂满细菌的培养基平板上,在纸片周围一定距离内的细菌生长受到抑制,经培养后在纸片周围可形成抑菌圈。该方法可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抗生素诱导细菌发生耐药性突变 B、实验中可以通过抑菌圈的大小来判定抗生素的抑菌效果 C、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培养,抑菌圈的直径会逐代变大 D、从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角度来看,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变异是有害的
-
19、人与黑猩猩是从大约7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两个物种成体的血红蛋白均由α和β两种肽链组成,但β链的相同位置上有一个氨基酸不同,据此不能得出( )A、人与黑猩猩的血红蛋白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有一定的相似性 B、两者共同祖先的血红蛋白也有α链和β链 C、两者的血红蛋白都能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 D、导致差别的变异发生在黑猩猩这一物种形成的过程中
-
20、如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小麦二体异附加系”的示意图,普通小麦(6n=42)记为42W,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E。在没有同源染色体时,减数分裂过程E染色体随机进入细胞一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F1是四倍体,高度不育 B、②过程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诱导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C、④过程可通过自交和利用抗病性检测进行筛选而实现 D、植株丁自交所得子代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及比例是(42W+2E):(42W+1E):42W=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