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同步训练
-
1、下列关于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 B、倒平板时,应将皿盖放在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微生物的纯培养物就是不含有代谢废物的微生物培养物 D、在培养乳酸杆菌时,在培养基中添加的维生素属于特殊营养物质
-
2、河蟹是杂食性动物,以鱼、虾、螺、水生昆虫和水草等为食,它们喜欢潜伏在水草或底泥中,青鱼的食性与河蟹非常相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稻田养蟹即可提高水稻产量又可收获螃蟹 B、稻田中所有的河蟹构成一个种群 C、河蟹与青鱼混养可提高河蟹的产量 D、河蟹排出的粪便中氮、磷等可供水草吸收利用
-
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体化保护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一体化保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C、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助于协调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 D、运用自生原理可以从根本上达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
4、如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其中Ⅰ~Ⅴ代表不同生物类群,①②代表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气中的只能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B、过程②释放的能量大多数以热能形式散失 C、图中Ⅰ、Ⅱ、Ⅲ、Ⅳ的生物可以构成食物链 D、碳元素在Ⅰ~Ⅴ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
5、植物生长发育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作用共同完成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休眠都是基因适时地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能说明温度会影响桃树开花的时间 C、棉花植株的顶端优势和茎的向光性均能体现生长素“低促高抑”的作用特点 D、“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最终将重力信号转变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
-
6、我国科学家顾方舟研制“糖丸”(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为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肌肉萎缩瘫痪)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小儿麻痹症患者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受损 B、小儿麻痹症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C、该“糖丸”是用灭活的病毒制成的,可口服 D、幼儿接种该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特异性免疫
-
7、人体抗利尿激素的水平取决于血浆渗透压,而醛固酮的水平与血钠含量有关,同时两种激素的分泌也受到循环血量的调控,当血量减少时,两种激素的分泌量都增加。下图为一次饮1000mL清水和1000mL生理盐水的甲、乙个体内排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下列关于甲乙个体的生理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个体内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而乙恒定不变 B、乙个体肾小管集合管受体与醛固酮结合而甲不需要 C、甲乙个体都需通过调节尿量及尿的成分实现水盐平衡 D、甲乙个体的血浆渗透压在a操作后半小时内保持不变 -
8、研究表明,DNA甲基化、miRNA调控、组蛋白乙酰化都属于表观遗传机制。其中,某些基因甲基化会干扰转录因子和启动子识别位点的结合;miRNA可以与互补的mRNA结合,导致mRNA被降解;组蛋白乙酰化使基因启动子更容易被转录因子识别并结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甲基化加快转录的速度 B、miRNA调控加快翻译的速度 C、组蛋白乙酰化加快复制的速度 D、三种机制均能遗传给后代
-
9、已知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且B/b不存在于Y染色体上。不考虑突变,下列杂交实验能够确定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是( )A、灰身(♂)×灰身(♀),后代雌雄均为灰身 B、黑身(♂)×黑身(♀),后代雌雄均为黑身 C、灰身(♀)×黑身(♂),后代灰身∶黑身=1∶1 D、黑身(♀)×灰身(♂),后代出现灰身雄蝇
-
10、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现象及规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B、果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和IV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C、摩尔根用果蝇为材料发现了伴性遗传,若选择豌豆为材料也可得到同样的规律 D、红绿色盲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存在祖父→父亲→女儿的途径
-
11、SLC家族成员SLC7A1是一类胱氨酸转运蛋白,在癌细胞表面异常增多。SLC7A11将胱氨酸转运到细胞内,被NADH还原为两个半胱氨酸。当葡萄糖供应限制时,在过度表达SLC7A11的细胞内,NADH不足,胱氨酸及其他二硫化物在细胞内异常积累,诱发二硫化物应激触发细胞程序性死亡,即“双硫死亡”。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双硫死亡”是细胞凋亡的一种类型 B、“双硫死亡”受到环境因素和内部基因的共同调节 C、“双硫死亡”是癌细胞生命历程中的必经阶段 D、葡萄糖转运蛋白抑制剂可成为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
12、细胞时时刻刻都进行着细胞代谢,酶对细胞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在细胞代谢中起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 B、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化学物质都可以称作酶 C、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体现酶的专一性 D、DNA聚合酶与RNA聚合酶都可催化形成相同的化学键
-
13、马铃薯在云县被广泛种植,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可在人体内被分解成葡萄糖 B、可用斐林试剂检测马铃薯块茎匀浆中的糖类物质 C、马铃薯块茎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D、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
14、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 , 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用序号表示)。
(2)刺激图中b点,则b点的电位变化是 , 图中点可发生兴奋。
(3)若刺激d点,图中点可发生兴奋。
(4)由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相接而形成突触。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是的,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的。
-
15、甲图为有亲缘关系的五个物种(H、G、W、Q、X)进化系统树。

科学家在研究北美两种不同物种果蝇(种1与种2)的进化过程时发现:①在百万年之前,北美大陆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为aabbccDDeeff,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因型,如乙图。(注:当基因A与B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体中会发生胚胎早亡;同样,基因C与D或E与F同时出现也发生胚胎早亡)

1. 五个物种中,推测基因库相似程度最高的两个物种是。
2. 达尔文进化理论认为: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原因是。现代进化理论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学说,其主要观点是。(写出两点)
3. 甲地所有的果蝇可被称为。
4. 果蝇最多只能飞跃邻近两地的距离。对历史阶段Ⅰ而言,甲地与乙地果蝇之间存在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
5. 在阶段Ⅱ时,一些地区的果蝇类型消失,分析其消失的原因可能有。
A. 某些类型的果蝇不适应渐变的环境 B. 环境导致果蝇基因产生定向的突变
C. 突变产生了新的致胚胎早死基因 D. 某些果蝇类型的天敌大规模增加
6. 若甲地果蝇(种1)一个基因组含有25000个基因,甲地共有果蝇50000只;戊地果蝇(种2)一个基因组比甲地果蝇多了25个新基因,戊地共有果蝇40000只。那么,两地果蝇种群基因库的大小情况是。
-
16、1992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t转基因抗虫棉。Bt基因的两端存在EcoRI、BamHI的酶切位点,如图甲所示;质粒表达载体如图乙所示,其中AmpR为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P为启动子,箭头所指之处表示酶切位点。回答下列问题:
(1)、切割图甲中Bt基因和图乙中的运载体选用的酶最好是 , 原因是。(2)、基因工程所用的限制酶主要从中分离纯化出来,限制酶作用的化学键是。(3)、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核心工作是。我国科学家将图乙所示表达载体导入棉花细胞所采用的方法是。(4)、我国新疆棉区大规模种植抗虫棉的农场都种植了非抗虫棉作为棉铃虫庇护所,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 -
17、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向全世界承诺,CO2排放力争在2030年达到峰值,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问题:(1)、碳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的形式传递。大气中的CO2能够随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碳循环具有的特点。(2)、碳汇是指能吸收大气中的CO2 , 减少其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或活动。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碳汇(选填“增加”、“降低”)。碳循环过程中属于碳汇的最主要过程是。(3)、海洋贝类一方面利用海水中的HCO3-形成贝壳,其主要成分为CaCO3 , 另一方面通过滤食水体中悬浮的有机碳颗粒,实现个体软组织生长,从而固定水体中的碳。据此判断,贝类养殖碳汇(选填“属于”、“不属于”)。(4)、研究者测算了2010~2018年我国海洋渔业的碳排放量及碳汇量,结果如图:


①结果显示,研究期内。
②截止2018年,我国海洋渔业尚未达到碳中和状态。理由是。
-
18、如图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

(1)由A、B两种细胞人工融合成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作为诱导剂融合过程包括和两方面。
(2)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降解掉了 , 这种酶可能是酶,由此处理A和B细胞生成的结构称为。
(3)若由D细胞培育成植株,可用技术,这一培养过程要经过和两个阶段。
(4)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B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细胞,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过程。
-
19、某研究小组构建了能表达ACTA1-GFP融合蛋白的重组质粒,该重组质粒的部分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F1和F2表示上游引物,R1和R2表示下游引物
A、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调控ACTA1基因和GFP基因的表达 B、仅用F2和R1一对引物,即可确定ACTA1基因插入方向是否正确 C、ACTA1基因转录的模板链是a链,引物F1与a链的部分序列相同 D、若用引物F2和R2进行PCR,能更好地区分ACTA1-GFP基因纯合子和杂合子 -
20、稳态对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如图为5种鱼对水温和含盐量的忍受程度。这些鱼分别分布在北极海域、热带湖泊和全球的是( )
A、2、1、5 B、5、3、2 C、3、4、2 D、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