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同步训练
-
1、
PET是一种聚酯类塑料,全球每分钟生产约100万个PET塑料瓶。科学家从能够利用PET作为碳源的细菌中分离出了一种能降解PET的解聚酶。PET在70℃时才能完全变为液态,便于降解,但PET解聚酶不耐高温。为此,科研人员借助定向进化策略,提高PET解聚酶耐受高温的能力。该策略经历多轮定向进化(每一轮均在上一轮筛选出的目标菌株上开展),其涉及的信息如表所示。
每一轮的基本流程
定向进化(轮次)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第五轮
第六轮
①基因突变和转化
将突变后的PET解聚酶基因导入大肠杆菌
②分离纯化和鉴定的菌株
5种
13种
4种
3种
5种
9种
③提取出的PET解聚酶预保温和酶活测定条件
1h/55℃
1h/60℃
1h/65℃
1h/70℃
1h/80℃
7h/70℃
④选出的PET解聚酶中变化的位点数
2个
1个
2个
3个
3个
5个
(1)研究人员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能产生PET解聚酶的细菌时,所使用的培养基成分应包括________(编号选填)。①(NH4)2SO4 ②淀粉 ③PET ④无机盐
(2)据所学知识判断,分离PET解聚酶的细菌所使用的培养基类型属于________.(编号选填)①天然培养基 ②合成培养基 ③液体培养基
④通用培养基 ⑤固体培养基 ⑥选择培养基
(3)表中流程②宜选用的接种方法为________(平板划线/稀释涂布),其目的是________。A.对大肠杆菌进行计数
B.扩大大肠杆菌种群数量
C.便于分离提取PET解聚酶
D.将导入不同突变基因的大肠杆菌分离开
(4)本研究采用的定向进化策略,相比自然界的进化过程,区别是_______。A. 发生基因突变 B. 实现个体进化 C. 加快进化速度 D. 模拟自然选择 (5)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分析,研究人员在第6轮中设置70℃且长时间保温(7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_。(6)据题干信息判断,获取耐高温PET解聚酶的过程涉及_____。A. 基因工程 B. 细胞工程 C. 发酵工程 D. 蛋白质工程 天然PET解聚酶基因(792bp)部分编码链序列以及用于表达载体构建的质粒结构如下图所示:
5’ATGCAGACTAACCCCTATGCTCGCGGG………GATTTTCGCACTGCTAACTGCAGC3'
(7)已知天然PET解聚酶基因不含合适的酶切位点,但可借助PCR解决该问题。据图信息判断,为了便于表达载体的构建,在设计PET解聚酶基因PCR反应体系时,应选择引物________。(编号选填)①5’TACATATGCAGACTAACCCCTATGCTCG3’
②5’TGCTCGAGATGCAGACTAACCCCTATGC3’
③5’TACATATGGCTGCAGTTAGCAGTG3’
④5’TGCTCGAGGCTGCAGTTAGCAGTG3’
(8)为鉴定表达载体构建是否正确,研究人员从目标菌株中提取质粒,并经XhoI和NdeI充分处理后进行凝胶电泳。根据下图结果判断,含目的基因的菌落是________。
-
2、沉水植物对湖泊的净化起着关键作用,不同的沉水植物分布在不同水层深度,如苦草、金鱼藻、黑藻等。在富营养化的湖泊中,沉水植物表面会出现大量附着藻和螺类。为探讨沉水植物、附着藻和螺类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少量污水排放到湖泊,一段时间后污水被净化,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有。排放少量生活污水后水体并未出现富营养化,而大量排放则水体出现了富营养化,这说明。
(2)不同水层深度有不同的沉水植物,这是因为不同植物适合在不同阳光下生长,这种分布显著提高了群落的能力。湖心和近湖岸处分布的沉水植物也不同,体现群落的结构。
(3)研究发现,螺类动物以附着藻为食,在附着藻大量生长的湖泊中,沉水植物长势不佳。螺类动物对二者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推测出现上述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4)我国大部分湖泊的富营养化是由于N、P元素,尤其是N元素含量超标所致。为研究湖泊中螺的作用,设计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发现,N元素可以附着藻的生长(填“促进”或“抑制”)。与正常氮负荷相比,三倍氮负荷条件下,螺类对附着藻的抑制作用(填“增强”或“降低”)。
(5)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请写出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两条具体措施:。
-
3、某二倍体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花瓣颜色的形成原理如下图所示。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和a不同的根本原因。(2)、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3)、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①若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如果从减数分裂的角度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②若A、a和B、b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突变)。则F2中的表现型比例为。
-
4、植物工厂在人工精密控制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营养液成分等条件下,生产蔬菜和其他植物。有的植物工厂完全依靠LED灯等人工光源,其中常见的是红色、蓝色和白色的光源。回答下列问题:(1)、高等植物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 , 常选择红色和蓝色的人工光源,其依据是(2)、其他条件适宜且保持不变,若CO2供应不足,短时间内,C5、C3、[H]及ATP这4种物质中,相对含量下降的是 , 相对含量上升的是(3)、农田中常增施农家肥而减少化肥使用来提高作物产量,其原因是(至少答出两点)。(4)、在农业生产中,为考虑光能的充分和合理利用,常采用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的方法提高光能利用率。现有四种作物,在正常条件下生长能达到的株高和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光照强度)见下表。
作物
A
B
C
D
株高/cm
85
178
59
165
光饱和点/μmol∙m-2∙s-1
1160
1210
554
643
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考虑,最适合进行间作的两种作物是 , 理由是。
-
5、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对过量使用生长激素可降低胰岛β细胞的敏感度进行验证.
实验材料:健康小鼠若干只、生长激素溶液、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血糖含量检测仪、注射器等.
(1)分析变量:自变量是;检测指标是。
(2)实验思路:
(3)预期结果(请用坐标曲线图绘出可能出现的结果)
(4)讨论与分析
为探究生长激素的确是通过降低胰岛β细胞的敏感度,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高血糖,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构建实验思路进行二次实验。
-
6、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有22对同源染色体)的初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有( )
①如图所示结构中含四条染色体,称为四分体
②在该动物的肝脏细胞分裂时可以形成22个四分体
③1与3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④若发生交叉互换,则可能发生在1与2之间
⑤若基因1、5来自父方,则2、6来自母方
⑥减数分裂中,1与7或8组合可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
7、赤霉素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图1是为了验证这一观点的实验,图2是生长素合成与分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1中放在两个相同琼脂块上的幼苗尖端的数量应该相等 B、若对1号幼苗施加了赤霉素,则放置琼脂块的去尖端胚芽鞘会向右弯曲生长 C、若继续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则可以提出以下假设: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赤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同时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D、若赤霉素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来提高生长素的浓度,则可以提出假设: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基因的转录,从而翻译出更多的生长素 -
8、下列植物激素的作用能使水稻幼苗出现疯长现象的是A、细胞分裂素 B、乙烯 C、赤霉素 D、生长素
-
9、下列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的相关操作是( )A、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B、验证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需将每一组底物和酶溶液分别设置相同且适宜的pH C、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进行饥饿处理 D、绿叶的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
-
10、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代表生产者,6一定是光合作用 B、碳元素在1、2、3、4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1、3是实现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沟通的关键环节 D、1、2、3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
11、结合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 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 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 -
12、下列关于光敏色素和类胡萝卜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 B、类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叶绿素 C、光敏色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对红光有强吸收能力 D、光敏色素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分布较多
-
13、下列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生物遗传规律,但并没有将遗传因子定位在染色体上 B、摩尔根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质就是DNA 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前人的成果,成功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
14、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若共用一个着丝点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不可能是因为发生了( )A、基因突变 B、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染色体结构变异
-
15、生物学研究中用到了很多科学方法,下列关于有关科学方法说法不合理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B、摩尔根用荧光标记法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C、蛋白质有多样性,生物性状也有多样性,生物性状是由蛋白质决定的属于类比推理 D、科学家用同位素示踪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证明了DNA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
16、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发生在叶绿体中
②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起促进作用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有氧呼吸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⑦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植物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A、全部正确 B、有一个正确 C、有三个正确 D、全部不正确 -
17、图乙细胞是将图甲细胞放置于一定浓度蔗糖溶液中的结果;图丙是将另外一种植物的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 mol/L蔗糖和0.5 mol/L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层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结果,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中,全透性的结构是 , 乙图细胞中半透性的原生质层由构成(填编号)。
(2)乙图细胞在质壁分离结束时, ⑧处充满了。
(3)丙图ABC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 , 表示在0.3 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
(4)bc段的细胞液浓度变化为。(增大、减小、不变)
(5)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B是因为在0.5mol∕L尿素溶液中的细胞开始时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C由于不能进入细胞,因此分离后不能发生自动复原。
-
18、图甲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图乙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方框内填图中的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1)、诊断因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遗传病时,通常选图甲中的[ ]期细胞进行观察,原因是。图甲中4时期消失的细胞结构有。(2)、图乙细胞中,能为有丝分裂提供能量的细胞器[ ] , 在分裂间期活跃的无膜细胞器是[ ] , 图乙中的4和7进入图甲1时期,消失的结构是。图乙中的结构[5]在图甲中的1时期所起的作用为。(3)、如果图乙代表的是胰腺的腺泡细胞,则参与消化酶分泌的相关膜结构有 , 如果用乙图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则在图中只有两种结构,该细胞能否进入甲图表示的细胞周期中。 -
19、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设想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混合后使用。
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用无关。
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设计思路如表所示。
试管
第1次加入物
第2次加入物
第3次加入物
加热
颜色变化
1号
2 mL苹果汁
0.5 mL 0.05 g/mL的CuSO4溶液
0.5 mL 0.1 g/mL的NaOH溶液
加热
2号
2 mL苹果汁
A
B
加热
3号
2 mL苹果汁
C
加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3号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是A , B , C。
(2)1号与2号试管相比,实验变量为。
(3)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
①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②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错误的?。
-
20、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该生物最可能是( )A、真核生物 B、异养生物 C、无核膜的生物 D、有线粒体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