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中发生的某些生理和生化反应过程,如果细胞中r-蛋白含量较多,r-蛋白就与b结合,阻碍b与a结合,从而抑制①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结构a和分子b经①过程合成了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r-蛋白),①过程被称为
    (2)、②过程在形成细胞中的某种结构,这一过程与细胞核中的(填结构名称)有关。
    (3)、神经细胞不会发生(填标号)过程。
    (4)、③过程需要酶,③和④过程所需的核苷酸在组成成分上的区别是
  • 2、下列是基因型为AaXHXh的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图1是该动物性腺切片中细胞分裂图;图2中的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中甲、乙、丙是一个细胞连续分裂过程的三个时期示意图,则这三个时期中不属于减数分裂的是
    (2)、图1中乙细胞可对应图2中细胞类型(填图中字母)所处的时期。
    (3)、图1中甲细胞正常产生的子细胞基因组成为
    (4)、图2中属于类型c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理由是
    (5)、导致图2中d转变为c,b转变为a的原因均为
  •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小组调查时应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 B、该小组调查发病率应选择在多个患者家系中进行取样 C、该小组可通过增加调查对象减小误差 D、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 4、小黑麦具有品质佳、抗逆性强和抗病害等特点,在生产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小黑麦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普通小麦(AABBDD)和黑麦(EE)人工培育的(其中A、B、D、E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如图形成小黑麦的过程利用的育种原理主要是染色体变异 B、不育杂交种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而不育 C、将小黑麦的花粉粒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可育的四倍体 D、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
  • 5、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B、能发生基因突变的生物,一定能发生基因重组 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因为基因重组 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 6、基因a、a'仅有图③所示片段的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分别表示基因重组的两种方式 B、③中的变异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 C、④中的变异一定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D、⑤中的变异一定是基因突变
  • 7、人类的许多疾病与基因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B、单基因遗传病都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 C、禁止近亲结婚可杜绝遗传病患儿的降生 D、通过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 8、我国大面积栽培的水稻有粳稻(主要种植在北方)和籼稻(主要种植在南方)。研究发现,粳稻耐低温与bZIP73基因有关。粳稻的bZIP73基因通过一系列作用,增强了粳稻对低温的耐受性。与粳稻相比,籼稻的bZIP73基因中有1个脱氧核苷酸不同,从而导致两种水稻的相应蛋白质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相应蛋白质的结构出现差异
  • 9、癌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B、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 C、正常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原因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D、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过多致癌因子是预防癌症的有效措施
  • 10、生物学的发展与实验密不可分。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菠菜叶肉细胞可作为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材料 B、低温通过抑制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从而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 C、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用到了两种不同浓度的酒精,且作用不同 D、实验材料需通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实验步骤才能用于观察
  • 11、白化病和尿黑酸症都是因为酶缺陷引起的分子遗传病,前者不能由酪氨酸合成黑色素,后者不能将尿黑酸转变为乙酰乙酸,排出的尿液中因含有尿黑酸,遇空气后氧化变黑。如图表示人体内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生化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化病的成因是酪氨酸不足导致黑色素不能合成 B、缺乏酶D会使人患尿黑酸症 C、白化病和尿黑酸症的发生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D、图中代谢过程可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 12、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同卵双生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 B、表观遗传引起的表型变化不可遗传 C、环境因素如吸烟可能引起表观遗传 D、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 13、一条肽链有51个氨基酸,则作为合成该肽链模板的mRNA和用来转录mRNA的DNA的碱基个数至少有(  )
    A、51和51 B、51和153 C、153和153 D、153和306
  • 14、下图表示某生物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酶1为解旋酶,酶2为RNA聚合酶 B、核糖体在mRNA上从a向b移动 C、图中的多个核糖体可以共同合成一条肽链 D、该图所示的生物为原核生物
  • 15、未被32P标记的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300个,以含32P的化合物为原料,DNA分子连续复制三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DNA中A+T之和占DNA分子的70% B、第三次复制过程中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900个 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链数的1/8 D、DNA复制过程中,因出现碱基的替换而产生的新性状都可以适应外界环境
  • 16、某双链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整个DNA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上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6%。则另一条链上G占其所在链碱基总数的(  )
    A、26% B、30% C、22% D、28%
  • 17、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接利用培养基中的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 B、亲代噬菌体产生子代噬菌体时,需要大肠细菌提供DNA模板、原料等 C、两组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都会检测到放射性 D、两组实验中,35S标记的一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 18、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利用肺炎链球菌来探索遗传物质的秘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不引起小鼠死亡的原因是高温破坏了S型细菌的DNA B、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C、艾弗里的实验用蛋白酶处理S型菌的细胞破碎物,破碎物中仍含有“转化因子” D、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19、图1为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Ⅰ表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1、Ⅱ-2分别表示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图2为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果蝇的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雌性和雄性分别用XX和XY表示 B、若基因位于Ⅱ-1,则正常情况下只有雌性个体才会有该基因 C、仅通过图2无法判断该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 D、F2中白眼果蝇均为雄性,说明控制红眼和白眼的等位基因不遵循分离定律
  • 20、下图为某家族某种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基因用A、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是显性基因控制的 B、该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Ⅱ-4和Ⅲ-10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00% D、若Ⅲ-9和一个该病基因携带者结婚,则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上一页 476 477 478 479 48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