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同步训练
-
1、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 C、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D、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
2、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搅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沉淀、上清液、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
3、下列细胞处于同一雄性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其中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
B、
C、
D、
-
4、下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可能为23 B、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 C、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1 D、该曲线不能用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 -
5、下表表示分析豌豆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Y对y显性,R对r为显性)遗传情况所得到的F2基因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F1雄配子
1/4YR
1/4yR
1/4Yr
1/4yr
F1
雌
配
子
1/4YR
①
②
YYRr
YyRr
1/4yR
③
yyRR
④
yyRr
1/4Yr
YYRr
YyRr
YYrr
Yyrr
1/4yr
YyRr
yyRr
Yyrr
yyrr
A、基因Y、y、R、r都属于核基因 B、①②③④代表的基因型各不相同,但表型相同 C、理论上,F2中基因Y决定的表型与基因y决定的表型的比例是3:1 D、F2中出现表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3/8或5/8 -
6、下列哪项能稳定遗传( )A、F1性状表现一致的个体 B、测交后代所有个体 C、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 D、表现隐性性状的个体
-
7、显色反应常被用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下列有关检测实验错误的是( )A、用斐林试剂检测蔗糖,水浴加热后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B、斐林试剂的乙液经稀释后可作为双缩脲试剂的B液使用 C、淀粉遇碘变蓝色,可利用该现象检测组织样液中的淀粉 D、使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时,可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
8、研究表明动物的定位和导航能力与大脑中“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有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位置细胞”鲜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C B、“网格细胞”干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O C、上述两种细胞鲜重中原子数量最多的元素均是H D、P和S分别是“位置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
9、如图所示为人体对H1N1流感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①~⑧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a、b代表不同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①~⑧均能识别抗原,③与抗原接触后就能活化 B、细胞②和细胞③均在免疫器官骨髓中生成和发育成熟 C、a为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D、当相同病毒再次入侵时,细胞⑤可以迅速识别抗原并产生大量抗体 -
10、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的遗传物质由两条核苷酸链构成 B、DNA和RNA都能作为生物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C、人体细胞中的核酸由4种核苷酸组成,包含4种碱基 D、大肠杆菌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
11、某植物花色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型
白花
乳白花
黄花
金黄花
基因型
AA_ _
Aa_ _
aaB_
aabb
(1)、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2)、黄花(aaBB)×金黄花,F1自交后代F2中黄花的概率为。(3)、为确定一乳白色植株的基因型,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实验思路:将该植株与金黄色植株进行实验,统计子代植株表型及比例。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若子代植株 , 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②若子代植株乳白花:金黄花=1: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③若子代植株 , 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 -
12、玉米(2N=20)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产量的增加基本上都是通过培育优良品种来实现的,下图是利用玉米的幼苗芽尖细胞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宇宙飞船搭载玉米种子实现诱变育种的生物学原理是;育种过程中需要大量处理实验材料,原因是。(2)、图中③过程的名称为 , 将幼苗2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植株B染色体数目加倍,这种育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3)、玉米植株紫色对绿色是显性。用X射线照射纯合亲本中紫色植株花粉并授于绿色植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23株中有2株为绿色。某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第一种假设:由于染色体上载有紫色基因的区段缺失导致的;第二种假设:由于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突变为绿色基因导致的。哪种假设是正确的,简要写出最简便的鉴别方法。 -
13、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中发生的某些生理和生化反应过程,如果细胞中r-蛋白含量较多,r-蛋白就与b结合,阻碍b与a结合,从而抑制①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结构a和分子b经①过程合成了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r-蛋白),①过程被称为。(2)、②过程在形成细胞中的某种结构,这一过程与细胞核中的(填结构名称)有关。(3)、神经细胞不会发生(填标号)过程。(4)、③过程需要酶,③和④过程所需的核苷酸在组成成分上的区别是。 -
14、下列是基因型为AaXHXh的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图1是该动物性腺切片中细胞分裂图;图2中的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中甲、乙、丙是一个细胞连续分裂过程的三个时期示意图,则这三个时期中不属于减数分裂的是。(2)、图1中乙细胞可对应图2中细胞类型(填图中字母)所处的时期。(3)、图1中甲细胞正常产生的子细胞基因组成为。(4)、图2中属于类型c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理由是。(5)、导致图2中d转变为c,b转变为a的原因均为。 -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小组调查时应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 B、该小组调查发病率应选择在多个患者家系中进行取样 C、该小组可通过增加调查对象减小误差 D、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
16、小黑麦具有品质佳、抗逆性强和抗病害等特点,在生产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小黑麦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普通小麦(AABBDD)和黑麦(EE)人工培育的(其中A、B、D、E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如图形成小黑麦的过程利用的育种原理主要是染色体变异 B、不育杂交种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而不育 C、将小黑麦的花粉粒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可育的四倍体 D、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 -
17、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B、能发生基因突变的生物,一定能发生基因重组 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因为基因重组 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
18、基因a、a'仅有图③所示片段的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分别表示基因重组的两种方式 B、③中的变异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 C、④中的变异一定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D、⑤中的变异一定是基因突变 -
19、人类的许多疾病与基因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B、单基因遗传病都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 C、禁止近亲结婚可杜绝遗传病患儿的降生 D、通过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
20、我国大面积栽培的水稻有粳稻(主要种植在北方)和籼稻(主要种植在南方)。研究发现,粳稻耐低温与bZIP73基因有关。粳稻的bZIP73基因通过一系列作用,增强了粳稻对低温的耐受性。与粳稻相比,籼稻的bZIP73基因中有1个脱氧核苷酸不同,从而导致两种水稻的相应蛋白质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相应蛋白质的结构出现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