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同步训练
-
1、气候变暖使某地的欧洲白头翁提早开花,而为其传粉的蜜蜂并未提前孵化,且成年蜜蜂也未开始采蜜,造成该植物主要传粉途径受阻。蜜蜂找到较近蜜源后会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蜜源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欧洲白头翁的提早开花促使其种群数量增加 B、调查欧洲白头翁的种群数量可采用标志(记)重捕法 C、蜜蜂跳圆圈舞体现了生态系统中行为信息的传递 D、蜜蜂采食花蜜过程中没有发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2、母亲节明星花卉——康乃馨属于两性花植物。将红花和白花两种康乃馨进行杂交,F1全为红花。F1自交产生F2 , F2共1085株,其中红花812株,粉花205株,白花68株。将F2粉花康乃馨进行随机交配,理论上子代开白花的概率是( )A、1/4 B、1/6 C、1/9 D、1/16
-
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肌肉注射与静脉注射时,药物从进入人体到发挥作用所经过的途径不同 B、淋巴细胞只存在于淋巴液中 C、血浆渗透压降低可使红细胞失水皱缩 D、内环境维持稳态与组织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无关
-
4、如图所示,将由2种不同的抗原分别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分子,在体外解偶联后重新偶联可制备双特异性抗体,简称双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双抗可同时与2种抗原结合,因此不具有特异性 B、筛选双抗时只需要使用制备单抗时所用的其中1种抗原 C、同时注射2种抗原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产双抗的浆细胞 D、将分泌两种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融合,可能得到分泌双抗的融合细胞 -
5、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需要水解胚乳中储存的淀粉产生单糖,运输到胚芽等部位满足其发育的需要,因此,α-淀粉酶的合成是种子能萌发的关键。转录因子M是α-淀粉酶基因开启转录所必需的,而DELLA蛋白抑制了M基因的表达,导致种子萌发受抑制。赤霉素能够促进小麦种子萌发,作用机制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是转录过程,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 B、过程②表示核糖体与mRNA上的启动子结合后,合成转录因子M C、赤霉素与其受体G结合后,引起G空间结构改变,形成赤霉素-受体复合体 D、赤霉素-受体复合体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激活DELLA蛋白,促进M基因的表达 -
6、在蓝莓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外植体切口处细胞被破坏,表面颜色由绿色逐渐变为褐色,该现象称为褐变。褐变过程能产生丰富的酚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等作用,有利于植物抵御逆境的侵害。但褐变的发生会使植物表面颜色发生变化,降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褐变过程产生的酚类化合物属于次生代谢物,是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B、褐变是植物受到干旱、病虫害或遭受机械损伤等外界压力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C、外植体褐变持续时间过长,不会对蓝莓组织培养产生影响 D、宜选用蓝莓成熟叶片为材料制备外植体,并适当降低继代培养的频率以减少褐变
-
7、不同发育阶段的人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不同。在某阶段,γ珠蛋白基因表达关闭而β珠蛋白基因表达开启,此过程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发挥了关键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MT能降低γ珠蛋白基因甲基化反应的活化能 B、若出生后仍未合成β珠蛋白,可能是DNMT基因发生了突变 C、该现象发生在转录之后,属于转录后水平调控 D、γ珠蛋白基因关闭表达属于表观遗传现象 -
8、青霉菌处在葡萄糖浓度不足的环境中时,会通过分泌青霉素杀死细菌,以保证自身生存所需的能量供应。目前已实现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关于该生产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离心,取菌体并破碎处理,从中提取青霉素 B、青霉素具有杀菌作用,因此发酵罐不需严格灭菌 C、接种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所用菌种大多是单一菌种 D、青霉素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葡萄糖浓度
-
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高等生物细胞器的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细胞质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由蛋白质和RNA在核仁组装而成。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存在环状DNA和自身核糖体,该类核糖体与细菌的核糖体相似,而与细胞质核糖体差别较大。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有的由核基因编码,有的由自身基因编码。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可经分裂增殖。植物分生组织中的前质体在光下可转变为叶绿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细胞分裂初期崩解,并以小膜泡形式被分配到子细胞中,细胞分裂完成后重新组装。
(1)、氯霉素通过抑制细菌核糖体功能而发挥作用,大量使用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原因是氯霉素可能抑制人体某细胞器功能,该细胞器最可能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质核糖体 D、中心体(2)、在玉米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细胞不断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分裂前期能观察到两个中心体 B、细胞分裂中期可以观察到完整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叶绿体的发育只受叶绿体中遗传物质控制 D、幼苗中的叶绿体可由前质体在光下转化而来(3)、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 B、每条脱氧核苷酸链的3’端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了DNA基本骨架 D、环状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同时连接2个磷酸基团 -
10、研究发现,超过10%的昆虫物种被共生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感染,这些微生物通常被限制在宿主的特殊细胞中,这些特殊细胞称为细菌细胞。共生微生物可通过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来促进昆虫的健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昆虫为共生微生物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 B、共生微生物与昆虫属于寄生关系 C、细菌细胞内可能涉及两种或更多的微生物 D、昆虫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
11、2024年1月24日国际“生物解救”项目研究人员在德国柏林宣布,他们成功地将实验室培育的南方白犀牛胚胎移植到代孕母亲的体内,获得了世界上首例体外受精犀牛生物。该实验的成功让人们相信世界上仅剩两头的北方白犀牛也一样能够通过体外受精诞生新的生命。南方白犀牛的体外受精实验过程不涉及的操作是( )A、细胞核移植 B、超数排卵 C、精子获能处理 D、胚胎培养
-
12、近年来,位于浙江省龙游县南部山区的六春湖通过加强公益林建设,推进生态价值多元化转化,让群众搭上“生态致富快车”,真切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六春湖生物多样性下降 B、竹林资源丰富,其碳汇作用有助于早日实现“碳中和” C、种植万亩杜鹃“花海”,增强了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应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发林下经济、旅游观光、森林康养等生态产品
-
13、某种代谢型示踪剂可用于PET-CT影像学检查,由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改造而来,可评价已确诊或高度怀疑恶性肿瘤患者的异常代谢情况。由此推测,这种示踪剂可能是一种改造过的( )A、葡萄糖 B、磷脂 C、氨基酸 D、核苷酸
-
14、胃酸由胃壁细胞分泌,已知胃液中H+浓度大约为150mmol/L,远高于胃壁细胞中H+浓度,由此推测胃壁细胞分泌H+的方式是( )A、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吐
-
15、2022年4月,此前因违法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婴儿而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的贺建奎刑满释放,再次引起人们对生物技术的伦理和监管的讨论。我国政府在生物技术的安全与伦理问题上的立场不包括( )A、反对生殖性克隆,支持治疗性克隆 B、允许发展、生产、储存生物武器,但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C、干细胞的研究须在相关规定下进行,并尊重国际公认的生命伦理准则 D、维护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标识制度
-
16、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一种可降解的生物大分子,常用来制备环保塑料包装袋,研究人员通过构建受温度控制的大肠杆菌表达体系来生产PHA。为实现通过温度控制工程菌合成所需的蛋白质,科研人员利用下图方案,构建了相关的基因表达载体,然后将其导入大肠杆菌,获得相应的工程菌。
(1)、图1所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RFP基因和GFP基因属于;启动子M和启动子R的类型虽然不同,但是二者都能与结合,启动基因的转录。(2)、大肠杆菌在30℃和37℃均可生长和繁殖,据图1分析,当培养温度为30℃时,C基因编码的C蛋白形成二聚体 , 因而大肠杆菌表达荧光蛋白。(3)、PHA的合成过程中,可由单体分子3HB和4HB随机聚合形成随机共聚物;也可以先合成3HB聚合体,再合成4HB聚合体,最后形成分段共聚物(如图2所示),其中分段共聚物形式的pHA品质更佳。请完善以下表格,通过改造上述方案以实现应用工程菌大规模生产优质PHA(不考虑各种酶在不同温度下的活性差异)。操作
目的
对上述方案表达载体的改造为:① , 并加入持续表达启动子连接的②基因。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获得工程菌。
获得可以合成PHA的工程菌。
以③为原料配置培养基,灭菌后加入上述工程菌。
配制培养基、接种。
控制发酵条件:30℃发酵12小时,随后切换至37℃发酵36小时。
发酵48小时,获得3HB
比例为④的分段共聚物。
-
17、为防止食草动物啃食,非洲稀树草原上生活的哨刺金合欢树除了长满锐利的长刺外,还长着一种特殊的刺(图1),刺的下面膨大中空,能给蚂蚁提供巢穴。同时树叶基部有蜜腺,当受到食草动物攻击时会分泌蜜汁吸引蚂蚁巡逻,蚂蚁的叮咬可以逼退食草动物。(1)、哨刺金合欢树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 食草动物促进了稀树草原生态系统的。该生态系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是因其具有一定的能力。(2)、稀树草原上常见的三种蚂蚁Cm、Cn和Tp争相占领哨刺金合欢树,通常一棵树上只存在一种蚂蚁。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高度的金合欢树被三种蚂蚁占领的比例(图2),据图可知三种蚂蚁中的竞争能力最强,约占据了一半的哨刺金合欢树。
(3)、进一步的研究发现Cn和Tp具有不同的生存策略。下表统计了被三种不同蚂蚁占据的哨刺金合欢树的相关特征。蚂蚁种类
Cm
Cn
Tp
蜜腺啃食率
33%
48%
90%
芽啃食率
0
97%
0
顶端优势指数
40%
30%
43%
①据表推测,Tp通过 , 使这棵合欢树失去对其它蚂蚁的吸引力:而Cn则通过啃食芽对哨刺金合欢树进行“剪枝”,去除金合欢树的 , 减少与其他树的联系,避免邻近树上蚂蚁的“入侵”。
②基于此研究得出“侵占蚂蚁的种类”与“哨刺金合欢树高度”的因果关系是。
(4)、有研究表明,当蜜汁减少时,Cm会饲养一种能分泌蜜汁的蚧壳虫“解馋”,这种蚧壳虫不仅对植物生长不利同时还传播疾病。生物学家曾用栅栏围起哨刺金合欢树以避免食草动物的采食,十年后发现这些受保护的哨刺金合欢树日渐枯萎、死亡。推测围栏造成哨刺金合欢树死亡的原因,并阐述该结果对你的启示。 -
18、为研究番茄体内油菜素内酯(BR)和脱落酸(ABA)应对低温胁迫的机制,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1)、油菜素内酯和脱落酸是植物体产生的,对生命活动起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用适量的BR和ABA分别处理番茄植株,检测叶片电导率(与植物细胞膜受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1。

①图1结果表明。
②已知N酶是催化ABA合成的关键酶。研究表明BR可能通过促进N基因表达,进而促进ABA合成。图2中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是,经低温处理后。
(3)、研究发现,BR处理后的番茄植株中BIN蛋白和BZR蛋白含量均有一定改变。BZR是一种转录因子,去磷酸化状态能与相关基因的启动子结合。为研究BIN和BZR的关系,科学家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表明BIN能BZR磷酸化,从而BZR的功能。
(4)、依据上述所有研究结果,完善BR与ABA应对低温胁迫的机制,请在括号中选填“+”、“-”(+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
19、睡眠状态提前综合征(FASPS)是一种罕见的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与绝大多数人的睡眠清醒节律不同,表现为早睡(下午4~5点)早起(凌晨1~2点)。研究人员对该病进行了系列研究。
(1)、对患有FASPS的某家族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研究人员认为该病最可能为显性遗传病,你认为理由是。某调查小组欲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需注意(答出2点)。(2)、正常基因(a)的表达产物为dbt(一种酶),与dbt相比,致病基因(A)表达产物的第44位氨基酸由苏氨酸(密码子为ACU、ACC、ACA、ACG)变为异 亮 氨酸(密码子为AUU、AUC、AUA),导致dbt的活性下降。基因a突变为A时碱基对的变化为 , dbt活性下降的直接原因是。(3)、GAL4/UAS系统可实现基因在果蝇特定类型的组织或细胞中表达,该系统由GAL4纯合果蝇品系和“UAS-待表达基因”纯合果蝇品系组成,可用于睡眠清醒节律的研究。GAL4基因由转GAL4果蝇品系携带,编码转录激活因子。UAS是上游激活序列,其下游连接待表达的基因,“UAS-待表达基因”由另一果蝇品系携带。GAL4的表达产物可激活UAS进而表达其下游基因,GAL4/UAS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2。①构建GAL4纯合果蝇品系时,在一雌果蝇和一雄果蝇的常染色体上分别导入一个GAL4基因,该雌、雄果蝇交配后,子代果蝇中有(比例)符合要求。为不影响其它细胞的生理功能,GAL4基因应在果蝇的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②研究人员构建了GAL4、UAS-A、UAS-a三个果蝇品系并进行实验,通过检测果蝇的睡眠清醒节律是否发生变化,证明了A基因是引起睡眠清醒节律失调的基因。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A基因引起睡眠清醒节律失调,是FASPS的致病基因。
-
20、肿瘤细胞表面有大量PD-L1蛋白可与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实现免疫逃逸。研究者对PD-L1抗体无响应的肿瘤免疫逃逸新策略进行探究。(1)、肿瘤组织中的树突状细胞(DC)可肿瘤细胞释放至胞外的凋亡小体(含有肿瘤抗原),随后将凋亡小体降解并呈递肿瘤抗原至细胞毒性T细胞使之活化,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肿瘤细胞。(2)、研究发现在DC中S蛋白可从高尔基体运至溶酶体发挥作用。
①研究者将野生型小鼠(WT)和S基因敲除鼠(SKO)来源的DC培养在含有M肿瘤凋亡小体的培养液中,一定时间后更换为不含M肿瘤凋亡小体的培养液培养,检测DC胞内凋亡小体数目,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S蛋白的作用是。

②进一步检测发现SKO来源的DC表面的M肿瘤抗原复合物量显著 , 证实S蛋白促进DC抗原呈递过程。
(3)、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含量升高,TGF-β作为信息可提高细胞中糖基化酶活性。研究者进一步发现肿瘤通过TGF-β使肿瘤组织中的DC胞内S蛋白糖基化水平提高从而使其活性下降,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从选项中选择)以验证上述机制。对照组:WT鼠注射一定量M肿瘤细胞构建肿瘤小鼠。
实验组:鼠注射与对照组等量M肿瘤细胞构建肿瘤小鼠。
检测指标:。
a.TGF-β受体特异性敲除鼠
b.DC的TGF-β受体特异性敲除鼠
c.DC中S蛋白糖基化水平
d.DC表面M肿瘤抗原复合物量
(4)、研究者制备靶向DC的S蛋白并将其与PD-L1抗体联合使用,可有效抑制对PD-L抗体无响应的肿瘤免疫逃逸,综合上述研究,结合细胞免疫过程,解释联合使用可抑制肿瘤免疫逃逸的原因是:联合使用时, , 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能力增强,进而提升清除肿瘤细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