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同步训练
-
1、中外科学家经多年合作研究,发现circDNMT1(一种RNA分子)通过与抑癌基因p53表达的蛋白结合诱发乳腺癌,为解决乳腺癌这一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53基因突变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B、p53蛋白能够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C、circDNMT1高表达会使乳腺癌细胞增殖变慢 D、circDNMT1的基因编辑可用于乳腺癌的基础研究
-
2、雄性不育植株可简化育种流程,是杂交育种的重要材料。研究发现利用油菜纯合的雄性不育植株甲做母本与野生型杂交,后代均可育,但总会出现部分白化幼苗长到成体死亡。为研究相关机制,提高育种效率,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1)、植株甲中存在雄性不育基因A',导致雄蕊不能发育。实验发现甲与油菜品系丙杂交,后代均可育,且不出现白化现象。科研人员将甲与野生型杂交所得存活的F1与甲、丙杂交得到的F1杂交,发现子代中雄性可育幼苗占比为 , 进而推测丙产生了新的显性突变基因(记作B),使雄性不育基因A'导致的不育性状得以恢复,且两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2)、为研究A'、B基因与白化性状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①从油菜中分离A'、B基因,将A'基因导入拟南芥(拟南芥不含与A'、B同源的基因),筛选得到至少插入一个外源基因的转基因植株TA群体。将B基因转入拟南芥,经筛选获得纯合子TB.设计杂交实验,检测存活F1的基因组成,杂交组合及结果如下表。
组号
杂交组合
存活的F1
成体总数
含A'成体数
不含A'成体数
一
♀TA群体×♂野生型
630
95
535
二
♀TA群体×♂TB
607
415
192
据实验结果推测,A'基因引起部分子代死亡,B基因可抑制A'基因的作用,依据是。二组F1中含有A'的植株比例超过1/2的原因。
②植物中核蛋白N与叶绿体发育有关。新的研究发现,基因A'的表达产物可与核蛋白N形成复合体。科研人员推测,基因B通过抑制A'基因的表达而解除A'对N的影响。为证明该推测,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
操作
观察指标
野生型拟南芥
导入A'基因
叶绿体发育情况
I
II
Ⅲ
IV
a、导入A'基因 b、导入B基因 c、导入A'、B基因d、野生型拟南芥 e、N缺失突变拟南芥
I~IV应依次填写(填写选项前字母)
(3)、现有两个具有某优良性状的品系1和2.科研人员利用甲和丙进行杂交实验,获得兼具品系1、2优良性状的杂种株,同时避免后代白化。请完善下列育种流程。步骤一:。
步骤二:品系2×丙→所得子代经PCR鉴定,选择有B基因的F1×品系2→…→获得B基因纯合兼具品系2遗传背景的植株。
步骤三:。
-
3、如图所示,甲图中有目镜、物镜,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则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
4、苏云金杆菌是杀灭玉米螟的重要生物,灭蚊球孢菌具有杀灭蚊子的效能,某人将这两种菌的原生质体融合获得既能杀蚊又能杀螟的新菌株,过程见下图。微生物原生质体的获得等过程和植物的类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试管中加入PEG的目的是诱导A、B原生质体融合及细胞壁再生 B、图中过程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相比,去壁方法、诱导融合的方法、所依据的原理均完全相同 C、离心洗涤后向培养液中加入的酶可能是溶菌酶,目的是溶解细菌的细胞壁以获得原生质体 D、图中的甲实验和乙实验是指灭蚊实验和杀灭玉米螟实验,获得的融合株染色体数目加倍 -
5、假如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O2N)羧基端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O2N2)两侧的肽键。某四十九肽分别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多肽中至少含3个苯丙氨酸、1个赖氨酸 B、位于四十九肽的16、30、48位的是苯丙氨酸 C、适宜条件下酶1和酶2同时作用于此多肽,可形成4条短肽和1个氨基酸 D、短肽D、E的氧原子数之和与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相同,氮原子数减少2个 -
6、长期压力过大、紧张、焦虑等刺激会导致黑色素细胞和毛囊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引起白发、脱发。其中毛发再生取决于毛囊细胞干细胞的活性,成纤维细胞分泌的Cas6蛋白有利于毛囊细胞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正常生长的毛发保持黑色需要黑色素细胞不断合成黑色素。下图表示人在长期压力过大、紧张、焦虑等条件下的部分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
”表示促进作用。(1)、图中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涉及到激素调节的、两种调节机制。(2)、长期过度紧张、焦虑等易导致白发。据图推测,去甲肾上腺素在图中①、②过程中分别作为、(填信息分子)参与调节,其对黑色素细胞干细胞的激活与分化起(填“促进”或“抑制”)作用。(3)、科学研究表明,人长期精神忧郁会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抗体数量下降,免疫机能降低。据图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是。(4)、根据以上研究,提出一个在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情况下,预防脱发的可行性方案。 -
7、人体棕色脂肪细胞(BAT)和骨骼肌细胞(SMC)都含有大量线粒体,BAT线粒体内膜上有一种特殊的通道蛋白UCP,可与ATP合成酶竞争性的将膜间隙高浓度的H+回收到线粒体基质,同时将脂肪分解释放的能量几乎全部转化为热能(如图所示),其活性受ATP/ADP的比值变化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AT和SMC都富含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B、膜间隙高浓度的H+全部来自有机物的分解 C、UCP蛋白的活性越高,ATP/ADP的比值越大 D、寒冷条件下,UCP蛋白对H+的通透性大于ATP合成酶 -
8、体外受精技术是提高动物繁殖能力的有效措施,该技术还可为胚胎移植提供可用的胚胎。下列关于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精子的刺激下,卵子完成减数分裂II,排出第二极体后形成雌原核 B、精子入卵后细胞膜会迅速发生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进入卵细胞 C、对奶牛胚胎进行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原肠胚进行均等分割 D、“设计试管婴儿”利用了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和遗传学诊断技术
-
9、肺炎链球菌S型与R型菌株,都对青霉素敏感。在多代培养的S型菌中分离出一种抗青霉素的S型(记为PenrS型)。现用PenrS型细菌和R 型细菌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关于各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合理的是( )
A、组1中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均可康复 B、组2中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仍有两种菌落继续生长 C、组3 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可出现 PenrS 型菌落 D、组4 培养基不会出现R型菌落和S型菌落 -
10、如图所示为人体肺泡结构,Ⅰ型细胞的特殊扁平形态的构建与细胞骨架有关;Ⅱ型细胞主要负责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含有部分脂质和蛋白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避免肺泡坍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骨架由纤维素组成,细胞骨架被破坏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B、DNA分子也存在骨架,DNA的基本骨架是由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所构成的 C、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能为细胞内的相关酶提供附着位点 D、Ⅱ型细胞膜上的膜蛋白都具有结合信号分子和运输功能 -
11、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常表现出肌肉震颤等过度兴奋症状。PD患者大脑与脊髓调节关系如甲图所示,PD患者服用治疗药物A后脊髓调节的效果如乙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PD患者出现震颤等症状可能与乙酰胆碱相对过多有关 B、L2神经元释放的多巴胺对脊髓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C、提高脊髓运动神经元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有助于缓解PD症状 D、药物A通过降低乙酰胆碱含量、提高多巴胺含量来缓解PD症状 -
12、肺炎支原体是引起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阿奇霉素是首选的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药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B、肺炎支原体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C、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D、溶菌酶与阿奇霉素混合使用,可以增强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的效果
-
13、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上述目标,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A、发展清洁能源 B、焚烧生活垃圾 C、倡导公共交通出行 D、开展植树造林
-
14、为了发展生态农业,某地农民分别建立了庭院生态系统和以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为基础设计的稻鱼共生系统,其中图为庭院生态系统结构图。表为稻鱼共生系统和水稻单作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表中单位:kgCO2·eq/h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产方式
化肥
农药
饲料
合计
氮肥
复合肥
小麦
玉米
水稻单作
459.0
1578.5
51.5
0
0
2089
稻鱼共生
278.2
1116.2
43.2
222.6
265.5
1925.7
A、相比稻鱼共生系统,水稻单作系统是没有消费者的,所以自我调节能力差 B、稻鱼共生系统增强了土壤肥力,其设计体现了循环、协调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C、流入该庭院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
15、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如图所示的调节机制,甲~丙表示内分泌腺,a~c表示相关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分别表示下丘脑、垂体和性腺 B、研究激素c的功能,可切除丙再注射或饲喂激素c C、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激素c作用的靶器官只有甲和乙 D、长期服用雄激素类药物可导致雄性动物的器官丙萎缩,分泌功能下降 -
16、骆驼蓬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能防风固沙。骆驼蓬合成的多种生物碱具有抗肿瘤作用。科研人员利用骆驼蓬下胚轴进行育苗和生物碱提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胚轴切段需用酒精和次氯酸钠进行灭菌处理 B、过程①和过程②分别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C、由无毒下胚轴经组织培养获得的骆驼蓬无毒幼苗可抵抗病毒的侵染 D、骆驼蓬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17、下图表示三种病毒合成自身蛋白质和核酸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8为逆转录过程,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B、3、10是DNA分子复制过程,2、5、9是翻译过程 C、4、5过程中的原料和场所都来自宿主细胞 D、三种病毒中,不易发生基因突变的是甲 -
18、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为反应提供能量 B、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D、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
19、中国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大国,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在培育水稻优良品种的过程中,发现某野生型水稻叶片绿色由基因C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突变型1叶片为黄色,由基因C突变为C1所致,基因C1纯合幼苗期致死。突变型1连续自交3代,F3成年植株中黄色叶植株占。(2)、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C1转录产物编码序列第727位碱基改变,由5'-GAGAG-3'变为5'-GACAG-3',导致第位氨基酸突变为 , 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解释突变体叶片变黄的机理。(部分密码子及对应氨基酸:GAG谷氨酸;AGA精氨酸;GAC天冬氨酸;ACA苏氨酸;CAG谷氨酰胺)(3)、由C突变为C1产生了一个限制酶酶切位点。从突变型1叶片细胞中获取控制叶片颜色的基因片段,用限制酶处理后进行电泳(电泳条带表示特定长度的DNA片段),其结果为图中(填“I”“Ⅱ”或“Ⅲ”)。
(4)、突变型2叶片为黄色,由基因C的另一突变基因C2所致。用突变型2与突变型1杂交,子代中黄色叶植株与绿色叶植株各占50%。能否确定C2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填“能”或“否”),用文字说明理由。 -
20、果蝇是遗传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图甲表示果蝇性染色体,其中II片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III、I 片段分别为X、Y染色体的非同源部分。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A、a的控制。某研究小组欲研究果蝇刚毛和截毛的遗传方式,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可排除A、a基因位于 的可能。A、I片段 B、II片段 C、III片段 D、常染色体片段(2)、为了确定A、a基因的位置,研究小组制定了两套方案:方案一:统计图乙所示的F2中刚毛果蝇和截毛果蝇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如果截毛性状只出现在果蝇中,则可判断基因位于片段。
方案二:设计新的杂交实验进一步证明方案一的结论
将图乙所示的F2中截毛雌果蝇与(填 “P”、“F1” 或“F2”)中一只雄果蝇杂交,统计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如果后代 , 则可得出与方案一相同的结论。
(3)、除上述两套方案外,还可以选择基因型的雄果蝇与图乙所示的F2中截毛雌果蝇杂交也能确定A、a基因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