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同步训练
-
1、某研究小组用苔藓为实验材料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的运动方向如图箭头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直接用苔藓叶片做成装片观察 B、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不同细胞中叶绿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C、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顺时针流动 D、用菠菜叶进行实验,应撕取上表皮制作装片 -
2、下列关于“观察菠菜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形态和分布”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细胞始终保持活性,可以看到移动的叶绿体 B、使用高倍显微镜可以看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C、制片时装片要保持有水状态 D、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
3、如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都不具有的结构是a B、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场所是c C、细胞在清水中不会涨破,是因为有结构i D、图的下半部分可用来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
4、列关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结构中均可以发生A—U配对现象 B、a、b、d上进行的生理活动都需要c提供能量 C、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需要b、c的参与 D、a、c、d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
5、关于真核细胞叶绿体的起源,科学家依据证据提出了一种解释:约十几亿年前,有一种原始真核生物吞噬了原始的蓝细菌,有些未被消化的蓝细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演变过程如下图。
(1)、按照这一推测,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的来源分别是什么?。
(2)、进一步推测,线粒体的形成过程是什么?。
-
6、溶酶体内的水解酶不分解溶酶体膜的可能原因是
①;
②。
-
7、根据细胞器的大小和结构,将细胞匀浆放入离心管中,逐渐提高离心速率,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沉降的先后顺序是:。
-
8、植物细胞中的液泡是一种细胞器,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
-
9、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核酸的种类相同。
-
10、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
11、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骨架。
-
12、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保护自身不被酶水解。
-
13、线粒体膜上存在运输葡萄糖的蛋白质。
-
14、矿质元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有的元素可以在植物体内转移被再次利用,而有的元素则不可以。植物生长过程中缺镁和缺铁都会导致叶片发黄,为研究缺镁和缺铁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差异,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取3株生长健壮、发育状况一致的大豆植株,随机均等分成甲、乙、丙三组,且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容器进行培养。甲组盛有含除镁以外的各种必需元素的营养液,乙组盛有含除铁以外的各种必需元素的营养液,丙组盛有含各种必需元素的营养液,将三组植株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并对溶液通气。一段时间后甲组的大豆植株底部叶片先开始发黄,乙组的大豆植株顶部叶片先开始发黄,而丙组未出现叶片发黄现象。(1)、缺镁和缺铁都会导致叶片发黄是因为缺镁和缺铁都会影响的合成。该实验设计存在一处明显问题,指出并纠正:。(2)、若停止对溶液通气,则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烂根现象,分析其原因:。(3)、植株底部叶片是生长代谢较弱的成熟或衰老的叶片,需要铁、镁等必需元素的量较少,而顶部叶片是生长代谢旺盛的幼叶,需要镁、铁等必需元素的量较多。据此分析甲组植株底部叶片先开始发黄,而乙组植株顶部叶片先开始发黄的原因:。
-
15、细胞中的化合物对维持细胞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多糖都能作为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B、土壤中的各种无机盐溶于水后,随水分同步被细胞吸收利用 C、核酸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碱基之间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 D、无机盐既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也能参与细胞内化合物的形成
-
16、为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制备了某苹果的两种提取液:①浅红色浑浊的匀浆;②浅黄色澄清的匀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提取液②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②中含有还原糖 B、与提取液②相比,①更适合用于检测苹果中的还原糖 C、提取液中含有淀粉、少量的麦芽糖和蔗糖等还原糖 D、检测还原糖时,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B液
-
17、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检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还原糖、DNA的检测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二苯胺试剂 B、检测还原糖、蛋白质和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二苯胺试剂和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都呈无色 D、脂肪、蛋白质检测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
-
18、糖类和脂质都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但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血管堵塞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淀粉、糖原的葡萄糖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排列方式相同 B、磷脂、胆固醇和脂肪都是人体细胞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C、维生素D属于脂质,限制维生素D的摄入可预防血管堵塞 D、适当多运动和增大食物中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的比例可达到减肥效果
-
19、每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珍惜盘中餐,粒粒助健康”。中学主要以大米、小麦、玉米等作为主食,这些主食中含有较多的淀粉、纤维素和葡萄糖等糖类物质。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米、小麦和玉米中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形式存在 B、玉米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被称为人体的第七大营养素 C、淀粉和纤维素的功能不同主要与组成它们的单体种类有关 D、摄入的淀粉可在人体内发生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的转化
-
20、根据下表相关信息判断,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会出现差异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物质
各元素比例
氧化分解时
C
O
耗氧量
释放能量
产生的水
脂肪
75%
13%
较多
较多
X
糖类
44%
50%
较少
较少
Y
A、脂肪和糖类中的H的比例分别是12%和6% B、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C、糖类中O的比例高,因此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为X<Y D、脂肪中C、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的能量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