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关于三种单细胞生物支原体、蓝细菌和眼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者的遗传物质类型不同 B、蓝细菌和眼虫都具有叶绿体,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C、眼虫与植物和动物都有相似之处是证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证据 D、支原体依靠细胞壁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 2、东黑冠长臂猿是一种极度濒危的灵长类动物,部分分布于广西靖西市的林区,其数量恢复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下列措施对恢复东黑冠长臂猿数量最有效的是(       )
    A、分析种间关系,猎捕东黑冠长臂猿的竞争者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东黑冠长臂猿的栖息地 C、通过监测技术,加强对东黑冠长臂猿数量的监测 D、分析东黑冠长臂猿的采食偏好,并投喂适宜的食物
  • 3、恐龙已经在地球上灭绝6600多万年了,但我们仍可推测,在组成恐龙的各种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四种是(       )
    A、C、O、Ca、K B、C、O、H、N C、O、C、N、P D、C、H、O、P
  • 4、正常人空腹的时候血糖浓度为3.9~6.1mmol·L-1 , 血糖浓度的稳定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某健康人的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已知此人在13时前仅进食了早餐。回答下列问题:

    (1)、进食早餐后,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后的去路是
    (2)、随着血糖浓度的下降,在B点对应的时刻,胰岛细胞分泌的(填激素名称)增加,在该激素的作用下,的分解加快以补充血糖。在C点对应的时刻,为维持血糖水平,人体细胞内的脂肪开始分解。
    (3)、在饥饿条件下,一段时间内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酮体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从而影响内环境稳定。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进食时,需要注射葡萄糖溶液。结合图示信息分析,注射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

  • 5、虾原肌球蛋白是虾类中主要的过敏原之一,能诱发易感人群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属于细胞免疫的范畴 B、虾原肌球蛋白首次进入人体即可引发过敏反应 C、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传染性 D、虾原肌球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有记忆性
  • 6、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及其分泌的分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采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B、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加 C、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可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D、若甲状腺细胞受损,则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增多
  • 7、肠促胰岛素GLP-1是在人进食后由小肠中的L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研究发现人脑存在不同脑区NTS、DMH、DMV,其中NTS内的神经元也能产生GLP-1,DMH中存在葡萄糖敏感的神经元GLP-1R,其与GLP-1结合后被激活,最终通过副交感神经将信号传递至胰腺,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水平降低(如图a)。若机体中胰岛素含量过多,则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可知GLP-1R神经元存在GLR-1和受体(填受体名称),脑内GLP-1调节血糖代谢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
    (2)、为研究脑内GLP-1诱导的胰岛素释放是否依赖血糖水平,科研人员给生理状态相同的两组小鼠分别注射5mL的缓冲液PBS(不含葡萄糖)和等体积2g/kg葡萄糖溶液,用GLP-1R激动剂Exn4处理DMH30min后观察血糖变化情况,结果如图b。实验结果说明。基于该发现,人们认为开发GLP-1类似物作为降糖药更优于传统降糖药(胰岛素类似物),其优点是
    (3)、研究表明肠GLP-1通过激素调节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某兴趣小组为探究肠GLP-1和脑内GLP-1对胰腺作用效果是否相同,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1:将血糖代谢正常小鼠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步骤2:分别向甲组鼠胰腺血管和乙组鼠脑内DMH注射等量GLP-1,30min后测量各组血液中胰岛素浓度;

    步骤3:比较两组胰岛素浓度,若相等则作用效果相同,反之则不同。

    上述实验操作不足以验证结论,需要完善的操作有:(请写出2点)。(说明:其他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手术操作不影响小鼠的生理指标)

  • 8、甜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苗期易受盐胁迫影响而减产。为研究甜菜碱(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用GB表示)对甜瓜苗期盐胁迫的缓解作用,将甜瓜幼苗用不同浓度GB预处理3d,再用低浓度NaCl(75mmol/L)胁迫处理7d后,其相关生理指标相对值见下表。

    处理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胞间CO2浓度

    可溶性糖含量

    脯氨酸含量

    营养液

    0.9

    0.9

    0.9

    0

    0

    0.1

    0

    0

    0.4

    0.7

    营养液+5mmol/L GB+75mmol/L NaCl

    1.0

    0.7

    1.0

    1.0

    1.0

    营养液+10mmol/L GB+75mmol/L NaCl

    0.5

    0.5

    0.8

    0.9

    0.9

    营养液+20mmol/L GB+75mmol/L NaCl

    0.1

    0.2

    0.7

    0.8

    0.8

    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的盐浓度较高时,会使甜瓜细胞 , 进而出现“烧苗”;还会通过离子改变各种酶的 , 使酶活性降低。
    (2)、表中处理“?”,具体为。据表分析:①一定浓度甜菜碱预处理能缓解低浓度NaCl胁迫,其中mmol/L的甜菜碱根施预处理缓解效果最佳;②此时甜瓜会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 以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3)、施用外源甜菜碱的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请你列举其中两个影响因素:
    (4)、研究人员继续实验获得GB的最适施用浓度后,仍有人提出,以上实验设计不足以证明GB对甜瓜苗期盐胁迫一定有缓解作用。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请你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吸烟是肺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研究表明,吸烟会改变相关基因表达调控。AhR是一种转录因子,当与烟草中的有毒物质多环芳烃(PAH)结合后被激活,引发后续相关基因表达,对生物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调控机制如图a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CYP1A1基因在表达过程中,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氨基酸通过运送到合成蛋白质的“生产线”。
    (2)、当AhR被激活后与ARNT形成复合体,通过促进相关基因表达合成 , 将有毒物质代谢成中间体BPDE,进而去毒化并转移出细胞。
    (3)、AhRR蛋白可与AhR竞争性结合ARNT,研究发现,吸烟会改变AhRR基因的甲基化水平(见图b),AhRR基因的碱基序列通常(填“会”或“不会”)因此发生改变。长期吸烟的人患肺癌的概率较高,其致病机理是 , 抑制AhR发挥调控功能,进而抑制对外来毒物的氧化代谢,导致肺癌。
    (4)、根据以上信息,若机体吸入过多PAH,请提出相应的解毒思路:
  • 10、科学家测定黄化玉米幼苗提取液用红光(简称为R)和远红光(简称为IR)交替处理后在自然光下的吸收光谱(图)。随后提取其中的吸光物质并将其命名为光敏色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照可作为信号调节黄化玉米幼苗的生命活动 B、光敏色素可能存在两种可相互转化的结构形式 C、IR处理可能使幼苗减少吸收红光,增加吸收远红光 D、光照交替处理可能影响幼苗细胞内特定基因的表达
  • 11、对大鼠肝组织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后检测肝组织匀浆中几种酸性水解酶的活性见图,推测这些水解酶位于一种具膜小泡内。已知酶活性与溶液中能接触到反应物的酶量成正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具膜小泡可能是溶酶体 B、肝组织置于低渗溶液中不利于酶溢出 C、搅拌会使具膜小泡破裂释放水解酶 D、小泡内渗透压接近0.25mol/L蔗糖渗透压
  • 12、生食海鲜易引发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为开发天然抑菌剂,研究者先制备海鲜样液,在某培养基中划线接种得到该菌(图中蓝绿色菌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鲜样液需多次稀释后才能划线接种 B、划线接种时接种环使用前须进行消毒 C、只有第一次划线前需要蘸取海鲜样液 D、结果显示单菌落太多不能达到纯培养目的
  • 13、一般情况下,人体在低温、缺氧环境中,可以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回答下列问题:
    (1)、寒风刺激会被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转化为神经信号,并通过传入神经到达位于的体温调节中枢。
    (2)、冷刺激信号到达体温调节中枢后,中枢会发出信号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热量散失。支配血管的传出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还支配内脏和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受支配。
    (3)、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缺氧耐受性是在指在缺乏氧气的环境下,生物体能维持其生命力的能力。科学家拟研究不同环境温度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尝试探索如何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实验设计如下:

    ①将30只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成年小鼠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10只),分别放入甲、乙、丙玻璃瓶内,密封。应对培养小鼠的空气做特殊处理,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瓶内空气处于状态。

    ②将上述三个玻璃瓶分别放入盛有24℃(甲)、0℃(乙)和40℃(丙)的水中保温,观察记录三组小鼠在不同温度的玻璃瓶密封培养的存活时间和耗氧率,各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和耗氧率的平均值如下表所示。

    组别

    存活时间/min

    耗氧率/(mL·g-1·min-1

    43.33

    0.030

    100.27

    0.019

    24.73

    0.033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低温麻醉是指麻醉时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将患者体温降至预定范围内。做心脏外科手术时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阻断血流,暂停血液循环。请运用上述结论解释给患者做心脏外科手术时,实施低温麻醉的原因:
  • 14、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
    A、唇裂 B、流行性感冒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特纳综合征
  • 15、群落中的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请判 断下列有关下图所示的三种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 a 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 B、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一方有利 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彼此有利 D、在同一个牧场的牛和羊的关系可用图③表示,曲线 a 代表占优势者
  • 16、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表现出衰老的特征,比如出现白头发和老年斑,皮肤松弛、皱纹增加等,下列关于衰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B、毛囊中黑色素细胞衰老,缺乏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因此老人出现白头发 C、自由基学说指出自由基攻击磷脂分子时,产物也是自由基,会引发雪崩式反应 D、细胞衰老是人体内发生的正常生命现象,正常的细胞衰老有利于机体自我更新
  • 17、如图,①表示肠腔内待消化的物质,②表示①经水解酶催化分解后形成的物质,物质②进入毛细血管甲,再经血液运输至毛细血管乙,然后进入肝脏组织细胞被利用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Ⅰ、Ⅱ、Ⅲ三处的液体均属于体液的范畴 B、肠腔中的物质②都以扩散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C、图中Ⅱ处和Ⅲ处渗透压的主要来源存在一定差异 D、若物质①是淀粉,则物质②可在线粒体中被氧化分解
  • 18、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的受精卵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获能精子与卵子相遇时释放多种酶

    ②获能精子与卵子相遇时释放的酶可溶解透明带、卵细胞膜

    ③卵子与精子结合前已完成减数分裂Ⅱ

    ④精子和卵子的细胞核经过相关生理过程,分别形成雄原核和雌原核

    ⑤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透明带迅速发生生理反应,阻止后来的精子进入透明带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 19、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C、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 D、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或2个DNA分子
  • 20、下图甲表示某种菊花细胞中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其中①表示相关的酶,②为转录mRNA的模板,图乙为图甲中④的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为酶,若图甲中合成的③用于构成乙图中D结构,则将会被转运至进行组装。
    (2)、乙中A表示 , B所携带氨基酸的密码子为
    (3)、该种菊花的重瓣为突变性状。科研人员发现有三个突变基因可能与重瓣性状出现有关。野生型与突变型菊花三个突变基因中碱基及相应蛋白质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突变基因

    I

    碱基变化

    C→CG

    C→T

    CTT→C

    蛋白质差异

    分子结构无差异

    氨基酸的差异数(?)

    长度有明显变化

    据上表分析:基因突变的类型包括。上表Ⅱ中(?)内可能是(填编号)。

    A.0个   B.1个   C.很多

上一页 356 357 358 359 36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