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同步训练
-
1、现有二倍体植株甲和乙,自交后代中某性状的正常株:突变株均为3:1。甲自交后代中的突变株与乙自交后代中的突变株杂交,F1全为正常株,F2中该性状的正常株:突变株=9:6(等位基因可依次使用A/a、B/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B、F2出现异常分离比是因为出现了隐性纯合致死 C、F2植株中性状能稳定遗传的占7/15 D、F2中交配能产生AABB基因型的亲本组合有6种
-
2、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可发生乙酰化。由组蛋白基因表达到产生乙酰化的组蛋白,需经历转录、转录后加工、翻译、翻译后加工与修饰等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组蛋白乙酰化不改变自身的氨基酸序列但可影响个体表型 B、具有生物活性的RNA的形成涉及转录和转录后加工过程 C、编码组蛋白的mRNA上结合的核糖体数量不同,可影响翻译的准确度和效率 D、组蛋白乙酰化发生在翻译后,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
3、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由线粒体基因控制,可被核恢复基因恢复育性。现有甲(雄性不育株,38条染色体)和乙(可育株,39条染色体)两份油菜。甲与正常油菜(38条染色体)杂交后代均为雄性不育,甲与乙杂交后代中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1,可育株均为39条染色体。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正常油菜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着丝粒数与核DNA分子数不等 B、甲乙杂交后代的可育株含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和核恢复基因 C、乙经单倍体育种获得的40条染色体植株与甲杂交,F均可育 D、乙的次级精母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核恢复基因数目不等
-
4、样方法是种群密度调查的常用方法,下列类群中最适用该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是( )A、跳蝻、蕨类植物、挺水植物 B、灌木、鱼类、浮游植物 C、蚜虫、龟鳖类、土壤小动物 D、鸟类、酵母菌、草本植物
-
5、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研究和保护黄河湿地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某区域黄河湿地不同积水生境中植物物种的调查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永久性积水退去后的植物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积水生境中的植物具有适应所处非生物环境的共同特征 C、积水频次和积水量均可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影响季节性水涝生境中植物物种数量的关键生态因子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
6、向日葵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研究人员以向日葵幼苗为实验材料,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下胚轴两侧生长相关指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向日葵下胚轴向光面IAA促进生长的作用受抑制程度大于背光面 B、下胚轴两侧IAA的含量基本一致,表明其向光生长不受IAA 影响 C、IAA抑制物通过调节下胚轴IAA的含量进而导致向日葵向光生长 D、在下胚轴一侧喷施IAA抑制物可导致黑暗中的向日葵向对侧弯曲
-
7、CO2是人体调节呼吸运动的重要体液因子。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细胞产生的CO2进人红细胞,在酶的催化下迅速与水反应生成H2CO3 , 进一步解离为H+和HCO3-。H+与血红蛋白结合促进O2释放,HCO3-顺浓度梯度进入血浆。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CO2参与血浆中H2CO3缓冲对的形成 B、血液流经肌肉组织后,红细胞会轻度吸水“肿胀” C、红细胞内pH下降时,血红蛋白与O2的亲和力增强 D、脑干中呼吸中枢的正常兴奋存在对体液CO2 , 浓度的依赖
-
8、病原体进人机体引起免疫应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阶段1发生在感染早期,①和②为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淋巴细胞 B、①和②通过摄取并呈递抗原,参与构成保卫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C、活化之后的③可以分泌细胞因子,从而加速④的分裂分化过程 D、阶段Ⅱ消灭病原体可通过③→⑤→⑥示意的细胞免疫过程来完成
-
9、系统进化树是一种表示物种间亲缘关系的树形图。研究人员结合形态学和分子证据,构建了绿色植物的系统进化关系,示意简图如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植物的系统进化关系是共同由来学说的体现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B、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但不影响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C、绿藻化石首次出现地层的年龄小于苔藓植物化石首次出现地层的年龄 D、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亲缘关系比裸子植物与蕨类植物的亲缘关系远
-
10、食醋和黄酒是我国传统的日常调味品,均通过发酵技术生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醋酸的发酵是好氧发酵,而酒精的发酵是厌氧发酵 B、以谷物为原料酿造食醋和黄酒时,伴有pH下降和气体产生 C、食醋和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繁殖越快发酵产物产率越高 D、使用天然混合菌种发酵往往会造成传统发酵食品的品质不一
-
11、导管是被子植物木质部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输导组织,由导管的原始细胞分裂、分化、死亡后形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坏死形成导管的过程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B、分化成熟后的导管仍具备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能力 C、导管的原始细胞与叶肉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存在差异 D、细胞骨架在维持导管的形态及物质的运输中发挥作用
-
12、甜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根中含有大量的糖分。研究表明呼吸代谢可影响甜菜块根的生长,其中酶Ⅰ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挥催化功能,该酶活性与甜菜根重呈正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酶Ⅰ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催化的反应需要消耗氧气 B、低温抑制酶Ⅰ的活性,进而影响二氧化碳和NADH的生成速率 C、酶Ⅰ参与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有氧呼吸中生成ATP最多的阶段 D、呼吸作用会消耗糖分,因此在生长期喷施酶Ⅰ抑制剂会增加甜菜产量
-
13、耐寒黄花首蓿的基因M编码的蛋白M属于水通道蛋白家族,将基因M转入烟草植株可提高其耐寒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的结合水占比增加可提升植物的耐寒能力 B、低温时,水分子通过与蛋白M结合转运到细胞外 C、蛋白M增加了水的运输能力,但不改变水的运输方向 D、水通道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不是水进出细胞的唯一方式
-
14、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中的元素全部来自其宿主细胞的是( )A、C B、S C、P D、N
-
15、某研究小组将合成的必需基因导人去除DNA的支原体中,构建出具有最小基因组且能够正常生长和分裂的细胞。下列结构中,这种细胞一定含有的是( )A、核糖体 B、线粒体 C、中心体 D、溶酶体
-
16、 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可引起急性猪传染病。基因A编码该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A,其在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和诱导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特定抗原
①获取基因A,构建重组质粒(该质粒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重组质粒的必备元件包括目的基因、限制酶切割位点、标记基因、启动子和等;为确定基因A已连接到质粒中且插入方向正确,应选用图中的一对引物对待测质粒进行PCR扩增,预期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为bp。
②将DNA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构建重组菌。培养重组菌,诱导蛋白A合成。收集重组菌发酵液进行离心,发现上清液中无蛋白A,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两点即可)。
(2)、制备抗蛋白A单克隆抗体用蛋白A对小鼠进行免疫后,将免疫小鼠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诱导融合的常用方法有(答出一种即可)。选择培养时,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 , 多次筛选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体外培养或利用小鼠大量生产的抗蛋白A单克隆抗体,可用于非洲猪瘟的早期诊断。
-
17、 气味分子与小鼠嗅细胞膜上特定受体结合,激活嗅细胞,嗅觉神经通路兴奋,产生嗅觉。激活小鼠LDT脑区细胞,奖赏神经通路兴奋,可使其愉快;而激活LHb脑区细胞,惩罚神经通路兴奋,可使其痛苦。实验小鼠的嗅细胞、LDT和LHb脑区细胞可被特殊光源激活。A和C是两种气味完全不同的物品,小鼠嗅细胞M、嗅细胞X分别识别A、C中的气味分子。研究人员通过以下实验探讨脑的某些高级功能,实验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处理
处理24h后放入观测盒中,记录小鼠在两侧的停留时间
足部反复电击
特殊光源反复刺激
嗅细胞M
LDT
LHb
对照
-
-
-
-
无差异
Ⅰ
√
√
-
-
较长时间停留在有C的一侧
Ⅱ
-
√
-
-
无差异
Ⅲ
-
-
√
-
无差异
Ⅳ
-
√
√
-
较长时间停留在有A的一侧
Ⅴ
-
-
-
√
无差异
Ⅵ
-
√
-
√
____?
注:观测盒内正中间用带小孔的隔板分为左右两侧,分别放置物品A和C,小鼠可通过小孔在盒内自由移动。“-”表示未处理,“√”表示处理,两个“√”表示同时实施两种处理。
(1)、当观测盒中Ⅳ组小鼠接触物品A时,产生兴奋的神经通路是和。该组小鼠在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中,条件刺激的靶细胞是。(2)、推测Ⅵ组的结果是。(3)、Ⅰ和Ⅳ组小鼠的行为特点存在差异,从脑的高级功能角度分析,这与小鼠脑内储存的不同有关。若要实现实验小鼠偏爱物品C,写出处理措施(不考虑使用任何有气味的物品)。 -
18、 为探究施肥方式和土壤水分对微生物利用秸秆中碳的影响,采集分别用有机肥和含等量养分的化肥处理的表层土壤,再添加等量玉米秸秆,在适宜水分或干旱胁迫条件下培养。源于秸秆的(表示中的C)排放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的形式是。碳循环在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中完成,体现了全球性。(2)、追踪秸秆中碳的去向可采用法。(3)、无论在适宜水分还是干旱胁迫条件下,施用(填“化肥”或“有机肥”)更能促进秸秆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4)、秸秆用于沼气工程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社会和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秸秆还可在沙漠中用于防风固沙,使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为的形成创造条件,有利于植被形成,逐渐提高生物多样性。
-
19、 未成熟豌豆豆荚的绿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研人员揭示了该相对性状的部分遗传机制。回答下列问题:(1)、纯合绿色豆荚植株与纯合黄色豆荚植株杂交,只有一种表型。自交得到的中,绿色和黄色豆荚植株数量分别为297株和105株,则显性性状为。(2)、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于绿色豆荚植株,黄色豆荚植株中基因H(编码叶绿素合成酶)的上游缺失非编码序列G。为探究G和下游H的关系,研究人员拟将某绿色豆荚植株的基因H突变为h(突变位点如图a所示,h编码的蛋白无功能),然后将获得的Hh植株与黄色豆荚植株杂交,思路如图a:
①为筛选Hh植株,根据突变位点两侧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提取待测植株的DNA进行PCR。若扩增产物电泳结果全为预测的1125bp,则基因H可能未发生突变,或发生了碱基对的;若H的扩增产物能被酶切为699bp和426bp的片段,而h的酶切位点丧失,则图b(扩增产物酶切后电泳结果)中的(填“Ⅰ”“Ⅱ”或“Ⅲ”)对应的是Hh植株。
②若图a的中绿色豆荚:黄色豆荚=1:1,则中黄色豆荚植株的基因型为[书写以图a中亲本黄色豆荚植株的基因型(△G+H)/(△G+H)为例,其中“△G”表示缺失G]。据此推测中黄色豆荚植株产生的遗传分子机制是。
③若图a的中两种基因型植株的数量无差异,但豆荚全为绿色,则说明。
-
20、 对硝基苯酚可用于生产某些农药和染料,其化学性质稳定。研究发现,某细菌不能在无氧条件下生长,在适宜条件下能降解和利用对硝基苯酚,并释放。在Burk无机培养基和光照条件下,培养某栅藻(真核生物)的过程中,对硝基苯酚含量与栅藻光合放氧量的关系如图a。为进一步分析栅藻与细菌共培养条件下对硝基苯酚的降解情况,开展了Ⅰ、Ⅱ和Ⅲ组对比实验,结果如图b。回答下列问题:(1)、栅藻的光合放氧反应部位是(填细胞器名称)。图a结果表明,对硝基苯酚栅藻的光合放氧反应。(2)、细菌在利用对硝基苯酚时,限制因子是。(3)、若Ⅰ中对硝基苯酚含量为 , 培养10min后,推测该培养液pH会 , 培养液中对硝基苯酚相对含量。(4)、细菌与栅藻通过原始合作,可净化被对硝基苯酚污染的水体,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