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些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具强致癌性,对此我国批准上市了二价疫苗(针对HPV16、18型)和四价疫苗(针对HPV6、11、16、18型)。科研人员对分别接种两种疫苗的若干名患者进行追踪检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疫苗类型

    第12年抗体阳性率

    血浆中抗体滴度

    HPV16

    HPV18

    HPV16

    HPV18

    第3年

    第6年

    第3年

    第6年

    二价疫苗

    100%

    100%

    22970

    16242

    4942

    4138

    四价疫苗

    96%

    85%

    6141

    3337

    400

    316

    注:“滴度”越大,反映血浆中抗体浓度越高。

    A、接种疫苗后,特定HPV入侵时,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分裂、分化 B、四价疫苗可抵御更多类型的HPV,可比二价疫苗提供更持久的保护 C、随时间延长,不同种类HPV抗原刺激下产生的相应抗体浓度均下降 D、两种疫苗均能诱导人体产生靶向HPV16、HPV18的抗体,效果相同
  • 2、生活在沙漠地带的沙棘叶肉细胞中,占干重和鲜重最多的化合物分别是(       )
    A、蛋白质、核酸 B、蛋白质、脂质 C、蛋白质、水 D、核酸、水
  • 3、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顺序中正确的是(       )

    ①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罗伯特·虎克—发明显微镜)

    ②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施旺—《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③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德国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④人体的解剖和观察(比利时维萨里—《人体构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 4、有关病毒的起源及与细胞的关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  )
    A、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 B、有些病毒的DNA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十分相似 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 D、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 5、灭活的疫苗只能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减毒的活疫苗可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卡介苗通常用于儿童免疫接种,能预防致命的结核病,在中国是新生儿的“出生第一针”。卡介苗是由减毒牛型结核杆菌制成的活菌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卡介苗进入机体后不能被体内的免疫细胞摄取 B、注射卡介苗后产生的记忆T细胞可对含有结核杆菌的靶细胞进行攻击 C、灭活疫苗和减毒的活疫苗能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接种灭活疫苗后,人体内可以产生相应的抗体
  • 6、下图表示药物经注射(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到达要治疗的细胞过程,图中所示a、b、c、d的名称分别是(       )。

       

    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

    A、①②③① B、②①③② C、③①②③ D、②③①①
  • 7、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大致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不能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并标记噬菌体 B、噬菌体入侵后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自身的DNA和蛋白质 C、②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其DNA分离 D、沉淀物中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表明噬菌体的DNA已注入大肠杆菌
  • 8、研究表明,HER2/neu是一种原癌基因,它表达的H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特别是乳腺癌细胞中过量表达。抗H蛋白单克隆抗体能抑制过量表达H蛋白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目前已成为有效的生物治疗手段。

       

    (1)、选择H蛋白作为单克隆抗体的作用靶点,是因为H蛋白在成年个体的正常组织中(填“低表达”或“高表达”)。H蛋白是一个跨膜蛋白,结构如图所示。制备免疫小鼠用的H蛋白(抗原)时,应构建区基因,转入原核细胞表达并提纯。
    (2)、将H蛋白注射到小鼠体内,取该小鼠的脾脏细胞与细胞进行融合,使用的化学诱导剂是 , 细胞融合的原理是
    (3)、将融合细胞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只有杂交瘤细胞生长。将杂交瘤细胞转到多孔培养板上培养,吸取有克隆生长的细胞培养液中的(填“上清液”或“沉淀细胞”),应用技术进行抗体阳性检测。经多次筛选,就能得到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将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经过或小鼠腹腔内培养,获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5)、治疗乳腺癌时,可单独使用抗H蛋白单克隆抗体,也可将该单克隆抗体与抗癌药物结合构建“生物导弹”,杀死癌细胞。这充分体现了单克隆抗体的特点。
  • 9、多氯联苯(PCB)是人工合成、不易被降解的有机物,有强致畸性,青岛近海海域及生物体内PCB的含量如下表。叙述错误的是(       )

    采样点

    海域PCB平均含量(ng/g)

    肌肉组织PCB平均含量(ng/g)

    鱼类

    软体类

    虾类

    1

    6.58

    116.4

    97.5

    90.8

    2

    10.76

    547.3

    386.7

    121.4

    3

    9.16

    524.9

    138.3

    154.7

    A、PCB在生物体内积累造成生物富集现象 B、根据结果推测鱼类可能处于较高营养级 C、PCB扩散到远海水域体现污染具有全球性 D、PCB污染说明生态系统缺乏自我调节能力
  • 10、为研究睡眠在应对社交压力中的作用,研究人员把一些实验小鼠放入其他攻击性极强的小鼠的领地,新进入领地的实验小鼠体内应激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出现“社交挫败应激(SDS)”。
    (1)、实验小鼠在新领地中受到攻击(SDS刺激)后,下丘脑分泌作用于垂体,进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2)、研究人员检测SDS小鼠睡眠时间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结果如图。

    研究结果表明,SDS小鼠睡眠时间的提高能够帮助其缓解社交压力,判断依据是SDS小鼠睡眠时间显著对照组;与睡眠剥夺的SDS小鼠相比,

    (3)、研究人员发现,SDS刺激后小鼠脑内腹侧被盖区(VTA)GABA能神经元活性显著增强,推测SDS刺激通过激活VTA区GABA能神经元促进小鼠睡眠并缓解社交压力。为进一步验证该推测,将SDS小鼠分为两组,实验组注射特异性激活VTA区GABA能神经元的药物,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小鼠睡眠时间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

    ①请修正上述实验方案的不当之处:

    ②支持该推测的结果:实验组小鼠的睡眠时间对照组,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对照组。

    (4)、该研究对我们健康生活的启示是:
  • 11、下图表示 ATP-ADP 循环。关于该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过程②在肌肉收缩和恢复过程中均会发生 B、过程①的能量来源只有生物体内的放能反应 C、过程②产生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多种形式,但不能转变为光能 D、过程①为吸能反应消耗水,过程②为放能反应生成水
  • 12、如图所示,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85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的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少了5080 B、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动物细胞中的甲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C、丙是生物体中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且不能继续水解 D、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 , 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 13、芦花鸡羽毛的横斑条纹由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控制。若要使F1代雄鸡都是芦花鸡,雌鸡都是非芦花鸡,亲本组合应该是(       )
    A、ZBW、ZBZb B、ZbW、ZBZB C、ZbW、ZbZb D、ZBW、ZbZb
  • 14、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D段与OP段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均相同 B、BC段细胞正在进行DNA的复制,c阶段不发生DNA复制 C、LM段所示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D、精细胞和卵细胞的变形发生在KL段
  • 15、以下两对基因与鸡羽毛的颜色有关:芦花羽基因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而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现的前提,tt时为白色羽。各种羽色表型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型。

    (2)杂交组合TtZbZb×ttZBW子代中芦花羽雄鸡所占比例为 , 用该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预期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为

    (3)一只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芦花羽∶全色羽=1∶1,则该雄鸡基因型为

    (4)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2只芦花羽、3只全色羽和3只白色羽鸡,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其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理论上为

    (5)雏鸡通常难以直接区分雌雄,芦花羽鸡的雏鸡具有明显的羽色特征(绒羽上有黄色头斑)。如采用纯种亲本杂交,以期通过绒羽来区分雏鸡的雌雄,则亲本杂交组合有(写出基因型)

  • 16、C5对CO2和O2都有一定的亲和力,当CO2/O2的值高时,C5与CO2发生图中的①反应,当CO2/O2的值低时,C5与O2发生图中的②反应,C2在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中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完成光呼吸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过程的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①过程消耗细胞产生的ATP C、光呼吸的②③过程增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减少 D、有氧呼吸产生NADH的场所有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 17、伤寒沙门氏菌的抗原直接与B细胞结合就能激活B细胞,但不产生记忆细胞。脂多糖(LPS)是该类细菌的主要致病毒素。研发伤寒沙门氏菌LPS疫苗(是用LPS做成的生物制品,LPS相当于抗原,接种后,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伤寒沙门氏菌具有抵抗力)的过程中,为初步鉴定多肽A、B模拟LPS抗原特征的相似程度,研究人员利用抗LPS抗体进行检测,部分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试列举B细胞的功能:(答出2点)。
    (2)、通常再次感染相同病原体后,人体产生的反应会更快,抗体水平会更高。但是再次感染伤寒沙门氏菌的情况却很例外,原因是
    (3)、图1步骤c中(填“多肽”或“LPS”)与抗体结合后的复合物会被洗掉。据图2可知,用(填“多肽A”或“多肽B”)模拟LPS的抗原特性的效果更好。

       

  • 18、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认知功能迟缓等症状。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5-HT)的含量减少有关。下图表示神经系统中5-HT的释放及代谢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据题意可知,5-HT是一种(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5-HT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后引起膜内的电位变化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原因是
    (2)、释放5-HT的神经元主要聚集在大脑的中缝核部位,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数量

    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

    对照组

    10只

    0.69

    模型组

    10只

    0.99

    由表中的结果分析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比正常人低的原因可能是。结合题图,尝试提出治疗抑郁症的对策:(答出1点)。

  • 19、外界的细菌或病毒侵入时,机体可通过三道防线防御病原体的攻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体液中含有的溶菌酶,属于机体的第二道防线 B、大多数细菌或病毒在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下死亡,属于机体的第二道防线 C、机体感染某种细菌后产生的抗体对病毒也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D、第三道防线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具有特异性
  • 20、梅尼埃病,也称为内淋巴积水,是一种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病。被认为与内淋巴产生和吸收的失衡有关。正常人及该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相关激素水平的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会被回收 B、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靶细胞都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C、与正常人相比,同等饮水条件下,患者尿量增多 D、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注意及时补充钠盐
上一页 309 310 311 312 3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