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同步训练
-
1、研究发现水稻的产量受7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D/d的控制,野生型为低产(纯合),突变型为高产。至少含一条正常的7号染色体水稻才能存活。研究人员发现一株染色体异常的水稻植株甲(体细胞染色体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现首次发现一株突变型高产水稻,为确定水稻高产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可进行的操作是。进一步分析发现,高产水稻的相关基因控制合成蛋白质过程中,氨基酸数目有所增加,则可推测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2)、欲区分植株甲的变异类型,请简要写出最简单的鉴别方法:。(3)、现已确定高产为显性突变,已知植株甲的基因型为Dd,且基因D位于异常的7号染色体上。
①让植株甲自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
②让植株甲做父本与一染色体正常的杂合高产植株杂交,出现染色体形态如图的植株乙,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种。
③现已知过程②得到的植株的基因型为Ddd,试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可能为 , 其产生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
-
2、据图1所示,在两个相邻神经元上安放电表I、II,在P点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I发生图2所示的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P点电表I会发生两次图2所示的电位变化 B、刺激Q点电表I不会发生图2所示的电位变化 C、刺激P点或Q点电表Ⅱ的指针不会发生偏转 D、刺激R点电表Ⅱ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并最终恢复原状
-
3、如图所示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在a、c处分别放置电位计。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C、刺激b可观察到a和c的指针均会发生偏转 D、刺激b点可引起骨骼肌收缩,但这不属于反射
-
4、取蛙的两个心脏(A和B,保持相同的活性)置于成分相同的营养液中,A有某副交感神经支配,B没有该神经支配;刺激该神经,A心脏的跳动减慢;从A心脏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心脏的营养液中(如图),结果B心脏跳动也减慢。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A和B两个心脏的活性属于无关变量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组成了自主神经系统 C、人在剧烈运动过程中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D、A心脏所处的营养液中含有某种化学物质,B心脏所处的营养液中初期不含该物质
-
5、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I、V、V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A、B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Ⅱ是消化系统,食物中的大分子在Ⅱ中被水解成小分子并被吸收 B、Ⅲ是呼吸系统,O2和CO2通过Ⅲ在空气与内环境间进行交换 C、IV是泌尿系统,细胞的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该系统排出体外 D、V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中汗腺分泌物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
6、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①生活的环境是血浆 B、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②中水分相对增多 C、③细胞可能是肝细胞或骨骼肌细胞 D、④经过淋巴结等淋巴器官并最终汇入血浆
-
7、人体内含有很多液体,但这些液体并非都属于体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之外的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 B、血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酶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均可发挥作用 D、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其含量小于细胞外液
-
8、假设羊的毛色遗传由一对基因控制,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一个随机交配多代的羊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现需对羊群进行人工选择,逐代淘汰白色个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淘汰前,该羊群中黑色个体数量与白色个体数量相等 B、淘汰前,随着交配代数增加,羊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增加 C、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羊群中基因型Bb的频率逐渐增加 D、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羊群中基因b频率持续下降
-
9、余干辣椒是江西余干县的地方名优特产,口感鲜、香,辣味适中,吃后略带甜味,但若在其他地区种植,其味道就会改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导致余干辣椒具备口感鲜、香,辣味适中的特点 B、据题分析,余干辣椒独特的风味与产地环境有关 C、余干辣椒与其他辣椒品种的基因之间一定存在差异 D、某村所有辣椒控制果实性状的基因未构成一个基因库
-
10、“加拿大一枝花”原产北美,适应能力强,作为入侵种会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因而危害性较大。从进化观点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按照拉马克的进化观点,加拿大一枝花与本地植物存在生存斗争 B、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加拿大一枝花更能适应本地的环境 C、按照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加拿大一枝花的根系越来越发达是用进废退的结果 D、按照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加拿大一枝花的种群基因频率不会改变
-
11、红绿色盲与血友病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现调查获得某家族中相关遗传图谱如下,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I1和I2各携带两种病中的一种致病基因 B、I1和I2再生一个男孩,该男孩可能不患病 C、I1和I2再生一个女孩,该女孩可能会患病 D、Ⅱ5和Ⅱ6生一男孩患病的概率大于女孩患病的概率
-
12、关于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特定人群中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 B、遗传病患者一定都携带了致病基因 C、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者一定都患遗传病 D、禁止近亲结婚能够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
1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理与使用秋水仙素相似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原因是间期经过的时间最长 D、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活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
1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西瓜不能产生种子,但属于可遗传变异 B、植物经过X射线照射后未出现新性状,则未出现变异 C、DNA中碱基对的增添、替换或缺失叫做基因突变 D、染色体组加倍后都会导致基因种类及数量的增多
-
15、5-溴尿嘧啶(5-BU)是一种碱基类似物,其能与碱基A和G配对,因此当5-BU掺入DNA复制体系时就可能导致碱基转换。现有含5-BU在内的五种碱基的复制体系进行DNA复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DNA复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碱基对的替换 B、DNA复制一次所消耗5-BU的量与T或C可能不同 C、实现碱基A-T到G-C替换后不会改变所控制肽链长度 D、至少复制3轮才能实现某位点碱基对从T-A到C-G的替换
-
16、关于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R型细菌转为S型细菌的本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B、受精作用使精子与卵细胞内基因组合不属于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分裂间期 D、任何基因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普遍性
-
17、某基因型为Bb的植株表现出了b基因控制的性状,假设不存在致死。关于其原因及相关验证不合理的是( )A、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结构缺失 B、可能发生了染色体数量变异,该个体减数分裂时不会发生联会 C、可能发生了不可遗传的变异,该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D、可能发生了隐性基因突变,该个体自交后代可能不出现性状分离
-
18、为探究基因 OsNAC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相同条件下种植某品种水稻的野生型(WT)、OsNAC 敲除突变体(KO)及 OsNAC 过量表达株(OE),测定了灌浆期旗叶(位于植株最顶端)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叶绿素含量(mg·g-1)
WT
24.0
4.0
KO
20.3
3.2
OE
27.7
4.6
(1)、旗叶从外界吸收1分子 CO2与核酮糖-1,5-二磷酸结合,在特定酶作用下形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在有关酶的作用下,3-磷酸甘油酸接受释放的能量并被还原,随后在叶绿体基质中转化为。(2)、与WT相比,实验组KO与OE的设置分别采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填科学方法)。(3)、据表可知,OsNAC过量表达会使旗叶净光合速率。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员测定了旗叶中编码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蔗糖含量及单株产量,结果如图。结合图表,分析OsNAC过量表达会使旗叶净光合速率发生相应变化的原因:①;②。
-
19、田螺通常摄食水中的浮游植物、悬浮有机碎屑及幼嫩水生植物等,也会摄食底泥中的腐殖质和细菌。冬季水温降至9℃或夏季水温升至30℃时,田螺会钻入泥层中越冬或避暑;春季水温升至15℃时,田螺会从孔穴中出来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天然池塘中,水生植物、田螺和细菌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B、温度对田螺种群的作用强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C、调查田螺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 D、田螺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
-
20、用磷脂双分子层将某种不容易进入细胞的药物包裹成小球,通过小球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A、蛋白质、胞吞 B、固醇、自由扩散 C、性激素、协助扩散 D、蛋白质、主动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