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同步训练
-
1、 若生物体内DNA分子中(G+C)/(A+T)=a , (A+C)/(G+T)=b , 则下列有关两个比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B、DNA分子一条单链及其互补链中,a值相同 C、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b值不同 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b值等于1
-
2、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 B、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和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 D、双链DNA分子中,A+T=G+C
-
3、根据下列DNA的两模型思考回答:(1)、由图1可知,每个DNA分子片段中,游离磷酸基团含有个。单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连接。互补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连接。(2)、图2是图1的简化形式,其中①是 , ②是。解旋酶作用于部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作用于部位。
-
4、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
5、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的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
6、DNA每条链的5'端是羧基末端。
-
7、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用2个氢键连接物相连。
-
8、某同学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时,需在磷酸上连接脱氧核糖和碱基。
-
9、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
-
10、 2020年席卷世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数千万人染病,数十万人死亡。引起这种疾病的罪魁祸首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常见的病毒是RNA病毒,那么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呢?下面是科研小组为探究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
(1)实验目的: 。
(2)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提取液、鼠胚胎干细胞、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等。
(3)实验步骤第一步:把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A、B、C三组, 。
第二步:取等量的鼠胚胎干细胞分成三组,用 技术分别把A、B、C三组处理过的核酸提取物注射到三组鼠胚胎干细胞中。
第三步:将三组鼠胚胎干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从培养好的鼠胚胎干细胞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产生。
(4)请预测结果及结论:① ;
②若B、C两组出现新型冠状病毒,A组没有出现,则该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③若A、B、C三组均出现新型冠状病毒,则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既不是DNA也不是RNA。
-
11、 某科研小组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活菌甲是不会使鼠死亡的S型肺炎链球菌 B、从鼠2血液中分离出的活菌都是S型 C、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从鼠5体内只能分离出活菌乙
-
12、 下列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索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致死的R型菌与S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能从死亡小鼠中分离出两种活细菌 B、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不能够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 D、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保温时间过长会造成上清液的放射性高
-
13、 在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史进程中,关于蛋白质和DNA到底哪一种才是遗传物质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经过多位科学家的努力探索,人们终于确定了DNA才是遗传物质。下列实验及其结果中,能作为直接证据说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是( )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 B、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F1中红眼全为雌性,白眼全为雄性 C、注射S型活细菌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 D、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检测到放射性
-
14、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菜细胞的遗传物质是裸露的双链DNA分子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转化因子是DNA D、DNA中碱基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的千变万化导致DNA具有多样性
-
15、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实验过程如下:标记噬菌体→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高低。对此过程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进行长时间的混合培养 B、进行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使DNA和蛋白质外壳分离 C、搅拌和离心后只可能在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物质32P D、选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
-
16、 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T2噬菌体外壳蛋白的氨基和羧基中不可能有35S B、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影响沉淀物b的放射性强度 C、上清液a中放射性强度高,沉淀物b中无放射性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17、现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链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链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B、f组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链球菌 C、e组可分离出R型肺炎链球菌 D、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d四组
-
18、 将含有R型肺炎链球菌的培养液加入试管甲,将加热致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破碎后得到细胞提取物放入试管乙,并在试管乙中加入一定量的RNA酶;将试管甲、乙中的液体混合后得到试管丙。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加热致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中蛋白质和核酸均失去功能 B、试管乙中加入RNA酶的目的是催化转录过程合成mRNA C、此实验并不能证明何种物质是S型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D、试管甲、乙中的液体混合后,试管丙中S型肺炎链球菌的数量多于R型
-
19、 S型肺炎链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属于基因突变 B、S型细菌与R型细菌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S型细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 C、肺炎链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高温处理过的S型细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
20、 某团队从下表①~④实验组中选择两组,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验证DNA是遗传物质。结果显示:第一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第二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该团队选择的第一、二组实验分别是( )
材料及标记
实验组
T2噬菌体
大肠杆菌
①
未标记
15N标记
②
32P标记
35S标记
③
3H标记
未标记
④
35S标记
未标记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④和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