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同步训练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同步训练
-
1、通过修改mRNA的含氮碱基和脂质纳米颗粒(LNP)包裹技术,可开发出有效的mRNA疫苗。其作用原理如图所示:(1)、脂质纳米颗粒(LNP)包裹的mRNA以的方式进入靶细胞,若mRNA实现逃逸,则会引发免疫反应。(2)、图示中的细胞甲是细胞,其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是。(3)、针对mRNA疫苗易被TLR识别而导致其降解,用假尿嘧啶核苷代替尿嘧啶核苷,对mRNA疫苗进行碱基修饰,效果更好,最可能的原因是:。(4)、mRNA疫苗崛起有望成为癌症新的“克星”,癌症疫苗的总体思路是让人的免疫系统可以精准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你认为癌症mRNA疫苗表达的抗原蛋白有哪些特点:。(答出1点即可)
-
2、雄性不育是杂交水稻育种过程中的重要性状,在“二系法”杂交水稻研究中,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具有一系两用的突出优点,其育种过程如图所示:(1)、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一系两用说明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调控着生物的性状。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植株的花粉不能正常发育,因此在杂交过程中只能作为。(2)、在长日照条件下,水稻的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有一定比例的自交结实率,严重影响了杂交育种的进程。水稻幼叶鞘的紫色和绿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紫色为显性,请利用水稻的这对相对性状,设计一代杂交实验解决上述的育种问题:。(3)、研究发现籼稻的12号染色体上有2个相邻的基因:基因D编码的毒蛋白可以杀死花粉,基因J编码的蛋白质能解除毒蛋白的毒性。粳—籼杂交稻花粉的育性如下图所示,这与基因D和基因J的表达时期和作用时期有关。据此推测,基因D与基因J的作用时期分别是(填序号:①花粉母细胞时期②花粉时期)。(4)、在研究中科学家利用电离辐射处理粳—籼杂交稻,使基因J/j发生染色体易位(易位后J/j依然是一对等位基因,但不再位于12号染色体上),请推测易位后粳—籼杂交稻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双杂合(DdJj)植株的比例为。
-
3、持续的高温热浪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同时还伴随着干旱胁迫,严重抑制植物的生长,导致植物的枯萎甚至死亡,机理如下图所示。研究人员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研究高温、干旱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胁迫方式
光合速率(μmol/m2·s)
气孔导度(mol/mm2·s)
胞间CO2浓度(μmol/mol)
蒸腾速率(mmol/m2·s)
PODU(相对值)
正常环境
12.86
0.28
250
4.15
81.46
高温胁迫
6.1
0.09
294
1.51
33.42
干旱胁迫
6.4
0.13
323
1.76
69.54
复合胁迫
2.99
0.11
375
0.71
20.08
注:PODU指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物酶可清除自由基,自由基会导致有关酶活性下降)
(1)、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写出两点即可)。(2)、据图表推测,植物生长受到高温、干旱胁迫时,引起下降,从而降低蒸腾速率;高温热浪导致植物死亡的原因是:。(3)、据表中数据,在胁迫条件下CO2浓度不是限制植物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依据是。推测复合胁迫时,植物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是:。(4)、研究发现很多植物在干旱条件下,气孔会以数十分钟为周期进行周期性地闭合,称为“气孔振荡”。“气孔振荡”是植物对干旱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有利于植物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结合所学的知识,尝试解释干旱条件下“气孔振荡”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 -
4、鱼茶是一种传统特色食品,味酸而微咸,富含多种必需氨基酸。鱼茶的发酵菌群主要是乳酸菌,如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鱼茶发酵过程中各菌种数量及发酵液pH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传统鱼茶制作需严格灭菌 B、乳酸菌发酵时积累NADH导致pH变小 C、醋酸菌和酵母菌消失的原因都是因为氧气已耗尽 D、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可快速直观检测微生物数量
-
5、人类基因D编码红细胞表面的RhD蛋白,其等位基因d不编码蛋白质。基因型为DD或Dd的被称为Rh阳性(Rh+),基因型为dd被称为Rh阴性(Rh-)。人的血清中不存在抗RhD的天然抗体,只有当Rh-的人接受Rh+人的血液后,才会通过免疫反应产生该抗体。在一定比例的新生儿中会出现溶血现象,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新生儿溶血现象的实质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属于自身免疫病 B、Rh阴性女性与Rh阳性男性婚配,第一胎为Rh阳性,则其第二胎会发生新生儿溶血 C、若d基因频率为1%,则Rh阴性女性与一男性婚配,第二胎出现溶血反应的概率为19701/20000 D、Rh阴性再次为Rh阳性失血者输血时,将产生溶血反应
-
6、研究发现,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的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发生了片段断裂和重接,9号染色体上的ABL基因和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重新组合成融合基因后,表达合成的BCR-ABL蛋白不受其他分子的控制,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导致不受控的细胞分裂,引起CML。临床上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找到了2-苯胺基嘧啶(药品名“格列卫”)可以与BCR-ABL蛋白上的活性位点结合,从而靶向治疗BCR-ABL基因所引起的癌症。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图示中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 B、BCR与ABL两基因的融合,是患CML的根本原因 C、推测BCR-ABL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 D、对有CML病史的家族中的胎儿进行基因检测,确定胎儿是否患有CML
-
7、植物在正常情况下,线粒体电子传递过程电子泄漏较少,主要通过细胞色素氧化酶(COX)传递给O2形成水,但逆境条件下电子传递受阻,电子极易泄漏出来形成自由基此时通过交替氧化酶(AOX)将电子传递给O2形成水,有效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A、与COX相比,AOX对逆境条件的敏感性较低 B、图中ATP合成酶和UCP将运至线粒体基质的方式不相同 C、逆境条件下电子传递过程中跨膜转运减少,导致生成的ATP较少 D、推测适于生长在低寒地带的沼泽植物的线粒体中可能含有大量的AOX
-
8、下列关于教材实验中所涉及的方法、操作和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证明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实验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实验都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B、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都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成高倍镜观察 C、鉴定DNA时,不能将丝状物直接加入到二苯胺试剂中进行沸水浴 D、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和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时,选取样方、挑选菌落均要随机取样
-
9、为拯救濒危野化单峰骆驼,科研人员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尝试进行人工培育,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常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以便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 B、过程②中卵细胞膜和透明带先后发生生理反应阻止多精入卵 C、过程③应选用MⅡ期的卵母细胞,过程④移植的应为原肠胚 D、与F后代相比,E大多存在健康问题,表现出遗传和生理缺陷
-
10、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工程的产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B、进行单个植物细胞培养必须先用酶水解细胞壁以获得原生质体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都可用电融合法或PEG融合法诱导融合 D、可利用转基因“工程菌”修复被污染的土壤
-
11、对一处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的记录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弃耕时间\年
<1
1
2
3
5-10
50-100
优势植物
马唐
飞蓬
紫菀
须芒草
短叶松
栎
非优势植物
-
豚草
豚草
豚草
火炬松
山核桃
A、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 B、该地草本植物的演替速度比木本植物慢 C、与草原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 D、植物类群的变化说明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是动态变化的 -
12、动物在寒冷刺激下,通过神经调节,使棕色脂肪细胞分泌神经调节蛋白4(NRG4),NRG4对于全身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若NRG4缺失则会诱导肥胖以及相关代谢的紊乱。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体内棕色脂肪细胞属于神经调节的效应器 B、NRG4具有特异性,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C、NRG4作用于靶细胞,可促进脂肪的分解 D、NRG4是一种神经递质,能作用于棕色脂肪细胞
-
13、CCR5蛋白是多种细胞表面上的一种受体蛋白,是HIV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少数人编码CCR5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CCR5结构改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突变基因丰富了人类种群的基因库 B、该突变基因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对HIV利用CCR5侵入靶细胞机制的研究有利于研制出抗HIV药物 D、该突变基因频率的增加可能使人群感染HIV的概率下降
-
14、金鱼起源于我国,由野生鲫鱼演变而来的一个鲫鱼品种。用紫色雌雄金鱼交配,子代均为紫色。用紫色金鱼与灰色野生鲫鱼作亲本进行正、反交,F1均为灰色。将F1与亲代紫色金鱼回交,产生的子代中灰色鱼2856尾,紫色鱼190尾。若将F1雌雄交配产生F2 ,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紫色金鱼为隐性纯合子 B、F1雌雄个体各产生4种配子 C、F2中灰色纯合子有15种基因型 D、F1雌雄个体间交配产生的灰色子代中纯合子占1/17
-
15、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细胞凋亡的ced基因甲基化会导致基因突变 B、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元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C、胰岛细胞不能合成血红蛋白是因为没有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 D、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通过攻击磷脂直接导致核糖体损伤从而使细胞衰老
-
16、温度对生物生长发育产生显著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受温度影响 B、温度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生物生长发育 C、某些植物需经低温诱导后才能开花,避免在冬季来临之前开花 D、寒流对某些昆虫种群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有关,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
17、脂质体是脂质分子或类脂在水中自发形成的双分子层结构,称为“人工生物膜”,常作为药物的运载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体具有流动性,能与细胞膜融合 B、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与脂质体相类似 C、脂溶性的药物将被包裹在双分子层围成的空间里 D、将某些蛋白质与脂质体结合可使药物只作用于靶细胞
-
18、水华是淡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蓝细菌、绿藻等微生物异常增殖的一种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蓝细菌和绿藻都是自养型生物 B、蓝细菌和绿藻都含有核糖体和叶绿素 C、水华发生时会遮蔽阳光,影响水下植物的光合作用 D、蓝细菌和绿藻都有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的拟核
-
19、尿酸是人和猿类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具有抗氧化功能。人体内的嘌呤80%来源于自身代谢产生,还有20%来源于食物,嘌呤在肝脏中被代谢转化为尿酸进入内环境。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其次是通过消化道排出。当人体尿酸生成过多,或通过肾脏排出尿酸出现障碍,可导致高尿酸血症。回答下列问题:(1)、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减少的摄入,以控制尿酸来源;增加的摄入,以增加尿酸排泄。(2)、已知在其他哺乳动物(除人和猿类外)体内,尿酸可在尿酸酶的催化下生成更容易排出体外的尿囊素。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此结论。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生理状态相同的大鼠若干只,溶解在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氧嗪酸(抑制尿酸酶活性的一种氨基酸)等。
实验设计思路:
①。
②将其中一组大鼠灌胃作为实验组,另一组大鼠灌胃作为对照组。
③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大鼠尿液中。
预期实验结果:
若 , 则可验证此结论。
-
20、为揭示睡眠对记忆的影响,科研人员采用一种间隔的、重复的丁酮(由致病菌发出的具有吸引力的气味)训练模式让线虫建立记忆,再通过评估睡眠特征来判断线虫是否进入睡眠状态。研究发现,线虫经丁酮训练后睡眠增多,感知丁酮的 AWC嗅觉神经元与相关神经元间的突触数量也增多。回答下列问题:(1)、突触小体和其他神经元的或肌肉细胞等接触,共同构成突触。在丁酮刺激下,AWC嗅觉神经元轴突末端部分的细胞膜将作为参与突触的构建。AWC 嗅觉神经元的轴突很长,有利于。(2)、在丁酮刺激下,AWC嗅觉神经元上兴奋传递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增加睡眠会促进线虫(填“短时”或“长时”)记忆的形成,判断依据是。(3)、研究发现,海马突触中的一氧化氮(NO)是一种能刺激前后两个神经元的神经递质,这是生物体学习与记忆的基础机制。NO的含量不同会触发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其主要机制如图所示。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 NO含量增加,进而引起学习效率下降。试结合图示作用机制分析 NO含量增加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的原因: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