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大米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的主要粮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米中的大量淀粉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大米中的少量蛋白质可为人体提供氨基酸 C、大米中的少量脂肪含C、H、O、P等元素 D、大米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
2、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细胞中ROCK1(一种蛋白激酶基因)过度表达对细胞呼吸的影响设置了两组实验,对照组为正常成肌细胞,实验组为ROCK1基因过度表达的成肌细胞。向体外培养的成肌细胞中加入不同物质检测细胞耗氧率(OCR,可一定程度反映细胞呼吸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寡霉素为ATP合酶抑制剂;FCCP可作用于线粒体内膜,是线粒体解偶联剂,可使线粒体不能产生ATP;抗霉素A为呼吸链抑制剂,可完全阻止线粒体耗氧。)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实验处理的时间和加入的试剂种类 B、ROCK1过度表达会使细胞耗氧率增加,加入寡霉素会使细胞产生ATP减少 C、FCCP的加入使细胞耗氧量增加,细胞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形式释放 D、抗霉素A加入后,成肌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法产生[H]和CO2 -
3、有研究认为,雌激素能改善动物记忆,为探究其可能机理,某研究团队利用大鼠进行实验,研究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组别
处理
BDNFmRNA(相对值)
BDNF(相对值)
记忆水平
A
?
1.00
1.00
++++++
B
切除卵巢
0.35
0.26
++
C
切除卵巢,注射雌激素
0.95
0.98
+++++
注: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种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蛋白质。
(1)、A组的处理为 , 设置该组的作用是。(2)、BDNF是体内含量最多的神经营养因子,它通过与受体—离子通道偶联复合体结合,引起神经元通道开放从而使神经细胞兴奋,也可能会导致神经元Ca2+通道开放,Ca2+进入胞内,促进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使兴奋增强,从而促进学习记忆。(3)、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推测雌激素改善记忆的可能机理是:。 -
4、胃肠感冒主要是由一些侵犯胃肠道的病毒引起的,同时可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部分患者伴有发热等。回答下列问题:(1)、胃肠道病菌进入胃和肠道,胃液和肠液中杀菌物质会杀死部分病菌,阻止其进入体内,属于第道防线,该防线(填“具有”或“不具有”)特异性。(2)、当胃肠道病毒侵入机体时,首先使B细胞活化,使B细胞活化第一个信号是与B细胞的接触,第二个信号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的结合,同时需要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当该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细胞能识别靶细胞膜表面某些分子的变化,增殖分化形成两类细胞,后者使靶细胞裂解死亡。(3)、有人建议定期接种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流感疫苗在免疫学上相当于 , 其进入机体主要是刺激机体产生。也有人认为接种流感疫苗不能有效地预防流感,原因是。
-
5、
I.下图为人体某种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产生的C物质通过图示途径,最终作用于B细胞,体现了激素调节具有通过体液运输和的特点。若图中物质C是TSH,其中文名称是 , 物质C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因为。
(2)若图中A细胞是某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且功能正常,与其分泌的胰岛素作用相抗衡的激素是(答出一种);在患者体内检测到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该患者(填“能”或“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该疾病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属于病。
Ⅱ.人体皮肤表面出现伤口时,会引发炎症反应,通常表现为疼痛、发红、肿胀和发热。
(3)皮肤破损后,被破坏的毛细血管和细胞释放血管舒缓激肽,作用于感觉神经元引起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痛觉,此过程(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局部体温升高,可以(填“加强”或“减弱”)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利于对入侵病原体的清除。
(4)组织细胞可释放组胺,组胺和血管舒缓激肽作用于毛细血管等部位,使血管舒张、血流缓慢,从而导致伤口处肿胀(水肿),其原因是。
-
6、小华在行走时,足部突然踩到一根尖锐的钉子(这是一种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这种保护性反射能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损伤。如图表示该反射的反射弧,图中字母表示神经元,数字表示神经。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反射弧中,兴奋在f上是以的形式进行传导的。在兴奋部位,神经纤维膜外侧的电位变为。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是通过结构来传递的,其中发生的信号转变是。(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会形成痛觉。此时,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占优势,导致心率加快,支气管扩张等变化,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通常不受意识的支配,称为。(3)、研究发现,肌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即Ca2+在膜上形成屏障,使Na+内流减少),因此Ca2+浓度会影响肌细胞的兴奋性。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肌无力,原因。
-
7、学校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如表是某同学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16
U/L
9~60
肌酐
CRE
1.9↑
mg/dL
0.5~1.5
尿素氮
BUN
14.6
mg/dL
6~23
血清葡萄糖
GLU
225↑
mg/dL
60~110
甘油三酯
TG
219↑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TCH
167
mg/dL
150~220
(1)、人体血液主要由和血细胞组成,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 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及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并不相同,最大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和三方面,其中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的含量有关。(3)、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于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化验单中肌酐的数值,可推测该同学的(器官)功能异常。化验单中的代谢废物尿素需经过系统、系统运输到体外。(4)、酒精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用头孢类药物后饮酒会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导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乙醇乙醛乙酸二氧化碳+水
①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该过程酒精至少穿过层生物膜。
②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积累。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人体内环境中有很多 , 其中最重要的是H2CO3/NaHCO3。
-
8、免疫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如抗体、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B、骨髓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C、组织液、血浆和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构成了第二道防线 D、免疫自稳、监视功能主要依靠第一、二道防线,免疫防御功能主要依靠第三道防线
-
9、下图表示信息分子传导的一种方式。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X的细胞,乙表示X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可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B、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可加快乙的新陈代谢 C、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X可促进乙中储能物质水解 D、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可促进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
-
10、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遇到有害刺激时,肾上腺皮质细胞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以提高机体应急能力 B、生长激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所以青少年可以通过服用生长激素治疗侏儒症 C、切除幼年狗的垂体,其生长发育停滞与体内缺乏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有关 D、摘除公鸡的睾丸一段时间后,又给其注射睾酮,雄性性征恢复,只用了“减法原理”
-
11、有关促胰液素发现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胰腺分泌的 B、促胰液素通过导管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运输到胰腺 C、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会引起胰液的分泌 D、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
12、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一部分,位于脊椎骨组成的椎管内,由上而下分为颈段、胸段、腰段、骶段和尾段。脊髓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医学上一般将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横贯性病变或损伤引起的截瘫称为高位截瘫;四肢丧失运动功能,第三胸椎以下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称为下半身截瘫,以下半身运动功能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四肢正常运动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脊髓管理的只是低级反射活动 B、当直接刺激离体的脊髓腹根时引起3细胞体兴奋后,兴奋沿2和1传递,在背根能检测到神经冲动 C、截瘫患者除下半身运动功能丧失外,同时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 D、人体四肢运动时,大脑皮层会参与调控
-
13、音乐演奏家一般在感觉运动功能上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天赋。研究人员做了脑成像图发现:音乐演奏家的代表左手指区的右侧初级运动感觉皮层比非音乐家的相应脑区大。下图是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与躯体各部分关系图,不同物种动物代表区在初级躯体感觉及运动皮层的大小比例反映了各自物种特异机制的感觉及运动控制的细微特点。结合下图,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上信息说明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B、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头面部的关系是倒置的 C、刺激人体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 D、钢琴家在演奏时左右手同时精准地弹奏不同的旋律,是通过长期练习形成的非条件反射
-
14、运动员在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同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运动所导致的肌肉疲劳、动作不协调、寒冷刺激等,可能会导致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俗称“抽筋”),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列治疗方法中合理的是( )A、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B、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 C、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 D、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
15、常见的美容除皱针的主要成分是肉毒毒素(肉毒杆菌产生的高分子蛋白),但使用不当会引起中毒、甚至呼吸肌麻痹而致死,主要原因是它会与细胞膜上的Ca2+通道发生特异性结合,降低Ca2+的通透性,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ACh),导致肌肉松弛麻痹。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Ca2+的通透性增强可促进神经细胞释放ACh B、ACh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可使突触后膜发生钠离子内流 C、肉毒毒素作用于神经元时,突触前膜上的离子通道均关闭,使膜电位不变 D、若出现中毒,可使用肉毒抗毒素或钙制剂进行救治
-
16、在内环境及稳态的研究中,如图表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的1/3 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b C、新型冠状病毒不能在d中增殖 D、b流向d的总量大于b流向c的量
-
17、我国运动健儿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创造境外参加奥运会历史最好成绩,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肾上腺素 B、睾酮 C、血红蛋白 D、血糖
-
18、Nav1.7是一种钠离子通道,与疼痛的发生和维持密切相关,主要在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等外周神经系统中表达。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引起让人难以忍受的神经痛,欲探究该疼痛与 Nav1.7的关系,科研人员利用大鼠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设计思路
①取若干只生理状态相似的健康大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对甲组进行手术处理,构建;乙组进行假手术处理;
③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采用的机械刺激作用于大鼠足底皮肤,每个刺激强度10次,将大鼠出现5次以上缩足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定为缩足反射阈值;同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DRG 神经元的Nav1.7含量;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说明:缩足反射阈值为痛觉检测的重要指标;免疫荧光染色法是一种通过荧光素标记特定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
(2)、设计用于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3)、分析与讨论:①实验中缩足反射的反射弧是:足底皮肤 → 传入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检测结果表明,甲组大鼠的缩足反射阈值低于乙组,这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使大鼠对痛觉的敏感度。
②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时,应以作为探针。结果表明,甲组大鼠的Nav1.7含量更高。结合Nav1.7的功能说明甲组缩足反射阈值变化的原因:。
③结合以上实验结果,提出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痛的药物研发思路:。
-
19、EB病毒是一种与鼻咽癌等肿瘤相关的病毒,其抗原蛋白M、N分别由基因M、N编码。为探讨多抗原联合技术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人员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构建了融合基因M-linker-N(图1),测序后将融合基因插入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图2),再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回答下列问题:(1)、获取融合基因:根据GenBank 提供的EB病毒M基因和N基因的序列分别设计引物。
①据图分析,下列关于引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引物1的3’端应引入 EcoR I酶切位点
B.引物2和3所含的 linker应完全相同
C.引物4的5’端应引入 Xho I 酶切位点
D.应选取引物1和引物4作PCR 3中的引物
②阶段2的延伸过程中需要酶的催化。每一次PCR产物均可通过法进行检测。对符合预期的产物片段,需进行基因测序的确认,原因是。
(2)、构建表达载体:构建时需用到的基因工程工具有质粒、限制酶和。基因表达载体中复制原点的作用是。为使融合基因转录出的mRNA 经翻译形成1条多肽链,在阶段1设计引物2时应去除编码的序列。(3)、表达融合蛋白:将重组质粒导入经处理过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涂布于含培养基上倒置培养24h进行筛选。挑取单菌落至相应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一段时间,取菌液,后回收菌体,提取总蛋白并进一步检测、提纯。EB病毒感染诊断。 -
20、水稻(2N=24)雌雄同花且花较小,其雄性的育性(控制基因用A、a表示)和株高(控制基因用B、b表示)对产量和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利用化学物质 EMS处理野生型水稻种子,筛选出突变体L(雄性不育)和突变体M(半矮秆)。为探究其遗传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杂交组合
杂交亲本
F1表型
F2表型及数量(株)
Ⅰ
野生型×突变体L
野生型
野生型(1860)
雄性不育(588)
Ⅱ
野生型×突变体M
野生型
野生型(1821)
半矮秆(602)
回答下列问题:
(1)、由野生型培育成突变体L、突变体M的育种方式是。与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写出1 点即可)。(2)、进行杂交实验Ⅰ时,对母本的处理流程为。据表分析,突变体L的雄性不育、突变体M的半矮秆均为性状,且相关基因的遗传分别遵循定律。(3)、研究发现,株高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测序的部分碱基序列如图所示。结果表明,突变体M发生了的单碱基突变,导致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体M的茎尖生长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推测A基因通过来控制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从而控制株高性状。
(4)、欲确定雄性的育性基因是否也位于1号染色体上,以突变体L、M为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①实验方案:突变体L 与突变体M杂交,。
②预期结果(不考虑突变、互换):
i.若 , 则育性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
ii.若 , 则育性基因不在1号染色体上。
③请写出突变体L与突变体M杂交得到子一代的遗传图解(需写出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