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次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2)n , AA和aa的频率均为(1/2)[1-(1/2)n]。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
①发生了生殖隔离②发生了基因突变③发生了自然选择④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⑤没有发生生物进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④⑤ -
2、绿萝是一种常见的室内观叶植物,几乎不开花。研究发现绿萝细胞中与赤霉素合成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无法合成赤霉素,致使其开花受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赤霉素可在植物的幼根、幼芽和未成熟的种子及某些微生物中合成 B、基因控制赤霉素合成,赤霉素作为信息分子影响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该研究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绿萝无法开花产生种子,但其种群的基因频率依然可以发生变化
-
3、从自然界中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菌种的一般步骤为:采集样品→富集培养(使菌体数量增多)→纯种分离→性能测定,如图a、b是采用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纯化培养的效果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使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 B、为获得纯种的目的菌种,需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灭菌 C、获得图a所示结果的接种过程中,接种环需灼烧灭菌3次 D、利用图b计算出样品中菌体浓度为5.85×108个/mL,则接种稀释液的稀释倍数为107倍 -
4、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靠近,共同形成突触。如图,利用微电极测得突触a和突触b的后膜电位,分别用PSP1和PSP2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a的前膜释放的递质使后膜通透性变大,突触b的前膜释放的递质使后膜通透性降低 B、PSP1和PSP2由离子浓度改变形成,共同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C、PSP1由K+外流或Cl-内流形成,PSP2由Na+或Ca2+内流形成 D、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增多,分别使PSP1变化幅度增大、PSP2变化幅度减小 -
5、干旱是抑制玉米生长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干旱胁迫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了两个玉米品种(郑单958和陕单902)进行盆栽控水实验,每个品种分正常供水(CK)、轻度干旱(LS)、中度干旱(MS)和重度干旱(SS)4个处理,持续7天培养后,取第三片展叶测定各项指标,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2)、植物在受到干旱胁迫时的反应之一是内源(激素)含量升高,其主要的生理效应是促使气孔关闭,还可以提高蔗糖转化酶的活性,进而促进蔗糖水解,有利于调节细胞内的 , 有助于植物细胞吸水。(3)、干旱胁迫下,影响玉米净光合速率的因素分为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气孔因素对净光合速率的直接影响表现为;非气孔因素对净光合速率的影明表现可能是: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导致自由基积累,破坏了 , 进而影响光反应。(4)、分析图2和图3的数据可知,轻度干旱和重度干旱时,影响陕单902净光合速率的因素分别是和(气孔因素/非气孔因素),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
6、“酸碱体质理论”有两种错误观点:其一,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纠正偏酸的体质就能维持健康;其二,人若要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食物。下列关于人体酸碱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环境的pH大致相同,不会因食物的酸碱性而剧烈变化 B、正常人血浆pH的维持与它含有HCO、H2PO等离子有关 C、无氧呼吸时,丙酮酸在内环境中转化成乳酸会导致人体血浆的pH略有降低 D、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内环境酸碱平衡的基础
-
7、成年人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膀胱逼尿肌接受兴奋后收缩,产生排尿反射,逼尿肌收缩时,又刺激感受器,引起膀胱逼尿肌反射性收缩,直至膀胱内尿液被排空,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产生尿意的过程:牵张感受器→④→脊髓→②→大脑皮层 B、脊髓受伤导致①②受损的截瘫病人无法完成排尿 C、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收缩 D、成年人能根据环境情况适时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
8、北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描写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生于池塘淤泥之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莲花属于生命系统的组织层次 B、池塘中的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种群 C、池塘之中的淤泥也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 D、莲和池塘中的鱼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
-
9、如图是一种多肽化合物的结构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化合物是四肽,含有3个肽键 B、形成一分子该化合物时,脱去了3分子水 C、该化合物水解彻底后,可形成4种氨基酸 D、一分子该化合物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和1个游离的氨基 -
10、杀虫剂三甲基锡能抑制 ATP 水解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能量供应。用该杀虫剂对下列生理活动进行研究,作用前后影响最小的是( )A、载体蛋白的磷酸化 B、根部渗透吸水 C、无机盐的吸收 D、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
11、下表是某人在进行常规体检时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分析回答问题: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
17
IU/L
0~45
肌酐(CRE)
1.9↑
mg/dL
0.5~1.5
尿素氮(BUN)
14.6
mg/dL
6.0~23.0
血清葡萄糖(GLU)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TG)
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TCH)
179
mg/dL
150~220
(1)、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了:①血浆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②。(2)、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于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化验单中肌酐的数值,可推测该男子(器官)的功能可能损伤。(3)、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其理由是。(4)、细胞中酶促反应正常进行需要的内环境条件是 , 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5)、下图中的(填序号)等共同构成细胞外液,如果下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A、B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则B端比A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
12、甲型流感病毒侵染人体后,人体多种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不具有抗原呈递功能 B、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结合甲流病毒抗原 C、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参与构成第二道防线 D、B淋巴细胞识别被感染细胞并导致其裂解死亡
-
13、动物和人体某些激素的分泌存在“下丘脑—垂体—X轴”的分级调节。下列有关激素分泌调节轴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可以是甲状腺、性腺或肾上腺皮质 B、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只有下丘脑和垂体 C、垂体细胞膜上存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D、给成年公鸡注射睾酮,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减弱
-
14、如图所示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菜为单细胞生物,只属于生命系统层次中的① B、学校人工湖中全部的动物植物构成生命系统层次中的⑤ C、绿色开花植物无生命系统层次中的③ D、病毒只具有个体这一层次的生命系统 -
15、若某种植物的红花和白花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红花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红花植株授粉,子代均为红花
③用植株甲给白花植株授粉,子代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红花植株授粉,子代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3:1
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④ C、①或④ D、③或④ -
16、为纯化菌种,某兴趣小组在鉴别培养基上接种纤维素降解细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纯化方法是平板划线法,最后一次划线需与第一次划线相连 B、图中Ⅰ、Ⅱ区的细菌数量均太多,应从Ⅲ区挑取单菌落 C、整个划线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接种环进行两次灼烧灭菌 D、菌落周围的纤维素被降解后,可与刚果红形成红色复合物 -
17、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 B、树突状细胞的细胞膜具有很多突起结构与其能够高效识别病原体的功能密切相关 C、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组织液、血浆和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构成了第二道防线
-
18、水稻是雌雄同花植物,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科研人员将抗草甘膦基因替代Ti质粒中的潮霉素抗性基因,从而将抗虫基因和抗草甘膦基因构建在同一Ti质粒中,培育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水稻,过程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PCR技术扩增抗草甘膦基因时,反应体系主要包括缓冲溶液、水、DNA模板、脱氧核苷酸和(写出两种即可)。(2)、过程①需要用限制酶分别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过程②转化农杆菌后,培养在含培养基中培养,从而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3)、转基因水稻T0自交得到T1 , 在T1幼苗期喷施适量的草甘膦,发现耐草甘膦水稻与不耐草甘膦水稻之比约为3:1,则T1中抗虫水稻的比例为。(4)、为探究该转基因水稻的食用安全性,科研人员检测了抗虫转基因和抗草甘膦基因在水稻中不同器官的表达情况,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19、外来物种入侵、人类活动等导致城市河流的污染愈发严重。城市河流常采用闸坝、引水等工程措施保持高水位,但高水位河流的断面形态单一,易造成底泥淤积和污染物积累,且底泥微生物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研究人员开展了低水位模式下城市河流底泥原位修复效果的研究,发现低水位模式构建了多元化生境,水草、鱼类、水鸟的种类增多,提高了河流的稳定性。河流断面形态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模拟河道修复机制的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河道(号)
水深(cm)
底泥厚度(cm)
泥-水界面光强(lx)
泥-水界面溶解氧(mg/L)
污染物去除率(%)
功能微生物丰度(个/g)
1
60
30
60
2.4
33
9.3×103
2
30
30
1800
4.0
62
2.5×104
3
10
30
6550
5.9
94
6.8×104
回答下列问题:
(1)、外来物种入侵城市河流的初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常呈形。写出一条城市河流中存在的食物链:。(2)、低水位运行后,城市河流的外貌和优势种均发生了改变,说明城市河流发生了。据图、表分析,低水位运行后流入城市河流的总能量(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原因是。(3)、模拟河道修复机制的实验表明低水位模式下城市河流底泥原位修复效果较好,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4)、据题意分析,采用低水位模式修复城市河流的优点是(写出2点)。 -
20、泡型棘球蚴病(AE)是一种致死性寄生虫病,主要原发于肝脏,在我国西部地区流行程度高。LAG3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免疫抑制性受体,可对机体免疫产生负性调控作用。临床数据显示AE病人病灶旁肝组织LAG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远端正常肝组织。回答下列问题:(1)、机体感染泡球蚴后,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都参与了B细胞的活化过程,其中辅助性T细胞在B细胞的活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2)、抑制性受体是导致寄生虫感染中T细胞功能障碍的关键。LAG3可单独或与其他抑制性受体协同对机体抗肿瘤免疫产生抑制作用,使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现象,从免疫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推测LAG3使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原因是:。(3)、已知小鼠肝脏病灶组织周围炎性细胞附近均存在CD19蛋白和α-SMA蛋白,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是免疫学中常用的特异性蛋白质检测方法。科研人员利用LAG3基因敲除KO小鼠,探究LAG3对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组织炎性细胞的影响,请根据题意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4)、为研发治疗泡型棘球蚴病的药物,科研人员检测了两组感染泡球蚴小鼠的B细胞活化标志物CD86表达水平,结果如下图,请写出一项治疗泡型棘球蚴病的药物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