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PCR过程中,模板DNA和引物能在每一次扩增中重复使用。( )
-
2、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时,不需要知道目的基因的全部碱基序列。( )
-
3、利用PCR技术扩增抗虫基因时,PCR反应缓冲液中一般要添加Mg2+。( )
-
4、PCR需要的原料包括脱氧核苷酸、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和解旋酶等。( )
-
5、PCR反应需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只需提供DNA模板及四种脱氧核苷酸即可。( )
-
6、蛋白质工程合成所需蛋白质的过程,遗传信息的流向与中心法则相反。( )
-
7、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 )
-
8、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羊乳腺细胞中即可获得乳腺生物反应器。( )
-
9、可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检测棉花细胞是否成功表达抗虫基因。( )
-
10、农杆菌转化的过程是将Ti质粒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
-
11、DNA在电场中会向着与它所带电荷相同的电极移动,移动速率与分子大小和构象有关。( )
-
12、提取DNA时加入酒精,可溶解蛋白质从而初步分离DNA和蛋白质。( )
-
13、外源DNA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复制。( )
-
14、用限制酶处理目的基因和Ti质粒,涉及氢键和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
-
15、DNA连接酶作用的底物可以是DNA片段,也可以是单个核苷酸。( )
-
16、基因组印记(通过甲基化实现受精卵中来自双亲的两个等位基因一个表达另一个不表达)阻碍了哺乳动物孤雌生殖的实现。某研究团队利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和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小鼠生殖细胞的“基因组印记”,使其“变性”,然后将一个第二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类似受精作用),最终创造出“孤雌生殖”的小鼠。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时,为防止污染,需将培养皿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B、甲基化可能会关闭基因的活性,对某些基因进行去甲基化处理有利于其表达 C、“孤雌小鼠”的诞生过程没有精子参与,其基因型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相同 D、移植后的囊胚进一步扩大,会导致滋养层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 -
17、如图是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高产奶牛的过程,结合实验过程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人工授精,卵母细胞需在体外培养到MⅡ期才可进行 B、②是胚胎培养,中途需加入胰蛋白酶处理并进行传代 C、③是胚胎分割,利用细胞全能性提高了胚胎的利用率 D、④是胚胎移植,受体母牛应提前注射激素使其处于发情期 -
18、根据下图,正确的是( )
A、子代动物遗传性状和受体动物完全一致 B、过程1需要MⅡ期去核卵母细胞 C、过程2可以大幅改良动物性状 D、过程2为过程3提供了量产方式,过程3为过程1、2提供了改良性状的方式 -
19、研究人员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将分散在国内不同区域养殖场、适应性好、抗逆性强、超高产的“超级奶牛”种质资源集中起来,便于进行良种奶牛繁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结合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技术,可快速培育出“超级奶牛”群体 B、运用克隆技术集中“超级奶牛”种质资源,有利于发挥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超级奶牛”的成功克隆,说明奶牛体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能力 D、体细胞克隆技术在新领域的应用,可避免从国外引进活牛的生物安全风险
-
20、我国科学家成功地用iPS细胞克隆出了活体小鼠,部分流程如图所示,其中Kdm4d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TSA为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蛋白乙酰化和去甲基化可以使生物的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 B、①过程的小分子化合物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突变为iPS细胞 C、②过程中去核前应保证卵母细胞培养至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D、③过程中可以使用有活性的病毒处理,目的是诱导细胞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