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中,观察到的一个视野如图所示。下列属于箭头所指细胞分裂期的上一时期的特点是( )
A、出现染色体,核膜开始解体 B、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染色体凝聚,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D、纺锤体消失,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
2、 如图是关于观察洋葱有丝分裂实验的部分操作,下列评价合理的是( )

A、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B、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②和③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 C、在观察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 D、若用图中b区域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 -
3、观察用甲紫溶液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看不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
4、如何比较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
5、 如图是某生物体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下列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B、甲、乙、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DNA分子数的比例都为1∶2∶1 C、甲细胞进行中心粒倍增,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
6、 下图1和图2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的CD段 B、图1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 C、图2中的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 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2中d所示的情况 -
7、 如图是细胞中某两种物质的含量在有丝分裂相关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虚线所代表的物质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B、图中B~C段会发生着丝粒分裂 C、叶肉细胞中会出现如图所示变化,而细菌细胞中不会出现 D、A~B段细胞中有蛋白质和RNA的合成 -
8、在进行有丝分裂的动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同一时期发生的变化是( )A、染色单体出现和纺锤体的形成 B、中心体倍增和DNA的复制 C、DNA数目加倍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D、核膜、核仁的消失和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位置上
-
9、 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核DNA分子 B、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 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 D、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
-
10、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遗传的意义是。
-
11、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成分或结构“加倍”的时期和原因
成分或结构
时期
原因
DNA
间期
染色体
后期
中心体
间期
细胞核
新核膜已经形成,细胞质尚未分裂
-
12、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始终等于DNA分子的数目。
-
13、二倍体动物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单体分离
-
14、细胞分裂前的间期既有基因表达又有DNA复制。
-
15、高等动物胚胎干细胞分裂过程中,中心体的复制和染色体组数的加倍发生在同一时期。
-
16、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核DNA已完成复制且染色体数目加倍。
-
17、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
-
18、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如图标注了某动物(2n=12)甲种细胞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核DNA含量,若向该种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处于M期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是12→24→12 B、加入过量胸苷7.4 h后,甲种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C、G1期发生的变化主要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若乙种细胞周期为24 h,M期为1.9 h,选择甲种细胞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化更合适 -
19、据表分析下列问题:
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
细胞类型
分裂间期
分裂期
细胞周期
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15.3
2.0
17.3
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
13.5
1.8
15.3
人的肝细胞
21
1
22
人的宫颈癌细胞
20.5
1.5
22
(1)、不同生物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填“相同”“不同”或“不一定相同”,下同),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2)、显微镜下观察某植物组织的有丝分裂时,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是因为。(3)、若要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应选择细胞,理由是。(4)、在细胞处于旺盛分裂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处于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 , 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 -
20、 某研究所为研究不同“果树—农作物”复合种植模式对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选择了苹果+玉米和苹果+绿豆两种种植模式(苹果株高约400 cm,树冠离地约100 cm;玉米株高约200 cm;绿豆株高约45 cm),种植时,行间距和株距等均相同,每隔2小时测定苹果树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植物叶肉细胞中能捕获光能的物质存在的具体场所是 , 叶肉细胞吸收的CO2直接参与的反应过程是。上图中检测净光合速率的各时间点,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利用的CO2的来源有。(2)、分析上图,两种种植模式下,苹果树在夏季12:00时,净光合速率低的原因是。在14:00之前,“苹果+玉米”模式下苹果树的净光合速率相对较低,原因可能是。(3)、从研究结果可得出,苹果树不适合与(填“高秆”或“矮秆”)农作物复合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