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磷脂、蛋白质、糖类、胆固醇 B、该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 C、细胞膜内侧上的糖蛋白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物质运输中具有重要作用 D、细胞膜可控制物质进出,但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 2、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的探索,不正确的是(       )
    A、欧文顿提出细胞膜是由脂质构成的 B、戈特和格伦德尔利用丙酮提取红细胞膜证明了脂质呈双分子层排布 C、罗伯特森利用光学显微镜提出了“明—暗—明”的三明治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 D、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流动镶嵌模型
  • 3、有关细胞学说正确的是(       )
    A、建立过程仅由施莱登和施旺完成 B、指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及细胞产物组成 C、它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D、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4、对下列图示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将①中显微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增多 B、要想用高倍镜观察②中的细胞c,首先需要将装片向左移动 C、图③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随细胞质流动的方向与实际的相反 D、换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亮
  • 5、蛋白质和DNA是两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对两者共性的概括,正确的是(       )
    A、组成元素完全相同 B、空间结构均具有多样性 C、都能水解成多种小分子物质 D、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 6、新型冠状病毒和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RNA和DNA,这两种病毒均(       )
    A、不含蛋白质和糖类 B、含有核糖体 C、含有A、T、C、G四种碱基 D、需在宿主细胞内繁殖
  • 7、关于下图所示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不相同 B、乙是五碳糖,在DNA中是核糖,在RNA中是脱氧核糖 C、丙是含氮碱基,在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中有5种 D、组成流感病毒核酸的化合物丁,共有4种
  • 8、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酸分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种 B、两种核酸在化学组成上不完全相同 C、核酸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储存着大量遗传信息
  • 9、蛋白质是细胞内的重要化合物,其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蛋白类物质与其功能的对应,正确的是(       )
    A、免疫球蛋白—运输 B、生长激素—调节 C、膜通道蛋白—免疫 D、凝血因子—催化
  • 10、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含有m个氨基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蛋白质含有肽键数为m-n个 B、该蛋白质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1个 C、组成该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D、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的氧来自于-COOH
  • 11、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固醇等 B、动物体中的主要储能物质是脂肪 C、蜡也是一种脂质,比脂肪的疏水性更强 D、脂肪中氢元素含量比等量葡萄糖中少
  • 12、今年中秋节,患糖尿病的王奶奶,因食用“无糖月饼”而被“甜晕”,还好抢救及时,脱离危险。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糖月饼主要成分是淀粉,没有甜味,属于无糖食品 B、糖尿病人不需要控制淀粉类食物的摄入 C、月饼中的糖类均可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用于合成多糖或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D、鉴定月饼是否含还原糖,可将其溶解后滴加斐林试剂并作水浴加热处理
  • 13、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二糖都是非还原糖 B、糖类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麦芽糖与蔗糖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素食者主要通过分解植物的纤维素获得能量
  • 14、水的功能与水的存在形式有关,下列有关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由水是非极性分子,是良好的溶剂 B、自由水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C、结合水是细胞的结构成分 D、生活在干旱条件下的植物,其细胞内结合水含量相对较多,可抵御不良环境
  • 15、研究者欲将动物体内某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中并获得目标产物。该质粒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LacZ基因及酶切位点(酶切位点仅存在于LacZ基因中),其结构和简单的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且在目的基因两端增添限制酶识别序列,设计引物需已知 , 且在两种引物的端添加相应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2)、用①过程中获得的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未标出的必需结构还有 ,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
    (3)、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菌落呈现色,原因是
    (4)、将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扩大培养,获得所需要的目标产物,该过程需要及时添加必须营养物质,还需要控制等发酵条件(答出2点即可)。
  • 16、果蝇的翅型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眼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直翅果蝇经紫外线照射后出现一种突变体,表型为翻翅。现有一对表型相同的果蝇M(♀)、N(♂)杂交,都能产生正常配子,F1表型及比例为直翅红眼♀:直翅红眼♂:直翅白眼♂:翻翅红眼♀:翻翅红眼♂:翻翅白眼♂=4:2:2:2:1:1.不考虑变异及XY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翅型的显性性状是;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理由是
    (2)、M的基因型为 , N的基因型为;F1出现上述特殊比例的原因最可能是
    (3)、F1中一对直翅红眼雌雄果蝇杂交,其中部分子代相关基因电泳结果如图所示,条带1和2对应一对等位基因,条带3和4对应另一对等位基因。请将电泳图补充完整

       

  • 17、2024年12月12日,在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只人工繁育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腹角雉被放归野外。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为该保护区4种雉类在海拔资源轴、生境类型资源轴上的生态位宽度。

    种类/生态位宽度/资源轴/海拔/生境类型

    白鹏

    黄腹角雉

    白眉山鹧鸪

    灰胸竹鸡

    资源轴海拔

    178.96

    0.01

    0.12

    0.06

    生境类型

    151.52

    0.001

    0.01

    0.07

    注:生态位宽度指一个种群(或其他生物单位)在一个群落中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本题生境类型包括常绿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竹林四种类型。

    由表中数据可知,最急需保护的雉类是 , 依据是

    (2)、目前,对黄腹角雉的研究通常采用红外相机监测技术,主要操作流程为选择路线、布设样线、安装红外相机、对采集的动物活动图像或视频进行处理和分析。科研工作者在长4.3km、宽200m的样线中拍摄到13只黄腹角雉,该区域黄腹角雉的种群密度是只/km2保留小数点后2位),这种技术相较于标记重捕法,主要的优点有(答出2点即可)。
    (3)、黄腹角雉人工繁育成鸟的补充放归可恢复与壮大保护区黄腹角雉的。黄腹角雉每年繁殖一次,若3年后该种群的年龄结构达到增长型或稳定型,从生态环境条件角度分析,原因是(从答出2点即可)
  • 18、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在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内有一个调定点(正常人为37.5℃左右)。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与调定点比较,通过对机体产热和散热的调控,维持体温相对稳定。体温调定点会因为某些因素上升或下降。下图是某人感染病毒后的发热效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后,刺激等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答出2种即可)。致热性细胞因子作用于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调至38.5℃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填“”“〈”或“=”)。
    (2)、体温调节中枢分泌激素甲,激素甲是;该激素还会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控,原因是
    (3)、患者体温升高的过程中出现了手脚冰凉的症状,推测与机体减少散热有关,原因是
  • 19、为研究高氮、高磷的某湿地对温室效应的缓解作用,科研人员开展了如下实验。图1为该湿地中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绿藻)、动物、硝化细菌三类生物CO2消耗速率曲线,图2是在高氮、高磷的培养液中,每天通入等量含较高CO2浓度的空气(其他条件适宜),CO2去除率与小球藻相对密度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可能与缓解温室效应有关的生物对应曲线为 , 小球藻在12时产生ATP的场所有 , 与小球藻相比,该湿地中硝化细菌固定CO2所需的能量来自于
    (2)、在高氮、高磷的培养液中通入较高浓度CO2有助于小球藻的生长,原因是
    (3)、据图2分析,将小球藻相对密度维持在的范围,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该湿地对温室效应的缓解作用。第8天后CO2去除率明显下降,从代谢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 20、生物学相关技术在农牧业、医药卫生和食品工业方面应用广泛。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将药用蛋白基因导入奶牛乳腺细胞可构建乳腺生物反应器 B、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和PCR实验中均需无菌操作 C、可用PCR等技术检测编码牛凝乳酶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D、可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抗某种除草剂的基因导入农作物细胞
上一页 181 182 183 184 18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