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植物激素茉莉酸(JA)参与对食草动物的防御反应。现取长日照(16h光照/8h黑暗)和短日照(8h光照/16h黑暗)两种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生长的植株,对其叶片的J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注:授时因子时间0表示开始照光0h,代表光照 代表黑暗

    A、A点为经长日照和短日照不同处理,叶片中的JA含量不同 B、授时13h~21h短日照条件下JA含量均低于长日照条件下的 C、光信号通过信号转导调节JA激素进而影响植物对食草动物的防御能力 D、植物感知光信号主要是因为光敏色素平均分布在植物各个部位
  • 2、手指割破时机体常出现疼痛、心跳加快等症状。下图为吞噬细胞参与痛觉调控的机制示意图。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注:NGF为吞噬细胞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

    A、手割破产生兴奋传导到T处,该处突触前膜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 B、伤害性刺激导致副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 C、病原体刺激下吞噬细胞内质网释放Ca2+进而使囊泡移动胞吐释放NGF D、NGF受体的抗体作为药物可阻断其与NGF结合,抑制Ca2+内流,缓解疼痛感
  • 3、研究发现,在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离子通道的开放或关闭依赖特定的膜电位,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的膜电位达到或超过阈电位,会引起相关离子通道的开放。该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和相关离子通道通透性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点时该部位膜内的Na+浓度高于膜外 B、当刺激强度低于b时也有膜电位的变化 C、de段,两种离子通道的通透性变化情况不同 D、ef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主要依赖K+通道的参与
  • 4、新疆地域广,地貌类型多样,促使生物发展出各具特色的生存策略,下列关于生物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湖泊中的植物茎叶中通常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 B、荒漠中的植物大都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 C、森林中林下的植物叶薄且叶绿体颗粒小,呈深绿色 D、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
  • 5、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参与调控植物的形态建成。下图为GR24对青海草地早熟禾总根长的影响,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将0.5μmol/L的GR24施用于该植物的茎,能抑制茎的生长 B、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GR24处理有利于青海草地早熟禾总根长的增加 C、GR24处理6d可显著提高青海草地早熟禾的根系总根长 D、相同处理天数下,青海草地早熟禾总根长随着GR24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 6、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过敏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生过敏的人B细胞上有识别该过敏原的膜受体 B、易过敏体质者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会发生过敏反应 C、组胺可使机体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 D、应用抗组胺类的药物可以缓解过敏反应的症状
  • 7、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是为了避免光的干扰 B、设置空白琼脂块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C、该实验可证明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D、成功之处是利用胚芽鞘尖端的化学物质通过琼脂块影响去尖端的胚芽鞘
  • 8、炎热的夏季若空调使用的时间过长或设置的温度过低,容易患“空调病”。患者往往表现出头晕目眩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当人进入空调房后,在体温调节中形成凉爽感觉 B、局部体温改变会直接刺激下丘脑兴奋并分泌相关激素 C、空调温度过低,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减少 D、经常处在空调房内,超过身体的调节限度,可能导致其稳态失衡
  • 9、研究发现长期处于隔离饲养状态的“孤独”小鼠患癌症的概率是群居小鼠的3.3倍,且往往情绪低落,同时发现隔离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含量更高。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B、推测糖皮质激素可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 C、内分泌系统产生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D、情绪低落可降低免疫系统功能,患癌症的风险增大
  • 10、刚从汗腺分泌出来的汗液与血浆是等渗的,但在流经汗腺管时,在醛固酮的作用下,汗液中的Na+和Cl-被重吸收,最后排出的汗液是低渗的。当出汗加快时,由于汗腺管不能充分吸收Na+和Cl- , 汗液中的Na+和Cl-浓度较高,此时机体在丢失大量水分的同时,也丢失了大量的NaCl。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大量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加强 B、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的重吸收 C、汗腺管对汗液中Na+和Cl-的重吸收,会使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D、短时间大量出汗时,应注意补充水和NaCl,以免发生水和无机盐的失衡
  • 11、在激素的发现与探究历程中科学家们设计了许多巧妙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结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再用萎缩的胰腺提取液来治疗糖尿病 B、摘除动物睾丸并重新植入的实验可直接证明雄性性征是与睾酮参与有关 C、将狗的小肠剪下并刮下黏膜的操作是为了排除神经对胰液分泌的影响 D、探究激素的作用常采用摘除法和移植法即“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 12、“大旱过后必蝗灾”,干旱条件下,蝗虫的卵不易被水淹或霉菌感染,从而提高了成活率,容易出现东亚飞蝗种群爆发式增长。以下哪些因素与气候因素相似均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
    A、地震 B、食物短缺 C、天敌捕食 D、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 13、群落交错区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因相邻群落的相互作用,该区域内的种群竞争激烈,一般情况下生物多样性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关于群落交错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低,物种丰富度减少 B、植被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该区域内生态位相似的种群可发生生态位分化而实现共存 D、季节性变化导致群落交错区外貌发生改变,属于次生演替
  • 14、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时分行种植玉米和豌豆,适宜条件密植可增产。但密度过大增产优势降低,密植强化的种间关系是(  )
    A、种间竞争 B、原始合作 C、捕食 D、互利共生
  • 15、过长时间打篮球容易诱发肩袖损伤,对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手术过程中需大量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而生理盐水的外渗会诱发组织水肿等,影响肩关节恢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长时间打篮球会使内环境pH显著降低 B、组织水肿是因为蛋白质过多渗入毛细血管 C、术后为伤口处细胞提供营养的主要是淋巴液 D、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可以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 16、为保护野大熊猫,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大熊猫环境容纳量的是(  )
    A、加强栖息地生态保护 B、扩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 C、多种植大熊猫喜爱食用的竹子 D、增加圈养个体野外驯化放归数量
  • 17、褪黑素(MLT)是一种色氨酸衍生的吲哚胺类化合物,除了作为一种植物激素,MLT还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调节因子。为了探究外源MLT影响拟南芥幼苗生长的机制,某研究团队将野生型拟南芥的种子置于含不同浓度MLT的MS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结果显示,所有培养基上的种子萌发率无明显差异。在第15天,测定MS培养基上拟南芥的平均幼苗重量和幼苗的内源脱落酸(ABA)水平,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可知,一定浓度的外源MLT对拟南芥幼苗生长具有(填“促进”或“抑制”)作用,判断的依据是
    (2)、图乙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MLT(5μM和10μM)对拟南芥幼苗的内源ABA水平影响不大,25μM MLT导致ABA水平小幅上升,。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研究发现,中间物质T会影响MLT对拟南芥幼苗ABA水平的调节。为了进一步探索MLT和ABA的关系,研究者构建了拟南芥过表达T突变体和缺陷T突变体,并进行了相关实验,测得拟南芥平均幼苗重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推测外源MLT影响拟南芥幼苗生长的机制可能是。(用文字和箭头构建外源MLT、中间物质T、内源ABA和幼苗生长之间的关系)

  • 18、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杂交水稻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雄性不育株的发现是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重要基础。保障雄性不育多样性(部分品系如下表所示,各品系其他基因均为野生纯合)是保障杂交水稻种质多样性的有效途径,能防止种质单一性带来的生产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品系

    原因

    1

    编码水稻细胞色素C亚基的基因BM1经甲基化修饰后而沉默

    2

    显性突变基因S导致雄性不育

    3

    人工诱变得到基因型为nn的雄性不育植株

    4

    自然条件下的基因型为mm的雄性不育植株

    (1)、基因BM1、S、n、m的结构差异主要在于
    (2)、基因BM1经甲基化修饰后,其储存的遗传信息(填“发生”或“未发生”)改变;已知基因BM1沉默的原因是相关RNA的合成受阻,由此可知,甲基化修饰影响基因BM1表达的过程。
    (3)、不能利用基因型为NnSs的水稻品系进行自交实验,以探究不育基因N/n与S/s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4)、基因A使花粉败育;基因M能使品系4恢复育性;含基因D的种子呈蓝色,无基因D的种子呈白色。将含基因A、D、M(各一个)的表达载体导入并整合到品系4的染色体(该染色体非基因m所在染色体)上,得到转基因品系4植株。基因A、D、M完全连锁,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

    ①为每年能获得基因型为mm的雄性不育株来用于杂交育种,如何利用转基因品系4.请写出大概过程:

    ②转基因品系4自交所得的F1植株随机传粉,所得F2中白色种子占

  • 19、银离子因具有抗菌作用及抗菌时效长、安全、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研究人员探究了银离子对几种常见水产细菌的杀菌活性,以及不同细菌对银离子的耐受情况。本研究采用LB培养基(由酵母粉、蛋白胨、NaCl、蒸馏水制得,NaOH调节pH至7.4,121℃高压灭菌)进行实验,流程如图a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LB培养基时,蛋白胨的作用主要是 , 调pH和灭菌的先后顺序是。相较于培养基甲,培养基乙在成分上的区别是
    (2)、在下列三种菌液中分别加入不同剂量(0、5、10、20、40,单位:mg·L-1)的硝酸银溶液,然后在不同时间点从各管取200μL菌液,用酶标仪测定菌液OD600值(可反映菌液中的细菌数),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三种细菌中对银离子的耐受性最强的是 , 判断依据是。若水产养殖塘因无乳链球菌污染而减产,根据该研究结果,使用硝酸银溶液对该水产养殖塘中无乳链球菌进行消毒杀菌的最佳浓度是

    (3)、为探究银离子的抗菌机制,研究人员用被银离子处理后的细菌和细菌上清液(由细菌培养液离心后获得)分别处理同种细菌及异种细菌,并计数比较。用被银离子处理后的细菌和细菌上清液处理同种细菌所得结果如图c所示,用被银离子处理后的嗜水气单胞菌及该菌上清液处理异种细菌所得结果如图d所示。请根据该研究结果分析,银离子在抗菌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是

  • 20、铅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生物体内能形成稳定化合物,难以被排出。研究表明,进入人体内环境的铅会使人体产生氧化应激反应,生成较多的自由基,使神经细胞氧化损伤,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人出现狂躁不安、学习和记忆能力减弱等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δ-氨基乙酰丙酸(ALA)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能参与血红素的合成过程,ALA脱水酶参与催化该过程。ALA的化学结构与氨基丁酸(一种神经递质)的相似,已知两者可结合同一种受体,但发挥的作用相反。当血液中ALA的含量增加时,人会出现狂躁不安等现象。

    ①推测氨基丁酸是一种(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该递质释放过程中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换方式是

    ②铅可以抑制ALA脱水酶的活性,结合上述信息分析,铅可以令人狂躁不安的原因可能是

    (2)、硒是人体系统内的关键微量元素,研究发现,硒可改善铅损伤造成的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某科学小组欲为上述发现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以健康小鼠为材料,将其随机均分为A~E5组进行了不同浓度硒拮抗铅损伤的研究,实验流程及结果分别如图、表所示。该实验的对照组是组,B、C、D、E组连续4周饮用1g·L-1的醋酸铅溶液的目的是。据图、表推测硒能改善铅损伤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的相关机理是

     

    逃避潜伏期/s

    穿越次数/次

    MDA/(nmol·mg-1

    SOD/(U·mg-1

    A

    29.32

    14.0

    0.256

    13.7

    B

    55.57

    7.6

    0.697

    8.6

    C

    47.64

    11.7

    0.415

    9.0

    D

    37.30

    11.8

    0.325

    11.2

    E

    34.72

    13.8

    0.281

    12.9

    注:逃避潜伏期与学习记忆能力呈负相关,穿越次数与学习记忆能力呈正相关。

上一页 148 149 150 151 15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