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大豆种子中蛋白质和脂质含量丰富,是谷物类种子的4~5倍。研究者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斐林试剂一般用来检测大豆种子中是否含有。在只有斐林试剂(甲液、乙液)、蒸馏水及一些实验室常用器材的条件下,若想检测大豆种子匀浆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可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然后进行蛋白质的鉴定。
    (2)、大豆种子萌发后进入幼苗期时对氮元素的需求量较大,需要与其共生的根瘤菌帮助固氮,原因是大豆植株合成的(写三种)等物质会影响光合作用。
    (3)、大豆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的呼吸速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大豆种子在开花第20天的呼吸速率最大,此时测得种子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若大豆种子的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则此时大豆种子细胞内消耗O2和产生CO2的具体场所分别是 , 葡萄糖中的能量去向是

    ②大豆种子成熟的过程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种变化有利于

  • 2、金银花不仅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而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为提高金银花产量,某实验小组对三种金银花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15时黄花金银花与京红久金银花的CO2固定速率相同 B、7时红花金银花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从图中可以看出,限制金银花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 D、金银花在9时后出现净光合速率下降,可通过补充CO2来缓解这种现象
  • 3、巴黎奥运会上,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赛中,中国队游出了3分27秒46的惊人成绩,打破了美国队在这个项目上40年的垄断,成功获得金牌。下列关于运动员们在100米混合泳接力赛中的生理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时,葡萄糖主要在线粒体中被氧化分解 B、剧烈运动时,肝糖原和肌糖原水解成葡萄糖供给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C、剧烈运动时,腿部肌肉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D、剧烈运动时,葡萄糖生成乳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 4、科学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移动到细胞膜附近时,细胞膜会形成管状的收缩丝将受损线粒体包裹,细胞在运动的过程中收缩丝向细胞外凸出,最后脱落,从而将受损的线粒体排出细胞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排出受损线粒体的方式属于胞吐,与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无关 B、排出线粒体的过程需要细胞骨架的参与,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 C、将受损线粒体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排出细胞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D、受损的线粒体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处理后,有些物质可以被细胞重新利用
  • 5、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步骤

    分组

    红粒管

    白粒管

    对照管

    ①加样

    0.5mL

    0.5mL

    C

    ②加缓冲液/mL

    1

    1

    1

    ③加淀粉溶液/mL

    1

    1

    1

    ④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

    +

    +++++

    注:“+”越多,表示颜色越深。

    A、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0.5mL蒸馏水 B、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控制pH C、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白粒小麦 D、延长保温时间,红粒管和白粒管的显色结果可能相同
  • 6、ATP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可用α、β和γ表示(A-Pα~Pβ~Pγ)。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活的离体肝细胞,1min后迅速分离得到细胞内的ATP,测得其放射性强度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几乎一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推测分离得到的ATP中的α、β和γ均会被32P标记 B、图中的“A”与ATP结构简式中的“A”的化学成分相同 C、ATP脱去一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合成核糖核酸的原料 D、细胞中绝大多数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都是由ATP直接提供的
  • 7、细胞外空间的蔗糖分子能够通过筛管—伴胞复合体(SE-CC),逐步汇入主叶脉并运输到植物体其他部位。SE-CC的质膜上有“蔗糖-H+共运输载体”(SU载体),SU载体与H+泵相伴存在,如图所示。下列对相关物质的分布和运输分析正确的是(       )

           

    A、H+通过H+泵和SU载体进出SE-CC的方式相同 B、细胞外空间的蔗糖浓度一般比SE-CC蔗糖浓度低 C、蔗糖水解后不能参与淀粉、纤维素等多糖的合成 D、抑制SE-CC中ATP酶的活性,不影响蔗糖分子进入SE-CC
  • 8、植物细胞被某好氧型致病细菌感染后会发生一系列防御反应,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诱导子与植物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致病细菌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不同,且都不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致病细菌与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核糖体的合成均与核仁有关 D、被感染后,Ca2+进入细胞,促进抗毒素、水解酶的合成,提升植物抗病性
  • 9、研究发现,乙醇发酵的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离子辅助。某研究小组为验证上述结论,利用酵母汁、A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生物大分子,包括相关酶)、B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小分子和离子)、葡萄糖溶液、无菌水进行了下表所示5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葡萄糖溶液+无菌水

    葡萄糖溶液+酵母汁

    +

    葡萄糖溶液+A溶液

    葡萄糖溶液+B溶液

    +

    注:“+”表示有乙醇生成,“-”表示无乙醇生成。

    A、组别⑤“?”处的实验处理为:葡萄糖溶液+A溶液+B溶液 B、组别②的实验结果表明酵母汁中含有乙醇发酵所需的酶和小分子、离子 C、组别③、④无乙醇生成是因为A溶液和B溶液中缺少乙醇发酵的酶 D、实验结果表明,起辅助发酵的小分子、离子存在于酵母汁和B溶液中
  • 10、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取自某人的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如图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下降 B、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肝细胞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 C、培养液中的尿素可能是肝细胞通过代谢产生的 D、进入细胞的葡萄糖可转化为脂肪、必需氨基酸等物质
  • 11、Remorin蛋白(简称R蛋白)是陆生植物特有的膜蛋白,能够调控胞间连丝的通透性,阻止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对植物的侵染。水稻条纹病毒(RSV)能够干扰R蛋白对细胞膜的定位,从而打开胞间连丝,快速在细胞间移动,使水稻患条纹病。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高等植物相邻细胞间无法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交换 B、信号分子通过胞间连丝时,需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 C、水稻条纹病毒相比细菌、真菌更不容易通过胞间连丝 D、抑制水稻条纹病毒对R蛋白的干扰,可预防水稻条纹病的发生
  • 12、信号肽假说认为,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一段氨基酸序列作为信号序列,被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并引导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继续蛋白质的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H标记氨基酸的羧基可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 B、消化酶等分泌蛋白的合成需要游离态核糖体与附着态核糖体 C、分泌蛋白的合成需要信号序列与SRP、SRP与SRP受体的识别 D、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中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 13、细胞膜的功能是由它的成分和结构决定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这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重要因素 B、变形虫的摄食活动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这是因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但膜中的蛋白质一般不能运动 C、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及空间结构的变化,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 D、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由磷脂和蛋白质,将磷脂分子置于水—苯的混合溶剂中,磷脂分子的“尾部”朝上,“头部”朝下
  • 14、生物体内的功能蛋白大多为水溶性蛋白,该类蛋白质的氨基酸侧链亲水基团分布在分子的外侧,疏水基团分布在分子内侧。该类蛋白质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并出现凝聚现象。下列对功能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热会导致该类蛋白质的部分肽键发生断裂 B、该类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多种细胞器的参与 C、该类蛋白质变性后侧链基团的分布发生了改变 D、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直接为人体细胞提供该类蛋白质
  • 15、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是常见的引起人肺炎的微生物,但两者引发肺炎的临床症状一般不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都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 C、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都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这与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有关 D、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都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这体现两者的统一性
  • 16、人体皮下的胆固醇经适度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3(VD3),下列有关胆固醇和维生素D3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维生素D3、胆固醇都属于脂质 B、胆固醇是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胆固醇代谢障碍可能会引起血液中脂质含量升高 D、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可缓解维生素D3缺乏引起的佝偻病
  • 17、诺如病毒感染会引发婴幼儿呕吐、腹泻等症状,目前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一般经过1~3天的病程后,大部分患者可以自愈。下列对该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诺如病毒的核糖体上可合成其蛋白质外壳 B、诺如病毒的细胞膜与蓝细菌的细胞膜组成成分相似 C、诺如病毒的遗传物质和蓝细菌一样分布在拟核中 D、诺如病毒增殖时,需要宿主细胞提供场所和原料
  • 18、将某动物细胞(2n=16)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时间取样后进行放射自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如下表所示。

    取样时间(h)

    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1

    部分细胞的细胞核开始被标记

    3

    部分被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

    5

    部分被标记细胞的着丝粒开始分裂

    6

    部分被标记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13

    部分被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

    被标记细胞的比例在减少

    100

    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

    (1)、该动物细胞为分裂期做物质准备的时间为h,该时期细胞内发生的物质变化是
    (2)、3h时判断细胞进入分裂期的依据是 , 此时细胞中有条染色体。该部分细胞在4h时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
    (3)、6h时被标记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方式是 , 该方式与植物细胞不同的结构基础是该细胞无
    (4)、100h时被标记细胞数目减少的原因最可能是。它对于该动物完成正常生长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起着关键的作用。
  • 19、黑白瓶法常用于研究浮游植物的生产量,某研究小组将等量的浮游植物置于若干个装满清水的黑白瓶中进行实验,其中白瓶完全透光,黑瓶完全不透光,结果如下图所示。

       

    (1)、影响浮游植物生产量的环境因素包括。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黑瓶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2)、a光照强度下,白瓶中浮游植物24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为mg/L;该条件下,白瓶中的浮游植物(填“能”或“不能”)生长,原因是;此时浮游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3)、b光照强度下,白瓶中溶氧量高于原初溶氧量的原因是;此时浮游植物24小时的净生产量(用O2释放量表示)为mg/L。
  • 20、光合作用原理的发现离不开多位科学家孜孜不倦的探索。
    (1)、1937年,植物学家希尔发现,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其中有H2O,没有CO2)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置于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该实验说明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发生。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都来自水,原因是。实验中铁盐相当于光反应中的(填物质)。
    (2)、1941年,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研究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其两组实验的处理分别是。某研究小组给植物提供C18O2 , 一段时间后测量发现,该植物释放的氧气中含有18O。请推测出现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3)、1946年,科学家卡尔文供给小球藻持续的光照和14CO2.在光照处理30s后,发现小球藻细胞内含有14C的产物是C3、C5和葡萄糖;在光照处理5s后,14C出现在C5和葡萄糖中:在光照处理0.5s后,小球藻细胞中含有14C的产物只有C3.由此可以确定CO2转变为糖类的过程中物质转化的顺序是。光照充足时,提高CO2浓度会使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加快,研究小组将CO2浓度提高至两倍时,其他条件不变,发现光合作用速率并未增至两倍,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内部因素可能是(答出2点)。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