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人体肌肉细胞内储存的ATP 仅能维持1~3秒,当细胞内的ATP因能量消耗而减少时,磷酸肌酸(C~P)在肌酸激酶的作用下使ADP重新合成ATP。该供能模式速度非常快,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的能量,但仅能持续6~8 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运动员的举重过程主要依靠该模式供能 B、该模式供能持续时间短与C~P含量较低有关 C、C~P可作为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D、肌肉细胞还能通过细胞呼吸维持ATP动态平衡
-
2、人体自身合成的硒代半胱氨酸可参与合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该酶能减少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和积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硒是组成人体细胞的大量元素 B、硒代半胱氨酸中的硒元素位于R基 C、硒代半胱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 D、硒参与抗氧化反应可加速细胞衰老
-
3、细胞可通过产生外泌体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外泌体产生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①通过细胞膜内陷产生 B、结构②内部的小囊泡由膜融合形成 C、结构③降解后的物质可被细胞再利用 D、外泌体与分泌蛋白两者产生及释放的过程有差异
-
4、5-羟色胺是人体中一种以色氨酸为原料合成的“快乐神经递质”。研究发现,晒太阳、体育锻炼等方式能提高人体内5-羟色胺的含量。下列叙述中不能有效改善人们消极情绪的是( )A、适量摄入含色氨酸的食物 B、适度进行晒太阳、体育锻炼 C、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回收 D、减少突触后膜上5-羟色胺受体的数目
-
5、2024年11月,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这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积极推进荒漠化防治的伟大成果。锁边工程采用工程固沙、生物治沙等方式,在固沙阻沙的同时惠民富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锁边工程遵循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B、锁边工程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锁边工程能扩大生态足迹,增强生态承载力 D、利用植被治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6、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微生物发酵制作而成的一种大豆食品。酵母、毛霉等微生物分泌的多种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等风味物质,使腐乳味道鲜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腐乳制作的酵母和毛霉均为真核生物 B、风味物质主要在微生物的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C、酵母和毛霉主要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胞外酶 D、腐乳制作过程主要利用了微生物的有氧发酵
-
7、低氧胁迫已经成为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重要逆境因子之一,分子氧缺乏导致细胞代谢改变,可显著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洪水、灌溉不均匀等情况极易使植株根系供氧不足,造成低氧胁迫。某实验小组利用水培技术探究低氧胁迫对两个油菜品种(甲、乙)根部细胞呼吸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两品种油菜根系细胞产生丙酮酸的场所是 , 对照组的处理是。(2)、据图分析,对照组两品种油菜根系细胞(填“存在”或“不存在”)无氧呼吸,判断依据是。(3)、低氧胁迫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填“能”或“不能”)生成ATP。实验结果表明,低氧胁迫条件下,品种体内催化丙酮酸形成酒精的酶的活性更高。实验结果表明,品种乙比品种甲更耐低氧胁迫,其原因可能是。(4)、低氧胁迫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改善或防止低氧胁迫的措施有(答出一点)。
-
8、天然色素来源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通过适当方法可从生物体内细胞提取色素。科研人员利用高氏1号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产蓝色素的微生物,并对其进行鉴定,以期为该菌株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回答下列问题:(1)、与植物、动物相比,利用微生物提取天然色素的优势是。科研人员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在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根据初步确定土壤中含有的微生物种类。(2)、高氏1号培养基的pH为7.5,主要成分包括可溶性淀粉、NaCl、KNO3、K2HPO4、MgSO4、FeSO4及2%琼脂。利用该培养基不能通过逐渐升高温度的方法鉴定菌株耐热性,其原因是。(3)、科研人员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产蓝色素的菌落,结果如图1.此方法不能统计土壤中产蓝色素微生物数量的原因是。若要统计土壤溶液中产蓝色素微生物的数量,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应在时对菌落进行计数,以避免统计偏差。(4)、为探究温度对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并确定适宜储藏温度,研究人员检测不同储藏条件下蓝色素的稳定性(吸光度变化幅度越小越稳定),实验结果如图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5)、控制合成蓝色素的关键酶为Q,由BBY基因编码。研究人员拟通过PCR扩增BBY基因,在图3中所示引物1~4中,应选择引物。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不宜过短,原因是。
-
9、多种基因的突变都会引起先天性聋哑的发生,且均可单独致病。图1是先天性聋哑遗传病的系谱图。经检测,该家系涉及两种致病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且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回答下列问题:(1)、两种致病基因分别属于(填“显性和显性”“隐性和隐性”或“一种显性,一种隐性”)突变,其基因遗传方式为。(2)、Ⅱ-2患病一定由(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隐性致病基因所致,理由是。(3)、若两致病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用A/a和B/b表示;若一个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个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常染色体上致病基因用A/a表示,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用B/b表示。
①Ⅰ-2基因型为 , Ⅱ-1和Ⅱ-2再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②Ⅱ-3号的基因型可能有种。为确定Ⅱ-3号的基因型,对家族相关人员的相关致病基因进行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条带2为基因,据此,Ⅱ-3号的基因型为。
(4)、单亲二体(UPD)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均来自父方或母方的现象。纯合型单亲二体(UPiD)的两条相关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相同;杂合型单亲二体(UPhD)的两条相关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不同。某家庭中,母亲减数分裂产生性染色体为XX的卵细胞,受精后第一次卵裂时,受精卵发生了“三体自救”(多余的一条染色体随机降解消失,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出生了一个不含父方性染色体的UPD女儿。若女儿为UPhD,推测原因是。若女儿为UPiD,其患伴X染色体隐性病的概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UPhD。 -
10、长江江豚是长江流域特有的物种,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鄱阳湖和洞庭湖。回答下列问题:(1)、2006年至2012年江豚种群数量不断下降,直接决定洞庭湖江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2)、随着环境治理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江豚种群数量增加,主要是因为江豚的得到了保护。被认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式。研究江豚的生态位,通常需要分析其食物、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3)、江豚是洞庭湖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顶端的哺乳动物,主要捕食长江中各种鱼类。“没得吃”是制约江豚数量增长的重要原因。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渠道。江豚在食物链中最低为营养级。(4)、如图显示能量流经部分生态系统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情况。图中A表示 , 从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保留1位小数)。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不能完全传递给次级消费者的原因是。(5)、洞庭湖周边的植被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微气候的作用,是人们休闲娱乐锻炼的天然氧吧,以上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
11、为研究玉米C4型光合酶基因对C3植物拟南芥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分别以过表达PE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参与CO2固定)和PPDK(丙酮酸磷酸二激酶)的转单个酶基因的拟南芥株系为材料,实验在拟南芥开花期停止浇水,并测定植株中目标基因在叶中的表达量、光合速率等指标(GL1为野生型对照)。回答下列问题:
表非水分胁迫处理条件下转基因拟南芥几种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
转基因材料
PEPC活性[μmol·mg(pro)-1.h-1 ]
PPDK活性[μmol·mg(pro)-1.h-1 ]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1.s-1)
GL1
2.41
1.62
3.78
PC
3.27
1.83
4.51
PK
3
2.27
4.58
(1)、拟南芥体内的感受光信号,其结构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经过信号传递系统的传导,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2)、实验中,转PEPC植株包含3个株系(PC65、PC73和PC90),转PPDK植株包含3个株系(PK16、PK26和PK36)。据图分析:GL1株系的目标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目标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叶片中均可 , 但在中存在显著差异,PK16株系中的PPDK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最大。(3)、表中数据显示,转入基因后,目标酶活性相较GL1株系提高的百分比更大。结合PEPC的功能分析,转PEPC基因拟南芥株系净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可能是。(4)、为研究干旱胁迫对拟南芥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干旱胁迫前1天、胁迫第5天、第10天,以及复水第5天分别测定净光合速率。本实验的对照方式为。设计复水组的目的在于。 -
12、将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因子IFNγ基因连接到Egr-1基因启动子上后,利用Egr-1基因启动子的放射诱导性,在X射线等电离辐射诱导下,启动Egr-1基因启动子,进而诱导与其连接的IFNγ基因表达。这样在肿瘤部位可以通过射线和IFNγ的双重作用杀伤肿瘤细胞。图示为重组质粒的构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重组质粒上的Egr-1基因启动子可以被肿瘤细胞核糖体识别 B、通过PCR扩增cDNA进行30轮时,共需要消耗的引物数量为230个 C、将外源IFNγ基因送入到肿瘤细胞的载体还可以是动物的病毒 D、T4DNA连接酶能连接质粒和IFNγ基因双链之间的氢键和磷酸二酯键
-
1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需要用到PEG来诱导细胞融合 B、生产中获得草莓脱毒苗和动物干细胞的培养均使用固体培养基 C、白菜—甘蓝细胞杂交和克隆猕猴的获得均可打破物种间生殖隔离 D、愈伤组织和小鼠iPS细胞的诱导形成均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14、在小镇集市上,摆满了各种传统发酵食品。色泽诱人的果酒散发着醉人的香气,果醋透着淡淡的果香与醋酸味。还有腐乳散发着独特的酱香,泡菜则有着清爽的酸辣口感。这些都是传统发酵技术的成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腐乳时,让豆腐长“毛”,这些毛状的原核生物主要是毛霉 B、泡菜腌制过程中,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含量越来越高 C、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液体发酵为主,通常是家庭式或作坊式的 D、家庭制作的果酒、果醋、泡菜三种产物发酵后期均为酸性环境
-
15、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主要包括碳循环、氮循环与磷循环等。由于化合物性质不同,氮循环与磷循环的全球性弱于碳循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中的碳循环、氮循环与磷循环通常以化合物形式进行循环 B、生物圈中物质循环通常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循环 C、微生物可将土壤中难利用的磷转成可利用的离子而促进磷循环 D、生物群落中各种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伴随物质循环而进行循环流动
-
16、生态对策是指生物在特定生态压力下采取的有利于种群生存和发展的策略,分为r对策与K对策两种。r对策物种个体较小,生育率高,后代存活率低;K对策物种个体较大,生育率低,但后代存活率高。两种对策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条件严酷时,K对策物种的种群数量更占优势 B、K对策物种亲代抚育行为通常强于r对策物种 C、数量较小时,K对策物种的保护难度显著高于r对策物种 D、据图推测K对策生物生存环境较为稳定,而r对策生物生存环境多变
-
17、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球形DNA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以人为唯一宿主,目前已知有150多种HPV亚型,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研究机构在志愿者中进行了接种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HPV疫苗接种3~5年后对相关感染与疾病的保护效果
分组
疫苗组
安慰剂组
病例数
人数
病例数
人数
PP组
2
9961
95
9895
0
4690
18
4675
0
4925
96
4908
ITT组
180
11528
295
11537
10
5458
29
5480
37
5733
172
5741
注:PP组和ITT组是随机对照的两种分析方法。ITT分析倾向于低估真实的疗效差异,而PP分析可能高估疗效。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通常同时呈现在研究报告中,一致才能有助于确定研究结论。
A、安慰剂组通常加入不含疫苗成分的试剂,起替代、安慰和对照作用 B、疫苗组患病比例显著低于安慰剂组,说明疫苗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C、PP组与ITT组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论一致,可以得出相关研究结论 D、HPV的遗传物质是DNA,该病毒灭活后的HPV疫苗属于DNA疫苗 -
18、渐冻症(ALS)是一种运动神经元受到损伤、死亡而产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定位在运动神经元细胞核中的TDP43蛋白向细胞质的转移和累积与ALS的形成有关。RNF220是一种泛素连接酶,RNF220+/-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受RNF220调节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小鼠的传出神经元受损,可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导致肌肉萎缩 B、小鼠肠胃蠕动减慢,消化能力减弱可能与副交感神经受损有关 C、TDP43蛋白在RNF220催化下发生泛素化,泛素化后更具调节活性 D、RNF220+/-小鼠TDP43蛋白未发生泛素化,更容易向细胞质转移
-
19、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是由于肾上腺自身的原因导致过度分泌醛固酮而引起的高血压伴低血钾症。研究发现在相同血压水平下,原醛症患者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增加2.2~4.2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激素,促进K+的重吸收 B、醛固酮分泌增加导致血浆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 C、醛固酮分泌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其调节方式不存在分级调节 D、醛固酮分泌增加可能导致血管功能改变进而对大脑皮层产生影响
-
20、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种群之间的双向基因交流会引起种群内部变异增加 B、自然选择的定向性决定了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具有不定向性 C、通过不同物种杂交并利用染色体加倍技术培育出的普通六倍体小麦属于新物种 D、自花传粉可在不良环境下维持后代数量,异花传粉则能增强后代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