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紫云英是一年生豆科植物,根系发达,常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根瘤菌能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冬闲时在田中蓬勃生长、春天里开成紫色花海,为农田添景、为畜牧增饲、为土壤增肥、为农民增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根瘤菌属于分解者 B、紫云英形成根瘤,不利于紫云英的生长 C、紫云英根系生长穿透土层,可改善土壤结构 D、紫云英“肥”“饲”兼用,可实现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 2、某显性遗传病是突变基因引起的,因蛋白质不能被正确剪切而引发反复发烧和炎症,并损害机体重要的器官。下图为该病的一个家族系谱图,Ⅱ-3和Ⅲ-2均携带了突变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Ⅱ-3的致病基因来自I-1产生基因突变的精子 C、Ⅱ-3与Ⅱ-4再生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为1/2 D、Ⅲ-2与正常的女子婚配,可通过产前基因检测避免子代该病的发生
  • 3、山东农业大学研究团队阐明氯盐胁迫下,施用ABA调节相关基因表达促进根系Cl-外排的分子机制(如图所示),以减轻氯伤害和根系细胞死亡。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内Cl-积累会引起氧化胁迫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 B、Cl-胁迫提高了内源ABA的含量从而增强植物抗逆性 C、外源ABA作为信号分子可激活Cl-通道蛋白基因的表达 D、该过程离不开细胞膜物质转运、信息交流的功能
  • 4、近日,中国科学院曹晓风团队揭示水稻冷适应的表观遗传机制,首次在分子水平证实了环境诱导的表观遗传变异可介导适应性性状的跨代遗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构成了基因组 B、通过杂交育种获得水稻新品种,增加了水稻的物种多样性 C、基因组去甲基化与重新甲基化的表观调控灵活性,可改变细胞的命运 D、冷胁迫诱导水稻的DNA甲基化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 5、使用重型农业机械造成的土壤紧实胁迫直接影响水气流通、根系生长和微生物活动等。研究人员进行了压实的土壤(压实组)和未压实的土壤(疏松组)对黄瓜根系细胞呼吸产物影响的研究,得到部分结果如下表。

    组别

    苹果酸/(μmol·g-1)

    酒精/(μmol·g-1)

    压实组

    0.271

    6.114

    疏松组

    0.467

    2.23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紧实使土壤通气性降低,根系厌氧呼吸增强 B、据表中数据推测,苹果酸可能是需氧呼吸的中间产物 C、不同类型土壤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不会影响根系生长 D、进行中耕松土、合理施肥等措施可以缓解土壤紧实的问题
  • 6、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植物甲的耐旱基因导入植物乙中,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再生植株丙。下列检测可判断耐旱基因已整合到植株丙的染色体上,并成功表达的是(       )
    A、通过PCR检测出耐旱基因的序列 B、耐旱基因正确表达特定的蛋白质 C、田间试验中植株丙的耐旱性提高 D、植株丙自交,子代中耐旱:不耐旱3:1
  • 7、下图是某tRNA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转录产生的 B、是一条单链,但含有互补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 C、与氨基酸结合是tRNA的羟基端(-OH) D、该tRNA中反密码子对应的密码子是5’-AGC-3’
  • 8、实验课以洋葱为实验材料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不同小组拍摄到部分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的细胞在显微镜下通常呈球形 B、P细胞处于前期,Q细胞处于后期 C、P细胞和Q细胞的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1:2 D、若要观察到各时期的细胞需要移动装片
  • 9、细胞复苏是动物细胞培养中的重要环节,CO2培养箱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下列关于CO2培养箱为细胞生长提供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宜的温度 B、适宜的湿度 C、5%CO2和95%O2的气体 D、无菌、无毒的空间
  • 10、进行PCR实验时,下列操作不能提高扩增特异性的是(       )
    A、提高模板DNA的纯度 B、引物浓度远高于初始模板DNA的浓度 C、降低退火的温度 D、提高引物的长度和GC的比例
  • 11、生态位有重叠的物种会通过生态位分化,以减少或排除竞争,使它们得以共存。下列不属于生态位分化的是(       )
    A、种间关系改变 B、食性改变 C、活动区域改变 D、活动时间改变
  • 12、植物受到不利环境危害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首先受到伤害。下列植物细胞膜的理化性质改变,最不可能在高温胁迫下发生的是(       )
    A、流动性增强 B、通透性增加 C、膜蛋白活性增强 D、胞内物质外渗
  • 13、小麦、玉米等种子收获后经适当风干处理后再储藏,称为风干储藏。对该过程种子所发生的生理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由水含量降低 B、细胞呼吸减弱 C、种子干重增加 D、脱落酸含量增加
  • 14、一次紧张的考试会引起考生血液中激素水平的变化,下列激素中变化最小的是(       )
    A、生长激素 B、肾上腺素 C、糖皮质激素 D、甲状腺激素
  • 15、“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CO2排放总量和通过一定途径吸收的CO2总量相等,实现CO2的“零排放”。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利于“碳中和”的是(       )
    A、农田施用有机肥 B、秸秆燃烧还田 C、退耕还林 D、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
  • 16、染色体的两端各含有一个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多而缩短,端粒酶可以修复加长端粒。研究人员发现,部分患者肿瘤组织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异常。回答下列问题:
    (1)、肿瘤细胞无限增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周期失控,其细胞易转移的生物学基础是细胞膜表面减少,导致细胞间黏着性下降。
    (2)、A(RNA)和B(蛋白质)组成端粒酶,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A为模板合成新的端粒,据此可知B的功能类似于酶。
    (3)、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随着细胞不断增殖,人体细胞中端粒酶活性逐渐降低,端粒逐渐缩短。当细胞中端粒缩短至一定程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且核DNA易受损。由此推断,端粒的缩短可能会导致细胞(填“衰老”、“凋亡”或“坏死”)的发生。
    (4)、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细胞类型

    增殖代数

    端粒酶活性

    上皮细胞

    50~60

    极低

    癌细胞

    无限

    实验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癌变是否有关。

    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液,端粒酶抑制剂溶剂等。

    实验思路:

    ①将癌细胞均分成A、B两组,加入到适量且等体积的细胞培养液中;

    ③两组在条件下培养,测量并记录两组细胞的

    结果预测及分析:

    ①若

    ②若A组与B组细胞的增殖代数无显著差异,说明。请用柱形图表示以上第①种预测结果:

  • 17、某二倍体昆虫中控制翅型和眼色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一对基因用A/a表示,另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用B/b表示。为研究两对基因的遗传,让一只短翅红眼雌性昆虫与一只长翅红眼雄性昆虫交配,F1中的雌性个体全为红眼,雄性个体中有红眼和白眼,让F1中全部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红眼♀:白眼♀:红眼♂:白眼♂=7:1:6:2,雌、雄中均为短翅:长翅=9:7。回答下列问题:
    (1)、翅型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翅型中显性性状为 , 白眼基因为
    (2)、亲代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为
    (3)、要鉴定F2某只长翅红眼雌昆虫的基因型,可采用法进行,后代中最多会出现种表型。
    (4)、理论上F2的长翅雌性昆虫中纯合个体所占比例为
    (5)、让F2个体自由交配,F3中a的基因频率为
  • 18、如图表示人体某激素调节下性腺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请描述活化的蛋白激酶A逐步使靶基因活化的过程:(答出两步)。
    (2)、过程①需要物质和ATP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过程②表示过程,该过程涉及键的断裂和形成。
    (3)、过程③以为原料,其中某些原料经性腺细胞膜上(填物质)转运进入细胞,然后与相应(填物质)结合用于过程③,催化过程③的酶位于上,该过程模板分子的5'端位于该分子的(“左”或“右”)侧。
    (4)、已知功能蛋白B能催化性激素形成,说明靶基因通过 , 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 19、已知某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XbY,有研究者对其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图1中的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让该动物精原细胞DNA均被32P标记后,再将该精原细胞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经历了两次胞质分裂后,在培养液中取3种不同的细胞,分析细胞中各组分的数量,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甲细胞处于时期,细胞中含有套遗传信息,其基因型为
    (2)、请描述图1乙细胞中的染色体行为为 , 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该行为的意义
    (3)、图1丙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为 , 该细胞名称是
    (4)、图2中细胞①经历的细胞分裂类型为分裂,它的细胞类型为(“体”或“初级精母”)细胞。
    (5)、图2中细胞③经历次核DNA复制,其基因型为
  • 20、冬小麦是粮食安全的关键作物,为比较不同灌溉方式下冬小麦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差异,科学家利用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得旗叶(最靠近穗部的完全展开叶)的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注:气孔导度越大,说明气孔开放程度越大,越有利于叶片与环境的气体交换。

    (1)、冬小麦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 水在光合作用中的主要作用是(写出两点)。
    (2)、本实验净光合速率的指标为 , 两种灌溉条件下旗叶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现(单/双)峰型。
    (3)、两种灌溉条件下,12:00-14:00气孔导度均下降的意义是通过降低蒸腾作用,减少 , 地面灌溉条件下,午休现象的限制因子(是/非)气孔因素,理由是
    (4)、为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应选用灌溉方式,理由是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