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免疫系统既需要对入侵的病原体发起防御反应,又要对食物等外界无害物质产生耐受性。这种平衡的实现依赖于抗原递呈细胞(APC)与T细胞的协作。
    (1)、常见的APC有树突状细胞(DC)和(答出1种即可)等。在健康人体内,APC将食物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T细胞,使后者增殖分化为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通过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建立对食物抗原的耐受性,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2)、通过感染小鼠模型研究发现,某寄生虫感染的峰值期,某种DC的比例几乎降至零,发生食物过敏反应,并加剧肠道炎症。推测最可能的机理是该种DC缺失时, , 食物成为感染小鼠的过敏原,受过敏原刺激所产生的抗体附在肠道细胞的表面。当相同食物再次进入机体时, , 使肠道细胞释放出组胺引发肠道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等炎症反应。
    (3)、常见的肠道DC有驻留性DC和迁移性DC等,为探究对食物抗原免疫耐受的关键DC类型,研究人员开发出基于分子接触的标记技术,机理如图3。研究人员先在T细胞表面引入生物素标记,小鼠摄入卵清蛋白作为食物抗原,DC与T细胞接触并传递抗原时,生物素标记会转移到DC细胞表面,检测结果见图4,该结果表明是对食物抗原免疫耐受的关键DC类型,原因是对食物抗原免疫耐受的关键DC

           

    (4)、为进一步验证实验结论,以T细胞、驻留性DC、迁移性DC为材料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其中实验组培养的细胞为 , 对照组培养的细胞为 , 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预期结果是
  • 2、铁皮石斛是珍稀药用植物,含多糖、黄酮等活性成分,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多种作用。为了探究干旱胁迫对铁皮石斛生理及品质的影响,研究团队设置湿润水分处理(CK)、轻度干旱胁迫(H)、中度干旱胁迫(M)和重度干旱胁迫(L)共4种处理,培养50天后测定铁皮石斛生理生化指标和活性成分,部分结果见下表。

    处理

    植株鲜重(g)

    光合色素总量(mg/g)

    多糖含量(%)

    总黄酮含量(%)

    L

    23.58

    13.08

    20.63

    0.58

    M

    21.7

    11.75

    15.27

    0.54

    H

    26.52

    12.37

    12.62

    0.41

    CK

    29.2

    10.98

    17.60

    0.55

    (1)、与CK处理相比,干旱胁迫下光合色素总量增加,能增强光反应合成的能力,有利于充分利用固定的CO2 , 维持光合速率。
    (2)、与CK处理相比,H处理和M处理鲜重逐渐减少(4种处理植株含水量(%)基本不变)。原因可能是干旱条件下 , 水分散失减少, , 光合速率下降。
    (3)、另有研究表明,不同条件下铁皮石斛的碳同化途径可在C3途径(白天气孔开放,吸收CO2参与暗反应)和CAM途径(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合成苹果酸;白天气孔关闭,苹果酸释放CO2参与暗反应)之间切换。为探明上述4种处理下铁皮石斛的碳同化途径,请选择2个合适的观测指标,设计一个表格来记录实验结果
    (4)、为保证产量和提升品质,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铁皮石斛种植的不同时期(生长前期及生长后期)制定控水措施并说明原因
  • 3、为探究植被恢复对高寒地区沙化脆弱生态系统的恢复效应,科研人员以某高原沙化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种植老芒麦进行植被恢复,分析连续3年恢复后,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的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不同季节数量与多样性的变化,并分析不同种植年限(下图中1a、2a和3a,分别对应种植后生长1年、2年和3年;CK为对照组)对一系列指标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见图1、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

    (1)、本研究中对照组(CK)的设置应为。调查植物群落丰富度可采用法。
    (2)、据图1、图2分析,在植被恢复的过程中,随着种植老芒麦年限的增加, , 高原沙化地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
    (3)、土壤微生物类群丰富度对土壤成分的优化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植老芒麦进行植被恢复后,在植物非生长季节(10月~次年4月),土壤微生物(细菌)丰富度明显高于生长季节(5~9月),分析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生长季节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竞争养分,限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二是非生长季节 , 有利于微生物增长。
    (4)、根据生态工程原理,请你为沙化地植被恢复提出合理建议。(至少答1点)
  • 4、蔓越莓传统方法繁殖困难。为优化蔓越莓组培苗离体微繁体系,揭示蔓越莓组培苗生根机理,科研人员用外源激素对蔓越莓组培苗进行处理,观察生根情况,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外源激素

    激素浓度mg/L

    生根率(%)

    平均根长(mm)

    吲哚乙酸(IAA)

    0.5

    49

    3.63

    1

    61

    3.62

    2

    30

    2.1

    萘乙酸(NAA)

    0.5

    79

    3.01

    1

    73

    3.02

    2

    68

    1.89

    吲哚丁酸(IBA)

    0.5

    71

    4.05

    1

    86

    4.03

    2

    49

    3.95

    CK

    0

    26

    3.63

    A、该实验自变量是外源激素种类和浓度,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基种类等 B、随着浓度增大,2mg/L外源NAA处理对蔓越莓组培苗生根率起到抑制作用 C、外源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发挥调节作用 D、在探究生根机理时,应选择IBA1mg/L处理,并在同等条件下设置不添加IBA对照处理
  • 5、科学家发现在神经元的树突中,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内质网与细胞膜的接合点(ER-PM),ER-PM上有重要的钙离子通道VGCC。谷氨酸受体与谷氨酸结合后,把信号传导给VGCC,后者打开通道并允许Ca2+内流,激活ER-PM接合点一系列信号传递,使内质网的钙信号局部增强,并实现长距离传播(见图)。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

    A、①表示突触前膜,①上的受体有接收化学信号的功能 B、a过程中谷氨酸由上一个神经元树突末梢的突触小体释放 C、b过程实现了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化 D、c过程Ca2+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神经元
  • 6、香豌豆的红花和白花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杂合红花香豌豆细胞后,利用筛选后的单个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了甲乙丙丁4株抗除草剂植株,将其分别自交,子代表型及比例见下表。已知目的基因插入位点的数量和位置随机,插入不影响配子和个体存活。下列关于抗除草剂基因插入位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亲本编号

    自交子代性状及比例

    抗除草剂红花

    抗除草剂白花

    不抗除草剂红花

    不抗除草剂白花

    3

    0

    0

    1

    0

    15

    0

    1

    9

    3

    3

    1

    45

    15

    3

    1

    A、甲植株中至多实现单一位点插入,且插入位点在红花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B、乙植株中至多实现双位点插入,且有一个插入位点在红花基因内 C、丙植株中至少实现单一位点插入,且与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D、丁植株中至少实现双位点插入,且其中一个插入位点与花色基因所在染色体相同
  • 7、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G1、S、G2)和分裂期(M)两个阶段,其中决定是否启动下一个阶段的关键节点被称为细胞周期检查点,如图所示。研究表明,细胞周期调控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有关,cyclin与CDK结合形成cyclin-CDK复合物,Cdc25激活cyclin-CDK复合物,活化的cyclin-CDK又反过来激活Cdc25,最终促进细胞进入下一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G2/M期检查点开始,经M、G1、S、G2再回到G2/M期检查点为一个细胞周期 B、若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则G2期细胞核DNA数量为2n C、cyclin-CDK复合物与Cdc25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D、抑制CDK的活性将使细胞周期停滞,该思路可用于研制抗癌药物
  • 8、酿酒主要借助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可以在家庭进行,也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科研人员进行了关于杂种酵母菌在不同基质中的发酵测试,结果见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对蔗糖和淀粉的利用效率相近 B、为提高酒精产量,实验过程应该保持严格的无氧条件 C、家庭酿酒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白砂糖以提高发酵效率 D、家庭酿酒难以严格灭菌,需要通过消毒抑制杂菌生长
  • 9、某生物兴趣小组打算筛选能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进行如下操作:采集微生物→接种至固体培养基X→培养一段时间滴加碘液→挑选目的菌落鉴定并分别接种至多个液体培养基Y→培养出大量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从厨房下水道采集微生物,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B、X培养基是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C、X培养基表面可形成形态清晰的菌落,便于分离与鉴定 D、Y培养基可用于微生物的扩大培养,但不适用于计数
  • 10、小儿麻痹症患者由于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导致运动神经元受损,某患者的症状发展从轻微发热、肌肉疼痛到下肢瘫痪。对患者的生理状态推测合理的是(       )
    A、发热主要由于病毒攻击体温调节中枢引起 B、无法感受外界刺激,认知和记忆能力下降 C、病毒破坏了该患者脊髓腰段的运动神经元 D、可以通过接种灭活疫苗来治疗脊髓灰质炎
  • 11、抗利尿激素(ADH)又称加压素,能收缩血管并升高血压。在大出血导致血压显著下降时,ADH通过作用于动脉平滑肌细胞,致其收缩,使血压回升。在此情况下,最可能发生的是(       )
    A、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 B、肾上腺皮质减少分泌醛固酮 C、下丘脑感受渗透压变化并产生渴觉 D、ADH可以使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发生改变
  • 12、海洋蓝色碳汇中的“生物泵”是指海洋中有机物生产、消费、传递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以及由此导致的颗粒有机碳由海洋表面向海底的转移过程(基本过程见图)。最新的“海洋微型生物碳泵”理论表明海洋中生物储碳主要由海洋微型生物贡献,海洋中难以降解的惰性有机碳的储量约为6500亿吨碳,与大气CO2碳量相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形式进行传递 B、海洋碳汇的机制之一是碳经食物链与食物网形成颗粒有机碳 C、海洋微型生物碳泵的碳汇效率不受海洋表层光照强度影响 D、海洋微型生物碳泵增强了海洋碳汇能力,缓解了温室效应
  • 13、为了补偿母体免疫力的下降,机体演化出了胎盘保护胎儿的策略。研究发现胎盘细胞会转录出一段特殊的RNA,随后被自身细胞识别为病毒核酸,从而诱导其他细胞合成干扰素等细胞因子。下列与该现象相关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母体免疫能力下降有利于防止母体对胚胎细胞产生攻击 B、推测该RNA的碱基序列与某种病毒的序列相近 C、该机制可以激发免疫应答,提高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D、合成的特殊RNA片段越多,对胎儿的保护越有效
  • 14、有学者认为,自然选择对中性基因突变(既无“益”也无“害”)不起作用。又有科学家发现,拥有有害突变的个体会因为生存力或育性降低而从群体中淘汰,使得同一染色体上的其它突变也被一并清除,并将这种现象称为背景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的“益”与“害”不是绝对的,这与生物所处的环境有关 B、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相比无性生殖物种,有性生殖物种中有利突变被连带清除的概率更高 D、背景选择是导致中性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原因之一
  • 15、研究发现,如果RNA聚合酶运行过快会与DNA聚合酶“撞车”而使DNA折断,引发基因突变。酶R5可以吸附到RNA聚合酶上减缓其运行速度,扮演“刹车”的角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在模板链上的移动方向相反 B、R5与RNA聚合酶结合,会减缓相关蛋白质合成的速率 C、呼吸酶基因的两条单链上均有可能发生“撞车”事件 D、若神经元不能合成酶R5,则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将会提高
  • 16、科学家运用多种科学方法,为人类科学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关于科学研究以及科研方法、原理对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显微镜观察大量细胞后建立细胞学说:不完全归纳法 B、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技术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假说—演绎法 C、在R型菌提取液中加入DNA酶等水解酶,证实DNA是“转化因子”:加法原理、减法原理 D、摘除胰腺的糖尿病小狗,注射胰岛提取物后症状消失,证实胰岛具有调节血糖的功能:减法原理、加法原理
  • 17、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分子更多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B、通道蛋白既参与协助扩散也参与主动运输 C、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需要消耗能量 D、可通过胞吐作用将小分子物质排出细胞
  • 18、深秋时节,大自然调出绚丽的色彩,或金黄,或火红,引人入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树叶由绿变黄的原因是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大量增加 B、导致树叶变红的色素可能位于一种单层膜细胞器中 C、为分析叶片变黄的原因,常用无水乙醇分离叶片中的色素 D、树叶变黄、变红并脱落,不利于植物适应环境
  • 19、淇澳岛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候鸟越冬,计算候鸟单位时间各物种数量变化最重要的依据是(       )
    A、迁入率、迁出率 B、出生率、死亡率 C、性别比例 D、年龄结构
  • 20、肠道菌群能通过菌体自身或其代谢产物对人脑产生影响,人脑也能通过调节影响肠道菌群,部分机制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致病菌产生的毒素可刺激肠嗜铬细胞分泌5-HT,5-HT引起神经产生兴奋,进而产生呕吐,同时兴奋传递到感觉中枢产生痛觉。受毒素刺激产生痛觉是非条件反射吗?(填“是”或“不是”)。
    (2)、图中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机制是。肠嗜铬细胞分泌的5-HT、细胞Ⅱ分泌的细胞因子都在内环境中吗

    A.都是              B.都不是       C.前者是后者不是              D.后者是前者不是

    (3)、图中细胞I属于抗原呈递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是 , 从而使细胞Ⅱ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最终使B细胞分裂、分化为
    (4)、研究发现某些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高香草酸(HVA)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研究人员检测发现,抑郁症模型小鼠脑组织中HV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小鼠,且肠道菌群中缺乏能产生HVA的B菌。他们对抑郁症模型小鼠进行HVA给药或肠道移植B菌,获得图1、图2所示实验结果。

       

    ①图1结果表明肠道移植了B菌能产生HVA到达脑部,依据是

    ②将小鼠在无法逃离的水槽中放置5min,小鼠放弃挣扎、漂浮不动的总时长是评估抑郁症状的重要指标。结合题目信息,提出一个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上一页 129 130 131 132 1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