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高考真题】2025年重庆市高考生物试卷
-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 江苏省句容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 【高考真题】2025年高考 新课标综合卷
- 【高考真题】2025年甘肃省高考生物试题
-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学试卷
- 山东省威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
1、种子萌发受多种内外因素的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玉米种子萌发后,根冠中的细胞能够感受重力信号,从而引起根的向地生长 B、与休眠种子相比,萌发的种子细胞内自由水所占比例高,呼吸作用旺盛 C、红外光可促进莴苣种子萌发,而红光可逆转红外光的效应,抑制萌发 D、赤霉素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脱落酸可维持休眠,抑制萌发
-
2、病原体突破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会激活机体的第三道防线,产生特异性免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病原体侵入人体,机体通常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 B、活化后的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与B细胞结合,参与激活B细胞 C、辅助性T细胞受体和B细胞受体识别同一抗原分子的相同部位 D、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侵人人体后辅助性T细胞数量即开始下降
-
3、正常情况下,神经产生的动作电位个数与所支配的骨骼肌收缩次数一致,乙酰胆碱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右图是蛙坐骨神经一非肠肌标本示意图。刺激a处,电表偏转,腓肠肌收缩。对细胞外液分别进行4种预处理后,再进行以下实验,其中符合细胞外液中去除钙离子预处理的实验现象是( )A、A B、B C、C D、D
-
4、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大兴安岭森林与呼伦贝尔草原的过渡带中,森林和草原镶嵌分布,该区域环境较两个群落的内部核心区域更为异质多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渡带环境复杂,通过协同进化形成了适应该环境特征的物种组合 B、过渡带属于群落间的交错区域,其物种丰富度介于草原和森林之间 C、相较于森林和草原核心区域,过渡带存在明显不同的群落水平结构特征 D、过渡带可能有更多可抵抗不良环境波动的物种,影响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
5、种群数量调查的具休方法因生物种类而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标记重捕法时,重捕前要间隔适宜时长以确保标记个体在调查区域中均匀分布 B、利用红外触发相机的自动拍摄技术,主要是对恒温动物进行野外种群数量调查研究 C、对鲸进行种群数量监测时,可利用声音的稳定、非损伤、低干扰特征进行个体识别 D、调查某土壤小动物种群数量时,打开诱虫器顶部的电灯以驱使土壤小动物向下移动
-
6、运用某些化学试剂可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物质或相关代谢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与淀粉酶混合后温水浴,加入斐林试剂可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B、淡蓝色的双缩脲试剂可与豆浆中的蛋白质结合,通过吸附作用显示紫色 C、苏丹Ⅲ染液可与花生子叶中的脂肪结合,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橘黄色 D、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与酒精或葡萄糖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
7、胰岛类器官是由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形成的具有器官特性的细胞集合体,可模拟胰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类器官中不同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胰岛类器官中胰岛A细胞是由干细胞诱导分化而来的,其细胞核不具有全能性 C、对胰岛类器官中细胞的mRNA序列进行分析,可判断其细胞类型 D、胰岛类器官模型可应用于胰岛发育和糖尿病发病机制等研究
-
8、关于“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打孔器打出叶圆片时,为保证叶圆片相对一致应避开大的叶脉 B、调节LED灯光源与盛有叶圆片烧杯之间的距离,以进行对比实验 C、用化学传感器监测光照时O2浓度变化,可计算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 D、同一烧杯中叶圆片浮起的快慢不同,可能与其接受的光照强度不同有关
-
9、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细胞器中的酶和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膜上分布有相应的酶,可对分泌蛋白进行修饰加工 B、核糖体中有相应的酶,可将氨基酸结合到特定tRNA的3'端 C、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仅能消化衰老、损伤的细胞组分 D、叶绿体中的ATP合成酶,可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
10、分析HIV感染人体后的T细胞数量和HIV浓度变化图,回答问题:(1)、HIV可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有。一年后,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2)、当T细胞的数量降至极低的水平时,人体三道防线中的第道防线几乎丧失,这道防线是由而组成的。此时通常会罹患多器官的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患者死亡,这一结果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功能。
-
11、研究表明,珍珠粉具有抗炎,抗氧化,皮肤美白的功能。科研人员探究珍珠粉提取物,珍珠粉蛋白对A375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的影响,将A375细胞分为四组,每组设五个平行实验。
对照组:细胞无紫外线照射但添加珍珠粉总提取物(珍珠粉蛋白);
实验组1:细胞进行紫外线照射但不添加珍珠粉总提取物(珍珠粉蛋白);
实验组2:细胞添加珍珠粉总提取物(珍珠粉蛋白)后再进行紫外线照射;
实验组3:细胞进行紫外线照射后再添加珍珠粉总提取物(珍珠粉蛋白),结果如下表所示。
样品
珍珠粉总提取物
珍珠粉蛋白提取物
组别
酪氨酸酶活性
黑色素含量
酪氨酸酶活性
黑色素含量
对照组
0.065
0.063
0.065
0.086
实验组1
0.076
0.087
0.079
0.146
实验组2
0.097
0.091
0.081
0.102
实验组3
0.102
0.086
0.082
0.110
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珍珠粉总提取物,经紫外线照射的实验组1、2、3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填“升高”或“降低”),黑色素含量增多;添加珍珠粉蛋白提取物的实验组2、3与未添加珍珠粉蛋白提取物的实验组1相比,酪氨酸酶活性几乎没变化,而黑色素含量(填“增加”或“减少”),这说明珍珠粉蛋白提取物 , 具有抵抗紫外线、美白的作用。(2)、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毛发等处,它能将酪氨酸转化成黑色素,人的白化症状是由酪氨酸酶基因异常引起的,说明基因的表达与性状的关系是。 -
12、凝血酶原是血浆中由肝细胞合成的凝血蛋白因子,其活性可用凝血酶原时间(PT)反映。PT是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因子后,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凝血酶原的加工与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有关 B、凝血酶原以胞吐的形式进入内环境,该过程不需要膜蛋白参与 C、若肝细胞功能受损,PT将延长 D、PT可作为临床诊断肝炎的重要指标
-
13、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的顶芽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18条染色体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
14、横纹肌包括骨骼肌和心肌。某些因素会导致横纹肌溶解,肌细胞的内容物如肌红蛋白等进入血液,引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和机体代谢功能紊乱等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蛋白尿 B、超负荷的训练可能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C、症状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滤过治疗 D、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不会改变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
15、如图表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甲病和乙病分别受等位基因B/b、E/e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对Ⅱ-1和Ⅱ-4进行基因检测时发现,二者都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突变和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E/e位于X染色体上 B、若Ⅲ-1和Ⅲ-2的表型存在的细微差异很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 C、Ⅲ-4的e基因来自Ⅱ-3,Ⅱ-3的e基因可能来自Ⅰ-1或Ⅰ-2 D、Ⅱ-3和Ⅱ-4再生育一个既患甲病又患乙病男孩的概率为1/16
-
16、酶的催化作用保证了细胞中的各类化学反应能有序地进行,生产生活中酶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发烧时不想吃东西是因为体温升高导致消化酶活性降低,食物在消化道中消化缓慢 B、制作果汁时添加果胶酶不仅能提高果汁产量,还能使果汁变得清亮 C、含酶牙膏可以分解牙缝里的细菌,使牙齿亮洁、口气清新 D、自然界中存在的酶能直接用于生活和生产
-
17、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和蓝藻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中 B、绿藻和蓝藻的细胞中均含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C、衣藻和蓝藻的遗传物质都主要在染色体上 D、根尖分生区细胞、蓝藻细胞都有细胞周期,且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
-
18、通过系统性生态治理,如清淤补水、种植水生植物和投放有益微生物等措施,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清除淀区淤泥减少了系统中氮和磷的含量,可使水华发生概率降低 B、对白洋淀补水后,可大力引入外来物种以提高生物多样性 C、种植水生植物使淀区食物网复杂化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D、水中投放能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有益微生物可促进物质循环
-
19、单基因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是P基因突变所致。图中所示为某患者及其父母同源染色体上P基因的相关序列检测结果(每个基因序列仅列出一条链,其他未显示序列均正常)。患者的父亲、母亲分别具有①、②突变位点,但均未患病。患者弟弟具有①和②突变位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未突变P基因的位点①碱基对为A-T B、①和②位点的突变均会导致P基因功能的改变 C、患者同源染色体的①和②位点间发生交换,可使其产生正常配子 D、不考虑其他变异,患者弟弟体细胞的①和②突变位点不会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
20、天然林可分为单种乔木的纯林和包含多种乔木的混交林。人工林通常是在栽培某树种后,经多年持续去除自然长出的其他树木进行抚育,形成单种乔木的森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交林的多种乔木可为群落中的其他物种创造复杂的生物环境 B、人工林经过抚育,环境中的能量和物质更高效地流向栽培树种 C、天然生长的纯林和人工林都只有单一的乔木树种,群落结构相同 D、与人工林相比,混交林生态系统物种组成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