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种子对皱粒(r)种子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

    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黄色圆粒)、(绿色圆粒)。
    (2)、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 , F1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
    (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遗传因子成是。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种,数量比为
    (4)、F1自交,F2中绿色皱粒所占比例为________。
  • 2、

    豌豆和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豌豆种子中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由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现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

    实验二

    (1)豌豆适合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有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实验二黄色子叶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若黄色子叶戊植株之间随机交配,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________。

    (3)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4)画出实验一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配子。________

    II、果蝇的灰身(遗传因子D)对黑身(遗传因子d)为显性,且雌雄果蝇均有灰身和黑身类型,D、d遗传因子位于常染色体上,为探究灰身果蝇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DD个体死亡),研究小组仅根据一次简便的杂交实验结果就判断灰身存在显性纯合致死。

    (5)请对他们选择的杂交组合及做出判断的原因进行简要说明:________。

  • 3、图1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过程的示意图,①一⑥为各时期细胞,a—c表示细胞生理过程:图2是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图3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据图回答问题:

    (1)、与①相比,②的相对表面积 ,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
    (2)、图1中,b过程导致细胞的增加,c过程的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不存在)细胞衰老和死亡的现象。
    (3)、图2中的染色单体有条,若给其染色,需用到
    (4)、图3中AB段正进行的是 , CD段发生在细胞分裂的时期,形成原因是
  • 4、某种名贵花卉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全是紫花植株,F1自交,F2中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例为9∶3∶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自交,子代全为白花植株 B、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4/9 C、F2中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紫花植株 D、F2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后代中白花植株占1/9
  • 5、某种蝴蝶的翅色有紫翅和黄翅(基因分别用A、a表示),蝴蝶的眼色绿眼对白眼是显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某生物小组将一只紫翅绿眼的蝴蝶和一只紫翅白眼的蝴蝶杂交,F1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后代中黄翅白眼和黄翅绿眼所占的比例一样,且均为纯合子 B、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亲本中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蝴蝶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D、子代中的黄翅白眼与亲本紫翅绿眼杂交,后代会出现4种性状
  • 6、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 , 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2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2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
    A、3/8 B、1/12 C、3/16 D、7/16
  • 7、下表表示男性和女性的斑秃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

    Aa

    aa

    男性

    斑秃

    斑秃

    非斑秃

    女性

    斑秃

    非斑秃

    非斑秃

    A、人群中Aa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B、斑秃女性和非斑秃男性婚配,生育的孩子表现出斑秃的概率为100% C、若一对非斑秃夫妇生育了一个非斑秃男孩,则妻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 D、孟德尔遗传规律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普遍性,但是不能解释所有的遗传现象
  • 8、自然界的某植物种群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植株自交后代性状表现之比总为2:1;Aa测交后代性状表现之比为1:1,若将上述自交后代的个体自由交配得到大量后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交后代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1:2 B、测交后代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1:3 C、该种群中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仅有Aa D、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Aa:aa=6:5
  • 9、下列有关孟德尔发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过程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测交实验的目的是用以检测F1的基因型 B、F1自交产生的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显性个体数量多于隐性个体 C、孟德尔做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步骤中的实验验证阶段 D、在杂交实验过程中必需对父本和母本都要去雄
  • 10、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孟德尔用一畦畦豌豆成功揭示了遗传学的两大定律。用基因型为Yyrr(黄色皱粒)的豌豆和基因型为yyRr(绿色圆粒)豌豆杂交(       )
    A、能够验证分离定律,但不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B、能够验证分离定律,也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C、不能验证分离定律,但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D、不能验证分离定律,也不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 11、用甲、乙两个桶及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主要目的是模拟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B、每次抓取小球记录好后,应将两桶内剩余小球摇匀后重复实验 C、统计40次,小球组合AA、Aa、aa的数量分别为10、20、10 D、两桶中小球总数可不相等,但每桶中A、a小球数量一定相等
  • 12、细胞自噬是依赖溶酶体对细胞内受损异常的蛋白质和衰老细胞器进行降解的过程。如果抑制肝癌发展期大鼠的细胞自噬,其肿瘤的体积和数量都比没有抑制细胞自噬的对照组小。下列有关此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自噬有利于维持细胞的稳态平衡 B、肝癌发展期细胞自噬会抑制肿瘤的发生 C、自噬过程依赖于溶酶体内的水解酶 D、细胞自噬贯穿于正常细胞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的全过程
  • 13、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解离的作用,能使组织细胞相互分散开来 B、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液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 14、图甲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图像,图乙表示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①中心体的活动很活跃,图乙ab段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 B、图甲中的②处于图乙中的ef段,属于分裂后期 C、图甲中的①处于图乙中的cd段,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1∶2∶2 D、着丝点分裂发生在de段,是图甲中的②所示时期
  • 15、如图为某细胞(2n=4)有丝分裂的模式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在DE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半 B、图乙有8个DNA分子、8条染色体 C、图乙细胞的下一时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D、图乙细胞处于图甲的EF段
  • 16、a、b、c、d分别是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 B、图b表示蛙的红细胞正进行无丝分裂 C、图c表示细胞周期,甲→甲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D、图d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 17、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植物体细胞快速繁殖花卉过程中,涉及到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B、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变化 C、能表达ATP合成酶及水解酶基因的细胞不一定发生了分化 D、衰老细胞的多种酶活性降低,细胞代谢速率减慢,细胞膜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 18、IL—2(白细胞介素—2)是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因子,B7是诱导特异性免疫的共刺激分子。研究通过在肿瘤细胞中表达IL—2或联合表达IL—2、B7,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为IL—2基因治疗进入临床提供依据。回答下列问题:

    (1)、重组逆转录病毒的构建(部分过程见图1、图2):根据图11-1进行分析,对逆转录病毒载体及IL-2基因片段都使用(填序号)酶处理(A.EcoRI   B.HindIII   C.HpaI   D.BamHI),并在酶的作用下连接获得IL-2重组载体。先用处理大肠杆菌细胞,再将重组载体导入,扩增后提取大肠杆菌DNA鉴定目的基因。利用上述限制酶进行酶切,由图2可知,IL-2基因已定向插入载体内,基因长度约为bp。将IL-2重组载体转染至CRIP细胞(某种能被逆转录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在多孔细胞板进行培养并筛选阳性细胞,收集含有IL—2病毒的上清液。
    (2)、IL-2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及表达检测:取病毒上清液感染小鼠胰腺癌细胞,提取肿瘤细胞内________,构建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体系,分析确定肿瘤细胞内IL-2基因是否正常插入到染色体DNA。
    (3)、B7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及表达检测:再将B7基因导入上述转基因肿瘤细胞,培养后提取蛋白质,加入带有荧光染料的单克隆抗体,利用________技术检测B7基因的表达水平。
    (4)、体内致瘤性实验:将同品系小鼠分成3组,背部皮下注射肿瘤细胞的小鼠作为对照组,皮下注射已导入IL-2基因的肿瘤细胞的小鼠以及已导入IL-2和B7双基因的肿瘤细胞的小鼠作为实验组,观察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根据下图可以得出结论:

    ;②

    (5)、分析与讨论:IL—2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因子,能诱导T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基因肿瘤细胞通过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激活了小鼠体内的________免疫,使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效应。
  • 19、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如图为某地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这一模式下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形成了清洁生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产格局。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和食物链及食物网。农业生态系统由于 , 抵抗力稳定性差。
    (2)、该模式中的家禽家畜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 这种组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3)、在该模式下,家禽、家畜产生的粪便和作物秸秆可以投入沼气池生产沼气,将废弃物发酵产生沼气的生态意义是。该模式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地进行了应用,沼渣可以肥田,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同时有多种产品投入市场,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这些做法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利用沼渣等进行种植时要注意检测农作物中重金属的含量,重金属会因作用沿食物链传递,最终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4)、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为减少超量施用农药等造成的土地污染,推行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该方法利用的是信息,属于防治。
  • 20、2000多年前的中医文献中已有关于瘿(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记录,文献中说“山居多瘿”“海藻治瘿”,这是对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正确描述和有效防治方法的记载。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以成年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分组及处理,如表所示。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小鼠,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回答下列问题: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切除甲状腺

    A

    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

    生理盐水灌胃

    饲养14天

    饲养14天

    1次/天,共14天

    1次/天,共14天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 实验组为
    (2)、本实验可用耗氧量作为观察指标的原因是________。
    (3)、表中A是对乙组小鼠的处理,该处理是 , 处理目的是
    (4)、设计一个用于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________。
    (5)、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图如图所示,请推测甲组、丙组、丁组对应的曲线分别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