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东西半球的划分
判读方法:小于20°的西经度属于半球,其余西经度都属于西半球;大于160的东经度属于半球,其余东经度都属于东半球。
-
2、地球仪的作用:地球仪是人们的工具。
-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为巴西略图,图二为巴西利亚气温、降水量和里约热内卢气温统计图。
材料二:巴西利亚利用当地地形,筑坝截住周围几条河流的河水,形成了一个面积40多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
(1)、甲是(河流名称),该河流注入(大洋名称)。与里约热内卢相比,巴西利亚纬度较低,但年平均气温较(填“低”或“高”),主要是因为巴西利亚。(2)、结合巴西利亚的降水季节变化特点,说明其建设人工湖泊的作用。 -
4、近年来,资源大国南非力求突破对资源过度依赖的困境,致力于发展低碳、环保的“绿色经济”。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写出临近两大洋交汇点的岬角A地名称,并判断南非以哪一地形为主。(2)、分析图中南非制造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为南非“绿色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
-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政府邀请,中国水稻专家带领团队在迪拜近郊的沙漠地区试种水稻并取得成功。图1为西亚部分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H、A两地气温资料和迪拜气温、降水资料。
(1)、B为(海湾名称),该海湾地区被称为“世界(矿产名称)的宝库”。H地与A地纬度相近,但年平均气温比A地(填“高”或“低”),主要是因为H地。(2)、迪拜属_________(气候类型名称)气候。迪拜为解决沙漠种植水稻灌溉用水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6、M国的人文特色主要是( )A、逐水草而居 B、现代化的牧场 C、发达的渔业 D、世界石油的宝库
-
7、读图,完成下题。
对图中所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大洲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农业区,最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 B、乙大洲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印第安人在安第斯山区低海拔发展畜牧业 C、丙大洲是黑人的故乡,生活在草原上的马赛人每年5月份开始由北向南迁移 D、丁为印度洋,周围被亚洲、大洋洲、南极洲、非洲四大洲包围 -
8、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现有15个成员国,包括东南亚国家联盟10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5国。读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的日本地域狭小,有独特的“鱼文化” B、乙大洲的印度是RCEP成员国,IT业发达 C、丙处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D、RCEP所有的成员国都位于丁大洋的沿岸
-
9、从“一条线”到“一张网”。截至2023年1月6日,中国已经同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回答下题。
从一国到多国,丝路情牵六大洲。以下国家与其特色对应一致的是( )
A、南非——红松之乡 B、意大利——稻作文化 C、秘鲁——垂直生计 D、柬埔寨——草原人家 -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共饮一江水]
材料一:“澜沧江一湄公河一江连六国,是流域内国家共同的母亲河,我们山水相连、民族同根、文化同源,我们共饮一江水、同唱一首歌。”从2016 年到2023年,澜湄合作已走过七个年头。[走近湄公河]
材料二:图一为东南亚示意图,图二为柬埔寨著名传统节日景观图。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为什么说“一江连六国”,中国和其他五国“共饮一江水”。(2)、图一中C、D所在的国家分别是和。除中国外其他五国都位于半岛。其中和中国接壤的是。(3)、图中甲海域为我国的(填海域)。(4)、根据图一观察澜沧江一湄公河的流向是。(5)、A、B两地地形类型不同,但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均为水稻。分析其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6)、图二反映了柬埔寨哪一传统节日?体现了哪一文化的印记? -
11、读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小题。(1)、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稻米生产精耕细作,每年的出口量很大。东南亚稻米生产特点的形成与下列因素关系密切的有( )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多山的地形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众多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图中甲处的地形特征是( )A、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高原为主,地表崎岖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地形复杂,中高周低(3)、下列东南亚国家能直接与中国进行陆上贸易的是( )A、菲律宾 B、文莱 C、缅甸 D、印度尼西亚 -
12、2023年元旦前后,上海市一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参加订货会,并观光考察。根据材料,回答小题。(1)、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成员没有必要携带的是( )A、雨伞 B、御寒衣物 C、摄像机 D、地图(2)、该代表团在东南亚参观考察期间的生活主食最有可能是( )A、面食 B、牛羊肉 C、大米 D、鱼
-
13、下列图片能反映湄公河平原生产特色的是( )A、插秧
B、收麦
C、放牧
D、采油
-
14、下图是关于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思维导图,把A、B、C、D四项填入方框中,其中方框③中最恰当的内容是( )A、种植水稻为主 B、以米饭为主食 C、地形以平原为主 D、热带季风气候
-
15、昆曼公路起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止于泰国曼谷市,途中跨湄公河,沿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风光绮丽。读昆曼公路示意图,回答小题。(1)、图中数码代表的河流,表示湄公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7月,沿昆曼公路旅行,下列景观可能拍摄到的是( )A、深山峡谷中,苹果树上挂满了果实 B、广阔的平原上,片片麦田随风泛起绿色的波浪 C、大雨倾盆,湄公河河水暴涨,波涛汹涌 D、烈日下,一望无际的沙漠点缀着几片绿洲
-
16、湄公河平原位于的半岛和地理分区是( )A、马来半岛、东南亚 B、中南半岛、东南亚 C、印度半岛、南亚 D、亚平宁半岛、南欧
-
17、精神生活(1)、湄公河平原节日与艺术:水稻生产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很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有关,如柬埔寨的“”和越南的戏。(2)、湄公河平原人际关系:水利工程的修建、维护等很多农活都需要村民协作完成。因此,人们都能够、。
-
18、湄公河平原物质生活
聚落景观
纵横的渠道和众多的河流构成的水网,环绕大片稻田和村庄,形成独特的聚落景观
民居
当地的传统民居是 , 以木、竹为主要建材,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上层住人,底层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
饮食
人们的饮食以为主。还有各种米制食品,如米粥、米酒、米粉和粽子等。街边有很多的店铺或市场,出售各种稻米
-
19、湄公河平原生产特色(精耕细作的人工稻作生产)
主要农作物
生产方式
生产水平普遍较低,精耕细作,主要依靠完成
最为忙碌的时候
插秧和收割的季节
稻作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关系
湄公河平原人口 , 这与稻作农业对人力的巨大需求有一定关系,也能够满足众多人口的生活需要
-
20、湄公河平原水文:水网密布,河自北向南穿过平原,灌溉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