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下列属于描述天气的是( )
①浙江四季分明,冬冷夏热
②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③今夜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④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天气是自然现象,人工无法影响天气。( )
-
3、午后刮起了西北风,人民广场的国旗应该向东南飘扬。( )
-
4、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
-
5、聚落是人类的居住地,随着聚落的发展,其景观也会发生变化。读德国地形图及埃森市景观变化图,回答问题。(1)、埃森市位于德国(方位),地形 , 起伏。(2)、近200年间,埃森市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据图描述其变化历程。(3)、随着时代变迁,埃森市一些老工厂已成为工业文化遗产。就如何处理这些工业文化遗产谈谈你的看法。
-
6、“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为进一步了解浙江安吉余村的绿色发展之路,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徒步研学活动。读余村所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1)、余村所在区域地形类型是。(2)、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拍摄余村照片的研学点是。(3)、研学期间,老师通过详实的图文资料向同学们介绍了余村的乡村变迁史。
从余村的华丽转身中你能得到什么启迪?
-
7、小明家住在金华市婺城区三江街道全村小区。小明发现,除了他家居住地名称带“村”外,他的好多同学也居住在带“村”的小区里,如水角新村、朱村等。如图为小明所在居住区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小明家所在全村小区位于朱村小区的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2)、据小明爸爸说,在他刚刚出生的时候,这里还是乡村。这表明( )A、地处偏远的乡村必然会消失 B、金华城区的边界在向外扩张 C、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已接近城市 D、随着时代变迁,乡村都会变城市
-
8、读图, 完成下题。(1)、AE 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A、275 米 B、375米 C、675米 D、975 米(2)、下列关于图1所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地河流流速与C处一样 B、E地所在的山体部位是山脊 C、B地河流流速比 C 处要慢 D、B地所在的山体部位是鞍部(3)、图2所示城镇中铁路线沿伸的方向大致为 ( )A、东西向 B、东北—西南向 C、南北向 D、西北—东南向(4)、图2所示城镇最有可能位于图1中的( )A、B地 B、C地 C、D地 D、E地(5)、据图可知,该地能够开发形成城镇的有利条件有( )
①水源充足
②地形平坦③交通便利
④历史悠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下列关于乡村与城镇之间内在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城镇的自然条件要优越于乡村 B、每个乡村最终都能发展为城镇 C、有了商业和公共服务,乡村就会演变成为城镇 D、一般来说,城镇是在村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
10、下列对传统乡村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房屋密度小且低矮
②建筑风格基本一致③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④交通路线狭窄稀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乡村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镇更加接近。( )
-
12、从全世界范围看,目前乡村人口要比城市人口多。( )
-
13、与城镇景观相比,乡村景观保留了更多的自然风貌。( )
-
14、非洲是一个热带大陆。欧洲一探险家2023年8月从亚历山大出发,开始了穿越非洲大陆的探险旅程,历时近半年,于2024年1月到达开普敦。读该探险家探险路线示意图和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1)、【炎热的大陆】
探险家发现开普敦和亚历山大气候一样炎热,太阳都是同样的毒辣。
甲、乙气候资料图哪一个对应的是开普敦? 请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2)、【多样的生物】探险家沿途拍摄了很多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动植物的照片,部分照片他忘记了是在何地拍摄的。
请帮他推测这些照片可能的拍摄地点(填写地图中的序号)。
银背大猩猩,生活在热带雨林中,体型硕大。 百岁兰寿命可达上百年,根系发达,极耐干旱。 猴面包树树干粗大可贮水,适应干湿两季的气候变化。 拍摄地点: 拍摄地点: 拍摄地点: (3)、【奇异的雪峰】探险家在肯尼亚边境可以清晰地看到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终年覆盖积雪,山下草原景色优美。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麓所处的温度带是带,山顶却终年积雪,其主要原因是 。
-
15、亚洲有三家环球影城,分别在中国北京、日本大阪和新加坡。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三家环球影城所在地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1)、新加坡属于气候,年平均气温比大阪 , 主要影响因素是。(2)、北京气候特征可描述为夏季 , 冬季。(3)、比较北京和大阪两地的气候差异。(4)、来自北京的初中生小明,寒假期间赴新加坡环球影城旅游,需要准备下列哪些物品? 请说明理由。
-
16、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产生的现象是( )A、臭氧层空洞 B、温室效应 C、地形雨 D、热岛效应
-
17、某科考队在考察南美洲南部气候和植被情况时,发现甲、 乙两地气候差异明显。 读南美洲南部略图及甲、 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题。(1)、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A、高原山地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2)、甲地降水量比乙地多的主要原因是( )A、甲地更靠近海洋 B、甲地纬度较低 C、甲地位于迎风坡 D、甲地海拔较高(3)、南美洲的火地岛有很多树木的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见右图)。导致“醉汉树”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气温 C、光照 D、风向
-
18、读某地的气候资料表,完成下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 ℃ )
0.5
1.1
3.7
7.3
12.2
15.5
16.8
16.6
13.2
9.7
5.1
1.9
降水量
(毫米)
61
41
56
51
57
74
82
70
70
63
71
72
(1)、该地的降水特征是 ( )A、冬季降水较多 B、全年降水稀少 C、夏季降水较多 D、全年降水均匀(2)、该地属于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3)、该地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 )A、B、
C、
D、
-
19、世界气候复杂多样。读甲、乙、丙、丁四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题。(1)、气候特征为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甲地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A、南北纬25° ~35° 的大陆东岸 B、南北纬 30° ~40° 的大陆西岸 C、南北纬40° ~60° 的大陆西岸 D、南北纬 40° ~60° 的大陆内部
-
20、夏季,海边相对更凉爽,是因为距海近的地方,气温变化幅度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