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位于北京石景山的首钢大跳台一时间风靡全球。百年首钢的工业遗存和极具现代感的雪白赛道形成鲜明反差,令人啧啧称奇。将城市景观,尤其是历史工业遗存与新潮运动结合,是北京冬奥会的创举,更是“双奥之城”的“专利”,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发展理念有(  )  

    ①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②我国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战略

    ③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改革、共享的发展理念

    ④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相结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 2、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4个非东盟成员国正式生效。这一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最具活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  
    A、体现了和平与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有利于为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C、意味着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分歧已经消除 D、说明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
  • 3、2022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在第53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我们‘减塑’,给地球‘减负’绿色节俭好生活”系列宣传海报。下列宣传口号中符合海报主题的是(  )  

    ①践行垃圾分类,环保从我做起    

    ②放下塑料袋,拿起环保袋

    ③禁用自然资源,建设美丽中国    

    ④少用一次性,减塑在行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近年来,沙尘暴、强暴雨、强对流、高温、干旱、强台风等极端天气频发。专家称,上述极端天气的出现多是因人们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空间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的。这说明(  )  
    A、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B、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 C、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彩,但在灾难面前都显得特别脆弱 D、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非常强,主宰大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
  • 5、目前,世界上还有10亿左右的穷人挣扎在赤贫中。最不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着特殊的发展困境,难以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上述材料说明(  )  
    A、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人类社会难以实现消除贫困、促进发展的追求 C、当今世界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 D、国际形势有所缓和,但世界矛盾相互交织
  • 6、本世纪初以来,在联合国主导下,国际社会制定和实施了千年发展目标和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 11 亿人口脱贫,19 亿人口获得安全饮用水,35 亿人口用上互联网等,还将在 2030 年实现零贫困。这充分说明(  )  
    A、推动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谋求和平与法治,促进合作与进步是世界人民的根本愿望 D、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
  • 7、“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吉祥物”正式发布,吉祥物为一对名为“小山”和“小水”的卡通形象,以“青山绿水”为设计原型,有机结合“绿叶、花朵、云纹、水纹”等设计元素,表达出(  )
    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B、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C、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战略 D、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方案
  • 8、国家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建设一批森林乡村,保护古树名木,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这(  )  

    ①是走绿色发展道路的表现

    ②有利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③有利于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④有利于快速实现总体小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9、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中指出,全球发展进程正在遭受严重冲击,人类发展指数30年来首次下降。下列属于威胁当今世界发展的因素是(  ) 

    ①频发的战争

    ②恶劣的自然环境

    ③落后的教育

    ④合作共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 10、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青少年要(  )

    ①少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水用电       

    ②不吃受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

    ③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保护花草树木  

    ④努力提高环保意识,低碳出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下框时事共同反映的主题,用一个关键词概括,最贴切的是(  )   

    A、绿色发展 B、经济发展 C、和平发展 D、创新发展
  • 12、下列符合绿色发展的是(  )

    ①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②宜春中安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私设暗管的方式,将含重金属的未处理废液废水排入寰河流域

    ③北京市对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进行修改,“新建、改建、扩建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④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有关要求写入宪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1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并庄严承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合作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③中国积极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成果

    ④我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4、“心之所“象'。“象'往何方”。亚洲野象群在云南省内的行踪引发了全球媒体的关注。善待、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一共识即是(  )  

    ①共建生态文明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实现人与动物生存平等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①
  • 15、2022年春晚音乐短剧《万象回春》,用拟人化的手法演绎了发生在象群中的种种趣事。这个节目来源于2020年底发生在云南的野生亚洲象群北上南归事件。当时,云南野生亚洲象走出森林、穿越村镇,一路向北而行。人们加强对其监控和研究,却并未对其构成任何伤害,反而适当进行救助。这一救助行为反映了人们(  )  
    A、对放弃经济发展,实现退耕还林的美好愿景 B、对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渴望 C、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践行 D、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厉行法治的需要
  • 16、我国在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后开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是(  )  

    ①绿色    ②协调    ③开放    ④共享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17、除了遍布社区周围的社区公园,还有综合公园、郊野公园,如今的深圳已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广大市民既能推窗见绿、开门见园,又能徒步山林、漫步郊野,体验鸟语花香,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反映了深圳市(  )  
    A、改善民生福祉,建设美丽城市 B、倡导低碳生活,发展循环经济 C、统筹城乡发展,共筑生命家园 D、只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 18、【生态立县】浦江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多次捧获“五水共治”“大禹鼎”金鼎,浦江积极参与“无废城市”创建,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持续攀升。材料说明浦江(  )  

    ①已经实现废弃物零处理

    ②坚持环保优先、环保为中心

    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

    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要从小事做起。下列行为符合此要求的有(  ) 

    ①秋天在田间焚烧秸秆     

    ②随手捡起校园垃圾 

    ③使用无磷洗衣粉洗衣     

    ④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0、“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抵消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将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将有利于(  )  

    ①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保护环境推动绿色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一页 748 749 750 751 75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