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苏联解体后,一些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推动着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A、单极化 B、全球化 C、信息化 D、多极化
-
2、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几个国家实力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这一现状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是( )A、两极格局 B、资本主义一统天下 C、社会主义一统天下 D、多极化趋势
-
3、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讲话中说:“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这表明( )A、美国已不再是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B、当时世界已经形成了多极化格 C、美苏关系由激烈对抗走向了缓和 D、美苏两极格局受到了强有力冲击
-
4、从以下史实可以提炼的主题是( )
欧洲共同体成立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不结盟运动
中国重返联合国
A、“挑战两极” B、“冷战结束” C、“告别雅尔塔” D、“一超多强” -
5、两极格局结束后,欧盟成立,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俄罗斯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展中国家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体现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 )A、被霸权主义所左右 B、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C、向区域集团化发展 D、由两极向一极转变
-
6、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 B、全球化趋势 C、单极世界 D、多极化趋势
-
7、下面图示反映了( )
A、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B、经济格局全球化趋势 C、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D、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 -
8、读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及其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粼粼南水,汨汨北上,功在当代,福泽千秋。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河南省南阳已经成为国家生态战略安全要地。2021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南阳市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1)、中线经过的河南省首府城市②的是。(2)、读图,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终点城市是 , 经过的地形区①是。(3)、材料中的“一库清水永续北上”的“一库”是指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水库。(4)、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5)、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请你选出下列做法正确的一组( )①随手关上水龙头 ②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③过量使用清洁剂 ④使用节水水龙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读下列图文材料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指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环境)。为此,我国大力推进风能、核电等清洁能源建设。下图是中国风能分布图和风力发电图。

材料二:碳达峰和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1)、由以上材料可知,所谓“碳中和”中的“碳”主要指的是 , A处地形区名称为。(2)、C地风电场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3)、D处风能资源丰富但几乎没有风电场的原因是。简析我国大力发展风电的意义?(4)、作为中学生,我们为国家的“碳中和”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一条即可) -
1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一部运河史,半部中华文明史。为了让运河重焕生机,水利部启动京杭运河 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行动,使断流百年的京杭运河在不久前再次全线通水。
材料二:为了更好的了解运河,感受它独特的魅力。你所在地理研学小组对京杭运河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撰写了研学实践报告。
材料三:京杭运河示意图及景观图。


主题
步骤
内容
走南闯北
查阅资料
京杭运河自北向南经过京、 、冀、鲁、 、浙六省市。
今非昔比
走访调查
京杭运河黄河以北部分河段曾经断流,原因是 、 。
移步换景
实地考察
京杭运河南北两段植被类型差异显著,分别是 、 。
居安思危
总结研讨
京杭运河全线通水对华北地区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引汉济渭”为陕西省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缓解渭河流域用水紧张的问题。工程秦岭段采用隧洞引水方式,以避开生态敏感区。读该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该工程水源地的两个水库名称、。(2)、该工程经过山脉,该山脉以北位于我国的(干湿地区)。(3)、列举受水区P地具有特色的风土人情。(4)、请解释该工程秦岭段采用隧洞引水方式的原因。(5)、请你针对“引汉济渭”工程对渭河流域地区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
12、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立国之本。图1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图2为中国连片面积较大的梯田分布示意图,图3为我国耕地等级比例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2)、梯田,山区人民农耕智慧的结晶。按照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时期形成的梯田和近现代形成的梯田(见图1)。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南北方的梯田存在较大差异。比较南北方梯田的差异,完成下列填空。

① ② ③ 。
(3)、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增加,部分地区的梯田被废耕。分析梯田被废耕的原因,并为梯田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4)、综合各种指标,我国耕地可划分为三个质量等级(见图3),一等为最好,三等为最差。针对我国耕地现状,提出在耕地利用中需采取的措施。
-
13、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A、伏季休渔 B、草原开垦耕地 C、草原过度放牧 D、占用耕地建楼
-
14、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气候大会上在20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我间广生的二氧化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目前主要是与使用煤、石油、天然气有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表为部分国家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碳排放总量单位:吨
人均碳排放量单位:吨
国家
碳排放总量单位:吨
人均碳排放量单位:吨
中国
10084576
6.7
日本
1168286
8.9
印度
2507558
1.6
美国
5282248
14.9
俄罗斯
1666526
10.6
德国
771772
8.2
(1)、表中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分别是( )A、中国美国 B、俄罗斯印度 C、美国日本 D、俄罗斯德国(2)、下列有利于达到碳中和的行为包括( )①出门随手关灯 ②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
③多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④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5、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种植茶树、果树 ②发展山区生态旅 ③陡坡地开辟梯田 ④禁止开采矿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6、 “垃圾分一分,生活美十分”,垃圾分类已成为一种新时尚,上海市已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垃圾分类的意义有( )
①减少环境污染 ②美化环境 ③增加生活成本 ④再生资源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空塑料饮料瓶应投入的垃圾桶是( )A、
B、
C、
D、
-
17、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水资源总量丰富,分布均匀 B、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C、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D、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2)、为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节约用水 D、人工降雨 -
18、图中的土地利用类型为(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
19、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A、修建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实行阶梯水价 D、限制生活用水
-
20、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保护水资源的方法,不可取的是( )A、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B、加大地下水开采,以满足生活、生产需求 C、推进工业和城市节水 D、实行严格用水管理制度,强化取水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