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有利于( )
①降低地下水位 ②减轻环境污染
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④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压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和粵港澳大湾区建设共同构,成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与图中字母所指区域直接对应的发展战略的名称:A、B、C。(2)、图中连接A区域和C区域的高速铁路是 , 连接A区域和B区域的高速铁路是。(3)、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高速铁路的优势有哪些?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区域交流与互补有何意义? -
3、青藏铁路的建成有利于( )
①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②西藏的大量资金、人才向东部地区输出③东部地区的商品进入西藏
④促进西藏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根据教科书中的《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问题。(1)、下列主要铁路枢纽中,既位于长江上流,又位于沟通南北的铁路干线上的是( )A、昆明 B、武汉 C、郑州 D、西安(2)、下列关于《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铁路干线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大组
②青藏铁路成为连接西藏和其他省级行政区的重要通道
③我国西北地区的铁路干线交错成网状分布
④郑州是连接纵横两个方向的重要铁路枢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其中在短时间内实现从无到有、再到世界第一的跨越式发展,并成为“中国制造”的名片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高速铁路 C、城市地铁 D、内河航运
-
6、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①②③三地中每年雨季来得最早的是地,农业最易受到春旱威胁的是地。(2)、④⑤两地中,水力资源较丰富的是地,判断依据是。(3)、a区域七月平均气温偏 (填“高”或“低”),这是因为。(4)、b区域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5)、图中放大区域所示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上。P地所在的地形区是高原,该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治理该问题,主要采用的整治措施有。(6)、M为 (填山脉名称),它与淮河形成我国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举两例说明该分界线的地理意义。 -
7、读右侧关于我国五座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问题。
(1)、图中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乌鲁木齐 B、呼和浩特 C、银川 D、南宁(2)、下列关于图中城市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乌鲁木齐——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B、银川——降水少,李节变化大 C、拉萨——降水多,季节变化小 D、南宁——降水少,季节变化小 -
8、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并回答问题。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气候
气候类型名称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河流(数量、水量、是否结冰)
数量少,水量小,冬季结冰 数量多,水量大,冬季不结冰 农业
农作物种类
耕作制度
耕地类型
生活
饮食习惯
民居特色
交通工具
请根据表格,举例说明气候是如何影响自然和人文环境的。
示例: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低于0℃,冬季河流结冰;秦岭—淮河以南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冬季河流不结冰。
-
9、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的是( )A、
B、
C、
D、
-
10、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反映的分别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景观 B、甲、乙两图反映的分别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景观 C、甲、乙两图反映的都是北方地区的景观 D、甲,乙两图反映的都是南方地区的景观 -
11、我国有一座奇特的山脉,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木四季常青。据此,读图完成问题。
(1)、该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季风区重要的地理界线,与它的位置大致吻合的有( )①1月0℃等温线
②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湿润区与干旱区的界线
④旱地和水田的界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除纬度因索外,加剧图中对话双方气温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降水 C、海陆分布 D、地形 -
1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全国均匀分布 B、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由南向北递增 D、由东向西递增
-
13、冬季时,我国的海南岛鸟语花香,而北方的黑龙江冰天雪地。造成南北气温差异显著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
-
14、多数傣族同胞聚居在云南南部,住竹楼,穿短衣。这是因为云南南部( )A、气候干热 B、气候干燥 C、地表崎岖 D、气候湿热
-
1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修复长江的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2004-2016年长江上、中、下游各区域废水排放量统计图》。
(1)、根据材料一,列举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2)、长江中下游有“黄金水道”之誉。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中下游发展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析材料一中的统计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填“增大”或“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在 (填“增大”或“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什么?这给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哪些?(4)、由材料二可知,2004-2016年长江上、中、下游各区域废水排放量整体呈现趋势,其中游的废水排放量最大。请结合材料二反映的问题,为改善长江的生态环境提一条有效揩施并简述其主要作用。 -
16、下列选项中,表示长江流量年变化的是( )A、
B、
C、
D、
-
17、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 )A、长江上游的特征 B、长江中游的特征 C、长江下游的特征 D、长江荆江河段
-
18、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回答问题。
(1)、长江的源头位于省,干流流经的直辖市有市和市,在图中分别对应的是和(填字母),最终注入海。(2)、长江上、中、下游划分点分别为和(填字母)。(3)、长江的主要支流②是 , ③是。(4)、三峡和葛洲坝水电站分别对应的是图中字母和。(5)、图中湖泊C是 , D是。(6)、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19、长江为中下游地区发展种植业提供的有利条件有( )
①肥沃的土壤 ②黄金水道 ③丰富的水力资源 ④灌溉水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下列有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湖北省内的长江中游 B、位于重庆市内的长江上游 C、在地势的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 D、在地势的第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