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填高原名称)

    B(填山脉名称)

    C(填山脉名称)

    D(填河流名称)

    (2)、图中①至⑤代表的城市中,既在黄河边,又属于省级行政中心的有 (填城市名称)。
    (3)、从热量带看,黄土高原属于带;从四大区域的位置看,黄土高原位于地区;从地势的阶梯位置看,黄土高原位于地势的第级阶梯。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防护的主要措施有
  • 2、若在图示区域修路,则该地的交通线( )
    A、分布密集 B、多呈“之”字形 C、网状分布 D、路平且直
  • 3、“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读图,回答问题。

    (1)、形成这一民居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风俗习惯

    B、地表形态 C、土壤性质 D、地质构造
    (2)、有这种民居景观的地区,最需克服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

    B、洪水泛滥 C、地层下陷 D、水土流失
  • 4、读下侧《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图中①②代表的自然原因是( )

    A、①土质疏松,②过度放牧 B、①陡坡较多,②)过度垦荒 C、①土质疏松,②降水集中 D、①陡坡较多,②降水量大
  • 5、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特有文化与当地环境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信天游的民歌形式与当地交通不便有关 B、使用羊肚毛巾与当地冬季严寒有关 C、居住窑洞与当地冬暖夏凉的气候有关 D、气势磅礴的腰鼓与当地水网密布有关
  • 6、下列简称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是( )
    A、 B、 C、 D、
  • 7、下列对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地貌特征的概括,正确的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B、地形崎岖,溶洞广布 C、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D、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 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小兴安岭国有 重点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地处林区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就开始转型,积极推动生态建设。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小兴安岭原始森林公园呈现出“好山好水好空气,林海雪原惹人醉”的局面,已成为“林都”伊春的新名片。

    材料二:2019年 ,小兴安岭线路入选第三批国家森林步道名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通过多种手段,促进包括森林体验、森林养生、森林疗养、国家森林步道等产业的发展。

    (1)、小兴安岭原始森林公园位于图中的(填数字)省。
    (2)、写出材料一图中A山脉东、西两侧地形单元的名称。A山脉还是我国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一部分,请写出这条分界线的名称。
    (3)、当地人们从“砍树人”变成了“护树人”后,还设想在保护好小兴安岭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绿色森林旅游业。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设想的合理性。
  • 9、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填山脉名称)

    B(填山脉名称)

    C(填平原名称)

    D(填山脉名称)

    E(填河流名称)

    F(填海域名称) 

    (2)、红松主要分布在 (填图中字母)山区,如以的方式来采伐红松木材,就基本不会对红松林造成不良影响。
    (3)、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取决于当地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较为湿润,反之则较为干旱。东北平原东部山区与华北平原的年降水量大体相当,但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前者主要属于湿润地区,后者主要属于半湿润地区,原因是东北平原东部山区
  • 10、历史上造成小兴安岭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的人为因素有( )

    ①长期过量开采森林    ②对林区树木重采轻育
    ③毁灭性挖掘林下药材    ④森林出现大面积病虫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平均雪期(从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空间分布情况,据图完成问题。

    (1)、东北地区多年平均雪期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是( )
    A、由东向西雪期变长 B、由南向北雪期变长 C、由东向西雪期变短 D、由南向北雪期变短
    (2)、东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这一气候特征相适应的特色是( )
    A、窗户大

    B、墙体薄 C、空间大 D、屋顶尖
  • 12、下列适宜作为小兴安岭 地区合理经营和管理森林的生产方式有( )

    ①开展绿色森林食品加工②进行温室野生菌类栽培

    ③发展木材边角料加工业④大规模采伐森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3、小兴安岭地区能够成为红松之乡的原因是( )

    ①夏季高温干燥,能有效降低森林大面积病虫害的侵扰

    ②降水较多,使红松生长周期缩短,能较快发育为大树

    ③冬季寒冷,水分不易蒸发,较湿润,符合红松的生长条件

    ④所处地形多为海拔150一1 500米的坡地,有利于红松的生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根据《伊春的气温与降水量图》可知,该地的气候( )

    A、夏季炎热,全年干燥 B、冬季寒冷,降水充沛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 D、全年降水均匀,总体湿润
  • 15、红松又名果松,属于松科植物,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它适用于建造桥梁、制作家具等,这是因为它( )
    A、材质疏松 B、容易变形 C、耐腐蚀能力强 D、木质柔软
  • 16、针叶林的树叶又长又尖,且针叶表面往往有厚角质层,这是为了( )
    A、减少蒸腾,耐寒抗风 B、散热,保持水分 C、加快新陈代谢 D、防止动物侵害
  • 17、读《西藏自治区简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山脉B(填河流名称)

    C铁路D(填国家名称)

    (2)、B河谷北面的山脉E是
    (3)、位于拉萨老城区的中心,是西藏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
  • 18、2020年1月,川藏铁路公司正式成立。若沿川藏铁路从成都到拉萨,沿途可以看到两地的农业生产方式变化为( )

    A、从水田农业到河谷农业 B、从水田农业到旱作农业 C、从旱作农业到水田农业 D、从河谷农业到旱作农业
  • 19、读图,完成题目。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名称。

    AB

    (2)、图示地区适宜耕作的土地很少,但广阔,是我国重要的区。
    (3)、青藏铁路的修建对A市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 20、下列关于拉萨城市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重视发展教育事业,率先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B、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建设 C、新建的居民小区已没有藏族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 D、城市面貌翻天覆地,藏族同胞的日子越过越好
上一页 518 519 520 521 5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