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下列各项中描绘内蒙古自治区景观特色的是( )A、一日过四季,十里不同天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
-
2、中国地域辽阔、复杂多样,不同区域差异显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理位置描述】
【自然条件探究】
(1)、参照方框中东北三省(区域④)的内容,区域④:这里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大兴安岭以东,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完成区域①的相关描述。(2)、请写出甲、乙、丙三幅景观图所对应区域的数字:甲 , 乙 , 丙。(3)、【聚落景观定位】不同的聚落景观,反映出不同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结合“乌镇水乡的气温与降水及所在区域”图,分析乌镇水乡景观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山脉是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其名称为;据图分析南方地区水文特征及城市分布的特点。(2)、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的南方继续引领时代,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试分析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区域位置优势。 -
4、造成长江洪灾频繁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沛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 -
5、下列诗句或谚语,描绘乌镇水乡城镇特色的是( )A、人在水上住,船在窗下行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一日过四季,十里不同天 D、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
6、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与港澳地区的缘分,其中“人缘”的表现是( )A、毗邻港澳和东南亚 B、平原广阔,热量充足 C、资源丰富,降水丰沛 D、语言相通,生活习惯相近
-
7、下列关于上海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海市位于我国东南部,与浙江,安徽两省相邻 B、上海市位于珠江入海口,简称沪 C、上海是我国大陆重要的海港,可江海联运 D、上海市早在500多年前就有了“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美誉
-
8、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事关中华民族发展大局,总书记强调“要设立生态这个禁区,我们搞的开发建设必须是绿色、可持续的。”下列开发建设符合此理念的是( )
①重视长江的水文监测工作 ②长江两岸大力建设化工企业
③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④严格执行长江流域禁渔期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9、读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示意图,回答下题。
(1)、珠江三角洲农民创建“基塘”利用的自然条件是( )A、低洼的地形 B、肥沃的土壤 C、稠密的水网 D、丰沛的降水(2)、珠江三角洲从“桑基蔗基鱼塘”到“花基果基鱼塘”的改变,最主要原因是( )A、廉价劳动力的增加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调控 -
10、下列对上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珠江三角洲江海交汇处 B、这里是世界著名的河港兼海港 C、京九铁路与京沪铁路在这里相会 D、是我国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工业城市
-
11、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A、毗邻港澳,市场较广阔 B、地势低平,水热条件好 C、人口众多,交通很便利 D、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
-
12、四川盆地气候较湿热的原因不包括( )A、纬度位置较低 B、北部山脉阻挡冬季风南下 C、地势四周低,中间高 D、气候温暖,降水丰富
-
13、南宋时期起,太湖流域成为“天下粮仓”的自然原因有( )
①河湖众多 ②土壤肥沃 ③终年高温 ④平原为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深圳是全国的( )A、政治中心 B、交通中心 C、经济中心之一 D、文化中心
-
15、据图,以下关于珠三角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草原广阔,热量十分充足,降水极为丰沛,农作物全年都能生长 B、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亚洲乃至世界的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基地 C、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兼容南北又具有地域特征的巴蜀文化 D、是昔日丝绸之路的重镇,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
-
16、粵港澳大湾区内的港珠澳大桥总长55千米,是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跨越的海域属于( )A、东海 B、黄海 C、南海 D、渤海
-
17、四大湾区中位于太平洋东岸的是( )A、纽约湾区 B、日本东京湾区 C、旧金山湾区 D、粤港澳大湾区
-
18、《航拍中国》第二季延续第一季东西南北中的全方位布局,展示了中国大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题。(1)、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被誉为“天府之国”。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 和 产区。( )A、小麦 玉米 B、水稻 油菜籽 C、水稻 甘蔗 D、番薯 水稻(2)、为拍摄《航拍中国》,摄制组行走大江南北,体会到了祖国疆域的辽阔。从海陆位置来看,下列国家与中国具有一样特征的是( )A、英国 B、美国 C、哈萨克斯坦 D、斯里兰卡
-
19、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边疆行》,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边疆形象。
(1)、“边疆行”其中一站到了如图所在的地区。该地区的地形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三山”是指:A.山脉,C.山脉,E.山脉;“两盆”是指:B.盆地,D.盆地。(2)、请你分析该地的气候特点,并说说当地人们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绿洲农业的。 -
20、阅读来自呼和浩特的小云和她的同学在假期一次旅游中所拍照片及相关介绍,回答问题。
(1)、根据左边图片中的景观,你推测他们分别去了右图所示的哪一区域旅游?(请将序号填入相应横线上)小云: 小军: 小刚: 小红:
(2)、在浙江绍兴游玩时,小红在乘坐过右图中的乌篷船后,发出了以下感叹:“这是绍兴的乌篷船。可惜我们家乡不宜推广这种交通工具。”请你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乌篷船不宜在小红家乡呼和浩特推广的原因。(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请你选择上述照片中最感兴趣的景观,分析这一景观和当地自然环境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