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雪不冷化雪冷”中蕴含的科学原理是( )。A、雪融化时会释放冷气 B、雪融化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气温会下降 C、雪在融化时温度是不变的,只是人的感觉出了问题
-
2、观察下图实验,完成下列小题。
(1)、观察图示实验,这是小科做( )实验时的情境。A、冰融化 B、水结冰 C、沸腾(2)、上图实验中,小科在碎冰中加盐的目的是( )。A、使试管中水的温度降得更低 B、给试管里的水保温 C、方便观察冰在什么条件下变成水(3)、上图(图1)实验水结冰后,冰面和原水位(橡皮筋的位置)相比( )。A、高于橡皮筋位置 B、低于橡皮筋位置 C、不会发生变化 -
3、加热过程中,烧杯上方还会出现“白气”。关于“白气”说法正确的是( )。A、“白气”就是水蒸气 B、水蒸气看不见,“白气”可见,“白气”是水蒸气变的 C、白气和水蒸气一点关系都没有
-
4、关于水沸腾的实验,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水量的多少会影响水沸腾时的温度 B、加热过程中,水中会产生小气泡,并逐渐增多 C、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温度会继续升高
-
5、
(1)、小科照着上图做关于“水”的实验,实验中两个杯子的不同是( )。A、水的多少 B、水的温度 C、一个密封,一个敞口(2)、小科把上图的装置同时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几天后发现( )。A、甲杯水明显减少 B、乙杯水明显减少 C、两个杯子水都明显减少(3)、发生上述实验现象(题图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
A、水渗出了杯壁 B、水变成水蒸气了 C、水杯杯子吸收 -
6、为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东同学设计了“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实验,在保持接触面的大小、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方式、盒子大小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完成了实验。请你根据下面的实验记录表,帮他完成后面的问题。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实验记录
物体的重量
摩擦力大小(N)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4个钩码+盒子
1.2
1.4
1.3
1.3
6个钩码+盒子
1.8
1.7
1.7
1.73
8个钩码+盒子
2.5
2.6
2.5
2.53
(1)本实验是一个(对比 模拟)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接触面光滑程度 物体的重量)
(2)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 小)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大 小)
(3)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有关。
-
7、下列过程是吸热的?还是放热的?请你用线连一连。
河水结冰的过程
把水烧开的过程 吸热
冰融化成水的过程
把衣服晾干的过程 放热
植物上露珠的形成
-
8、失足落水后,放松身体, 头部后仰。( )
-
9、利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左边放砝码,右边放被称量的物体。( )
-
10、沙漏是一种测量时间的工具。( )
-
11、弹力也是一种力,弹力也有大小和方向。( )
-
12、让面团膨大、松软的主要原因是保温。( )
-
13、虽然所有的物体都能产生弹力,但是材料不同,产生的弹力也不同。( )
-
14、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温度会持续升高。( )
-
15、劳动是一种美德,你认为烧水时水不能装得太满的原因是( )。A、烧开的速度会变慢 B、液体受热体积膨胀,容易溢出 C、节约用水
-
16、( )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一种仪器。A、天平 B、量筒 C、沙漏
-
17、下面物体中在阳光下不能形成影子的是( )。A、竹竿 B、玻璃 C、大树
-
18、下列不属于压力容器的是( )。A、矿泉水瓶 B、压力锅 C、碳酸饮料瓶
-
19、解剖桃花时,用镊子将花( )一层层剥开,不要损伤到被解剖的部分。A、由上到下 B、由内到外 C、由外到内
-
20、在装着温水的两只杯口上分别盖上冷玻璃片和热玻璃片,在( )上会出现水珠。A、冷玻璃片 B、热玻璃片 C、冷、热玻璃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