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我们说话的时候,是因为我们的在振动;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如上课听老师讲话,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
2、人的呼吸实质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在计算呼吸次数时,算一次呼吸。是衡量肺功能强弱的标志,它是人体尽力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的量,日常生活中,为了提升这个量,你建议采取的办法是。
-
3、现代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生活,那么下列对健康有益的是( )。A、少吃粗粮,多吃精致食物 B、少吃蔬菜,多吃鱼肉 C、不挑食,多种食物兼顾着吃
-
4、请观察下图的吉它,弹奏时能发出最高声音的琴弦是( )。
A、① B、③ C、⑥ -
5、牙齿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A、搅拌 B、润湿 C、切磨
-
6、乐鼓表演时,鼓声时大时而小,那么当鼓声变大时( )。A、敲击的力度变大了 B、敲击的速度变快了 C、敲击的速度变慢了
-
7、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它是指( )。A、肺能容纳气体的最大量 B、一次能吸入肺中气体的最大量 C、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
8、课间操时,操场上所有同学都能听见广播中发出的广播体操声音乐,那么在同一时刻,每个人听到声音可能不同的是( )。A、音量 B、音高 C、音量和音高
-
9、小瑞在吸气时,空气经过呼吸器官的正确顺序是( )。A、肺→气管→咽、喉→鼻腔(或口腔) B、鼻腔(或口腔)→ 咽、喉→气管→肺 C、鼻腔(或口腔) → 咽、喉 →肺 →气管
-
10、通常情况下,人呼吸的气体成分如下表所示。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空气
78%
21%
0.03%
0.97%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2%
从中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在呼吸中没有被人体吸收 B、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量增加明显 C、人呼吸的主要作用是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氮气 -
11、学过声音后,同学们自己制作自己心爱的乐器,那么当大家评价自己制作的乐器时,以下不应该作为评价标准的是( )。A、乐器的发声准度 B、乐器的颜色 C、乐器的制作成本
-
12、吹奏排箫时,排箫能发出声音是因为( )在振动。A、做排箫的材料 B、空气 C、嘴巴
-
13、下列食物中,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较多的一组是( )。A、小米、馒头、大米 B、菠菜、白菜、胡萝卜 C、鱼、牛奶、鸡蛋
-
14、人体中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肺。( )
-
15、植物可以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植物不需要呼吸。 ( )
-
16、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吃饭速度越快越好。( )
-
17、离发声体远近对我们听到声音没有影响。( )
-
18、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对生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
19、在记录一天的食物时,西红柿炒蛋可以记为一种食物。( )
-
20、请你设计一个探究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随四季变化的规律。
探究计划
探究的问题:。
我的猜想:。
需要的器材:。
探究步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