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我是小小地质研究员
小科在搜集岩石时,对其中的岩石和矿物记录如下:这是一块铅灰色、块状或粒状的固体矿物,将矿物在无釉瓷板上摩擦,留下黑灰色粉末;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用手电筒照射矿物,光线完全不能穿过矿物,但有明亮、不刺眼的反光。
(1)、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完成矿物特征信息表。观察内容
外表颜色
条痕颜色
硬度
透明度
光泽
矿物特征
(2)、当我们要判断它是什么颜色时,( )颜色更可靠。A、铅灰色 B、黑灰色 C、白色(3)、我觉得这种矿物可能是 ( )。A、方铅矿 B、黄铜矿 C、金刚石(4)、这种矿物可以用来 ( )。A、点豆腐 B、炼铁 C、炼铅(5)、如果小科想知道该矿物的形成年代,还需要继续探究( )。A、颗粒大小 B、组成结构 C、化学成分 -
2、我是小小电路工程师(1)、小科开始动手连接电路,但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没有亮,请你帮他分析一下故障原因,可能是:、。(2)、他决定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从故障电路中取出电池
②两个检测头互相碰一下
③用两个检测头分别接触电路元件的两端,看小灯泡是否发光
④重复2~3次,记录
A、②③①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3)、小科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了如图所示的电子元件,四个脚之间的通路情况如表所示。连接方式
1-2
1-3
1-4
2-3
2-4
3-4
通
✔
✔
✔
不通
✔
✔
✔
由表中信息可知,这个元件内部连接情况可能是( )。
A、B、
C、
(4)、小科想让更多灯泡亮起来,于是他组装了下图的电路。这个电路里一个灯泡坏了,另一个灯泡也不能亮,请你帮他完成电路的连接,并标出电流流动路径。 -
3、我是小小植物学家
小科和同学们一起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学校农场里种下了凤仙花和黄瓜等蔬菜,通过整理分析观察记录,他发现了很多植物生长的奥秘。
(1)、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都有和组成。(填文字)小科发现蚕豆种子浸泡一夜就会“发芽”,通过学习他知道,首先突破种皮的其实是由发育成的根,会发育成茎和叶。(填编号)
(2)、凤仙花出土以后,茎的变化是( )。A、刚出土时茎比较坚硬,呈紫红色,慢慢地变粗变绿了 B、刚出土时茎比较柔软,呈黄绿色,慢慢地变硬变成红色了 C、刚出土时茎比较柔软,呈紫红色,慢慢地变硬变成黄绿色了(3)、凤仙花生长过程中会长出很多的叶子,它长出的( )。A、第三对叶子和第一对叶子形状明显不同 B、凤仙花植株的叶子在茎上是平行生长,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C、第一对的两片叶子形状明显不同(4)、小科选取了三根大致相近的新鲜凤仙花植株的枝条(C去掉叶子),分别插入盛有相同体积的稀红墨水的试管里(试管表面滴食用油),如图所示放在阳光下,A、C用透明塑料袋,B用黑色塑料袋套起来,定时观察试管内液面情况。试管中滴油的作用是 , 在水中加入红墨水是为了。
A. 更容易观察到现象
B. 隔绝空气,防止水蒸发
C. 增加营养(5)、将茎进行横切,观察到横切面有许多 , 说明茎有作用。
A. 吸收水分
B. 红点
C. 运输水分(6)、一段时间后,塑料袋中出现;且相同时间后发现,A试管中水位比C试管要低,说明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进行的。小科查阅资料发现:阳光下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黑暗环境中更快,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试管和(填“A”或“B”或“C”)进行观察,而且可以推测试管中的液面下降更快。 -
4、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土壤颗粒的表面积很大,能保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有利于植物生长 B、土壤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会产生污染 C、肥沃的土壤中存在着很多腐殖质
-
5、下列岩石中最有可能发现化石的是( )。A、玄武岩(岩浆岩) B、砂岩(沉积岩) C、板岩(变质岩)
-
6、病人骨折了,骨科医生对病人的患处进行固定。固定常用的“矿物”是( )。A、石英 B、石膏 C、岩盐
-
7、小科在考试前准备了这些物品:①塑料三角尺;②橡皮;③铅笔芯;④钢尺;⑤帆布笔袋,其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
-
8、下列不属于描述矿物的词汇是( )。A、纹理 B、颜色 C、透明度
-
9、下列提供的器材中,能组成一个简单电路的是( )。A、两根导线,一个电池 B、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两根导线 C、一根导线,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一个小灯泡
-
10、小科接通电路后,发现小灯泡很亮,但马上又灭了,可能是( )。A、电池没电了 B、电路短路了 C、灯座接线柱处接触不良
-
11、以下三个电路中,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A、
B、
C、
-
12、下列电器使用的电来自电池的是( )。A、空调 B、电视机 C、手表
-
13、以下( )这种植物的主要食用部分与其他两种不同。A、莲子
B、蜜梨
C、樱桃
-
14、下列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其他两种不同的是( )。A、蒲公英 B、榆钱树 C、凤仙花
-
15、植物自己制造“食物”的是 ( )。A、根 B、茎 C、叶
-
16、 “拔苗助长”的故事是说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于是到田里用手把他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结果禾苗全部都死了。故事中拔苗致使植物死亡,主要是因为损伤了( )。A、幼苗的根 B、幼苗的叶 C、幼苗的茎
-
17、种植凤仙花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选择一个底部无孔的花盆 B、在土壤中挖一个小洞,越深越好 C、种子种下后,要定期浇水,做好观察记录
-
18、我们吃的花生油,主要是从花生种子的 ( )中压榨出来的。A、胚芽 B、胚根 C、子叶
-
19、一年一度的学校科技节活动开始了,小科用小苏打和白醋做了一个迷你“火箭”。他选用的材料如下:500毫升的塑料瓶、100毫升白醋(若干份)、小苏打、橡皮塞、纸巾、细竹条。制作方法如右图所示:(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这时发生的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小科把点燃的木条小心地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瓶子中,木条(填“会”或“不会”)马上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特点。(3)、小科为了“火箭”发射得更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小苏打的质量(克)
白醋的量
(毫升)
“火箭”的发射高度(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
2
100
0.3
0.2
0.3
2
4
100
0.6
0.6
0.7
3
6
100
0.9
0.9
0.9
4
8
100
0.9
0.9
0.9
5
①这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火箭”发射高度是否与有关?实验中不改变的条件是等。
②分析实验1、2、3的对比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③分析实验3和4的对比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4)、小科想让“火箭”发射得更高,进行了第5组实验,他在实验4数据的基础上,可采用增加(填“小苏打的质量”或“白醋的量”)的方法。理由是。 -
20、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同学们在校园不同的地方搜索到了动、植物及动物留下的痕迹,并在校园平面图上做了记录:①铜钱草;②酢浆草;③红花檵(jì)木;④蝴蝶;⑤麻雀的粪便;⑥樱花;⑦银杏;⑧蜻蜓;⑨蜗牛;⑩喜鹊的羽毛。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同学们根据茎的特点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了归类,把红花檵木、樱花、银杏等归为一类,因为它们的茎都是;把铜钱草、酢浆草等归为一类,因为它们的茎都是。(选填“草质茎”或“木质茎”)(2)、从“麻雀的粪便”“喜鹊的羽毛”可以进行合理的判断( )(填字母)。A、麻雀和喜鹊喜欢生活在这里 B、麻雀喜欢在这里拉屎 C、麻雀和喜鹊路过这里 D、喜鹊被人捕捉掉下了羽毛(3)、从上面的记录来看,同学们在校园里发现的昆虫类动物有、等;鸟类有、等。(4)、小科说:红花橙木每年开的花总是红色的,她描述了生物的现象。但今年发现在众红花中间有一朵偏粉色的花,这说明生物具有现象。(选填“遗传”或“变异”)